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769)
- 2023(8978)
- 2022(7436)
- 2021(7165)
- 2020(5803)
- 2019(13531)
- 2018(12494)
- 2017(23528)
- 2016(11910)
- 2015(13531)
- 2014(13012)
- 2013(13287)
- 2012(12548)
- 2011(11617)
- 2010(11516)
- 2009(11355)
- 2008(10551)
- 2007(8982)
- 2006(8287)
- 2005(8170)
- 学科
- 济(52725)
- 经济(52684)
- 银(33146)
- 银行(33001)
- 行(31493)
- 融(29853)
- 金融(29852)
- 业(27689)
- 管理(27156)
- 中国(26294)
- 企(22009)
- 企业(22009)
- 方法(21447)
- 制(19908)
- 数学(19556)
- 数学方法(19418)
- 财(13907)
- 贸(13215)
- 贸易(13198)
- 易(13017)
- 农(12375)
- 中国金融(11855)
- 度(11768)
- 制度(11764)
- 业务(11417)
- 地方(10434)
- 业经(10253)
- 银行制(9924)
- 体(9811)
- 学(8524)
- 机构
- 大学(166562)
- 学院(160783)
- 济(83292)
- 经济(81958)
- 中国(64610)
- 研究(64042)
- 管理(57528)
- 理学(47840)
- 理学院(47283)
- 管理学(46688)
- 管理学院(46377)
- 财(39525)
- 京(36462)
- 中心(31753)
- 科学(31638)
- 所(31263)
- 财经(31111)
- 银(30247)
- 经济学(29457)
- 银行(29085)
- 经(28737)
- 研究所(28126)
- 行(27009)
- 经济学院(26541)
- 融(25572)
- 金融(25184)
- 北京(24344)
- 财经大学(23721)
- 农(23013)
- 江(22600)
- 基金
- 项目(99453)
- 科学(79764)
- 基金(76789)
- 研究(75709)
- 家(65945)
- 国家(65455)
- 科学基金(55864)
- 社会(52314)
- 社会科(49957)
- 社会科学(49948)
- 基金项目(38808)
- 教育(33831)
- 省(32872)
- 资助(32443)
- 自然(32376)
- 自然科(31710)
- 自然科学(31704)
- 自然科学基金(31188)
- 划(29312)
- 编号(28112)
- 部(24605)
- 成果(24480)
- 国家社会(23817)
- 中国(23795)
- 重点(23094)
- 教育部(22093)
- 发(22035)
- 创(20892)
- 性(20839)
- 人文(20422)
共检索到28061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陈彪如
中国近代金融变迁的缩影──评《中国银行行史(1912—1949年)》一书华东师范大学教授陈彪如金融,是时下一个热门的话题。各种新闻媒介天天在传播金融信息;在学校中,金融专业和金融学科是学生们选修的热点;我国的金融事业近年来蓬勃发展,蒸蒸日上;这些都是...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赵燕红
全面 系统 翔实──评《中国银行行史》(1912—1949)中国金融出版社赵燕红中国银行以其久远的历史和卓著的信誉早己闻名于海内外。中国银行不仅在当今的经济、金融中占有着重要地位,而且在近、现代的中国也是一个重要的金融机构。中国银行成立于1912年,...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王传纶
《中国银行行史》(1912~1949年)读后感中国人民大学教授王传纶《中国银行行史》(1912—1949年)已于1995年9月出版。这是一本精心编纂的重要著作。从1986年中国银行总行组设行史编辑委员会开始,于1991年编成并出版《中国银行行史资料汇...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洪葭管
由中国银行卜明同志任编委会主任、叶绪华同志等执笔撰稿的《中国银行行史》(1912—1949)一书,已于1995年11月由中国金融出版社出版问世。为这样一家有80多年历史的大型银行编写行史,是有着多方面的意义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的中国银行存在了37年。她的资本性质的变化,她的经理人选的更迭,她的庞大业务体系的形成,她拥有的众多分支机构的设撤,她与银行同业、工商企业和社会各个方面的关系既错综又复杂,对社会、经济的影响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贾瑛瑛
中国银行诞生于辛亥革命之中,迄今已是一个世纪。一百年来,中国银行始终秉承追求卓越的信仰、诚信至上的品质、改革创新的精神、以人为本的宗旨,持商业自主之信念,循银行发展之规律,向着国际一流银行的目标不断迈进,见证并参与了中华民族从苦难中崛起并走向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王新生
中行稽核派驻制度的演进及其启示──读《中国银行行史》(1912—1949)中国银行总行营业部王新生伴随着金融改革的推进,深入研究银行稽核制度,建立健全稽核体制,充分发挥稽核监督控制职能是专业银行向商业银行转换的必然要求,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在这方...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陈争平
作为企业产品和服务促销手段的广告是营销管理的重要内容,怀化学院经济系秦其文教授新著《中国近代企业广告研究》,已由知识产权出版社于2010年出版。该书是中国经济史研究中的新亮点,引起了经济史学界较大的关注。该书有如下创新之处:第一,基于近代企业(广告主)的视角,凸显广告促销是中国近代企业的主动行为。以往,学界多在新闻传播史层面深入研究了中国广告史,揭示了不同历史时期的广告媒体与形式,诠释了中国广告从无到有的发展历程,这方面的论著较多。但都避开作为广告主的"中国近代企业",孤立地研究中国近代广告,使我们很难看到近代广告的企业"原型",即我们只知道广告媒体、广告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周瑜斌
小微金融是当前金融改革的重点和难点。本文以中国近代金融史中经办小微金融业务的传统金融企业——民信局作为案例进行研究,探寻其对发展当代小微金融的启示。民信局在小额汇款和华侨汇款的金融细分市场中曾经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地位。满足社会中下层民众的特性需求和善用传统信用制度是民信局经营成功的关键要素所在,而资金汇集之后投资过于集中所产生的高风险则带来了深刻的教训。民信局案例研究的当代启示:第一,金融监管部门应增加小微金融服务供给,允许非金融企业办理小微金融业务,形成合理的金融市场分层结构;第二,不再将监管作为行业发展的前置条件,促进金融市场的自身发育;第三,允许小微金融企业在合理范围内利用传统信用制度拓...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吴欣
《中国银行行史》的启迪吴欣《中国银行行史》正式出版发行了。我有幸先睹,通读一遍,受益匪浅。中外银行,各有它们行史,为数甚多。著名的英格兰银行(BankofEngland)1900年发行它的第一部行史,仅叙述该行内部组织,行屋建筑,职员姓名,其他在金融...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贺水金
根据国际收支理论 ,贸易顺差国家常常表现为外汇储备增加 ,而逆差国家则表现为外汇储备流失。近代中国却与之有别 ,在长时间里呈现出贸易、白银双入超的奇特现象。文章认为推动近代中国金银国际流动的主要因素是华侨汇款和外国直接投资 ,而汇率走向更具关键性影响。 1 93 1年前世界通行金本位制 ,中国实行银本位制 ,国际汇率的基本走势是金贵银贱 ,由此黄金外流 ,白银内流。 1 93 1年后 ,世界各国纷纷放弃金本位 ,银价由跌转升 ,中国白银开始大量流往海外
关键词:
金银国际流动 贸易入超 白银入超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崔剑昆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王连喜
改革开放以来,长期被禁锢在土地上的中国亿万农民开始了缓慢而又艰难的从无序到有序的流动,并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逐步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民工潮”。农民流动,实质上就是通过乡村工业化和农村城市化的过程使农民逐步从土地的束缚中摆脱和解放出来,实现农民职业与身份的分离。作为我国社会变迁和转型的缩影,农民流动的影响已远远超出了“三农”问题本身,农民的流动为国家对农村的有效治理带来了前所未有的难题。由徐勇、徐增阳所著的《流动中的乡村治理》一书,在做了大量的实证研究之后,对现阶段农村流动人口的特征、农民流动与乡村治理的关联性(影响),从
[期刊] 贵州财经学院学报
[作者]
张亚光
金融学教育的产生和发展是中国近代金融思想启蒙运动的重要制度基础。清朝末年以至民国后期的新式学制沿革为金融学教育提供了基本的平台,金融学在课程设置、学生数量等方面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与此同时,教会学校和海外留学对近代金融学教育产生的影响至关重要,形成了现代金融概念的框架,引入了现代金融学研究的范式和方法,成为民国金融思想启蒙运动的主要思想来源。
关键词:
近代 金融学 教育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张宏彦
金融业开放是一把"双刃剑",我国近代金融业开放的历史告诉我们,虽然近代金融业开放对现代金融制度在中国的建立与演进、中国的金融思想、金融制度的转化与质变以及促进中国近代金融市场的形成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但同时也加剧了近代中国金融体系风险、迫使中国政府丧失了部分金融主权、影响到了中国的政局变化。以史为鉴,当前中国金融业开放尤其应该注意加强政府在金融业开放中的作用,维护我国金融主权和金融安全,避免金融自由化。
关键词:
近代金融业 金融开放 金融风险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赵春玲
由戴维·福乐(David Faur)编著的《旧中国农村经济:1870—1937年江苏、广东的贸易增长和农民生活》一书,于1989年由牛津大学出版社出版,列入“东亚历史丛书”。戴维·福乐是香港中文大学历史系讲师,近年来致力于中国近代农村经济问题的研究。 《旧中国农村经济》一书从考察1870—1937年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