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432)
- 2023(10793)
- 2022(9057)
- 2021(8592)
- 2020(6982)
- 2019(16457)
- 2018(16336)
- 2017(30733)
- 2016(16310)
- 2015(18844)
- 2014(18658)
- 2013(18611)
- 2012(17435)
- 2011(16334)
- 2010(16555)
- 2009(15280)
- 2008(15042)
- 2007(13261)
- 2006(12019)
- 2005(11193)
- 学科
- 济(82304)
- 经济(82237)
- 管理(42335)
- 业(40116)
- 方法(32870)
- 企(30576)
- 企业(30576)
- 数学(29484)
- 数学方法(28969)
- 中国(26979)
- 农(20908)
- 地方(20718)
- 业经(17189)
- 贸(16859)
- 贸易(16838)
- 易(16377)
- 农业(14000)
- 学(13656)
- 发(13484)
- 制(13254)
- 银(13128)
- 银行(13116)
- 行(12857)
- 融(12773)
- 金融(12773)
- 环境(12746)
- 财(12700)
- 和(12236)
- 地方经济(11595)
- 理论(11156)
- 机构
- 学院(239152)
- 大学(238078)
- 济(107635)
- 经济(105699)
- 管理(90204)
- 研究(89787)
- 理学(76528)
- 理学院(75627)
- 管理学(74205)
- 管理学院(73764)
- 中国(70671)
- 科学(53214)
- 京(53069)
- 所(45875)
- 财(45622)
- 研究所(41603)
- 中心(39696)
- 农(37920)
- 财经(35859)
- 江(35426)
- 北京(35063)
- 经济学(33789)
- 经(32733)
- 范(32713)
- 师范(32417)
- 院(32265)
- 业大(31879)
- 经济学院(30259)
- 农业(29325)
- 州(28930)
- 基金
- 项目(155297)
- 科学(123069)
- 研究(114686)
- 基金(112865)
- 家(98649)
- 国家(97891)
- 科学基金(83484)
- 社会(74107)
- 社会科(70515)
- 社会科学(70499)
- 省(59286)
- 基金项目(57827)
- 教育(52415)
- 自然(52120)
- 自然科(50854)
- 自然科学(50842)
- 划(50232)
- 自然科学基金(49931)
- 资助(48291)
- 编号(45577)
- 发(39072)
- 成果(37189)
- 重点(35600)
- 部(34973)
- 课题(32635)
- 创(32050)
- 发展(31725)
- 国家社会(31603)
- 展(31196)
- 创新(30076)
- 期刊
- 济(122874)
- 经济(122874)
- 研究(75566)
- 中国(54781)
- 管理(36395)
- 农(35471)
- 科学(34398)
- 学报(34153)
- 财(31985)
- 教育(28089)
- 大学(26083)
- 农业(25006)
- 融(24390)
- 金融(24390)
- 学学(24149)
- 技术(22979)
- 经济研究(21286)
- 业经(20042)
- 财经(17922)
- 问题(16073)
- 经(15674)
- 业(14829)
- 贸(14425)
- 统计(13755)
- 世界(13701)
- 国际(13221)
- 资源(13012)
- 技术经济(12964)
- 图书(12816)
- 策(12316)
共检索到37701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周荣卫 何晓凤 朱蓉 程兴宏
为了解我国近海风能资源分布状况,本文运用数值模拟手段对中国近海风况进行了高分辨率的研究:①运用中国气象局开发的风能资源数值模拟评估系统(Wind Energy Resource Assessment System,WERAS)中的MM5/Calmet模式对沿海2009年1月-5月逐日模拟计算,并将模拟结果与测风塔资料进行对比,结果表明:月平均风速、逐时风速和风向以及风能参数的分布形态与观测资料均比较吻合,因此认为该模式系统可以用来对我国沿海风能资源进行可靠的数值模拟评估;②运用WERAS对我国沿海20年(1986年-2005年)平均风资源进行1km×(200~400)W/m2,附近海域的多年平...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杨艳娟 李明财 任雨 熊明明
风能是可再生能源中发展最快的清洁能源,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近海地区由于风速较大,以及可利用面积大等优点,近海风电是未来风电发展中一种新的趋势,但海上气象要素直接观测困难,需要通过高分辨率数值模拟对其可利用性及开发潜力进行评估。本文利用MM5/Calmet模式模拟了天津沿海地区的较高分辨率(水平分辨率1km×1km、垂直分辨率10m)的风能资源分布状况,并结合实测数据对其模拟效果进行了评估。结果表明:该模式对天津沿海地区的年平均风速及风速的逐日变化趋势均具有良好的模拟能力,3个测风塔年平均风速的相对误差分别为7.11%、12.99%、6.14%,可为天津海上风能资源评估提供科学依据;利用风速大小...
关键词:
近海风能资源 数值模拟 天津沿海 评估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李柯 何凡能 席建超
本文从风能资源的丰富度、稳定度、人文环境对风能资源开发适宜度和自然环境适宜度等四个方面,分别选取了较有代表性的有效风能密度、风能可用时数、人口密度、森林郁闭度四项量化指标,利用综合指数法对我国陆地10m高度风能资源开发潜力进行了综合评价和分析。结果表明:内蒙古中部和西部、河西走廊、青藏高原中北部、东北平原南部、山东和辽东半岛,以及江苏、浙江、福建和海南的沿海地带,风力资源优越,环境因子限制小,是风能规模开发潜力最高的地区;内蒙古锡林郭勒高原、呼伦贝尔高原、新疆东部和西北克拉玛依地区、东北平原、河北北部和东部沿海(除了最高潜力地区)为次高潜力区;大兴安岭、山东西北部、河南北部、江苏大部、安徽中部...
关键词:
风能资源 环境因子 开发潜力 中国陆地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顾为东
一、我国风能利用的现状及几个亟待澄清的认识误区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利用风能的国家之一。1000 多年前,我国首先发明了风车并一直沿用至今,20 世纪50年代,仅在江苏沿海利用风力提水的风车设备就达20多万台,70年代中期以后风能开发利用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刘建栋 于强 傅抱璞
建立了一个冬小麦光温生产潜力数值模式,该模式可以模拟瞬时光合作用并充分考虑了冬小麦叶片空间分布特征。研究结果表明,北京地区冬小麦光温生产潜力与抽穗前10天至成熟期辐射量相关性最大,年际之间存在4年和9~10年的变化周期。黄淮海地区冬小麦光温生产潜力变幅在9000~10950kg/hm2之间,其中河北石家庄地区和山东胶东半岛为两个高值区,超过10500kg/hm2。模拟结果与当前黄淮海地区冬小麦高产实践结论具有较好的一致性,可为该地区作物高产提供一定的理论指导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孙艳伟 王润 刘健 肖黎姗 杨德伟
科学、准确的评估区域风能的开发潜力及其空间分布状况是风能资源开发的一项重要基础性工作。本文应用GIS手段建立了一套简单有效的评估区域陆地风能资源的方法。利用福建省的23个气象站30年的日均气象数据,应用趋势面分析和普通克吕格插值结合的混合插值方法,计算得到空间分辨率为1km×1km的年平均风速的空间分布数据。以此数据集为基础,结合研究区的DEM和土地利用等地理限制因素,分别评估了距地面50m、80m和100m高度上的风能开发的技术潜力及发电经济成本。结果发现:福建省在三个高度上风电的适宜开发面积都在1万km2以上,主要集中分布在东部沿海一带。选择三种目前主流的风电机组作为参考风机,估算结果显示...
关键词:
陆地风能资源 GIS 潜力评估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任永建 刘敏 袁业畅 孙善磊 杨宏青 王凯
利用边界层模式CALMET耦合中尺度模式MM5对湖北省的风能资源分布特征进行数值模拟,得到水平分辨率1 km、垂直高度10~150 m覆盖全省的风能资源分布。通过与测风塔对比发现,模式对九宫山7月、11月的逐时有效风速的模拟相关系数分别为0.59、0.57;受下垫面复杂地形的影响,10 m高度上的误差最大,50 m高度的模拟效果好于其他高度。70 m高度上数值模拟风速年均误差为7.21%,逐月平均风速误差范围在6.62%~7.30%之间。全省风能资源的总体分布特征是:中东部大于西部,西部的等值线相对凌乱且密集,冬、春季风速、风功率大于秋季,西部地区为风资源较贫乏地区。数值模拟结果虽然存在一定的...
关键词:
CALMET 测风塔 风能资源
[期刊] 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杨明祥 王浩 蒋云钟 雷晓辉 宋健蛟
针对传统评估手段在大范围风能资源评估中的不足,基于数值天气模式,从2000至2016年再分析资料中获得了雅砻江流域近17年的高分辨率风速模拟资料,并对雅砻江全流域风能资源进行了初步评估。评估内容主要包括平均风速空间分布、风功率密度空间分布、风速年内分布以及年风能可利用小时空间分布等。初步掌握了雅砻江流域风能资源的时空特征,分析结果表明:流域内存在一定比例的风能资源富集区,如宁蒗河与敢鱼河之间、甘孜所在经度线两侧、安宁河谷等成片区域。该研究为进一步的风能资源详查与实地观测提供了依据。
关键词:
数值模拟 风能资源评估 雅砻江流域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屈小娥
本文以中国省际工业为研究对象,运用DEA效率评价方法,实证测算并分析了全国30个省份的工业全要素能源效率、可节能量和节能潜力,研究了影响工业能源效率的因素。结论认为,我国各省份工业能源效率差异较大,工业能源效率较高的省份主要集中在东部沿海经济发达地区,中西部地区的省份工业能源利用效率较低,工业节能潜力和节能规模较大,其工业能源效率提高对于全国能源效率及节能力度有较强的拉动力。工业R&D投入增加、资本深化有利于提高工业能源效率,并且统计检验显著;行业集中度对提高工业能源效率有正向影响;企业平均规模对工业能源效率产生显著的负效应;外资进入并没有对提高工业能源效率起到积极作用,但统计检验不显著。研究...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王良健,吴甫成
湘南荒地资源的自然潜力及开发模式王良健,吴甫成(湘潭师范学院地理系)(湖南师范大学地理系)1荒地资源的类型,数量、特征及分布本文讨论的湘南地区包括郴州、零陵两地区以及株州市的茶陵、酃县和衡阳市的常宁、祁阳县,大部分属衡邵丘陵盆地以南和五岭之间的山丘地...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李小地 赵文智 张国生
中国西部地区是中国石油工业的发祥地 ,也赋存有丰富的油气资源。据估算西部地区有石油资源 41 5 9× 1 0 8t,占全国石油资源的 3 9 3 3 % ;西部地区有天然气资源 2 4740 0× 1 0 8m3,占全国天然气资源的65 1 %。而 2 0 0 0年西部地区的石油产量 2 80 5× 1 0 8t,仅占全国当年石油产量的 1 7 2 2 % ,与其资源不相匹配。目前西部地区石油资源平均探明率仅为 9 83 % ;天然气资源平均探明率仅为 5 9% ,油气资源勘探还有很大潜力。因此 ,加快西部地区油气资源的开发利用 ,可以部分弥补东部地区的石油产量递减 ,缓解我国石油需求...
关键词:
石油 天然气 资源潜力 中国西部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马蓓蓓 鲁春霞 张雷
本文在分析中国煤炭资源空间赋存格局和1952年~2005年中国煤炭资源开发的时空格局演变的基础上,综合考虑各省区煤炭资源的开发历史、生态环境的脆弱程度和社会经济发展状况,依据开发潜力指数(EP)法对中国煤炭资源的开发潜力进行定量评价。研究结果将中国各省区的煤炭资源开发潜力分为4个级别:①开发潜力大的有甘肃、云南、安徽、贵州、山西、宁夏、新疆、青海、陕西和内蒙古共10个省区,其开发战略主要为发挥集聚效应和规模效应,建立大型煤炭基地;②开发潜力较大的有重庆、河北、黑龙江、河南和山东共5个省区,其开发战略主要为接续传统衰老矿区的生产能力,整合资源,关闭小矿井,适度开发大中型矿井,稳步扩大生产规模;③...
关键词:
煤炭资源 开发潜力 开发战略 中国
[期刊] 实验技术与管理
[作者]
陈金平 管相龙 李玉坤 张雪松 杨文东
虚拟实验资源的建设是高等教育信息化和实验教学建设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长距离埋地油气管道通过的地形区域复杂多样,油气管线运行的工作性能与管道的应力状态密切相关。该文基于有限单元法建立计算模型,对埋地油气管道进行数值应力分析,并采用面向对象技术完成相应有限元程序的开发,对油气管道工程的数值仿真案例教学提供了借鉴。该有限元程序具备3部分功能:建立有限元计算模型计算管道受力状态;根据管道应力状态显示应力云图;根据管道空间几何位置显示管道效果图。通过对比ANSYS有限元软件与变形管道应力计算有限元程序对同一算例的计算结果,验证了该文设计开发的有限元程序的准确性、实用性和高效性。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韩剑 庞植文
在对中国加拿大贸易互补性分析的基础上,依据局部均衡理论,利用SMART模型模拟中加自贸区建立在不同阶段、不同程度的关税削减给贸易双方带来的经济效应,包括贸易效应、关税收入和福利效应。结论表明,中加两国在贸易产品上存在较强的贸易互补性:在短期情境下,加拿大进口商品数量增幅较大,贸易创造与贸易转移效应都较明显;在长期情境下,两国总贸易效应有显著增长,关税减让前关税较高的产品减让幅度较大,关税及福利总收入减少更显著。尽管中加自贸区的建立对两国关税总收入会有一定的负面影响,但两国贸易和福利效应得到较大提升,更大贸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张冀 王乐
外汇储备余额持续积累加剧了外汇储备资产潜在损失的进一步扩大。文章通过对中国外汇储备积累方式的分析,认为造成外汇储备损失的主要路径有三个:冲销债券的利息支付、国际短期资本的投机和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升值。在此基础上,文章数值模拟了不同路径下的外汇储备潜在损失,得出以下结论:一是人民币过快升值会加重我国外汇储备损失,应根据我国金融市场的发展状况,逐步改革汇率体系,令人民币更富弹性;二是改变中国外汇储备管理模式,从以往的被动型、防御型模式变成主动型、投资型模式,一方面逐步放松资本账户管制,允许个人和机构海外投资,另一方面加大中国的主权财富基金——中国投资公司的投资力度和规模,通过市场化手段获得更高收益。
关键词:
外汇储备 损失 人民币升值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