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955)
2023(13029)
2022(11410)
2021(10911)
2020(9107)
2019(21514)
2018(21248)
2017(40761)
2016(21790)
2015(24833)
2014(24667)
2013(24565)
2012(22658)
2011(20668)
2010(20342)
2009(18610)
2008(18105)
2007(15303)
2006(13377)
2005(11857)
作者
(62450)
(52131)
(51459)
(49156)
(33232)
(24890)
(23521)
(20694)
(19698)
(18390)
(17652)
(17608)
(16518)
(16357)
(16038)
(15994)
(15527)
(15182)
(14793)
(14718)
(12815)
(12759)
(12425)
(11737)
(11602)
(11493)
(11438)
(11150)
(10348)
(10220)
学科
(92127)
经济(92032)
管理(60103)
(56481)
(46652)
企业(46652)
方法(45051)
数学(39308)
数学方法(38937)
(28108)
贸易(28095)
(27388)
中国(25927)
(22231)
(22221)
(18992)
业经(18244)
地方(17281)
(15235)
(14863)
农业(14555)
(14111)
理论(13947)
环境(13755)
技术(13249)
(12936)
银行(12889)
(12843)
金融(12842)
(12640)
机构
大学(316074)
学院(310924)
(134366)
经济(131892)
管理(123780)
研究(109234)
理学(108095)
理学院(106905)
管理学(105163)
管理学院(104639)
中国(81033)
(67615)
科学(65904)
(57875)
(54513)
研究所(50117)
(47492)
财经(47408)
中心(47223)
业大(45149)
(43457)
北京(43167)
(41823)
经济学(41684)
(40190)
师范(39860)
(39858)
经济学院(37823)
农业(37487)
财经大学(35598)
基金
项目(216422)
科学(170556)
基金(160032)
研究(157519)
(139891)
国家(138836)
科学基金(118636)
社会(100948)
社会科(95819)
社会科学(95796)
基金项目(84531)
(80333)
自然(76870)
自然科(75110)
自然科学(75092)
自然科学基金(73778)
教育(71236)
(68825)
资助(67091)
编号(62191)
成果(50434)
(49276)
重点(48239)
(45689)
(44565)
课题(42536)
教育部(42451)
国家社会(42348)
创新(41664)
科研(41593)
期刊
(138613)
经济(138613)
研究(94732)
中国(54633)
学报(49223)
科学(46038)
管理(44463)
(42262)
(41235)
大学(37308)
学学(35021)
教育(30536)
农业(30141)
技术(24592)
经济研究(24582)
(24401)
金融(24401)
财经(22908)
(22086)
业经(20864)
(19607)
问题(19413)
国际(19001)
(16473)
图书(16050)
世界(15761)
技术经济(15035)
理论(14837)
科技(14545)
现代(13465)
共检索到45095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李昕  
文章构建了协整分析模型考察我国进口、出口以及物价之间的长期均衡关系,并在此基础上构建误差修正模型研究三者间的短期动态关系。实证结果表明:从长期来看,出口与进口是处在同一协同体系内,即有着长期的均衡关系。从短期来看,进出口会出现偏离均衡的情况。进出口间长短期特征的背离表明尽管自动调节机制可以使之在长期趋于平衡,但是短期不确定因素对我国外贸造成的冲击不容忽视。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王群勇  
本文利用中国进出口的季度数据和向量误差修正模型对进出口的长期均衡关系和短期动态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探讨了长期贸易均衡约束对进出口短期动态调整的约束作用,从而对我国长期以来的贸易政策进行了数量上的论证。结果发现,中国进出口额虽然在短期出现过较大程度的偏离,但在长期内仍然维持着均衡关系;当进出口偏离二者的长期均衡关系时,进出口几乎以相同的速度对这种偏离作出调整。
[期刊]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张权  朱洪泽  
本文利用吉林省1978-2007年的统计数据,采用协整检验和VECM模型,从长短期均衡角度,对吉林省进出口贸易总额与吉林省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进口对吉林省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显著,出口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不显著,吉林省经济属于"进口"拉动型经济。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杨玉华  
本文运用协整关系分析、格兰杰因果检验和误差修正模型,对进出口贸易与我国汇率之间关系进行的实证分析表明:进出口增长与汇率波动之间存在着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出口贸易与汇率在很大程度上是互为因果的关系—出口和汇率的增长都会引起对方的下降,而且汇率的影响大于出口。从短期来看,汇率的提升会促进出口的增长。近期,汇率的升值显著促进了进口增长,但并没削弱出口,而短期波动的影响不显著。我国出口贸易的增长是由许多非汇率因素促成的,因此仅靠调整汇率解决贸易失衡问题,所起到的作用是有限的。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苏振东  
本文对中国进出口贸易的结构变迁及协同均衡增长的长短期动态实证研究发现:各分类水平上的进出口结构数据生成过程都是非平稳性随机过程和随机季节过程的叠加,各分类水平上的进出口结构(除初级产品在零频率上)之间在零频率和π频率上都存在长期均衡关系和长期双向因果关系,各分类水平上的进出口结构(除初级产品)之间也存在短期双向因果关系。总体而言,各分类水平上的进出口结构之间存在着复杂的动态反馈机制,这是由目前正处于转型阶段的中国经济自身发展的内在特征及其所处的特定国际经济环境共同作用所致。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陈柳钦  孙建平  
对 198 3年到 2 0 0 2年进出口贸易间总量与结构关系的实证研究结果表明 :无论在总量上还是在结构上 ,趋势变量与进 (出 )口贸易间的关系既有正相关 ,也有负相关。在贸易总量上 ,出口对进口的影响 ,进口对出口的影响都为正相关。在进口贸易结构上 ,出口贸易结构对其的影响基本上是正相关。在出口贸易结构上 ,进口贸易结构对其的影响呈正相关。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邵晨  
文章利用1979~2008年度我国进口额和出口额的数据,证明了我国进口和出口之间具有协整关系,即长期均衡关系,并建立误差修正模型对两者动态关系进行描述。随后通过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对进口和出口之间的因果关系进行了分析,得出当期进口促进以后几期的出口的结论。基于以上分析,给出了相应的结论和建议。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裴长洪  盛逖  
我国进出口贸易在总量上呈现出巨额出口顺差,在结构上加工贸易、商品种类、服务贸易、企业属性、区域分布等方面有待于进一步改进。笔者认为,适当增加进口贸易是目前解决该问题的现实选择。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廖力平  刘春雷  
本文通过利用面板数据对全国和东、中、西三大经济带FDI与进出口额进行回归分析,从另一个角度展现了两者之间的互动关系。与此同时,也论证了FDI与贸易的关系依地域不同,而表现出不同的特点。据此提出建议:继续利用外资促进经济发展,关注地域发展特征,注意引导外资的地域流向。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李善民  吴小惠  
我国石油市场既面临着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形势,又面临着国际市场的严峻挑战。由于国际市场油价对国内市场的影响明显增强、石油企业直接参与国际市场竞争以及人民币汇率的升跌对油价的影响,中国石油市场的风险绝不容忽视。因此,应大力提倡利用石油期货市场搞好国内石油贸易风险管理。中国石油市场也应随着期货交易所的建立而逐渐地完善起来。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陈丽萍  杨忠直  
生态足迹是一种定量评价可持续发展的新方法,该方法通过将产品转化为提供该物质流所需的生物生产型土地面积来测量人类对自然资源的利用程度,为资源的合理利用提供依据。本文利用生态足迹法对1991-2003年中国进出口贸易中的输入输出作出定量分析,结果表明:1995 年以前,我国在初级产品和能源产品贸易中生态足迹赤字;从1996年开始,生态足迹由赤字转变为盈余,国内资源存量得到保护,从而促进了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期刊]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李小萌  陈建先  师磊  
本文基于道格拉斯生产函数和Greenaway et al.(1999)模型,探讨进出口贸易对中国就业结构的影响。采用2000~2014年省级面板数据,构建动态面板数据模型,评估了进出口贸易对中国就业和就业产业结构的影响,分析了经济增长、就业刚性、进出口和工资对就业影响之间的系统性关系。研究结果表明:从总体来看,出口贸易对我国存在着显著的劳动就业效应,而进口贸易对我国就业影响不明显;进出口贸易对产业就业的影响存在分化现象。出口贸易显著促进了第二产业的就业,也带动了第三产业就业的增加,但对第一产业的影响有限;进口贸易对第二产业就业存在着一定的抑制作用,而对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的就业影响不显著。工资的...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赵永亮  刘德学  
本文在传统的引力模型基础上引入社会网络变量,利用中国1980~2005年与26个国家进出口贸易数据,重点考察华侨社会网络的贸易效应。与先前文献不同,本文的实证考虑了社会网络效应的国别差异,引入制度变量和FDI来加以控制,并以固定效应来获取。结果显示,以华侨移民为基础的社会网络对我国贸易促进作用显著,但社会网络效应的有效性随着时间而减弱。结论认为,世界各国经济自由化和一体化加速以及制度创新与发展,减弱了我国对外贸易的社会网络依赖性;同时在华FDI的跨国企业分支网络也部分替代了华侨社会网络对贸易的促进作用。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李永江  
中国粮食进出口贸易的历史 和现状 从中国粮食进出口贸易历史来看,大致经历了四个阶段,第一阶段为50年代,中国粮食基本上是出口的,进口量很少。据统计,1950—1959年,中国共出口粮食2280万吨,进口粮食84万吨,平均每年出品220万吨。1960—1976年为第二阶段,这期间中国粮食进大于出,出口4143万吨,进口8490万吨,平均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