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693)
2023(14326)
2022(12385)
2021(11833)
2020(9930)
2019(23187)
2018(22934)
2017(43949)
2016(23880)
2015(27025)
2014(26742)
2013(26693)
2012(24954)
2011(22645)
2010(22614)
2009(20626)
2008(20111)
2007(17345)
2006(15287)
2005(13735)
作者
(69581)
(57922)
(57499)
(54747)
(37246)
(27606)
(26140)
(22747)
(21965)
(20689)
(19787)
(19774)
(18571)
(18432)
(18007)
(17856)
(17310)
(16903)
(16585)
(16557)
(14559)
(14272)
(13926)
(13243)
(12929)
(12868)
(12835)
(12521)
(11619)
(11556)
学科
(99694)
经济(99583)
管理(65864)
(64029)
(52495)
企业(52495)
方法(46491)
数学(40236)
数学方法(39818)
中国(27988)
(25327)
(24112)
贸易(24104)
(23933)
(23585)
(22548)
业经(20526)
技术(18678)
地方(18048)
(17597)
农业(16854)
理论(15846)
(15826)
金融(15824)
(15648)
(15108)
银行(15054)
环境(14994)
(14653)
(14467)
机构
大学(350191)
学院(343552)
(145063)
经济(142302)
管理(134527)
研究(123011)
理学(116763)
理学院(115415)
管理学(113527)
管理学院(112911)
中国(91236)
(75885)
科学(75182)
(63146)
(62476)
研究所(57437)
(55199)
中心(53433)
财经(51472)
业大(50840)
北京(48605)
(47876)
(47121)
(46180)
师范(45732)
经济学(45080)
(44413)
农业(43486)
经济学院(40787)
(38758)
基金
项目(236277)
科学(186075)
基金(173452)
研究(172098)
(152377)
国家(151216)
科学基金(128576)
社会(109220)
社会科(103642)
社会科学(103614)
基金项目(91552)
(88331)
自然(83113)
自然科(81226)
自然科学(81203)
自然科学基金(79794)
教育(78397)
(76199)
资助(72237)
编号(68089)
成果(56110)
(53788)
重点(53441)
(50435)
(48964)
课题(47331)
教育部(45982)
创新(45878)
国家社会(45834)
科研(45135)
期刊
(153341)
经济(153341)
研究(104845)
中国(62753)
学报(56233)
科学(52594)
(49179)
管理(48633)
(45080)
大学(42315)
学学(39609)
教育(37437)
农业(35036)
技术(29984)
(28095)
金融(28095)
经济研究(25670)
财经(24997)
业经(22080)
(21435)
问题(20658)
(20526)
国际(19172)
(19076)
图书(18314)
技术经济(17975)
科技(17282)
世界(17278)
理论(16326)
(15489)
共检索到50397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魏浩  耿园  项松林  
基于SITC第三版五位码的3108种进出口商品,本文构建了一个分析进出口商品结构的新框架,对中国进出口技术结构的现状与历史变迁进行了具体的测度,并将中国与世界12个主要发展中国家的情况进行了比较分析。研究结果发现:2000~2011年间,中国出口技术含量得到了提升,出口技术结构得到了优化,但是,中国进口结构问题十分突出,主要表现为中国自身的进口技术结构有恶化的趋势,与其他发展中国家相比,中国进口整体技术水平较低;目前,中国出口最多的是中技术工业制成品,进口最多的是高技术工业制成品;中国进出口格局的特点是"主要出口中低技术产品、进口中高技术产品"。提高进口的整体技术含量,优化进口技术结构,是我国...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孙致陆  李先德  
根据UN COMTRADE数据库和世界银行WDI数据库数据,从出口技术附加值视角,分析了1995-2012年中国农产品出口技术结构演进趋势及国际差异。结果表明:中国农产品出口技术结构总体上实现了较为明显的升级,高技术和中等偏上技术农产品已成为主要出口农产品,但低技术和中等技术农产品出口比重仍较高;中国农产品出口技术结构明显落后于主要样本发达国家,且对其进行赶超的"后发优势"也不强,但持续优于多数主要样本发展中国家,且提升速度不具有明显相对优势;中国与多数主要样本发达国家及主要样本发展中国家农产品出口技术结构的互补性均趋于增强;近年来在国际市场上,中国农产品出口技术结构对多数主要样本发达国家及主...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魏浩  
本文对1993—2004年期间我国10大进出口地区的地区结构及其对称性问题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在这10个地区的整体出口地区结构、整体进口地区结构及其内部的出口地区结构都不断优化,但是,其内部的进口地区结构却不断恶化;我国与加拿大的进出口对称性问题最为优化,与台湾省、香港的进出口对称性问题最为严重;美国与欧盟都是我国重要的进出口地区,但是我国与美国的进出口对称性问题比较严重。因此,我国不仅应该继续实施出口市场多元化战略、注重实施进口市场多元化战略,还要特别注重利用对外直接投资来调节我国进出口地区结构,大力实施"走出去"战略。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高云龙  
中国宏观经济和对外贸易的迅速增长是国内外多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从国内金融领域考虑,利率政策和人民币汇率政策在多方面均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中国的经济总量指标在整体上都有较好的表现,但是随着中国入世时间越长,"入世红利"时期将逐步成为过去。因此,为了对未来中国经济与社会发展各项指标有清晰的认知与把握,有必要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丛海彬  吴福象  邹德玲  
文化创意产品贸易出口技术复杂度的提升,是中国成为创意大国的关键。本文采用出口技术复杂度等指数,对2003至2012年文化创意产品贸易出口技术结构进行了深入研究,并着重选择中国、美国、德国、印度、日本和泰国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在七大类文化创意产品中,视觉艺术类产品的技术复杂度位列第一位;中国、泰国、印度作为发展中国家的代表,文化创意产品技术复杂度整体低于美国、德国、日本为代表的发达国家。上述事实表明,目前中国文化创意产品贸易出口技术内涵仍然偏低,大力发展文化创意产品贸易的任务不仅在于"量"的扩张,更应注重"质"的提升。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李宏  任家禛  
文章基于工业企业数据和海关贸易数据探究实际有效汇率变动对中国制造业企业进出口技术复杂度的影响。研究发现,汇率上升对中国制造业企业的出口技术复杂度有促进作用,对进口技术复杂度有抑制作用。从影响机制上分析,人民币升值通过"种类效应""创新效应"和"资本效应"提高中国制造业企业出口技术复杂度,并通过"种类效应"以及"竞争效应"降低中国制造业企业进口技术复杂度。进一步的异质性检验发现,一般贸易企业、非国有控股企业和东部企业的进出口技术复杂度对汇率变动敏感,国有控股企业和中西部企业的进出口技术复杂度对汇率变动不敏感,而加工贸易企业的进口技术复杂度对汇率变动敏感,出口技术复杂度对汇率变动不敏感。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杨京英  王金萍  
本文在阐释文化产业、文化产品、文化商品和文化服务涵义的基础上,介绍了国际组织和部分发达国家的文化产品统计指标体系,并对中国和这些发达国家文化产品的进出口规模和增长速度进行了比较,提出了我国加大文化产品进出口的政策建议。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倪红福  
在当今全球价值链深入发展的背景下,一国生产的出口产品大量使用国外中间投入品,出口产品中内含技术不一定都来自本国,科学衡量出口技术含量水平和结构需要基于生产工序的数据。本文构建了基于生产工序的技术含量新测度方法,并利用1995—2011年全球投入产出表数据测算了中国及其他主要国家的出口技术含量水平及结构,研究发现:(1)自1995年以来,中国出口确实出现了一定的自身技术水平升级和优化。中国整体和各行业的全部技术含量、国内技术含量和国内技术含量指数都呈现增长态势,表现出向发达国家平均水平的弱收敛趋势;(2)从各行业技术含量相对排名位次来看,中国出口的技术含量几乎锁定在世界最低端,远低于美日等发达国家,根本无法对美日等发达国家构成技术威胁。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倪红福  
在当今全球价值链深入发展的背景下,一国生产的出口产品大量使用国外中间投入品,出口产品中内含技术不一定都来自本国,科学衡量出口技术含量水平和结构需要基于生产工序的数据。本文构建了基于生产工序的技术含量新测度方法,并利用1995—2011年全球投入产出表数据测算了中国及其他主要国家的出口技术含量水平及结构,研究发现:(1)自1995年以来,中国出口确实出现了一定的自身技术水平升级和优化。中国整体和各行业的全部技术含量、国内技术含量和国内技术含量指数都呈现增长态势,表现出向发达国家平均水平的弱收敛趋势;(2)从
[期刊] 产业经济研究  [作者] 安礼伟  
提升出口产品技术结构是我国对外贸易发展的重要方向,本文以国际比较为视角,对中国出口产品技术结构变迁的趋势和特征进行了分析,并对技术结构变迁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研究。从变化趋势看,与其他国家相比,中国出口产品技术结构在样本期得以较快改善,但2005年以后出现稳定的趋势。中国出口产品技术结构提升主要得益于电子信息产业出口比重的提高,而汽车与工程机械等产业贡献较小。国际面板数据实证表明,相较于其他国家,经济全球化对中国出口产品技术结构提升的作用显著大于其他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说明中国出口产品结构的改善主要得益于经济全球化这一外生因素,这一方面说明中国在利用经济全球化改善产业和贸易结构上的成功,但是...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陈晓华  黄先海  刘慧  
本文通过将Long(2001)的两部门模型拓展为三部门模型,构建了一个分析出口技术结构演进机制的新框架,并运用经适当修正的Hausmann(2005)模型对2002~2008年中国各省级区域出口技术结构进行了测度。在此基础之上,从国内外两个方面的影响因素出发,对中国出口技术结构演进的动因进行了实证检验。得出的结论主要有:(1)近几年,中国出口技术结构虽然有了大幅度的提升,但并没有Rodrik(2006)等人测度的那么高。(2)中国出口技术结构较高的省份都位于东部地区,虽然产业层面和区域层面的技术结构差异呈进一步扩大的趋势,但未出现"两极分化"。(3)中国出口技术结构演进的动力机制与普通发展中国...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洪世勤  顾晓燕  刘厚俊  
在国际市场上对制造业出口进行区域优化布局,既是中国外贸转变的重点,也是中国经济结构调整的重点。基于SITC REV.3五位数分类的47国10年的出口产品数据,本文计算了出口产品的技术含量,对中国在新兴市场国家市场上的制成品出口技术结构布局及演进进行了全面分析,得到了中国对新兴市场国家出口技术结构的规律性结论。这些结论,对拓宽出口贸易市场,优化与提升出口贸易技术结构,为中国制造业在国际市场的贸易布局等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期刊] 国际商务研究  [作者] 张燕平  
本文采用修正的出口复杂度指数测算包括中国在内的48个国家(地区)的出口技术结构,根据中国19922013年的数据构建计量模型,实证分析出口技术结构和经济增长的关系。主要结论有:中国出口复杂度有一定程度的提升,但仍然落后于大多数发达国家,经济增长水平的散点分析也符合中国经济发展水平,因此中国并不存在"Rodrik悖论";通过协整分析表明出口技术结构的提升是经济增长的动力之一,但反之并不成立。对此本文提出政策建议以推动出口技术结构的升级优化。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洪世勤  刘厚俊  
通过建立1998~2008年SITC Rev.3五位编码产品与制造业22个行业的对应关系,构建行业出口技术水平测算指标。并采用系统动态GMM方法实证研究了中国制造业出口技术结构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内部知识变量在出口结构深化与升级中的作用得到强化;外资企业在中国研发投入与创新意愿不足;FDI对出口技术结构升级的影响存在行业异质性;劳动密集型行业的资本深化对中国出口技术水平具有稳健的提升作用。可见内部动力挖潜和影响因素的行业异质性,决定了不同行业应强化有利于本行业出口技术水平提升的因素,在采取手段提高本行业出口技术水平时,应同时兼顾国家外资与就业政策目标。
[期刊] 国际商务研究  [作者] 张燕平  
本文采用修正的出口复杂度指数测算包括中国在内的48个国家(地区)的出口技术结构,根据中国1992~2013年的数据构建计量模型,实证分析出口技术结构和经济增长的关系。主要结论有:中国出口复杂度有一定程度的提升,但仍然落后于大多数发达国家,经济增长水平的散点分析也符合中国经济发展水平,因此中国并不存在"Rodrik悖论";通过协整分析表明出口技术结构的提升是经济增长的动力之一,但反之并不成立。对此本文提出政策建议以推动出口技术结构的升级优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