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617)
2023(10098)
2022(8282)
2021(8031)
2020(6566)
2019(14990)
2018(14799)
2017(25916)
2016(14960)
2015(17277)
2014(17533)
2013(16575)
2012(15594)
2011(14419)
2010(14994)
2009(13900)
2008(13042)
2007(11879)
2006(10853)
2005(10485)
作者
(38584)
(31476)
(31421)
(30573)
(20223)
(15228)
(14595)
(12583)
(12052)
(11639)
(10853)
(10727)
(10285)
(10110)
(10097)
(10072)
(9340)
(9296)
(9242)
(9122)
(8576)
(7611)
(7581)
(7443)
(7271)
(7226)
(7162)
(7031)
(6442)
(6400)
学科
(52757)
经济(52693)
管理(34045)
(31869)
中国(31721)
(26369)
金融(26367)
(25388)
企业(25388)
(24781)
银行(24771)
(24091)
教育(21195)
方法(19438)
数学(17001)
数学方法(16813)
(16149)
(15488)
(14980)
(14130)
理论(13171)
(12964)
贸易(12944)
(12745)
业经(11584)
中国金融(11262)
地方(11050)
农业(9903)
(9808)
财务(9782)
机构
大学(202689)
学院(197378)
(83645)
经济(81747)
研究(75280)
管理(63046)
中国(62154)
理学(51571)
理学院(50887)
管理学(50035)
管理学院(49633)
(45372)
(41996)
科学(39484)
(37094)
(35727)
中心(35726)
师范(35512)
研究所(33027)
(32506)
财经(32374)
教育(31938)
北京(30855)
(29449)
师范大学(29128)
经济学(28795)
(26533)
(26524)
经济学院(25869)
(25428)
基金
项目(115166)
研究(96628)
科学(91466)
基金(80712)
(67993)
国家(67247)
社会(60008)
社会科(56694)
社会科学(56686)
科学基金(56289)
教育(52004)
(43276)
编号(41694)
基金项目(39820)
成果(38815)
(38559)
资助(34304)
课题(32559)
自然(30813)
自然科(30103)
自然科学(30096)
自然科学基金(29593)
(28586)
重点(27750)
(27699)
(27242)
(26733)
教育部(25852)
中国(24983)
项目编号(24934)
期刊
(95748)
经济(95748)
研究(78985)
教育(56720)
中国(54897)
(36243)
金融(36243)
(33412)
学报(24995)
管理(24145)
(23810)
科学(23201)
大学(20756)
技术(20210)
学学(17339)
财经(17209)
经济研究(16000)
农业(15183)
(15036)
职业(14897)
(12832)
业经(12726)
图书(12271)
问题(12241)
国际(11739)
(11400)
论坛(11400)
世界(10958)
技术教育(9766)
职业技术(9766)
共检索到34029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贵州财经学院学报  [作者] 张亚光  
金融学教育的产生和发展是中国近代金融思想启蒙运动的重要制度基础。清朝末年以至民国后期的新式学制沿革为金融学教育提供了基本的平台,金融学在课程设置、学生数量等方面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与此同时,教会学校和海外留学对近代金融学教育产生的影响至关重要,形成了现代金融概念的框架,引入了现代金融学研究的范式和方法,成为民国金融思想启蒙运动的主要思想来源。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王文博  郝宏展  李胜  
文章从金融生态学视角考察了处于不同生态位上的金融主体间的相互关系,归纳出它们之间有互利共生的,有偏利共生的,有竞争关系的,有偏害关系的,还有中性关系的。并指出,这些关系不是绝对的,而是相对的,有时也不是单一的,而是复合的。在环境发生变化时,他们的关系也会随之发生改变。文章为深入研究这些金融主体间是如何协同进化、发展演替的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思路。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张宏彦  
金融业开放是一把"双刃剑",我国近代金融业开放的历史告诉我们,虽然近代金融业开放对现代金融制度在中国的建立与演进、中国的金融思想、金融制度的转化与质变以及促进中国近代金融市场的形成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但同时也加剧了近代中国金融体系风险、迫使中国政府丧失了部分金融主权、影响到了中国的政局变化。以史为鉴,当前中国金融业开放尤其应该注意加强政府在金融业开放中的作用,维护我国金融主权和金融安全,避免金融自由化。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周瑜斌  
小微金融是当前金融改革的重点和难点。本文以中国近代金融史中经办小微金融业务的传统金融企业——民信局作为案例进行研究,探寻其对发展当代小微金融的启示。民信局在小额汇款和华侨汇款的金融细分市场中曾经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地位。满足社会中下层民众的特性需求和善用传统信用制度是民信局经营成功的关键要素所在,而资金汇集之后投资过于集中所产生的高风险则带来了深刻的教训。民信局案例研究的当代启示:第一,金融监管部门应增加小微金融服务供给,允许非金融企业办理小微金融业务,形成合理的金融市场分层结构;第二,不再将监管作为行业发展的前置条件,促进金融市场的自身发育;第三,允许小微金融企业在合理范围内利用传统信用制度拓...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姚遂  张宏彦  
中国近代的金融业开放,使传统金融机构所面临的金融市场环境被根本改变了,走向开放的金融市场,新的金融需求的产生,以及新式金融机构———银行的出现,都对中国的传统金融机构带来挑战。最终的结果是在中国近代金融业开放中,中外银行成为金融市场翘楚,而传统金融机构逐步走向了衰落。在中国现代金融业开放30年之后,探究中国近代金融业开放与传统金融机构兴衰的内在联系,以史为鉴,有着现实的意义。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陈彪如  
中国近代金融变迁的缩影──评《中国银行行史(1912—1949年)》一书华东师范大学教授陈彪如金融,是时下一个热门的话题。各种新闻媒介天天在传播金融信息;在学校中,金融专业和金融学科是学生们选修的热点;我国的金融事业近年来蓬勃发展,蒸蒸日上;这些都是...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贺水金  
根据国际收支理论 ,贸易顺差国家常常表现为外汇储备增加 ,而逆差国家则表现为外汇储备流失。近代中国却与之有别 ,在长时间里呈现出贸易、白银双入超的奇特现象。文章认为推动近代中国金银国际流动的主要因素是华侨汇款和外国直接投资 ,而汇率走向更具关键性影响。 1 93 1年前世界通行金本位制 ,中国实行银本位制 ,国际汇率的基本走势是金贵银贱 ,由此黄金外流 ,白银内流。 1 93 1年后 ,世界各国纷纷放弃金本位 ,银价由跌转升 ,中国白银开始大量流往海外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李林  
道无言而恒在,学待论而益明。昔者,漆园尝叹百家之往而不返,道术将为天下裂;至于孟坚,则谓诸子相灭而相生,相反而相成,洵为至论。学术者,常与时代相应,而为其时代运会升沉之钤键也。近世以还,知识领域越益展拓,学术分科日趋细密。一人之见,何其偏狭!往圣独学无友孤陋寡闻之说,于今尤见其实。教育历史之学,既称教育学之基础门类,而膺作成英才之使命;亦属历史学之专门分野,因具穷究天人之职志。从事于斯,至者必求融通史论,综赅今古,折衷东西:是故其学似狭实广,似浅实深。清季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本书为1997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对中国教育举科目录调整后,国内第一部金融学敎材的第三版。本书突破了以往金融教科书的体例模式,以金融全球化为背景,立足于中国改革和发展的实际,对"金融体系""金融运行""金融调节"进行分层次描迷和引入,将货币银行学和国际金融学的内容融会贯通,构筑了全新的金融学框架体系。本书在写作上由浅入深,旣有金融基本知识、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的介绍,也有对国内外金融理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王松奇  
本书为1997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对中国敎育学科目录调整后,国内第一部金融学敎材的第三版。本书突破了以往金融敎科书的体例模式,以金融全球化为背景,立足于中国改革和发展的实际,对"金融体系" "金融运行" "金融调节"进行分层次描述和引入,将货币银行学和国际金融学的内容融会贯通,构筑了全新的金融学框架体系。本书在写作上由浅入深,旣有金融基本知识、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的介绍,也有对国内外金融理论和实践问题的深层次分析,内容全面、通俗易懂、可读性强,可满足多层次读者的需要。
关键词: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本书为1997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对中国教育举科目录调整后,国内第一部金融学敎材的第三版。本书突破了以往金融教科书的体例模式,以金融全球化为背景,立足于中国改革和发展的实际,对"金融体系""金融运行""金融调节"进行分层次描迷和引入,将货币银行学和国际金融学的内容融会贯通,构筑了全新的金融学框架体系。本书在写作上由浅入深,旣有金融基本知识、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的介绍,也有对国内外金融理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王松奇  
本书为1997旱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对中国敎育学科目录调整后,国内第一部金融学敎材的第三版。本书突破了以往金融敎科书的体例模式,以金融全球化为背景,立足于中国改革和发展的实际,对"金融体系""金融运行""金融调节"进行分层次描迷和引入,将货币银行学和国际金融学的内容融会贯通,枸筑了全新的金融学框架体系。
关键词: 金融学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