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516)
- 2023(12658)
- 2022(10996)
- 2021(10597)
- 2020(8771)
- 2019(20698)
- 2018(20408)
- 2017(39290)
- 2016(21109)
- 2015(24010)
- 2014(23747)
- 2013(23799)
- 2012(21882)
- 2011(20023)
- 2010(19716)
- 2009(18031)
- 2008(17458)
- 2007(14790)
- 2006(12950)
- 2005(11412)
- 学科
- 济(87151)
- 经济(87059)
- 管理(59444)
- 业(55285)
- 企(43755)
- 企业(43755)
- 方法(41274)
- 数学(36298)
- 数学方法(35976)
- 农(25354)
- 中国(25036)
- 贸(21745)
- 贸易(21736)
- 易(21315)
- 财(20018)
- 学(19030)
- 业经(17681)
- 地方(15881)
- 农业(15695)
- 和(14695)
- 制(14523)
- 环境(14407)
- 出(13589)
- 理论(12924)
- 技术(12721)
- 银(12247)
- 银行(12214)
- 划(11892)
- 行(11726)
- 融(11516)
- 机构
- 大学(303820)
- 学院(299583)
- 济(126460)
- 经济(124051)
- 管理(121778)
- 理学(105947)
- 理学院(104806)
- 研究(104522)
- 管理学(103243)
- 管理学院(102719)
- 中国(78702)
- 京(65788)
- 科学(64307)
- 财(53896)
- 所(52241)
- 农(48226)
- 研究所(48095)
- 中心(46282)
- 业大(44869)
- 财经(44235)
- 北京(42120)
- 江(40682)
- 经(40550)
- 范(39456)
- 师范(39151)
- 经济学(38629)
- 农业(38001)
- 院(37979)
- 经济学院(34982)
- 州(33253)
- 基金
- 项目(210291)
- 科学(165648)
- 基金(155073)
- 研究(153562)
- 家(135628)
- 国家(134600)
- 科学基金(115151)
- 社会(97700)
- 社会科(92723)
- 社会科学(92698)
- 基金项目(82422)
- 省(78166)
- 自然(74845)
- 自然科(73000)
- 自然科学(72983)
- 自然科学基金(71697)
- 教育(68948)
- 划(66893)
- 资助(64321)
- 编号(61650)
- 成果(49417)
- 部(47813)
- 重点(46699)
- 发(44749)
- 创(43015)
- 课题(41443)
- 国家社会(40971)
- 教育部(40896)
- 创新(40234)
- 科研(40180)
- 期刊
- 济(132257)
- 经济(132257)
- 研究(88616)
- 中国(55592)
- 学报(47436)
- 科学(45028)
- 农(43212)
- 管理(42871)
- 财(37830)
- 大学(35373)
- 学学(32912)
- 农业(31005)
- 教育(29723)
- 技术(24107)
- 融(22301)
- 金融(22301)
- 经济研究(21943)
- 财经(21019)
- 业经(20673)
- 图书(17988)
- 经(17958)
- 问题(17939)
- 业(17173)
- 贸(16511)
- 资源(16008)
- 理论(14803)
- 技术经济(14543)
- 世界(14392)
- 科技(14261)
- 国际(13857)
共检索到43328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刘燕鹏
经研究认为国际贸易是利用世界资源的主要形式 ,并应用国际贸易基本理论 ,使用投入产出分析模型 ,详细计算了我国进出口产品中完全占用 (或完全消耗 )耕地资源的数量。首次提出了我国存在着资源国际贸易逆差 ,揭示了我国资源国际贸易的内在机制 ,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了我国资源与经济发展的一个内在属性 ,即中国国际贸易的顺差是依靠资源国际贸易的逆差 ,依靠牺牲紧缺资源而换取的。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吴学君
反倾销问题日益引起国际社会的普遍关注 ,成为世界经济的热点问题。我国政府可通过政府间谈判 ,争取市场经济国家待遇。提高企业竞争力 ,改变国际营销观念 ,完善快速预警机制 ,防患于未然 ,逐步建立或健全商会和行业协会组织 ,推进反倾销应诉工作体制创新 ,增强企业应诉能力
关键词:
倾销 反倾销 实证分析 策略
[期刊] 贵州财经学院学报
[作者]
蔡强 李艳 何建军
自2005年中国进行汇率制度改革以来,伴随着人民币的不断升值,中国的实际对外贸易额却不断增长,马歇尔-勒纳条件在中国的各类对外贸易产品中并不总是成立的。中国应根据汇率波动对于不同类产品贸易额的影响,制定不同的贸易政策,从优化贸易结构的目的出发,相机选择适合的汇率政策,不断完善汇率体制改革;应充分抓住人民币升值的机遇,调整产业结构,积极进行产业优化升级。中国必须慎重面对人民币持续升值问题,并且积极应对美国迫使人民币大幅升值的挑战,将人民币的波动幅度控制在一个合理的范围。
关键词:
汇率波动 HS产品分类 贸易结构调整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陈晓冬
文章首先对产品种类的扩张即产品多样化进行合理的定义,然后借鉴Hummels&Klenow(2002,2005)的分解方法将进出口总收益划分为深度收益和广度收益,以便能够科学的测度产品多样化程度,继而对各种贸易收益与经济规模彼此间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以获得富有说服力的结论。
关键词:
产品数量 品种 贸易绩效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胡剑波 郭风
文章基于2002—2012年中国投入产出表(延长表),从总体、26个产品部门以及三次产业视角测度中国进出口产品隐含碳污染贸易条件的变动情况。实证分析表明:中国进出口产品中的隐含碳污染贸易条件呈现出先增加后减少的态势,但其数值都远远大于1,这表明中国出口产品远比进口产品"肮脏",中国成为全球转移碳排放的"污染避难所";26个产品部门的隐含碳污染贸易条件都大于1,金属矿采选业、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的隐含碳污染贸易条件且稳居前两位,服装皮革羽绒及其他制造业、建筑业、批发零售及餐饮业排名后三位;第一产业隐含碳污染贸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胡剑波 郭风
文章基于2002—2012年中国投入产出表(延长表),从总体、26个产品部门以及三次产业视角测度中国进出口产品隐含碳污染贸易条件的变动情况。实证分析表明:中国进出口产品中的隐含碳污染贸易条件呈现出先增加后减少的态势,但其数值都远远大于1,这表明中国出口产品远比进口产品“肮脏”,中国成为全球转移碳排放的“污染避难所”;26个产品部门的隐含碳污染贸易条件都大于1,金属矿采选业、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的隐含碳污染贸易条件且稳居前两位,服装皮革羽绒及其他制造业、建筑业、批发零售及餐饮业排名后三位;第一产业隐含碳污染贸易条件除2002年小于第三产业外,其余年份均大于第二和第三产业,且呈逐年上涨态势,第二和第三产业则是先增加后减小,但第三产业减小趋势更为明显。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韦政伟 杨川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全面加大对外贸易开放力度,进出口贸易企业不断增多,为促进中国贸易经济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但随着全球贸易竞争日益激烈,加之自然与气候环境的恶化,进出口贸易企业面临的碳排放和碳税成本增长压力也越来越大。鉴于此,在探讨近些年中国进出口产品隐含碳污染情况的基础上,着重研究了中国进出口产品隐含碳污染贸易条件变化的原因,最后提出了优化中国进出口产品结构、加强海关及贸易监管、加强碳污染排放管控、提高能源整合利用效率、加强技术研发改善能源结构等对策建议。
关键词:
进出口产品 隐含碳污染 贸易条件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林常青 张相文
出口产品长期依赖少数初级产品和劳动密集型产品导致出口产品结构单一,将不利于我国出口贸易的平稳增长,出口产品扩张问题已经刻不容缓。本文采用UN-COMTRADE数据库中2000~2011年HS6分位数据并构建二项选值模型LOgiT模型和PRObiT模型对不同标准加权的出口经验变量对出口产品扩张带来的影响及出口产品扩张的路径依赖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显示,与新产品之间临近度较小的老产品的出口经验显著提高了该产品向同一目的国市场的扩张概率,出口的产品扩张存在显著的路径依赖。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杨京英 王金萍
本文在阐释文化产业、文化产品、文化商品和文化服务涵义的基础上,介绍了国际组织和部分发达国家的文化产品统计指标体系,并对中国和这些发达国家文化产品的进出口规模和增长速度进行了比较,提出了我国加大文化产品进出口的政策建议。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陆根尧 潘晓栋
从进出口部门的角度出发,通过构建进出口产品结构的合理性评价机制和评价指标,运用中日两国的投入产出表,对中日两国进出口产品结构的合理性进行分析和比较。结论如下:中国进出口产品结构的合理性要优于日本进出口产品结构的合理性,中国的进口产品合理度指数高于日本的进口产品合理度指数,而出口产品的合理度指数却低于日本。最后分析了产生这些差距的原因,并得出了重要的政策启示。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赵春明 张群
进口关税下降会促使企业通过进口高质量的中间投入品从而提升出口产品质量。本文通过将进口关税引入质量生产函数,并加入目的国特征因素(包括目的国对产品质量偏好程度、目的国与出口国之间距离),建立一个局部均衡模型分析进口关税下降对进出口产品质量的影响以及这种影响与目的国特征的关系。研究表明,进口关税下降会使得进出口产品质量提高;对质量偏好程度越大、距离越远的国家出口的企业的进出口产品质量提升幅度更大;进口关税下降使得出口收入增加并且在富裕国家市场上出口收入增加更多;而进口关税下降对进出口产品价格的影响则取决于产品差异化程度,差异化程度大,进口关税下降会使得进出口产品价格上升,反之,则进出口产品价格下降...
关键词:
进口关税 产品质量 距离 收入水平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刘海云 王利霞
如何提升出口产品竞争力是中国企业面临的现实问题。文章基于2004~2016年中国上市公司出口企业数据,实证检验了海归高管对企业出口产品质量的影响,并进一步检验其影响机制。文章研究发现:第一,海归高管对企业出口产品质量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第二,海归高管能够促进企业推出试验性产品,提升中间品进口质量,以及促进高级人力资本的引进,这有利于企业提升出口产品质量。文章进一步使用1920年前创办西式大学的数量作为工具变量作为因果识别策略,主要结论在因果识别及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最后,文章指出我国企业在国际化过程中应该积极引进海归人才。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唐青青 吕德胜 王珏
数字贸易为国际贸易注入新动能、开辟新空间,成为各国提升贸易竞争力的重要途径。本文运用2006—2017年CEPII数据、世界银行贸易数据库构建多维跨国面板数据,实证检验数字贸易对出口产品质量的影响和作用机理。结果显示:数字贸易对各国行业出口产品质量具有正向动态效应,在一系列内生性和稳健性问题检验之后结果依然稳健。利用中介效应模型进行机制检验发现,降低贸易成本、提高研发投入和人力资本水平、优化要素配置是提高行业出口产品质量的可能渠道。进一步异质性分析显示,数字贸易对较高收入出口目的国以及中技术制造行业的正向效应尤为显著。最后,运用2005—2013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对数字贸易的影响效应和作用机理进行微观视角的补充。综上,应加强数字贸易基础设施建设、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实现数字贸易全球化发展,通过强化企业研发力度、优化劳动和技术等要素配置,最大程度发挥数字贸易对一国高质量出口的推动作用。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赵春明 张群
进口关税下降会促使企业通过进口高质量的中间投入品从而提升出口产品质量。本文通过将进口关税引入质量生产函数,并加入目的国特征因素(包括目的国对产品质量偏好程度、目的国与出口国之间距离),建立一个局部均衡模型分析进口关税下降对进出口产品质量的影响以及这种影响与目的国特征的关系。研究表明,进口关税下降会使得进出口产品质量提高;对质量偏好程度越大、距离越远的国家出口的企业的进出口产品质量提升幅度更大;进口关税下降使得出口收入增加并且在富裕国家市场上出口收入增加更多;而进口关税下降对进出口产品价格的影响则取决于产品差异化程度,差异化程度大,进口关税下降会使得进出口产品价格上升,反之,则进出口产品价格下降...
关键词:
进口关税 产品质量 距离 收入水平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崔日明 王磊
本文基于投入产出法,从出口值、进口值、最大净值和最小净值四个维度定量测算我国进出口产品内涵能源规模,对我国能源消耗的国际转移情况进行评估。研究结果表明:我国进口和出口贸易内涵能源量都在以年均20%的速度增长,2011年进口和出口能源量分别为10.19亿吨标准煤和13.58亿吨标准煤。我国已是明显的贸易内涵能源净出口国,2011年贸易内涵能源净出口量在0.79亿吨标准煤~3.39亿吨标准煤之间。同时,本文还依据测算结果对其政策含义进行了探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