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331)
2023(5081)
2022(4207)
2021(4242)
2020(3453)
2019(8141)
2018(7804)
2017(15376)
2016(8034)
2015(9499)
2014(9337)
2013(9389)
2012(9008)
2011(8254)
2010(7973)
2009(7532)
2008(7634)
2007(6610)
2006(5861)
2005(5656)
作者
(21436)
(17574)
(17553)
(16914)
(11433)
(8364)
(8174)
(6944)
(6791)
(6353)
(6229)
(5951)
(5754)
(5709)
(5563)
(5372)
(5282)
(5126)
(4995)
(4586)
(4523)
(4327)
(4101)
(4037)
(4018)
(3948)
(3938)
(3700)
(3520)
(3518)
学科
(34385)
经济(34341)
(17389)
银行(17244)
方法(16343)
(16095)
管理(15311)
(14202)
(14181)
数学(14163)
数学方法(14098)
中国(14046)
(11134)
企业(11134)
(10317)
金融(10315)
(9517)
贸易(9506)
(9405)
(9298)
制度(9295)
业务(9254)
银行制(7995)
(7562)
业经(6573)
(6244)
(5921)
关系(5708)
(5408)
(5223)
机构
大学(115943)
学院(110871)
(57403)
经济(56552)
研究(45150)
中国(43827)
管理(39415)
理学(32709)
理学院(32283)
管理学(32024)
管理学院(31786)
(26119)
(25844)
科学(22540)
(22125)
财经(20933)
中心(20577)
经济学(20502)
研究所(20113)
(19716)
(19450)
银行(18897)
经济学院(18508)
(17496)
北京(17348)
(16202)
财经大学(16003)
(15578)
(15198)
(15196)
基金
项目(69014)
科学(55373)
基金(53390)
研究(53067)
(46086)
国家(45752)
科学基金(38484)
社会(36979)
社会科(35212)
社会科学(35206)
基金项目(26828)
教育(23994)
资助(22916)
自然(21773)
(21375)
自然科(21313)
自然科学(21308)
自然科学基金(20994)
(19873)
编号(19642)
中国(18445)
(17996)
成果(17678)
国家社会(16973)
教育部(16037)
重点(15760)
(15116)
人文(14602)
(14385)
社科(14312)
期刊
(59507)
经济(59507)
研究(43169)
(27906)
金融(27906)
中国(24561)
(18357)
管理(15249)
科学(15218)
(14887)
学报(14295)
教育(11899)
大学(11725)
财经(11556)
经济研究(10842)
学学(10787)
国际(10174)
(10049)
(10030)
世界(9611)
农业(8856)
问题(8373)
技术(7109)
(6259)
业经(6114)
(5861)
论坛(5861)
理论(5456)
农村(5150)
(5150)
共检索到18684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何成钢  
肇始于上世纪八十年代的企业文化,进入新世纪前后,在企业再造、企业并购、业务外包、电脑和全球化的轮番冲击下,被撕扯得支离破碎,也通过全球化、因特网波及中国等新兴国家,企业家不再像过去那样追求基业常青、爱护员工、鼓励忠诚、尊重传统,而是在短效化浪潮中一味追求股东利益和既得利益,抛弃了强文化企业维系员工行之有效的传统价值观。随着建基于新自由主义的全球金融危机爆发,越来越多的有识之士开始回望历史,反思现实,试图从传统中汲取有益的营养和教训,进而追求一种较为和谐而平衡的价值观。本文对丰富的近代银行的企业文化进行了初步梳理,对于提升当前金融企业文化建设水平具有一定的借鉴价值。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王红曼  
银行公会是一个近代工商业新型社团组织,是由银行业自发成立的民间自律性同业组织,以维护同业利益为宗旨,并在银行业相对发达的地区由各个银行机构实体共同参与组织而成。银行公会连接着个人与机构、群体与机构、组织与个人、组织与群体以及组织与政府的各种关系系统,并与社会系统之间发生着互动关系。该组织自成立以来,通过各种极具社会责任的活动,对中国近代社会经济各领域产生持续的、强烈的影响,体现了它独特的组织特点。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万立明  
银行监理官的设立是近代政府对银行业实施监管的一个重要措施。本文对从清末到抗战时期银行监理官制度的形成与演变进行了细致梳理、分析,并总结出其发展特点以及由此而引发的一点启示,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近代银行监管体制的变迁。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吴婷婷  栗洪武  
中国近代教科书出版文化的变迁图景应当以一百年为基本研究视野,才能够较客观、全面、科学地探究中国教科书出版的历史性规律,对于当代教科书建设提供可作为当代比鉴的历史经验。本文通过梳理中国近代百年教科书的出版历程,从物质层面、价值层面、文化层面出发,力图构建起一幅三维立体的百年教科书出版文化的变迁图景。进一步得出了近代教科书出版文化是与近代教育的思想变革、发展历程相统一的,这百年间教科书出版的成就与经验能够为当前探讨如何出版承载民族智慧、传承民族文化的教科书,实现教科书的文化价值向学生转化提供镜鉴。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兰日旭  
2013年互联网金融在我国的爆发式增长,给银行、保险、证券等金融行业造成强有力冲击,马云甚至提出"如果银行不改变,那我们就改变银行"。银行会成为"21世纪的恐龙",重演票号整体崩溃的命运吗?票号在民国之后极短的时间内衰落,尽管是由多种因素综合作用造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赵荣光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贺水金  
根据国际收支理论 ,贸易顺差国家常常表现为外汇储备增加 ,而逆差国家则表现为外汇储备流失。近代中国却与之有别 ,在长时间里呈现出贸易、白银双入超的奇特现象。文章认为推动近代中国金银国际流动的主要因素是华侨汇款和外国直接投资 ,而汇率走向更具关键性影响。 1 93 1年前世界通行金本位制 ,中国实行银本位制 ,国际汇率的基本走势是金贵银贱 ,由此黄金外流 ,白银内流。 1 93 1年后 ,世界各国纷纷放弃金本位 ,银价由跌转升 ,中国白银开始大量流往海外
[期刊] 改革  [作者] 李一翔  
中国近代银企关系中“债权变股权”的历史经验与启示李一翔中国近代的银行与企业关系经历了一个由发展不同步到同步发展的曲折过程。到30年代初,双方已经建立起良好的合作关系,银行对工矿企业贷放了大量资金,还有所侧重地对一些经营较为成功、或与本行有某种历史渊源...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何平  
漫步在上海外滩,可以看到一座带穹顶的教堂式大楼,门口两只狮子雕像,威严地守卫着。这就是1923年建成开业的上海汇丰银行大楼。这幢当时被誉为从苏伊士运河到远东白令海峡之间最华贵的建筑,不禁让人们追忆汇丰银行在近代中国扩张的历史。鸦片战争后,资本主义各国通过各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蒋立场  
中华汇业银行1917~1918年,在出卖东北地区大量主权的条件下,段祺瑞执政府与日本签订了一系列公开和秘密的借款协议,史称"西原借款"。为经办日本对华"西原借款"的汇兑等业务,1917年8月,中方股东代表和日方股东代表日本兴业、朝鲜及台湾三家银行总裁在东京签订《中日合办中华汇业银行约规》。1918年2月,中华汇业银行(ExchangE Bank of china)正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蒋立场  
1921年5月,上海华商银行公会机关报《银行周报》刊载了《中外合办银行之将来》一文,概要梳理了晚清以来中外合办银行的发展轨迹:"吾国与外人合资创办银行,自华俄道胜银行始,……民国以来,中外合办之银行,接踵而起,……其与法国合办者,前有中法实业银行,近有中法振业银行;其与日本合办者,以中华汇业银行为其著,……其与美国合办者,则有中华懋业银行;其与意大利合办者,则有华义银行与震义银行。此外尚在酝酿中者,有中英合办银行之说,有中比合办银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毕苑  
教科书是近代中国社会文化变迁的诞生物。基督教在华传教士于1877年成立学校教科书委员会(School and Textbook Series Committee),他们的工作对中国教科书的产生起到了很大作用。1897年,南洋公学外院使用的几种教科书是可考的“教科书”第一次在中国出现的时间。“教科书”在官方文牍中出现的时间稍晚一些。最早大约在1901年初,刘坤一、张之洞在其著名的《江楚会奏变法三折》中,在“教科书”的意义上使用了“教科之书”的说法。1904年初的《奏定学务纲要》中,对“教科书”的编纂使用作了详细的规定。教科书与近代文化的关系主要表现在:教科书作为一种重要的知识传播载体,担当了近代...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李仲明  杨晋丽  杜辉  
近代中国被动开放银行业,政府无力尽监管之责,外资银行一旦经营失败给国家和人民带来巨大损失。而现在银行业全面开放是我国的自主选择,在借鉴历史经验的基础上,对外资银行的监管要有全面和清醒的认识。全面开放并不是放任,监管也不意味着制约,要在开放中不断完善对外资银行的监管。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