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434)
- 2023(16770)
- 2022(14370)
- 2021(13555)
- 2020(11309)
- 2019(25988)
- 2018(25841)
- 2017(48081)
- 2016(26677)
- 2015(30777)
- 2014(31265)
- 2013(30800)
- 2012(29581)
- 2011(27002)
- 2010(27598)
- 2009(25657)
- 2008(26193)
- 2007(24158)
- 2006(21535)
- 2005(19983)
- 学科
- 济(113195)
- 经济(113053)
- 管理(70074)
- 业(66693)
- 企(52004)
- 企业(52004)
- 方法(44329)
- 数学(38002)
- 数学方法(37559)
- 中国(36973)
- 农(32768)
- 制(28353)
- 银(27458)
- 银行(27312)
- 地方(26933)
- 财(26745)
- 行(25907)
- 学(25621)
- 业经(24366)
- 贸(22959)
- 贸易(22942)
- 融(22476)
- 金融(22467)
- 易(22230)
- 农业(21610)
- 理论(18561)
- 和(17330)
- 体(17297)
- 环境(16710)
- 发(16006)
- 机构
- 大学(392289)
- 学院(390263)
- 济(160094)
- 经济(156464)
- 研究(144879)
- 管理(137965)
- 中国(116280)
- 理学(115403)
- 理学院(113866)
- 管理学(111592)
- 管理学院(110870)
- 科学(89039)
- 京(87522)
- 财(76927)
- 所(76610)
- 农(73115)
- 研究所(68984)
- 中心(66136)
- 江(63668)
- 财经(59316)
- 业大(57471)
- 农业(57444)
- 北京(56588)
- 范(55344)
- 师范(54720)
- 经(53618)
- 院(51403)
- 州(50840)
- 经济学(49902)
- 经济学院(44857)
- 基金
- 项目(244054)
- 科学(189164)
- 研究(179233)
- 基金(173736)
- 家(152934)
- 国家(151333)
- 科学基金(126246)
- 社会(111276)
- 社会科(105103)
- 社会科学(105073)
- 省(94881)
- 基金项目(90342)
- 教育(83433)
- 划(80655)
- 自然(79518)
- 自然科(77658)
- 自然科学(77626)
- 自然科学基金(76236)
- 编号(73297)
- 资助(72875)
- 成果(62815)
- 发(56574)
- 重点(56083)
- 部(54410)
- 课题(53050)
- 创(49655)
- 创新(46520)
- 科研(46141)
- 国家社会(46006)
- 教育部(45971)
- 期刊
- 济(190735)
- 经济(190735)
- 研究(125765)
- 中国(92266)
- 农(68519)
- 学报(66908)
- 财(60458)
- 科学(59616)
- 管理(52490)
- 教育(51831)
- 大学(49880)
- 融(49541)
- 金融(49541)
- 学学(46423)
- 农业(45211)
- 技术(34769)
- 财经(30371)
- 经济研究(30313)
- 业经(30081)
- 经(26274)
- 问题(24949)
- 业(24797)
- 贸(22166)
- 图书(21410)
- 国际(20523)
- 版(20438)
- 世界(19871)
- 技术经济(19154)
- 坛(18494)
- 论坛(18494)
共检索到63107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兰日旭
中国近代银行家群体的形成不是建构在原有金融从业者升级换代基础之上,而是在民国之后以业缘、友缘、学缘、地缘等为纽带,通过股份、人事等相互渗透、交织而成。在立足于单个银行业务、组织、管理等创新与改善的同时,银行家群体积极把它们推广和应用到整个行业,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银行组织结构和经营环境,确立了服务社会与大众的意识,推动了银行业和传统金融的现代化步伐。南京政府建立之后,受政府强权干预,独立、自主的银行家群体渐趋陷入官员与银行经营者之间身份转换的"旋转门效应"之中。
关键词:
银行家群体 创新 效益 近代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罗金生
制度变迁过程也是一个政治过程,中国金融制度变迁的方向、速度、形式、广度、深度和时间路径完全取决于“政治人”和“经济人”的特定利益偏好结构及利益行为主体之间的力量对比。因此,本文认为政治银行家对政治经济成本和收益的计算,是对制度变迁的性质和范围作出解释的关键。
关键词:
政治过程 金融 转轨 制度变迁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银行家》杂志创刊于中国入世之年—2001年,以推动中国金融业改革与发展、与中国银行家一道成长为己任,密切关注中国金融改革和金融发展的进程,志在成为"聚集业内发展的镜头,了解国外动态的窗口,反映中国国情的阵地,总结政策得失的平台,记录精彩人生的档案"。
关键词:
银行家 《银行家》 金融业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银行家》杂志创刊于中国入世之年—2001年,以推动中国金融业改革与发展、与中国银行家一道成长为己任,密切关注中国金融改革和金融发展的进程,志在成为"聚集业内发展的镜头,了解国外动态的窗口,反映中国国情的阵地,总结政策得失的平台,记录精彩人生的档案"。
关键词:
银行家 《银行家》 金融业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银行家》特色创刊于入世之年—2001年。以推动中国金融业改革与发展为己任,密切关注中国金融改革和金融发展的进程,志在成为"聚焦业内发展的镜头,了解国外动态的窗口,反映中国国情的阵地.总结政策得失的平台,记录精彩人生的档案。"特色栏目:"银行家论坛、特别关注、行长视点、商业银行、农村金融"等。
关键词:
银行家 金融业 商业银行竞争力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银行家》杂志创刊于中国入世之年—2001年,以推动中国金融业改革与发展、与中国银行家一道成长为己任,密切关注中国金融改革和金融发展的进程,志在成为"聚集业内发展的镜头,了解国外动态的窗口,反映中国国情的阵地,总结政策得失的平台,记录精彩人生的档案"。
关键词:
银行家 《银行家》 金融业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银行家》特色创刊于入世之年—2001年。以推动中国金融业改革与发展为己任,密切关注中国金融改革和金融发展的进程,志在成为"聚焦业内发展的镜头,了解国外动态的窗口,反映中国国情的阵地.总结政策得失的平台,记录精彩人生的档案。"特色栏目:"银行家论坛、特别关注、行长视点、商业银行、农村金融"等。
关键词:
银行家 金融业 商业银行竞争力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银行家》特色创刊于入世之年—2001年。以推动中国金融业改革与发展为己任,密切关注中国金融改革和金融发展的进程,志在成为"聚焦业内发展的镜头,了解国外动态的窗口,反映中国国情的阵地.总结政策得失的平台,记录精彩人生的档案。"特色栏目:"银行家论坛、特别关注、行长视点、商业银行、农村金融"等。
关键词:
商业银行竞争力 银行家 金融业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银行家》特色创刊于入世之年—2001年。以推动中国金融业改革与发展为己任,密切关注中国金融改革和金融发展的进程,志在成为"聚焦业内发展的镜头,了解国外动态的窗口,反映中国国情的阵地.总结政策得失的平台,记录精彩人生的档案。"特色栏目:"银行家论坛、特别关注、行长视点、商业银行、农村金融"等。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银行家》特色创刊于入世之年—2001年。以推动中国金融业改革与发展为己任,密切关注中国金融改革和金融发展的进程,志在成为"聚焦业内发展的镜头,了解国外动态的窗口,反映中国国情的阵地.总结政策得失的平台,记录精彩人生的档案。"特色栏目:"银行家论坛、特别关注、行长视点、商业银行、农村金融"等。
关键词:
银行家 金融业 商业银行竞争力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银行家》特色创刊于入世之年—2001年。以推动中国金融业改革与发展为己任,密切关注中国金融改革和金融发展的进程,志在成为"聚焦业内发展的镜头,了解国外动态的窗口,反映中国国情的阵地.总结政策得失的平台,记录精彩人生的档案。"特色栏目:"银行家论坛、特别关注、行长视点、商业银行、农村金融"等。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银行家》特色创刊于入世之年—2001年。以推动中国金融业改革与发展为己任,密切关注中国金融改革和金融发展的进程,志在成为"聚焦业内发展的镜头,了解国外动态的窗口,反映中国国情的阵地.总结政策得失的平台,记录精彩人生的档案。"特色栏目:"银行家论坛、特别关注、行长视点、商业银行、农村金融"等。
关键词:
银行家 金融业 商业银行竞争力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