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126)
- 2023(7583)
- 2022(6376)
- 2021(5965)
- 2020(4883)
- 2019(11743)
- 2018(11340)
- 2017(22131)
- 2016(11223)
- 2015(12650)
- 2014(12352)
- 2013(12494)
- 2012(11852)
- 2011(10798)
- 2010(10632)
- 2009(9928)
- 2008(9758)
- 2007(8149)
- 2006(7292)
- 2005(6962)
- 学科
- 济(60323)
- 经济(60283)
- 管理(27092)
- 方法(27055)
- 业(26366)
- 数学(24739)
- 数学方法(24625)
- 贸(24051)
- 贸易(24041)
- 易(23468)
- 企(19053)
- 企业(19053)
- 中国(18976)
- 出(13974)
- 农(13622)
- 财(13528)
- 地方(12605)
- 口(10401)
- 出口(10393)
- 出口贸易(10393)
- 制(10224)
- 关系(9494)
- 业经(9327)
- 学(9086)
- 农业(8950)
- 融(8804)
- 金融(8804)
- 银(8534)
- 银行(8521)
- 行(8317)
- 机构
- 大学(167276)
- 学院(163534)
- 济(89278)
- 经济(88256)
- 研究(63615)
- 管理(60059)
- 理学(51929)
- 理学院(51373)
- 管理学(50783)
- 管理学院(50487)
- 中国(49713)
- 财(37949)
- 京(35015)
- 科学(32947)
- 经济学(31460)
- 所(30845)
- 财经(30744)
- 经济学院(28663)
- 经(28395)
- 研究所(27986)
- 中心(26647)
- 院(23300)
- 财经大学(23063)
- 北京(22626)
- 农(22191)
- 江(21716)
- 贸(20502)
- 范(19667)
- 师范(19495)
- 业大(19135)
- 基金
- 项目(108365)
- 科学(87623)
- 基金(84255)
- 研究(79906)
- 家(73313)
- 国家(72865)
- 科学基金(62290)
- 社会(56834)
- 社会科(54368)
- 社会科学(54360)
- 基金项目(42846)
- 省(37088)
- 自然(36898)
- 自然科(36108)
- 自然科学(36100)
- 资助(35758)
- 教育(35561)
- 自然科学基金(35549)
- 划(32248)
- 编号(28360)
- 部(26888)
- 国家社会(26091)
- 中国(25276)
- 重点(25070)
- 发(24740)
- 教育部(23755)
- 成果(23239)
- 人文(22363)
- 创(22106)
- 社科(21522)
共检索到25235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苏振东
本文对中国进出口贸易的结构变迁及协同均衡增长的长短期动态实证研究发现:各分类水平上的进出口结构数据生成过程都是非平稳性随机过程和随机季节过程的叠加,各分类水平上的进出口结构(除初级产品在零频率上)之间在零频率和π频率上都存在长期均衡关系和长期双向因果关系,各分类水平上的进出口结构(除初级产品)之间也存在短期双向因果关系。总体而言,各分类水平上的进出口结构之间存在着复杂的动态反馈机制,这是由目前正处于转型阶段的中国经济自身发展的内在特征及其所处的特定国际经济环境共同作用所致。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王群勇
本文利用中国进出口的季度数据和向量误差修正模型对进出口的长期均衡关系和短期动态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探讨了长期贸易均衡约束对进出口短期动态调整的约束作用,从而对我国长期以来的贸易政策进行了数量上的论证。结果发现,中国进出口额虽然在短期出现过较大程度的偏离,但在长期内仍然维持着均衡关系;当进出口偏离二者的长期均衡关系时,进出口几乎以相同的速度对这种偏离作出调整。
关键词:
进口 出口 贸易均衡 向量误差修正模型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徐梅
非市场化商品和劳务、技术进步与人口增长速度差异等因素的存在,使得准确计算人民币均衡汇率面临诸多困难;只有当两国的技术进步增长率与人口增长率之和相等且两国的贸易量为零增长速度时,才会出现零波动幅度的贸易均衡汇率;在两国或者多国构成的国际经济体系中,在一定条件下可能存在贸易汇率波动均衡,但会表现出不同的特征;应根据我国贸易汇率波动均衡特征制订和实施更具灵活性和弹性的贸易政策和汇率政策。
关键词:
国际贸易 人民币汇率 波动均衡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姚战琪
本文从服务贸易出口、服务贸易进口与GDP作为一个系统中相互决定和相互依存的内生变量角度构造动态模型,以此分析相互联系的变量间的互动关系和内在影响机制,并分析随机扰动对变量系统的动态冲击。本文分析和论证了:(1)服务贸易进口和出口均与中国经济总产出正相关,但服务进口与总产出的相关系数大于服务贸易出口与总产出的相关系数;(2)短期内,服务出口对经济增长具有促进作用,但长期作用不明显,在未来较长时间内,服务贸易进口与国内经济增长仍将保持较强相关性;(3)从基于VAR模型的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结果分析,实际服务贸易出口和服务贸易进口不是实际GDP增长的Granger原因,实际GDP是引起实际服务贸易进口...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杨玉华
本文运用协整关系分析、格兰杰因果检验和误差修正模型,对进出口贸易与我国汇率之间关系进行的实证分析表明:进出口增长与汇率波动之间存在着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出口贸易与汇率在很大程度上是互为因果的关系—出口和汇率的增长都会引起对方的下降,而且汇率的影响大于出口。从短期来看,汇率的提升会促进出口的增长。近期,汇率的升值显著促进了进口增长,但并没削弱出口,而短期波动的影响不显著。我国出口贸易的增长是由许多非汇率因素促成的,因此仅靠调整汇率解决贸易失衡问题,所起到的作用是有限的。
关键词:
汇率 进口 出口 长期均衡 短期波动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李昕
文章构建了协整分析模型考察我国进口、出口以及物价之间的长期均衡关系,并在此基础上构建误差修正模型研究三者间的短期动态关系。实证结果表明:从长期来看,出口与进口是处在同一协同体系内,即有着长期的均衡关系。从短期来看,进出口会出现偏离均衡的情况。进出口间长短期特征的背离表明尽管自动调节机制可以使之在长期趋于平衡,但是短期不确定因素对我国外贸造成的冲击不容忽视。
关键词:
出口 进口 价格 协整 误差修正模型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李健
近几年,我国进口增长落后于出口增长,出现了较大的外贸顺差。这说明经过20年改革开放,我国的出口竞争力增强。但是,对此不应当盲目乐观。进口与出口,是一国通过国际交换实现国民收益最大化的两个缺一不可的环节。由于宏观经济发展的需要,进口与出口增长有时并不同步。但是,根据国际经验,从中长期看,进出口增长应当保持大体平衡。持续的逆差或是顺差,都有可能给经济的健康发展造成障碍。90年代以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冯雷
我国已经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货物贸易居于全球之首。规模大,增速缓,基本的增长规律开始显现。2014年货物贸易增速下降,2015年增速持续下降。如何从战略层面认识这一局面至关重要,新常态的贸易增长模式如何掌控,国民经济发展得益于贸易的利益切入点何在,需要理论层面上的回答。
[期刊]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张权 朱洪泽
本文利用吉林省1978-2007年的统计数据,采用协整检验和VECM模型,从长短期均衡角度,对吉林省进出口贸易总额与吉林省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进口对吉林省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显著,出口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不显著,吉林省经济属于"进口"拉动型经济。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袁申国
从1981 ̄2004年的统计数据看,我国同亚洲、非洲、欧洲、拉丁美洲、北美洲和大洋洲地区的进出口贸易与我国经济增长之间具有内在关系。我国同各地区的进出口贸易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存在明显差异。就长期而言,我国对欧洲地区的出口贸易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最大,进口方面则是从北美洲的进口对我国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最大。这一结论为我国贸易政策的分地区调整提供了实证依据。
关键词:
分地区 进出口贸易 经济增长
[期刊]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李小萌 陈建先 师磊
本文基于道格拉斯生产函数和Greenaway et al.(1999)模型,探讨进出口贸易对中国就业结构的影响。采用2000~2014年省级面板数据,构建动态面板数据模型,评估了进出口贸易对中国就业和就业产业结构的影响,分析了经济增长、就业刚性、进出口和工资对就业影响之间的系统性关系。研究结果表明:从总体来看,出口贸易对我国存在着显著的劳动就业效应,而进口贸易对我国就业影响不明显;进出口贸易对产业就业的影响存在分化现象。出口贸易显著促进了第二产业的就业,也带动了第三产业就业的增加,但对第一产业的影响有限;进口贸易对第二产业就业存在着一定的抑制作用,而对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的就业影响不显著。工资的...
关键词:
进口贸易 出口贸易 就业结构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陈柳钦 孙建平
对 198 3年到 2 0 0 2年进出口贸易间总量与结构关系的实证研究结果表明 :无论在总量上还是在结构上 ,趋势变量与进 (出 )口贸易间的关系既有正相关 ,也有负相关。在贸易总量上 ,出口对进口的影响 ,进口对出口的影响都为正相关。在进口贸易结构上 ,出口贸易结构对其的影响基本上是正相关。在出口贸易结构上 ,进口贸易结构对其的影响呈正相关。
关键词:
进口 出口 分布滞后模型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林伯强 张立 伍亚
本文利用投入产出结构分解法和加权平均值法,从国内需求、技术进步和进出口贸易等方面,将中国产业以及金属、电力、建材和化工产业的电力消费增量分解为10种影响因素的加权平均和。结果表明:导致1997~2007年电力消费增长190%的正向影响因素为国内最终需求的成长、出口的成长、原料需求的成长、能源需求的替代和成长,其加权平均贡献率分别为145.9%、104.3%、23.6%、15.7%和5.3%;负向影响因素为技术进步、原料需求的替代、进口替代、国内最终需求的结构和出口的结构调整,其加权平均贡献率分别为-67.6%、-15.1%、-10.5%、-7.2%和-4.3%。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郭树华 霍强 储星星
汇率变动、增长差异的贸易效应一直是学术界研究的焦点。本文以中国-东盟为研究对象,构建双边进口和出口贸易固定效应模型,并选取2005-2013年的面板数据,实证检验人民币汇率变动、国民收入增长差异对中国与东盟双边进出口贸易的影响。结果显示:人民币汇率(间接标价法)变动与中国向东盟出口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对中国从东盟进口影响不显著;增长差异与中国向东盟出口呈显著的负相关关系,与中国从东盟进口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边菲斐
本文以我国1982—2012年的时间序列数据为基础,通过建立向量自回归(VAR)模型,得出协整方程,运用向量误差修正(VEC)模型、格兰杰(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和脉冲响应函数,对中国出口贸易、进口贸易和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最后得出:中国出口贸易、进口贸易和经济增长之间存在长期协整关系;在当前全球经济复苏缓慢的形势下,我国出口贸易的增加将抑制国内经济增长,长期进口贸易的扩大对经济增长产生正向拉动作用;中国出口贸易与经济增长存在单向的格兰杰因果关系;出口贸易和进口贸易冲击会对经济增长产生重要影响。根据实证分析结果,本文结合当前国际国内经济形势,提出促进我国出口与进口协调发展和经济稳...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