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783)
2023(8478)
2022(7045)
2021(6529)
2020(5143)
2019(11873)
2018(11626)
2017(21526)
2016(11385)
2015(13097)
2014(12917)
2013(12977)
2012(12571)
2011(11949)
2010(11924)
2009(10819)
2008(10727)
2007(9449)
2006(8757)
2005(8365)
作者
(33150)
(27773)
(27518)
(26071)
(17739)
(13187)
(12480)
(10782)
(10736)
(9827)
(9707)
(9207)
(9034)
(8940)
(8853)
(8580)
(8299)
(7996)
(7895)
(7629)
(7249)
(6776)
(6646)
(6403)
(6260)
(6182)
(6097)
(6036)
(5606)
(5568)
学科
(60894)
经济(60835)
(26740)
管理(26494)
中国(23511)
方法(18952)
地方(18174)
(18038)
企业(18038)
(17259)
数学(16708)
数学方法(16639)
(13491)
贸易(13477)
业经(13242)
(13083)
农业(11832)
(11587)
(10970)
银行(10961)
(10863)
金融(10862)
(10831)
(10462)
地方经济(10460)
(9887)
环境(9726)
(9545)
(8853)
发展(8784)
机构
大学(168496)
学院(167954)
(81658)
经济(80346)
研究(69899)
管理(58635)
中国(54973)
理学(48689)
理学院(48033)
管理学(47505)
管理学院(47164)
科学(38837)
(38329)
(35652)
(35174)
研究所(32128)
中心(29896)
财经(27235)
(26928)
经济学(26740)
北京(25753)
(25209)
(24954)
(24844)
(24599)
师范(24407)
经济学院(23982)
科学院(21822)
农业(20701)
业大(20491)
基金
项目(104601)
科学(83381)
研究(80741)
基金(76286)
(66299)
国家(65737)
科学基金(55237)
社会(53927)
社会科(51294)
社会科学(51287)
基金项目(38911)
(38302)
教育(35747)
(33107)
编号(31603)
资助(31475)
自然(31385)
自然科(30655)
自然科学(30647)
自然科学基金(30120)
(29622)
成果(26712)
发展(24840)
(24489)
(24424)
重点(24223)
国家社会(23642)
中国(23557)
课题(23253)
(21614)
期刊
(98338)
经济(98338)
研究(60416)
中国(41113)
(26894)
管理(24094)
(24080)
科学(23680)
学报(23455)
教育(21086)
(20105)
金融(20105)
农业(19143)
大学(18302)
经济研究(17317)
学学(16504)
业经(15572)
技术(14651)
财经(14095)
问题(13088)
(12589)
(12417)
世界(12187)
国际(11711)
(10860)
图书(10141)
技术经济(8786)
(8693)
论坛(8693)
经济问题(8302)
共检索到28111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图书情报知识  [作者] 谢灼华  
本文从考察文献学理论的角度,选取中国近现代有代表性的四位学者及其代表性著作逐一进行评述,说明了他们的文献观及发展情况。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申少春  
文章概谈了中国近现代文献分类法的演进、变化 ,重点论述了不同时期的代表性作品和特点。
[期刊]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作者] 刘钊  
近现代妇女报刊发轫于清末,兴盛于20世纪三四十年代,是20世纪上半叶思想史、妇女史研究的重要文献。21世纪以来,随着报刊文献被影印出版、数据库的逐渐普及,更多被长期埋没的妇女报刊被发掘出来,进入女性文学研究视野。妇女报刊致力于启蒙女界,开设各类文学专栏,扶持女性创作,服务女性读者,其文学文献价值在基础薄弱的清末民初女性文学研究中得到充分体现。女性文学研究运用文献学理论与方法,有利于处理好史料与批评、性别与审美之间的关系。发挥妇女报刊与多种文献相互补证的作用,可以进一步打开文学与性别多学科交叉研究的思路,拓展近现代女性文学更加广阔的研究空间。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李政  
中国近现代技术教育经历了地主阶级洋务派下的技术教育——"器用制夷"、资产阶级维新派与革命派左右下的技术教育——"制度突破"以及教育思潮与政治交互影响下的技术教育——"工具主义"和"劳动教育"四种形态。四种形态集中体现了技术教育的发展规律及其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形成的时代特色。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江山  
中国近现代乡村图书馆的兴起与发展,究其原因,与国外乡村图书馆理念的引入、民众教育向乡村纵深发展的需要以及杨立诚"设立乡村图书馆案"的推动等,都有着密切的关系;探讨并厘清它们之间的联系,还原近现代乡村图书馆的历史风貌,对于当代乡村图书馆事业具有很大的参考价值。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吴小鸥  
1897年,南洋公学拉开了中国师范教育的历史帷幕。南洋公学师范生成为以专业知识推动并引领中国近现代教科书编撰的第一群体。南洋公学师范生编撰(译)教科书首次强调国民教育的重要性,呈现进化思想,明确爱国之心;首次以"德智体"建构知识,借鉴东西善本,融会而出之;首次使用"教科书"冠名教学用书,以"课"规范教学容量,创编辅助系统;首次关注"实地应用",尝试多样编撰,由已知而达于未知;首次明确"镶我少年",建构现代文化,促进民族之演进。南洋公学师范生为中国教育启蒙建构了自我支撑的全新知识体系,成就了中国近现代教科书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江海  
1995年11月6—10日,来自京、津、沪三城的约20名学者在上海华东理工大学工商经济学院召开了“中国近现代经济发展史”研讨会。这次研讨会有以下几个主要特点:1、会议规模不大,而学术讨论气氛十分活跃。每一位学者演讲后,其他学者都能对这一演讲直抒己见,学术批评气氛较浓;2、与会学者在进行经济史研究时,着眼于当代中国经济的发展,努力打破断代史界限,所研究的历史年限从明朝初年直至本世纪九十年代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陈华丽  
音乐艺术是人类艺术发展和文化延续的"动态"传承,是无法被复制的文化瑰宝,具有高度的民族原创性、传承性、保护性和教育性,在我国艺术领域事业的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在当代文艺学研究领域中,音乐艺术传承逐渐成为研究热点,国内学者针对该课题的研究越来越多,相关理论成果也日益丰富,为我国音乐艺术传承事业提供了重要参考。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郑伟章  姜亚沙  
文章介绍了湖湘近现代文献事业史的特点和《湖湘近现代文献家通考》的编辑出版情况。
[期刊] 长江大学学报(社科版)  [作者] 毛克盾  
人类的发展史其实就是改造自然、征服自然的历史,而提高生产力依靠的就是科学技术的发展,甚至可以说人类的文明进程就依赖于技术的进步与发展。中西方科技的演进轨迹也是复合与错位并存,近代以来西方摆脱"黑暗中世纪"的阴影,快速发力,西方重理论研究的内蕴优势被发扬出来,领世界科技风骚,中国科技则因种种原因而后续乏力,直到第三次科技革命才又重新迈步。纵观中外科技发展历史,理论研究为先、良好的科技发展氛围和坚持发展商品经济(市场经济)是促进科技飞跃的原因所在。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王子舟  
图书馆事业进入近现代时期的一个标志是分化出了国家、公共、大学、专业以及私人图书馆系统。无论哪种类型的图书馆,社会力量都是其初创过程中的原动力或发动机。那些早期捐助图书馆事业的知识精英、社会贤达、公益慈善家们,皆对图书馆的伟大作用有着深刻认知。他们的善举推动了图书馆事业的发展,他们的公益意识也成为了珍贵的思想资源而被后人所珍视。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蔡铁权  陈丽华  
我国近现代科学教育从滥觞到形成,历经了长期而曲折的过程。我国近现代科学教育,是中西文化交流的产物。这一过程,又是在十分特殊而复杂的历史环境中进行的,影响的因素涉及政治、经济、军事、社会、文化、思想、学术和社会心理诸多方面。这一过程可分为导入时期、兴起时期、形成时期和改革时期。这一过程的特点,可以用渐、摄、融、构做出表征。即一方面是西学通过耶稣会传教士传入、渗透,逐步地进入中国,另一方面是我们主动地、有意识、有目的地向西方吸取(当然,这其中也有中学西被)。同时,又需要不断地融合、贯通,需要不断地超越、建构。发展我国的科学教育事业,使其屹立于世界科学教育之林,是历史赋予当代科学教育工作者的职责。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郭国庆  
近日,朱坚真教授的新作《历史与现实》由经济科学出版社出版,该书是一部不可多得的优秀学术专著。朱坚真教授于20世纪80年代在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系攻读硕士学位,致力于经济发展长波理论与中国经济发展史的研究。80年代末,响应国家教委的号召,赴广西壮族自治区开展智力支边。从2000年起,在广东海洋大学从事教学科研与行政管理工作,并先后兼任广东省湛江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广东省政协常委、湛江市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