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3514)
- 2023(19543)
- 2022(16740)
- 2021(15712)
- 2020(13319)
- 2019(30764)
- 2018(30043)
- 2017(57039)
- 2016(30907)
- 2015(34848)
- 2014(34308)
- 2013(33750)
- 2012(30633)
- 2011(27609)
- 2010(27435)
- 2009(24954)
- 2008(24211)
- 2007(20734)
- 2006(17926)
- 2005(15489)
- 学科
- 济(121717)
- 经济(121586)
- 管理(85180)
- 业(80924)
- 企(66561)
- 企业(66561)
- 方法(59844)
- 数学(52494)
- 数学方法(51683)
- 中国(33647)
- 农(32172)
- 贸(31298)
- 贸易(31282)
- 财(30560)
- 易(30462)
- 业经(26510)
- 学(26423)
- 地方(22408)
- 农业(21455)
- 制(20543)
- 理论(20419)
- 技术(19138)
- 务(18897)
- 财务(18812)
- 财务管理(18772)
- 和(18441)
- 环境(18410)
- 企业财务(17651)
- 银(17507)
- 银行(17436)
- 机构
- 大学(435684)
- 学院(433482)
- 济(175398)
- 经济(172000)
- 管理(168609)
- 研究(147674)
- 理学(147623)
- 理学院(145978)
- 管理学(142919)
- 管理学院(142171)
- 中国(109226)
- 科学(93991)
- 京(92598)
- 农(76411)
- 财(76070)
- 所(74319)
- 业大(69761)
- 研究所(68590)
- 中心(66401)
- 财经(62255)
- 农业(60537)
- 江(60435)
- 北京(57977)
- 经(56994)
- 范(55373)
- 师范(54686)
- 院(53861)
- 经济学(53459)
- 州(48763)
- 经济学院(48448)
- 基金
- 项目(306406)
- 科学(239740)
- 基金(223260)
- 研究(216363)
- 家(198268)
- 国家(196706)
- 科学基金(167616)
- 社会(136308)
- 社会科(129361)
- 社会科学(129327)
- 省(118242)
- 基金项目(117459)
- 自然(111834)
- 自然科(109340)
- 自然科学(109308)
- 自然科学基金(107324)
- 划(100783)
- 教育(100139)
- 资助(93367)
- 编号(86363)
- 重点(69287)
- 成果(68481)
- 部(67052)
- 发(64675)
- 创(63815)
- 创新(59612)
- 科研(59530)
- 课题(59386)
- 教育部(57074)
- 计划(57071)
- 期刊
- 济(178162)
- 经济(178162)
- 研究(120919)
- 中国(78722)
- 学报(76820)
- 农(68094)
- 科学(67305)
- 管理(60351)
- 大学(57704)
- 财(56711)
- 学学(54504)
- 农业(47455)
- 教育(45669)
- 技术(37542)
- 融(32451)
- 金融(32451)
- 经济研究(31016)
- 财经(29415)
- 业经(28981)
- 业(25914)
- 经(25283)
- 贸(24541)
- 问题(24043)
- 图书(21953)
- 科技(21526)
- 版(21427)
- 统计(21223)
- 国际(21022)
- 技术经济(20366)
- 业大(20254)
共检索到61877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吕玉花
基于1998~2007年面板数据,分别构建关于中国出口和进口的贸易引力模型,实证检验了中国与26个主要贸易伙伴国的进出口影响因素。结果发现,中国人均GDP、伙伴国GDP、伙伴国人均GDP、距离和APEC组织等因素对出口贸易额存在影响,而进口贸易额仍受经济规模等传统因素的影响。最后,根据实证结论提出了应对当前经济危机大背景的政策建议。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贺胜兵 杨文虎
本文采用根据数据本身隐含信息进行内生分组的面板平滑转换模型考察FDI的贸易效应。研究发现,各省的FDI进出口效应存在明显的非线性特征;工资水平、基础设施和开放度与FDI的贸易效应正相关,外资在工资水平较高、基础设施较好或开放度较高的地区对进出口的互补效应更强;市场规模对FDI贸易效应的影响具有双门限的非对称特征,外资在市场规模较大或较小的地区对进出口的互补效应更为突出。最后,本文指出了上述结论的政策含义。
关键词:
FDI 互补效应 替代效应 PSTR模型
[期刊] 中国经济问题
[作者]
王丽萍
基于引力模型的回顾与应用现状,结合产业贸易流量的影响因素分析,本文首先将贸易引力模型进行了扩展,并建立了我国纺织品进出口贸易引力模型。在此基础上,以我国与20个贸易方的1995—2004年的贸易数据为基准,分析研究了我国与这些国家(地区)之间的纺织品进出口贸易。研究得出:我国纺织品对经济规模和市场需求较大、市场开放度较高的国家有更大的贸易额,且表现出越来越强的保持市场份额的竞争能力,与此同时,国际社会的贸易保护措施、区域贸易组织和贸易距离对我国纺织品进出口的影响不明显。
关键词:
纺织品 引力模型 贸易保护 区域贸易组织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宗毅君
在经济全球化兴起和科技迅猛发展的大背景下,以国际产品内分工为基础的中间品贸易日益盛行,并成为当今国际贸易领域的重要特征之一。本文分年度、分行业地测算了连续14年我国工业行业参与国际产品内分工的程度,并实证研究了其对我国进出口贸易的影响。结论是:近十余年来,国际产品内分工有力地促进了我国工业各行业进出口贸易额的增长;同时,垂直专业化比重(VSS)的上升也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我国工业行业贸易顺差的增长。
关键词:
产品内分工 中间品贸易 贸易不平衡
[期刊]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阚大学 吕连菊
文章基于省际动态面板数据,运用面板平滑转换回归模型实证发现进出口贸易对环境污染存在显著的非线性影响,该影响依赖于各省份的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技术进步、环境规制、外资和腐败程度。其中经济发展水平和外资对进出口贸易环境污染效应的影响均具有双门限的非对称特征,在经济发展水平较高与较低的省份,进出口贸易均改善了环境质量,在中等经济发展水平的省份,进出口贸易则加剧了环境污染,在外资水平较高的省份与较低的省份,进出口贸易对环境污染的正面影响较小,在中等外资水平的省份,进出口贸易的环境污染效应较大;产业结构和腐败程度与进出口贸易的环境污染效应均为正相关,在第二产业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与腐败程度较高的省份,...
关键词:
对外贸易 环境污染 面板平滑转换回归模型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赖永剑 贺祥民
笔者使用能够根据研究对象的异质性信息内生分组的面板平滑转换回归模型,允许地区之间相关性、地区异质性和时间变化带来的变量不稳定的影响,从而研究了进出口贸易对空间不平等的影响。笔者选用产业结构差异度、政府支出和市场潜能差异度作为转换变量,以地区人均GDP的权系数衡量空间不平等,使用26个省份333个地级行政区的数据研究发现进出口贸易对我国各省份的空间不平等存在显著的动态非线性影响,该影响与各省份的产业结构差异度、政府支出和市场潜能差异度有关;且随着转换变量的取值变化,在区制之间平滑转换。进出口贸易在产业结构差异度较大、市场潜能差异度较大、政府支出较低的省份对空间不平等的弹性系数较高。据此,笔者提出...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李昭华 汤竹宇
文章对STIRPAT模型提出新的拓展,使用2001~2016年中国31个省份数据,对进出口及其他因素对PM2.5污染的影响进行空间面板数据分析。结果显示:总体而言,进口和出口都加剧中国各省PM2.5污染,分行业而言,工业制成品、重工业产品的进口和出口均加剧各省PM2.5污染,而高技术产品的进口和出口则减缓各省PM2.5污染。内销、人均生产总值、能源结构、交通运输、人口密度、城镇化率与PM2.5污染正相关,而人力资本、污染治理力度与PM2.5污染负相关。文章的创新为:在STIRPAT模型的技术变量中引入进口依存度、出口依存度和内销依存度三个变量,揭示进口贸易和出口贸易对PM2.5污染的不同影响。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谢孟军
本文从引力方程的微观基础出发,推导出包含制度质量的引力模型,进而把正式制度分为政治制度、经济制度和法律制度三大类共15个子指标,研究制度质量和我国出口贸易的关系,利用占我国对外贸易额85%以上的35个国家(或地区)1996-2011年的面板数据进行部分变量和全变量实证检验。所得结论验证了我国出口贸易偏好于经济发展水平比较高的国家(或地区)这一传统结论,同时认为我国的出口贸易对制度质量高的国家(或地区)也存在较强偏好,制度质量对我国出口贸易地理结构有重要影响,是影响我国出口贸易区位选择非常重要的因素。
关键词:
制度质量 微观基础 地理结构 区位选择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田明华 史莹赫 高薇洋 王芳 魏僮
采用2002—2015年中国木质林产品的进出口贸易数据分别构建拓展的中国木质林产品的进口贸易引力模型和出口贸易引力模型,从而对中国木质林产品进出口贸易影响因素和贸易潜力进行探究和测算。结果表明:经济规模、人口、距离、森林资源差异、森林认证面积、汇率以及同属于APEC成员、签署自由贸易协定等因素对中国木质产品进口贸易具有显著影响;经济规模、人口、距离、森林资源差异、汇率以及同属于APEC成员、签署自由贸易协定、毗邻等因素对中国木质产品出口贸易具有显著影响;中国对美国、加拿大等重要贸易伙伴存在"过度贸易",对韩国、日本等存在"贸易不足"。因此,中国应以要素禀赋互补性为基础发展木质林产品贸易,积极开展木材合法性认证以应对木质林产品贸易壁垒,加强贸易便利化建设与金融服务;通过多种渠道建立和深化区域合作机制,促进与其他国家的贸易自由化进程,强化质量、提倡创新,促进木质林产品出口贸易健康、持续发展。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李福祥 刘琪琦 张霄怡
基于碳排放强度将2010~2014年的我国省级面板数据分为高碳地区和低碳地区两组,分别采用面板VAR模型,通过运用脉冲响应、方差分解、GRAnGeR因果检验比较分析两组面板数据中的"经济增长—进出口贸易额—能源消费"之间的动态关系。实证结果显示:(1)经济增长、进出口贸易额、能源消费之间的关系在不同分组中存在显著差异;(2)两组中进出口贸易额对经济增长存在显著的促进作用;(3)低碳地区的经济增速与能源消费强度存在双向因果关系;(4)高碳地区的贸易额增速与能源消费强度存在双向因果关系。这一结果表明两类地区应当积极发展对外贸易以促进经济增长,低碳地区应当节能减排、发展经济以实现二者之间的良性互动,...
[期刊]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耿晔强 闫思萌
在开放经济条件下,对外贸易已逐步成为解决中国就业问题的一个重要途径。文章从产业类型和性别视角利用2002~2013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分析了制造业进出口贸易对劳动力就业效应的区域差异性。结果表明:整体制造业和高技术产业出口对劳动力就业均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且对东部、中部、西部地区就业的影响依次降低;整体制造业进口对东部地区就业具有显著的负效应,对中部、西部地区就业具有显著的正效应;高技术产业进口均抑制了东部、中部、西部地区制造业就业。进一步研究发现,制造业出口对男女性就业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且对男性就业的促进作用更大;制造业进口抑制了东部地区男女性就业,而提高了中部、西部地区男女性就业。
关键词:
制造业贸易 劳动力就业 区域差异性
[期刊]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耿晔强; 闫思萌;
在开放经济条件下,对外贸易已逐步成为解决中国就业问题的一个重要途径。文章从产业类型和性别视角利用2002~2013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分析了制造业进出口贸易对劳动力就业效应的区域差异性。结果表明:整体制造业和高技术产业出口对劳动力就业均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且对东部、中部、西部地区就业的影响依次降低;整体制造业进口对东部地区就业具有显著的负效应,对中部、西部地区就业具有显著的正效应;高技术产业进口均抑制了东部、中部、西部地区制造业就业。进一步研究发现,制造业出口对男女性就业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且对男性就业的促进作用更大;制造业进口抑制了东部地区男女性就业,而提高了中部、西部地区男女性就业。
关键词:
制造业贸易; 劳动力就业; 区域差异性;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雷国胜 张欢 王瞳瞳 史伟扬
对外直接投资会影响对外进出口贸易遥本文梳理了以往文献袁分析了中国对欧盟直接投资对进出口贸易的影响遥选择欧盟作为投资接受方和贸易对象袁使用2008-2016年的面板数据实证分析了中国对其不断扩大的直接投资对进出口贸易的影响遥结果表明院第一袁中国对欧盟各国直接投资对进出口贸易具有明显的出口创造效应和进口创造效应袁但是创造效应较小曰第二袁中国对欧盟各国直接投资对进出口贸易的影响形式不同遥
关键词:
对外直接投资 欧盟 进出口贸易 面板数据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白福臣 张苇锟 廖泽芳
鉴于中国环境质量伴随对外贸易增长的下滑态势,本文先通过Super-SBM模型测定2004-2013年中国30个省市环境效率,得出地域环境效率异质的明显结果;并通过固定效应模型实证分析环境效率的影响因素,再结合变系数模型,检验进出口贸易对环境效率影响的异质性。结果显示:中国进出口对环境效率的影响存在空间异质性,其中广东上海等发达地区进出口贸易对环境效率产生负效应,有悖于区域协调发展,而贸易结构对环境效率的影响主要表现为贸易进口的正效应和贸易出口的负效应;若控制进出口贸易和人均GDp等因素,人均能源消费对环境效率产生显著负效应,能源政策的有效制定和实施是改善环境的关键。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王瑞华 张晋婕 熊沁茹
宏观经济政策影响一国进出口的贸易,为了研究这种影响程度,本文首先将中国进出口贸易分解为数量边际、价格边际以及扩展边际,研究发现,三元边际与经济政策稳定性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接着,本文构建贸易引力模型,进行实证分析发现:(1)中国从20个主要贸易伙伴的进口增长主要来源于数量边际,价格边际和种类边际并没有显著增长;(2)稳定的经济政策更有利于促进进出口贸易,有利于提高价格边际、数量边际、拓展边际;(3)稳定的经济政策有利于降低固定贸易成本和可变贸易成本,从而有利于提高价格边际、数量边际和拓展边际。最后,根据得到的结论提出相关的建议,以期提高中国的进出口贸易。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基于引力模型的中国柑橘出口贸易影响因素研究
“一带一路”背景下中国进出口贸易影响因素及发展潜力研究——基于包含碳生产率的引力模型分析
中国内陆运输距离与进出口贸易:引力模型拓展与实证
物流业发展与地区进出口贸易:来自中国省级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
进出口贸易对生产率、收入、环境的门限效应——基于1992—2010年我国省际人均GDP的非线性面板模型
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与中国进出口贸易地区分布动态面板数据模型分析
外商直接投资与中国进出口贸易的区域差异研究——基于省级面板数据的单位根、协整与Granger因果检验
我国交通运输业对促进出口贸易影响研究——基于浙江省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
中国进出口贸易及其影响因素的结构性变动
服务贸易进出口影响因素研究——基于多国数据的动态面板实证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