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268)
- 2023(10415)
- 2022(8599)
- 2021(8283)
- 2020(6971)
- 2019(15938)
- 2018(15512)
- 2017(30210)
- 2016(16244)
- 2015(18552)
- 2014(18621)
- 2013(18471)
- 2012(17406)
- 2011(15561)
- 2010(15685)
- 2009(15213)
- 2008(16022)
- 2007(14402)
- 2006(12875)
- 2005(12113)
- 学科
- 企(77151)
- 企业(77151)
- 业(74491)
- 济(74091)
- 经济(73977)
- 管理(66297)
- 方法(37107)
- 财(29440)
- 数学(28952)
- 数学方法(28734)
- 制(23342)
- 务(22944)
- 财务(22929)
- 财务管理(22902)
- 业经(22250)
- 企业财务(21920)
- 银(20639)
- 银行(20494)
- 中国(19548)
- 行(19130)
- 贸(15246)
- 贸易(15232)
- 易(14985)
- 技术(14939)
- 融(14623)
- 金融(14622)
- 体(14188)
- 策(14089)
- 和(13920)
- 划(13678)
- 机构
- 大学(243625)
- 学院(240543)
- 济(110424)
- 经济(108550)
- 管理(96452)
- 理学(81684)
- 理学院(80866)
- 管理学(79929)
- 研究(79482)
- 管理学院(79477)
- 中国(73250)
- 财(56628)
- 京(51613)
- 财经(44715)
- 科学(41972)
- 经(40905)
- 所(39669)
- 中心(36559)
- 江(35741)
- 经济学(35630)
- 研究所(35165)
- 财经大学(33604)
- 北京(33584)
- 经济学院(32145)
- 农(30630)
- 商学(29291)
- 商学院(29034)
- 州(28751)
- 院(27883)
- 范(27303)
- 基金
- 项目(144966)
- 科学(117170)
- 基金(111631)
- 研究(107072)
- 家(95543)
- 国家(94710)
- 科学基金(83137)
- 社会(73021)
- 社会科(69435)
- 社会科学(69416)
- 基金项目(57473)
- 自然(52131)
- 自然科(51056)
- 自然科学(51043)
- 省(50723)
- 自然科学基金(50289)
- 教育(48899)
- 资助(47349)
- 划(43565)
- 编号(40719)
- 部(35076)
- 成果(34142)
- 重点(31696)
- 国家社会(31630)
- 教育部(31347)
- 创(31150)
- 人文(29816)
- 中国(29541)
- 创新(29096)
- 性(28994)
- 期刊
- 济(122427)
- 经济(122427)
- 研究(78171)
- 财(49852)
- 中国(47659)
- 管理(42471)
- 融(39490)
- 金融(39490)
- 科学(32482)
- 学报(31180)
- 农(26911)
- 大学(25149)
- 财经(24782)
- 学学(23715)
- 经(21342)
- 经济研究(19922)
- 技术(19848)
- 教育(19474)
- 农业(16681)
- 业经(16394)
- 贸(16335)
- 问题(15592)
- 国际(15488)
- 世界(14731)
- 技术经济(13938)
- 财会(13763)
- 会计(12455)
- 现代(11864)
- 业(11715)
- 统计(11605)
共检索到38286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改革
[作者]
李一翔
中国近代银企关系中“债权变股权”的历史经验与启示李一翔中国近代的银行与企业关系经历了一个由发展不同步到同步发展的曲折过程。到30年代初,双方已经建立起良好的合作关系,银行对工矿企业贷放了大量资金,还有所侧重地对一些经营较为成功、或与本行有某种历史渊源...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王海明 邵立忠 何运信
一、“债权转股权”是中国经济改革的重要战略举措1.国企改革进入重大的抉择阶段。资料显示,中国国企的效益自八十年代后期连年滑坡,亏损不断上升。国企改革已刻不容缓。而国企改革必须是包括:一是对国企历史遗留问题的清理。主要包括对国企原有的人、财、物的遗留问题?..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于英辉
银行“不良债权变股权”此路不通于英辉当前我国专业银行的不良债权表现为“一逾两呆”(逾期、呆滞、呆帐贷款)。据粗略统计约占专业银行总资产的五分之一左右。数量如此之大的资金沉淀不仅影响了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而且使银行业务经营捉襟见肘,步履维艰。为摆脱银企...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陈彩虹
关于银行债权变股权的思考陈彩虹一、银行债权变股权:一个重大的历史性经济问题,它涉及到金融资本与产业资本结合的巨大历史性变革,涉及到中国的银行制度变革,涉及到中国整个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的进程,需要高度重视和深入研究我国经济体制改革以来,国有企业对于银...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朱德林
银行“不良债权变股权”五害论中国人民银行上海市分行朱德林将银行的“不良债权变股权”的思路,为目前经济、金融和企业界所关注,特别受地方政府所重视。有人将其视为推进银行和企业改革的战略思路,有人将其选作银行企业渡过债权债务难关之良策,无论其价值取向如何,...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张宏彦
金融业开放是一把"双刃剑",我国近代金融业开放的历史告诉我们,虽然近代金融业开放对现代金融制度在中国的建立与演进、中国的金融思想、金融制度的转化与质变以及促进中国近代金融市场的形成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但同时也加剧了近代中国金融体系风险、迫使中国政府丧失了部分金融主权、影响到了中国的政局变化。以史为鉴,当前中国金融业开放尤其应该注意加强政府在金融业开放中的作用,维护我国金融主权和金融安全,避免金融自由化。
关键词:
近代金融业 金融开放 金融风险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汪素芹
一、中国近代史上第一次被迫开放门户 正当西方世界积极通过和利用对外开放,向国外进行扩张,并迅速向资本主义社会过渡时,中国的封建社会开始步入了衰败和崩溃阶段。闭关锁国的清朝政府,无力抵挡新兴西方资产阶级的扩张和侵略,从鸦片战争到甲午战争失败以后,一步一步地被西方列强用武力强行打开大门,被迫实行“门户开放”。 1842年,在第一次鸦片战争失败以后,清政府被迫与英国签订了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黎涵 黎军
不良债权是困扰世界银行业发展的难题。日本泡沫经济破灭后,其银行业不良债权问题逐步显现,给日本经济造成了严重的后果,其根源在于日本国内的泡沫经济、亚洲金融危机与其本身经济衰退、主银行制度为核心的特殊银企关系、宽容性的不良资产监控体系以及行政色彩严重的政府监管。近年来日本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着力化解不良资产,并取得了初步的成效。日本银行业处置不良资产的主要政策、措施,对化解我国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资产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
日本银行业 不良债权 启示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王毅春 孙林岩
一、引言公司治理作为一系列制度的有机契合,其本质是保证企业的所有投资者能够得到期望的回报。公司治理不仅影响公司价值,而且对会计信息质量具有重要影响,包括会计信息稳健性特征。事实上,稳健性是公司与利益相关者之间利益冲突与协调的产物,它可以帮助降低
[期刊] 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赵红军
中国加入WTO已逾18个年头,而当下WTO也正面临着其发展历史上"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回顾WTO研究在中国学术界的影响、分析中国入世与主要经济指标的关联关系以及中国政府应对WTO冲击的经验可以发现,当年的入世并没有对中国经济造成严重的负面冲击,相反,却成为中国经济再一次腾飞与发展的良好契机。这并不意味着WTO为代表的国际贸易俱乐部是一个没有效力和约束力的国际组织,而是证明了中国所开创的政府主导型应对外部冲击的模式,对于抵御诸如WTO这样的外来经济冲击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这对于我国成功应对新时期国际政治经济形势逆转、贸易保护主义抬头乃至针对中国的经贸摩擦同样具有很强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
WTO 入世冲击 中国经济发展 政府管理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邵畅
论当前银企债权债务关系恶化的原因及对策邵畅在我国,国有商业银行与国有企业间的关系是国民经济中十分重要的经济关系之一。在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轨的过程中,由于这两者各自在社会再生产中的特殊地位,各种深层的社会矛盾必定集中反映在它们身上,从而使它们之间的关...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赵英会 任萍
由于现代企业会计采用借贷复式记账法,所以很多会计业务核算具有对称性。以往的相关研究多把视角放在非金融企业间的会计业务对称性研究方面,文章则以非金融企业与金融企业中银行之间的会计业务对称性为研究对象。银行与企业间主要会计业务对称性具体包括存贷款业务、债券投资中形成的债权债务对称性,以及权益投资所形成的资产与所有者权益或负债与所有者权益对称性两大类,文章主要研究第一类,以及由此产生的利息收入与费用的对称关系。不同会计主体间对同一业务的会计处理虽然截然不同,但都具有明显的对称性。该问题的研究有助于相关会计信息使用者更明晰、高效地使用会计信息。
关键词:
银企关系 会计核算 债权债务 对称性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赵英会 任萍
由于现代企业会计采用借贷复式记账法,所以很多会计业务核算具有对称性。以往的相关研究多把视角放在非金融企业间的会计业务对称性研究方面,文章则以非金融企业与金融企业中银行之间的会计业务对称性为研究对象。银行与企业间主要会计业务对称性具体包括存贷款业务、债券投资中形成的债权债务对称性,以及权益投资所形成的资产与所有者权益或负债与所有者权益对称性两大类,文章主要研究第一类,以及由此产生的利息收入与费用的对称关系。不同会计主体间对同一业务的会计处理虽然截然不同,但都具有明显的对称性。该问题的研究有助于相关会计信息使
关键词:
银企关系 会计核算 债权债务 对称性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巩勋洲
近年来,私人股权基金高额的投资回报吸引了越来越多的资金流入,并且私人股权基金跨越了国界在全球领域内迅速扩张。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起源于美国的私人股权基金在全球范围内也不过150只,但是经过20多年的发展,目前全球范围内的私人股权基金数量猛增至2000多只。在过去的几年中,全球经济持续增长,利率保持在较低的水平,投资机会不断涌现,私人股权基金在不断成熟。但是,私人股权基金市场也存在着大量的风险,所以有必要对私人股权市场加强监管。sg文介绍了国际范围内英国的监管经验,对中国私人股权基金市场的监管提出了政策建议。
关键词:
私人股权基金 监管 基金经理 投资风险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