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556)
- 2023(6750)
- 2022(5595)
- 2021(5323)
- 2020(4193)
- 2019(9780)
- 2018(9209)
- 2017(17038)
- 2016(9221)
- 2015(10578)
- 2014(10312)
- 2013(10384)
- 2012(9812)
- 2011(9071)
- 2010(8908)
- 2009(8200)
- 2008(8109)
- 2007(7028)
- 2006(6141)
- 2005(5731)
- 学科
- 济(44179)
- 经济(44147)
- 管理(25702)
- 业(24209)
- 企(19133)
- 企业(19133)
- 方法(17227)
- 中国(15623)
- 数学(15498)
- 数学方法(15391)
- 贸(11309)
- 贸易(11296)
- 易(11160)
- 农(10816)
- 学(9340)
- 财(8685)
- 业经(8531)
- 土地(7976)
- 制(7828)
- 农业(7095)
- 发(6886)
- 银(6621)
- 银行(6608)
- 环境(6605)
- 划(6517)
- 关系(6487)
- 策(6473)
- 行(6465)
- 地方(6386)
- 出(6044)
- 机构
- 大学(137057)
- 学院(134329)
- 济(65622)
- 经济(64696)
- 研究(54687)
- 管理(50257)
- 中国(43487)
- 理学(43045)
- 理学院(42460)
- 管理学(41999)
- 管理学院(41711)
- 京(31076)
- 科学(30396)
- 所(27261)
- 财(27086)
- 研究所(24949)
- 中心(23175)
- 财经(22264)
- 经济学(21687)
- 农(20646)
- 经(20576)
- 院(20383)
- 北京(20230)
- 经济学院(19518)
- 江(18312)
- 范(17926)
- 师范(17813)
- 业大(17149)
- 科学院(17109)
- 财经大学(16700)
- 基金
- 项目(89399)
- 科学(71868)
- 基金(68440)
- 研究(65366)
- 家(60787)
- 国家(60417)
- 科学基金(50913)
- 社会(44309)
- 社会科(42256)
- 社会科学(42248)
- 基金项目(34762)
- 自然(31637)
- 自然科(30897)
- 自然科学(30891)
- 自然科学基金(30380)
- 省(29636)
- 教育(29469)
- 资助(28516)
- 划(27284)
- 编号(24499)
- 部(21923)
- 中国(21258)
- 重点(20848)
- 国家社会(20051)
- 成果(19918)
- 发(19911)
- 教育部(18786)
- 创(17949)
- 课题(17605)
- 人文(17213)
共检索到20832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陈百明 宋伟 唐秀美
研究目的:了解和整体判断中国近年来土地质量变化态势。研究方法:依据全国农用地(耕地)分等成果中的自然等评价成果,采用自然等别赋值的替代方法,并辅以中国主要耕作土壤类型区土壤肥力等级变化的研究成果。研究结果:(1)大规模生态退耕退掉了大量低等劣质耕地,其数量远大于同期建设用地占用的优质耕地;(2)土地整理提高了部分耕地的质量,农业耕作改良措施总体上提高了土壤肥力,使全国耕地总体质量略有提高,但总体水平仍然偏低。研究结论:在强调保护耕地面积的同时,应更重视提高耕地质量,保障生产能力,建立耕地质量监测、评价、保育、提升的完整体系。
关键词:
土地质量 变化 判断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欧阳进良 宇振荣 张凤荣
该研究是根据曲周县的农业生产情况 ,以地理信息系统为平台 ,初步选取与农业生产关系密切的地貌和土壤物理性质 ,地下水因子影响盐碱程度 ,土壤有机质、和养分含量及其他生产条件等四类 1 4个指标 ,进行分析。并通过相关性分析和逐步回归 ,针对小麦、玉米、棉花、蔬菜 ,筛选和确定影响其生产、产量的评价指标体系 ,并对筛选的指标进行量化分级和指标权重的量化 ,对影响与制约土地生产力的自然因素和社会经济因素进行综合评价。通过土地评价及其分析得出 : ①同一因素对不同作物有不同的影响 ; ②同一地块对不同作物生产力综合评价等级不尽相同 ; ③不同等级土地的土壤有机质的变化量、土壤养分含量的变化情况有一定...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王烨 汪红艳
自2010年初至今,中央政府对于房地产市场进行调控的决心日益凸显,各种调控政策频繁出台,分别从不同角度形成了比较全面的政策组合。由于各种政策作用的目的、路径、影响等因素各有不同,因此,有必要对这些政策的作用机理进行较为深入地分析,以便更加准确地理解此次调控的出发点和预期目的,并对调控结果和政策的未来走势做出客观的预判。
关键词:
房地产 政策 作用 走势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张小蒂 钱雪亚
最近15年的统计数据表明:中国市场化程度的提高,经济的快速增长,并不必然伴随着环境质量的持续下降。市场经济奉行“效率优先”原则,这与环境保护的“公益性”存在冲突,但市场经济发展也可创造改善环境质量的内生动力、能力和需求。
关键词:
市场化 经济增长 环境质量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许召元 李善同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地区差距经历了一个先缩小后持续扩大的历程。与20世纪90年代相比,近年来我国的地区差距发展趋势出现了一定的变化,2000—2004年,我国的地区差距仍然在持续扩大,但扩展的速度比20世纪90年代有所减缓,2004年出现了地区差距缩小的迹象。本文考察了地区差距变化的决定因素,发现中国地区经济存在条件收敛性,同时也存在促使地区差距持续扩大的因素,通过对地区经济增长进行分解,本文分析了多种因素对地区差距发展变化的贡献。
关键词:
地区差距 经济发展 条件收敛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解利剑 周素红 闫小培
城市化与全球环境变化研究已引起全球范围学者的广泛重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化水平不断上升,城市化质量不断提高,同时城市化也产生资源过度消耗、环境污染、生境退化等诸多问题,尤其是近年来气候异常、自然灾害频发等使学术界更加重视城市化与全球环境变化的研究,开始思考人类应该以怎样的方式处理人地关系的问题。文章在分析国内学者关于城市化与全球环境变化研究的界入视角与关注重点的基础上,对国内研究从研究内容、方法与尺度3方面进行评价,并指出从人文地理学角度出发的3个研究议题,包括城市生计与全球环境变化、城市系统脆弱性与全球环境变化以及城市管治与全球环境变化。
关键词:
城市化 全球环境变化 中国 议题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宋伟 陈百明 吴建寨
近年来,我国农村住宅楼房化趋势日益明显、房屋质量不断提高、村庄布局趋向集中、人均住房面积持续增长,农村居住形式发生了明显变化,居住条件总体上得到了有效改善。居住需求层次的转换是农村居住形式变化的内在机理。虽然农村居住条件的改善和居住模式的改变是居住需求层次转换的客观规律,但考虑到我国土地资源的稀缺性现状,应尽量避免"尊重需求"产生的炫富型和摆阔型农村住宅建设,引导农村住房形式趋向理性。
关键词:
农村住宅 居住形式 住房面积 居住需求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李翔 山世英 郑培亮 沈子龙
研究目的:从直接效应和间接效应两个层面对近年来土地政策参与宏观调控的效果进行测度和评价。研究方法:文献资料法、因果分析法和统计推断法。研究结果:近年来土地宏观调控取得显著成效,基本达到预期的政策目标。研究结论:今后应进一步调整和完善土地宏观调控政策,把促进就业和人口城市化纳入土地宏观调控政策的目标控制体系。
关键词:
土地政策 土地资源配置 宏观调控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俞可平
80年代以来,对中国经济改革的研究,成为国外中国学研究的核心内容。中国改革所取得的巨大成就及其对国内生活和国际社会所产生的深远影响,不仅使国外中国学研究者把注意力集中到改革问题上,而且也使得许多其他学者开始关注中国的改革。 国外学者研究中国的改革主要出于两种原因。其一,中国的改革改变了全世界五分之一人
[期刊] 现代日本经济
[作者]
余晓泓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陈美景 仲济香 张冰松 王庆日
研究目的:分析《中国土地科学》期刊近年来的影响力现状,提出未来提升期刊影响力的路径。研究方法:文献分析法。研究结果:近年来,《中国土地科学》期刊影响力逐年提升,影响因子、总被引频次、国际影响力指数、即年指标等整体呈上升趋势,在土地科学领域内保持了较高的办刊水准;《中国土地科学》高影响力论文在选题上普遍聚焦国家战略和土地科学学科发展需求,高影响力作者在本刊发布的成果比重较小,高影响力研究机构发表的成果要数量与质量协同,国家级基金项目资助的论文影响力较大。研究结论:跟踪高影响力研究团队及重大项目,打造高端学术交流平台,加速期刊与新媒体融合,探索期刊英文出版模式,适时扩大载文量,是进一步提升《中国土地科学》影响力的关键路径。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舒庆
挖掘土地潜力保护土地质量国家环保局舒庆党的十五大报告强调,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将进一步突破,政治体制改革将不断深化,这既为跨世纪土地管理工作带来难得的历史机遇,又提出了一些新的挑战,这里,我着重阐述值得注意的三个问题。⒈充分发挥区位优势,不断挖掘土地潜力...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久丽 李亚光
木文对土地质量综合评价的方法进行了探讨,首次提出将数量化理论Ⅲ应用于土地质量分级。与目前使用的系统聚类、动态聚类方法相比,数量化理论Ⅲ更适合于变量类型为定性变量的土地资源调查资料的分类。它弥补了系统聚类方法和动态聚类方法在土地资源评价中应用的局限性,数量化理论Ⅲ是一种可用于土地质量分级的理想方法。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黎德松 周林雄 徐惠
"万顷良田"就是通过工程、生物等措施,营建集中连片、规模较大、质量较高的农田,为发展现代规模农业提供空间。"万顷良田"建设实质上是在一定的区域内,依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镇规划,按照城乡统筹发展和加快农村建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王军,邱扬
土地质量能体现自然因素与人类活动对土地的影响,直接关系着环境改善与土地持续利用。20世纪80年代以来,人口增长与经济发展对土地资源的压力越来越大,并导致了不同程度的土地质量退化,人们越来越关注土地质量的提高及其管理。深入认识不同尺度土地质量空间变化与发展对土地质量的提高与管理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首先介绍了土地质量和尺度的概念及其特征,阐述了空间变异的研究方法,重点综述了土地质量的空间变异与尺度效应研究进展,并提出了土地质量空间变异及其相关研究的发展趋势,以期对我国土地质量的研究和实现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有所启迪。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