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058)
2023(7485)
2022(6122)
2021(5630)
2020(4610)
2019(10680)
2018(10442)
2017(20064)
2016(10344)
2015(12102)
2014(11960)
2013(12225)
2012(11760)
2011(10990)
2010(10978)
2009(10458)
2008(9915)
2007(8652)
2006(8091)
2005(7600)
作者
(30296)
(25691)
(25481)
(24583)
(16364)
(12111)
(11456)
(10015)
(9730)
(9254)
(8961)
(8432)
(8310)
(8258)
(8197)
(7791)
(7546)
(7290)
(7240)
(6715)
(6679)
(6164)
(6139)
(5891)
(5856)
(5811)
(5430)
(5186)
(5136)
(5022)
学科
(74478)
经济(74423)
管理(27238)
方法(26145)
(24783)
数学(23913)
数学方法(23834)
中国(20348)
(17782)
企业(17782)
地方(16526)
(13643)
(12685)
贸易(12677)
地方经济(12472)
(12316)
(11736)
业经(11557)
(11054)
农业(9656)
(9592)
环境(9307)
(8973)
金融(8973)
关系(8736)
(8439)
(8388)
银行(8377)
(8183)
(7921)
机构
大学(166406)
学院(163099)
(91196)
经济(90003)
研究(65989)
管理(58870)
中国(51039)
理学(50518)
理学院(49899)
管理学(49319)
管理学院(49018)
(38019)
(35108)
科学(34475)
(33143)
经济学(31662)
财经(30720)
研究所(29981)
经济学院(28332)
(28228)
中心(27245)
北京(23114)
(23035)
财经大学(22885)
(22264)
(22207)
科学院(20530)
(20371)
师范(20254)
社会(19132)
基金
项目(102549)
科学(82805)
基金(79367)
研究(75374)
(69017)
国家(68530)
科学基金(58365)
社会(54460)
社会科(51859)
社会科学(51851)
基金项目(40491)
(34709)
自然(34088)
资助(33393)
自然科(33352)
自然科学(33343)
教育(33285)
自然科学基金(32832)
(30129)
编号(26562)
(25225)
国家社会(24868)
中国(23888)
(23557)
重点(23220)
教育部(22339)
成果(22190)
人文(21074)
(20515)
(20450)
期刊
(104238)
经济(104238)
研究(57945)
中国(32222)
(27670)
管理(23886)
科学(22870)
学报(21882)
(20312)
经济研究(19417)
大学(17415)
财经(17242)
学学(16604)
(15848)
金融(15848)
(15181)
农业(14037)
问题(14015)
(13739)
世界(13113)
技术(12882)
国际(12475)
业经(12224)
教育(10934)
技术经济(10435)
统计(9658)
经济问题(8588)
(8108)
(8101)
经济管理(7687)
共检索到25891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孙文凯  
本文尝试解释为何中国就业变化和经济增长间数量关系并不稳定,两个问题将被处理:(1)就业数据是否有偏误;(2)一些中国特有的影响因素在就业和增长关系间是否有调节作用。本文的研究发现:(1)统计局公布的城镇增加就业数据大致可靠;(2)经济增长对就业有显著拉动作用,也就是说使用另一种表达的奥肯定律得到论证;(3)国有经济部门在就业和增长间起到了调节作用,并且对经济周期不同阶段影响有对称性。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张小蒂  钱雪亚  
最近15年的统计数据表明:中国市场化程度的提高,经济的快速增长,并不必然伴随着环境质量的持续下降。市场经济奉行“效率优先”原则,这与环境保护的“公益性”存在冲突,但市场经济发展也可创造改善环境质量的内生动力、能力和需求。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杨林枫  
根据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理论,我们将我国的经济增长归结为资本投入和劳动投入的函数,即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张嘉麟  瞿宛文  
中国钢铁业在进入本世纪之后,钢铁产量以两倍于20世纪90年代的速度增长,产量至今已接近世界一半,而中国钢铁业的人均钢材表面消费量也已远超过其他国家在相同发展阶段的水平。本文研究发现,1990年代钢铁业的增长是各种钢铁需求因素共同影响的结果。近十年来钢铁业的超速增长,则主要是源于房地产投资和基础建设在本世纪始的爆发性发展,尤其是在东部地区,两者的带动效果显著。而此现象主要是由于中央政府在20世纪90年代末期实行的住房分配货币化和扩张房地产市场的政策、21世纪初为了缩小地区发展差距而提出的西部大开发东北再造等政策,以及与其配合的地方政府积极招商引资的行为所致。如此高速超比例的发展若持续下去,必将引...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邱嘉锋  
近年来中国对外贸易一直保持着高额顺差,2005年首次突破千亿美元大关,2006年达到1774.6亿美元,增幅高达74%。2007年,中国对外贸易顺差继续快速增长,全年顺差达2622亿美元的历史高位,较2006年增长了47.7%,位居世界第一。中国的顺差呈现特殊的结构特点,2005年以来顺差激增有其一般原因,也有个别顺差国的特殊原因。巨额顺差给中国经济发展带来了一系列问题,如何削减顺差已成为社会普遍关注的焦点。本文试图对我国外贸顺差状况和原因进行一些具体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范婧  
在全面深化改革的时代背景下,经济增长与就业增长的协调发展影响着我国未来经济和社会稳定。在中国快速经济增长过程中,就业问题日益突出,两者呈现出非正向的变动关系。深入研究经济增长和就业增长的关系,对增加我国就业与经济增长的同步发展有重要理论和现实意义。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杨凤林  
关于经济增长的研究,存在着两种不同的观点。新古典经济理论认为,在竞争均衡条件下,国民生产总值(GNP)增长是资本积累、劳动力增加和技术变化长期作用的结果。需求变化和部门间的资源流动被认为是相对不重要的,因为所有部门的劳动力和资本都能带来同样的边际收益。另一种观点认为,经济增长受生产结构变动的影响,在预期不足和要素流动受限制的条件下,结构转变极有可能在非均衡的条件下发生。因此,劳动力和资本从生产率较低的部门向生产率较高的部门转移,能够加速经济增长。由此可见,经济增长不仅是一个总量问题,而且也是一个结构变动问题。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魏永芬  李博苏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雷立钧  刘庆娟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杜卫华  
生活质量包括客观生活质量和主观生活质量。经济活动的根本目的是要推进经济增长.而经济增长的最终目的是提高居民生活质量。尽管经济增长通常被认为会带来生活质量的相应提高,但是本文基于近20多年来有关中国经济增长和居民生活质量时间序列和横截面调查数据的实证研究,发现中国经济增长无论从客观生活质量还是从主观生活质量方面,都没有带来居民生活质量的提高,这无疑违背了传统微观经济学的绝对收入效用理论。将相对收入引入效用函数可以有很强的说服力并得到实证检验的支持。但是,相对收入理论有可能导致经济增长变得毫无意义,所以亟待完善。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纪明  
在索洛增长模型框架下构建的理论模型及实证分析说明,需求变动直接影响经济增长。在经济均衡增长路径上,需求总量持续扩张,需求结构均衡变动。最终需求与投资需求的稳态增长比率随工业化进程呈现先降后升的变动趋势。需求结构失衡导致经济增长受到明显的需求约束。1993年以来,居民消费需求增长滞后导致需求结构变动偏离均衡增长路径,使中国经济增长产生了较强的投资和出口依赖。政府的经济政策应该适应需求变动规律,采取措施扩大居民消费需求,在需求总量扩张中实现需求结构均衡化发展。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渠立民  
从制度视角剖析我国改革开放的过程能使我们看到取得的成就,也使我们发现需要改进之处。中国经济的增长表明,首先在主观理论上,形成了强大的发展共识;其次,坚持了正确的改革和发展方向;第三,从比较优势上看,中国特有的经济分权和政治集权的制度安排为制度试验创造了条件,尤其是基于"晋升锦标赛"的评价官员的激励方式是中国经济增长的重要来源。但也正是这种发展模式,产生了一系列问题,在追求效率的时候忽视了公平。因此,必须做好下一轮的制度调整,目前有两个迫切的任务需要面对:一是官员对谁负责的问题;二是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冲突。毕竟,发展的目标是实现大多数人的幸福。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肖灵机  徐文华  熊桂生  
经济增长与就业增长之间的一致性是西方发达国家经济发展的一个基本经验,而我国在制度转型中经济增长与就业增长出现了不一致或就业弹性偏低的现象,本文从制度的角度对这一现象进行了解释。政府政绩评价制度、收入分配制度、产权制度和人力资本制度等问题作出新的安排。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