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972)
2023(12974)
2022(11260)
2021(10749)
2020(8847)
2019(20838)
2018(20496)
2017(39530)
2016(20893)
2015(23842)
2014(23460)
2013(23464)
2012(21583)
2011(19663)
2010(19221)
2009(17503)
2008(16979)
2007(14294)
2006(12433)
2005(10947)
作者
(59327)
(49593)
(48941)
(46681)
(31512)
(23597)
(22301)
(19609)
(18732)
(17453)
(16784)
(16729)
(15616)
(15429)
(15187)
(15111)
(14762)
(14388)
(14090)
(13928)
(12094)
(12044)
(11642)
(11120)
(10982)
(10827)
(10804)
(10566)
(9834)
(9664)
学科
(88785)
经济(88695)
管理(57807)
(53745)
(43644)
企业(43644)
方法(43215)
数学(37856)
数学方法(37514)
(27859)
贸易(27846)
(27136)
中国(25165)
(21937)
(20863)
业经(17901)
(17493)
地方(16490)
(14811)
农业(14418)
(14354)
环境(14146)
(13481)
技术(13080)
理论(13030)
(12416)
银行(12383)
(12107)
金融(12106)
(11901)
机构
大学(302941)
学院(298154)
(131207)
经济(128880)
管理(120054)
理学(105055)
理学院(103955)
研究(103760)
管理学(102337)
管理学院(101826)
中国(77029)
(64284)
科学(61693)
(55679)
(50949)
研究所(46843)
财经(45968)
中心(45271)
(43857)
业大(42562)
(42214)
经济学(41064)
北京(41030)
(39590)
(38127)
(38033)
师范(37822)
经济学院(37351)
财经大学(34620)
农业(34473)
基金
项目(209327)
科学(165483)
基金(155223)
研究(153650)
(135127)
国家(134112)
科学基金(115251)
社会(99072)
社会科(94150)
社会科学(94129)
基金项目(82222)
(77436)
自然(74024)
自然科(72344)
自然科学(72329)
自然科学基金(71041)
教育(69202)
(66061)
资助(64427)
编号(60797)
成果(48695)
(47885)
重点(46442)
(44439)
(43195)
国家社会(41851)
教育部(41492)
课题(41131)
创新(40373)
人文(40090)
期刊
(133877)
经济(133877)
研究(90880)
中国(50973)
学报(45646)
科学(42964)
管理(42780)
(39085)
(39060)
大学(34886)
学学(32742)
教育(28759)
农业(28193)
经济研究(23848)
技术(23814)
(22857)
金融(22857)
财经(22014)
(21686)
业经(20356)
问题(18893)
(18846)
国际(18468)
图书(15369)
(15294)
世界(15123)
技术经济(14572)
理论(14424)
科技(13998)
现代(12971)
共检索到42894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李素芳  李欣宇  吴芳  
文章利用中国行业面板数据建立门限面板数据模型,分析进出口及外商直接投资对能源消耗强度的非线性门限效应。进而运用门限面板数据格兰杰因果检验,研究了不同行业进出口与能源消耗强度之间的非线性格兰杰因果关系。结果表明:进口会对能源消耗强度作用不显著且偏小,出口则会降低能源消耗强度。外商直接投资存在两个个门限,第一机制显著降低能源消耗强度,而第二、三机制则会提升能源消耗强度,且第三阶段效应大于第二阶段。同时,外商直接投资与能源消耗强度存在双向格兰杰因果关系,而进口额及出口额在不同机制中与能源消耗强度格兰杰因果关系不同,且不同行业间存在差异。
[期刊] 经济学(季刊)  [作者] 谢建国  姜珮珊  
本文在一个能源投入产出模型的基础上,采用1995年、2000年和2005年的OECD中国投入产出表和中国的能源消耗数据,测算了中国分行业的进口能源消耗、出口能源消耗、贸易净能源消耗和基于能耗的贸易条件。文章结果表明:1995年以来,中国的能源消耗效率不断提高,但是出口产品总能耗量大于进口产品总能耗量,贸易净能源消耗有增加的趋势,中国仍然是一个能源的净出口国,而且,基于能耗的贸易条件有恶化的趋势;进一步的分析表明,出口规模的扩张是中国出口隐含能源消耗增长的主要原因,行业投入效应也促进了出口隐含能的增加,但影响较小,而出口结构的优化与单位价值能源消耗的下降则抑制了出口能源消耗的增加,整体分析结果表...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姚愉芳  齐舒畅  刘琪  
本文使用中国2005年非竞争型投入产出表,对出口、进口贸易与经济、就业、能源等关系的计算方法进行了探讨,并得出了相应的计算结果。2005年国内产品与进口产品中间投入共同支撑了国内经济,若从外贸角度分析,出口贸易的能源消耗大于进口贸易的能源节约量,其差为2.97亿吨标煤,因此本文得到出口贸易结构偏重,需调整的结论。
[期刊] 管理科学  [作者] 项云帆  邓学龙  
运用MSVAR模型分析1952年~2007年中国进、出口贸易和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应用bootstrap仿真实验检验模型系数的显著性,利用状态相依广义脉冲响应函数简化解释MSVAR模型变量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准确捕捉对外贸易和经济增长关系的状态转换的时点,可以明确地确定两种状态,即国内或者国际环境不稳定,不利于发展对外贸易的状态1;国内和国际环境稳定,有利于发展对外贸易的状态2。进出口增长率与GDP增长率存在动态非线性关系,在国内和国际环境有利于发展对外贸易的稳定状态下,进、出口增长率的冲击对经济增长有较长期的正效应;在国内和国际环境不利于发展对外贸易的不稳定状态下,进、出口增长...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贺胜兵  杨文虎  
本文采用根据数据本身隐含信息进行内生分组的面板平滑转换模型考察FDI的贸易效应。研究发现,各省的FDI进出口效应存在明显的非线性特征;工资水平、基础设施和开放度与FDI的贸易效应正相关,外资在工资水平较高、基础设施较好或开放度较高的地区对进出口的互补效应更强;市场规模对FDI贸易效应的影响具有双门限的非对称特征,外资在市场规模较大或较小的地区对进出口的互补效应更为突出。最后,本文指出了上述结论的政策含义。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朱启荣  
本文首先利用投入产出模型,测算了2002年和2007年我国出口贸易活动能源消耗量;然后,实证分析了我国出口商品结构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本文的研究表明:"入世"后,我国出口贸易活动能源消耗呈现迅速增长态势;高能耗产品的出口贸易额在我国出口中所占的比重较大,我国目前的出口贸易结构不利于国内节能目标的实现。研究还表明,我国以煤作为生产与发电主要能源的成本相对较低,使得我国的能源密集型产品具有一定的国际竞争优势。
[期刊] 经济学(季刊)  [作者] 吕延方  王冬  陈树文  
本文基于1992—2010年我国省际面板数据,构建单一或双重门限模型,对进出口贸易影响生产率、收入和环境的基于人均GDP门限特征进行检验。模型结果显示了主要贸易变量对主要宏观变量的影响效应存在基于人均GDP的门限特征。研究建议,1东部地区应拓展贸易空间以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西部地区应引进关键设备和先进技术以促进当地产出效率;2应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贸易发展同步;3应在不违反环境规制的条件下推动进出口贸易。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袁申国  
从1981 ̄2004年的统计数据看,我国同亚洲、非洲、欧洲、拉丁美洲、北美洲和大洋洲地区的进出口贸易与我国经济增长之间具有内在关系。我国同各地区的进出口贸易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存在明显差异。就长期而言,我国对欧洲地区的出口贸易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最大,进口方面则是从北美洲的进口对我国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最大。这一结论为我国贸易政策的分地区调整提供了实证依据。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刘洪铎  陈晓珊  李波  
利用2001—2004年中国海关月度贸易数据,本文对中美进出口贸易统计的"偏年度误差"进行测度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对美贸易企业的进出口动态在跨月间存在较为明显的差异,从事进出口活动的新企业数量的各月平均占比随着时间的推移总体呈下降态势;采用日历年统计方式计算中国企业的年均进出口增长率以及按月统计的年均进出口增长率,前者会出现大幅高估的现象,且以首个贸易时间段最为明显,而后者则会产生低估前8、9个月的进出口增长率以及高估后3、4个月的进出口增长率的统计误差;采用日历年统计方式来计算中国企业的相对进出口水平,会引发相对进出口额的低估以及相对进出口增长率的高估问题;剔除"偏年度效应"后,扩展边际在进出口增长分解中的贡献率显著上升,这说明传统的日历年统计方式低估了扩展边际的作用。综上,忽视"偏年度效应"容易引致贸易统计指标出现失真失实等统计幻象,针对此引入相应的修正方法并评估其政策效应,应成为未来完善外贸统计标准与强化外贸统计分析的题中之义。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王群勇  
本文利用中国进出口的季度数据和向量误差修正模型对进出口的长期均衡关系和短期动态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探讨了长期贸易均衡约束对进出口短期动态调整的约束作用,从而对我国长期以来的贸易政策进行了数量上的论证。结果发现,中国进出口额虽然在短期出现过较大程度的偏离,但在长期内仍然维持着均衡关系;当进出口偏离二者的长期均衡关系时,进出口几乎以相同的速度对这种偏离作出调整。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姚战琪  
本文从服务贸易出口、服务贸易进口与GDP作为一个系统中相互决定和相互依存的内生变量角度构造动态模型,以此分析相互联系的变量间的互动关系和内在影响机制,并分析随机扰动对变量系统的动态冲击。本文分析和论证了:(1)服务贸易进口和出口均与中国经济总产出正相关,但服务进口与总产出的相关系数大于服务贸易出口与总产出的相关系数;(2)短期内,服务出口对经济增长具有促进作用,但长期作用不明显,在未来较长时间内,服务贸易进口与国内经济增长仍将保持较强相关性;(3)从基于VAR模型的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结果分析,实际服务贸易出口和服务贸易进口不是实际GDP增长的Granger原因,实际GDP是引起实际服务贸易进口...
[期刊] 世界贸易组织动态与研究  [作者] 徐晓慧  
基于空间计量经济学,采用我国31个省2002~2010年的面板数据,实证检验得到主要结论如下:(1)我国各省份的居民收入差距(城乡之间、城镇之间、农村之间)在空间分布上表现出一定的空间正自相关性和集聚效应,不同地区的居民收入差距存在空间互补效应;(2)进出口贸易总额的增加会引起我国城乡居民之间的收入差距和城镇居民内部收入差距的缩小,而对农村居民内部的收入差距没有显著的影响;(3)进口贸易总额的增加带来城乡居民之间收入差距拉大,城镇居民收入差距的缩小,对农村居民内部收入差距没有显著影响;(4)出口贸易总额的增加会引起城乡居民之间收入差距和城镇居民内部收入差距的缩小,而引起农村居民内部收入差距的扩...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边菲斐  
本文以我国1982—2012年的时间序列数据为基础,通过建立向量自回归(VAR)模型,得出协整方程,运用向量误差修正(VEC)模型、格兰杰(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和脉冲响应函数,对中国出口贸易、进口贸易和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最后得出:中国出口贸易、进口贸易和经济增长之间存在长期协整关系;在当前全球经济复苏缓慢的形势下,我国出口贸易的增加将抑制国内经济增长,长期进口贸易的扩大对经济增长产生正向拉动作用;中国出口贸易与经济增长存在单向的格兰杰因果关系;出口贸易和进口贸易冲击会对经济增长产生重要影响。根据实证分析结果,本文结合当前国际国内经济形势,提出促进我国出口与进口协调发展和经济稳...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李月南  张志坚  
物流活动是完成进出口贸易的重要途径,对于拉动进出口贸易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同时,进出口贸易增长可以推动物流产业发展。本文利用全国层面和30个省(直辖市、自治区)面板两级数据,应用协整分析方法和Granger因果检验对全国层面二者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并且,建立了30个省(直辖市、自治区)面板变系数回归模型,计算物流对各个省(直辖市、自治区)进出口贸易的影响程度。研究表明:进出口贸易与物流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短期和长期内物流发展都是进出口的格兰杰因果关系;不同省份(直辖市、自治区)的物流发展对进出口贸易影响程度存在差异,整体呈现沿东中西部递减的趋势。因此,今后在进一步加大进出口贸易发展的同时...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陈蔚  
文章使用自回归移动平均(ARIMA)和人工BP神经网络方法对1990~2013年的我国进口、出口贸易额时间序列进行线性与非线性信息挖掘,ARIMA模型的拟合精度较低,经过BP神经网络方法对非线性规律进行建模并对2014~2018年进出口额进行预测,结论显示:BP神经网络方法能够较好的体现进出口贸易额时序中的非线性规律,有效的修正了线性预测方法的误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