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679)
2023(15586)
2022(13441)
2021(12519)
2020(10462)
2019(24365)
2018(23950)
2017(46832)
2016(24877)
2015(27860)
2014(27668)
2013(27866)
2012(25850)
2011(23513)
2010(23420)
2009(21785)
2008(21048)
2007(18261)
2006(16310)
2005(14819)
作者
(71901)
(59813)
(59458)
(56967)
(38417)
(28637)
(26987)
(23527)
(22742)
(21360)
(20567)
(20357)
(19100)
(19045)
(18628)
(18449)
(17781)
(17119)
(17075)
(17030)
(14980)
(14660)
(14329)
(13589)
(13523)
(13294)
(13100)
(12711)
(12024)
(11653)
学科
(123790)
经济(123667)
管理(70441)
(66281)
(53679)
企业(53679)
方法(52329)
数学(46273)
数学方法(45904)
中国(31117)
(28218)
(27025)
地方(25548)
(24454)
贸易(24442)
(24242)
(23715)
业经(23666)
(19655)
农业(19134)
环境(16881)
(16795)
(16491)
金融(16490)
(15982)
银行(15935)
理论(15653)
(15608)
财务(15546)
地方经济(15523)
机构
大学(367228)
学院(361860)
(163497)
经济(160533)
管理(142716)
研究(128313)
理学(123855)
理学院(122452)
管理学(120619)
管理学院(119970)
中国(96254)
(78200)
科学(75185)
(72106)
(64070)
财经(58478)
研究所(58249)
中心(55727)
(54496)
(53393)
经济学(51970)
(50902)
业大(50598)
北京(49991)
经济学院(46782)
(46478)
(46360)
师范(45960)
财经大学(43606)
农业(42433)
基金
项目(244427)
科学(193677)
基金(181332)
研究(178748)
(157605)
国家(156383)
科学基金(134548)
社会(116973)
社会科(111104)
社会科学(111076)
基金项目(95438)
(91006)
自然(85605)
自然科(83635)
自然科学(83616)
自然科学基金(82203)
教育(80600)
(77037)
资助(75783)
编号(70053)
成果(56994)
(55830)
重点(54515)
(52489)
(49839)
国家社会(49530)
教育部(48434)
课题(47979)
人文(46882)
创新(46638)
期刊
(178871)
经济(178871)
研究(114271)
中国(65264)
学报(54999)
(53107)
管理(53025)
科学(51914)
(48605)
大学(42136)
学学(39747)
农业(33767)
教育(33276)
(31719)
金融(31719)
经济研究(30729)
财经(29956)
技术(29902)
(25732)
业经(25559)
问题(23525)
(21592)
技术经济(19557)
世界(18553)
国际(18415)
(17729)
理论(17356)
统计(17059)
图书(16783)
现代(16029)
共检索到53854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边菲斐  
本文经过实证研究表明:长期情况下,中国出口商品结构、进口商品结构和经济增长之间存在协整关系;经济增长是出口商品结构的格兰杰原因,进口商品结构既是经济增长的格兰杰原因,也是出口商品结构的格兰杰原因;中国经济增长对出口商品结构的冲击比对进口商品结构的冲击影响更大。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魏浩  陈灵娟  
出口商品结构与经济增长之间有较强的关系,进口商品结构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不是很明显。进一步研究发现,进口商品结构与经济增长之间不存在因果关系,工业制成品进口的增加并没有带动我国GDP的增长,同时GDP的增长也没有促进进口商品结构的优化;出口商品结构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单向的因果关系,出口商品结构的变化是GDP增长的原因,但是GDP的增长不是出口商品结构变化的原因,出口商品结构每提升一个百分点,经济增长将上升0.38%。因此,为了更好地促进中国经济的发展,应该进一步优化进出口商品结构,提高进出口对经济增长的带动作用。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丁雯  
本文从出口商品结构的角度,对我国1985-2006年间的初级产品和工业制成品出口分类的数据和GDP数据,运用协整等方法分析了出口商品结构同经济增长的关系。结论是:短期内,初级产品和工业制成品的出口都对经济增长起到促进作用,但是经济增长对初级产品或工业制成品出口的反作用却不明显。长期内,工业制成品出口对经济增长起促进作用,而初级产品出口对经济增长起消极作用。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王坤 ,张书云 ,马龙龙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陈晋玲  
本文基于中国19852015年的时间序列数据构建SVAR模型,实证检验了出口商品结构变化、产业结构优化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影响关系,并进行了脉冲响应分析和方差分解分析。结果表明:当期的出口商品结构变化对经济增长与产业结构优化对出口商品结构变化均产生显著的正影响;从跨期来看,产业结构优化和经济增长冲击主要来自于自身,出口商品结构变化对产业结构优化与产业结构优化对经济增长产生的正向冲击与影响贡献率均较小。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陈晋玲  
本文基于中国1985~2015年的时间序列数据构建SVAR模型,实证检验了出口商品结构变化、产业结构优化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影响关系,并进行了脉冲响应分析和方差分解分析。结果表明:当期的出口商品结构变化对经济增长与产业结构优化对出口商品结构变化均产生显著的正影响;从跨期来看,产业结构优化和经济增长冲击主要来自于自身,出口商品结构变化对产业结构优化与产业结构优化对经济增长产生的正向冲击与影响贡献率均较小。
[期刊] 国际商务研究  [作者] 何欢浪  杨容  
本文研究我国进出口贸易结构对技术工人与非技术工人工资差距的影响。分析发现:我国技术密集型产品的出口逐渐取代了劳动密集型产品的出口,出口商品结构的改善加大了对技术工人的相对需求,扩大了我国技术工人与非技术工人工资差距。进口商品结构的变化对工资差距的影响则不确定。行业特征对工资差距的影响也非常显著,技术密集型行业偏向对技术工人的培养;劳动密集型行业则会偏向对具有比较优势的非技术工人的投入;资本密集型行业对技术工人的需求影响不显著。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汪利平  
文章选取我国近几年的外贸数据,分析了我国进出口商品的贸易专业化指数,揭示出我国现阶段的进出口商品结构呈现出高级化的趋势;同时,比较了外商投资企业与国有企业的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RCA),揭示了外商直接投资(FDI)在我国进出口商品结构尤其是出口商品结构优化中的作用。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谭祖谊  
对中国在1992-2012年的进出口商品的海关统计数据从需求角度重新分类计算,发现出口商品中的投资品比例不断上升,进口商品中投资品的比例长期保持在90%以上。这种投资型进出口商品结构体现出贸易战略的产业发展目标,即通过对外贸易实现产业转换,最终建立完备的工业化体系。将进出口商品的结构特征参数纳入贸易条件模型,利用同时期中美价格指数和人民币兑美元的名义汇率,计算中美贸易条件的时间序列数据。计算结果显示,以产业全面发展为目标的贸易转换战略,付出了贸易条件长时期恶化的代价。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高云龙  
中国宏观经济和对外贸易的迅速增长是国内外多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从国内金融领域考虑,利率政策和人民币汇率政策在多方面均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中国的经济总量指标在整体上都有较好的表现,但是随着中国入世时间越长,"入世红利"时期将逐步成为过去。因此,为了对未来中国经济与社会发展各项指标有清晰的认知与把握,有必要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耿献辉  
本文基于1987—2007年我国投入产出表,选取影响力系数和感应度系数来测算我国各产业对国民经济的影响能力和推动能力,据此选取我国国民经济中的支柱产业和瓶颈产业,在此基础上分别计算我国出口商品结构和进口商品结构的合理度指数,在20年的时间跨度里考察我国进出口商品结构变动趋势及其合理度的变化轨迹。最后根据实证分析结果,提出我国进出口商品结构进一步优化的政策建议。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杨玲  郭羽诞  
生产者服务业作为最初从制造业中分离出来,以专业化形式存在,聚集人力资本的服务业具有规模化效益和知识溢出效应,其对于母国经济和国际贸易都产生了巨大的经济效益。本文利用封闭、开放两种均衡条件下我国生产者服务业效用的发挥,从理论上推导出生产者服务业对国际贸易发展的促进作用;同时利用VAR模型的脉冲响应图和方差分解法实证分析我国生产者服务业与国际贸易间的关联性,突出生产者服务业与我国国际贸易的相互影响作用。
[期刊] 国际商务研究  [作者] 曹旭平  
本文借鉴投入产出模型,利用最新国民经济投入产出表,实证测算了我国进出口商品结构合理度演变情况。研究发现,我国进口商品结构合理度降幅大于出口合理度降幅;机械设备制造、纺织皮革制造、金属制造、化工和建筑等五大支柱产业影响力系数相对稳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对我国经济拉动效应不断增强,采掘业推动力系数快速增长至各产业首位,推动力系数排名和进口占比排名一致性不高问题比出口更加严重,化工、机械设备制造和金属制造业同时承担着支柱产业和瓶颈产业两种任务。为此,有针对性地提出降低机械设备制造商品的进口占比、加大采掘与化工业的进口力度、提升化工和金属制造业出口占比、鼓励企业追踪支柱产业及瓶颈产业前沿技术等对策建议。
[期刊] 国际商务研究  [作者] 曹旭平  
本文借鉴投入产出模型,利用最新国民经济投入产出表,实证测算了我国进出口商品结构合理度演变情况。研究发现,我国进口商品结构合理度降幅大于出口合理度降幅;机械设备制造、纺织皮革制造、金属制造、化工和建筑等五大支柱产业影响力系数相对稳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对我国经济拉动效应不断增强,采掘业推动力系数快速增长至各产业首位,推动力系数排名和进口占比排名一致性不高问题比出口更加严重,化工、机械设备制造和金属制造业同时承担着支柱产业和瓶颈产业两种任务。为此,有针对性地提出降低机械设备制造商品的进口占比、加大采掘与化工业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