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458)
- 2023(10996)
- 2022(9656)
- 2021(9384)
- 2020(7764)
- 2019(18365)
- 2018(18169)
- 2017(35094)
- 2016(18826)
- 2015(21418)
- 2014(21214)
- 2013(21219)
- 2012(19426)
- 2011(17729)
- 2010(17281)
- 2009(15682)
- 2008(15090)
- 2007(12681)
- 2006(10968)
- 2005(9606)
- 学科
- 济(77570)
- 经济(77484)
- 管理(51483)
- 业(48186)
- 企(39462)
- 企业(39462)
- 方法(37484)
- 数学(33019)
- 数学方法(32723)
- 中国(22439)
- 农(19415)
- 财(17207)
- 学(16428)
- 贸(16291)
- 贸易(16283)
- 易(15918)
- 业经(15814)
- 地方(13842)
- 和(13046)
- 农业(12846)
- 制(12734)
- 环境(12223)
- 理论(11642)
- 技术(11423)
- 银(11134)
- 银行(11101)
- 行(10644)
- 融(10631)
- 金融(10629)
- 务(10518)
- 机构
- 大学(269688)
- 学院(264288)
- 济(111443)
- 经济(109325)
- 管理(107928)
- 理学(94349)
- 理学院(93329)
- 管理学(91933)
- 研究(91880)
- 管理学院(91465)
- 中国(68524)
- 京(58043)
- 科学(55879)
- 财(47204)
- 所(45347)
- 研究所(41831)
- 中心(40316)
- 农(39216)
- 财经(39084)
- 业大(38246)
- 北京(37341)
- 经(35905)
- 范(34966)
- 江(34706)
- 师范(34703)
- 经济学(34070)
- 院(33292)
- 经济学院(30804)
- 农业(30802)
- 财经大学(29393)
- 基金
- 项目(186337)
- 科学(147008)
- 研究(137546)
- 基金(137436)
- 家(119624)
- 国家(118693)
- 科学基金(101772)
- 社会(87355)
- 社会科(82853)
- 社会科学(82832)
- 基金项目(73228)
- 省(68808)
- 自然(65640)
- 自然科(64133)
- 自然科学(64118)
- 自然科学基金(62981)
- 教育(62023)
- 划(59256)
- 资助(56941)
- 编号(55182)
- 成果(45027)
- 部(42466)
- 重点(41154)
- 发(39294)
- 创(38419)
- 课题(37253)
- 教育部(36695)
- 国家社会(36442)
- 创新(35870)
- 科研(35567)
- 期刊
- 济(115244)
- 经济(115244)
- 研究(79715)
- 中国(46110)
- 学报(41231)
- 科学(38791)
- 管理(38304)
- 农(35122)
- 财(32901)
- 大学(31209)
- 学学(28791)
- 教育(27596)
- 农业(25465)
- 技术(21457)
- 融(19900)
- 金融(19900)
- 经济研究(19345)
- 财经(18589)
- 图书(17202)
- 业经(16989)
- 经(15854)
- 问题(15204)
- 业(13624)
- 理论(13532)
- 贸(13078)
- 技术经济(12812)
- 科技(12793)
- 世界(12483)
- 实践(12269)
- 践(12269)
共检索到37719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档案学研究
[作者]
陈永生 肖代龙
中国近代海关档案文献的编纂可分为三个历史阶段:新中国初期、1980一2000年以及2000年以后,不同阶段在编纂思想、编纂体例、辅文撰写和出版形式上都有各自的特点、不足。加强国内外合作、收集华员及常关档案;增编工具书以强化翻译、按类或按机构编排、考订源流及数字化是今后编纂值得关注的路径。
关键词:
中国近代海关 档案文献 编纂
[期刊] 上海高校图书情报工作研究
[作者]
马忠文
1重要的馆藏档案(1)胡适档案:从1949年到现在,我们所经过3次历时7年的整理,现在胡适档案基本上已经完全整理完毕,共有10万多页,手工制作过的卡片曾有1.8万张。我们从2008年的7月开始进行数字化工作,2009年2月完成,现在包括3000张胡适的图片、7万页中文档、2万页英文档,可以进行检索和查询。(2)北洋档案:这些档案一共有404卷,2501册,主要是中央各部院及各省行政机关的
关键词:
馆藏 档案 民国 近代史 历史 李景铭
[期刊] 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
[作者]
戴一峰
一、引言中国近代海关以清咸丰四年(1854)新式江海关在上海的创立肇始,至1949年新中国建立后在中国大陆为人民海关所取代,走过了近百年的历程。究其研究则始自清末民初,由海关内部外籍高级关员肇端。此后,随着民国时期民族主义浪潮的汹涌,关税自主呼声的四起,国人对近代海关的关注和研究日渐兴盛。新中国建立后,除了对部分海关档案资料的编译出版,对部分外国学者相关著作的译介之外,国内学术界对中国近代海关的研究几无进展。直到20世纪70年代末启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邓君 于梦文 钟楚依 宋雪雁
[目的/意义]通过对档案文献编纂成果传播媒介评价的实证研究,为档案文献编纂成果的有效传播和用户满意度的提升提供数据支持和参考。[方法/过程]通过文献搜集、专家访谈以及问卷调查3种方式确立档案文献编纂成果传播媒介的评价指标,运用主成分分析法计算各指标权重,应用MUSA模型和标杆分析法,对4种档案文献编纂成果传播媒介进行满意度实证研究。[结果/结论]获得4种传播媒介的用户满意度测评结果,定位每种媒介在档案文献编纂成果传播过程中的主要竞争优势、主要竞争劣势、薄弱之处以及需优先改善之处,为档案文献编纂成果传播的理论研究以及档案文献编纂工作的实践活动提供借鉴。
[期刊] 图书情报知识
[作者]
构建档案文献编纂学体系《档案学研究》1994年第1期发表李财富的文章,认为档案文献编纂学体系可从广义和狭义两个方面进行构建。所谓广义的档案文献编纂学体系结构,指的是从宏观角度对构成档案文献编纂学体系的各分文学科进行搭配、排列的一种相对稳定的联系方式。...
[期刊] 大学图书馆学报
[作者]
王细荣
通过文献检索与统计,分析了中国近代图书馆图书出版的地域、年代、出版者、学科分布情况,介绍了图书出版者分布与典型高产出版者、图书的类型分布与主要出版活动类型,指出近代图书馆的图书出版是近代出版业的补充,也是近代出版史和近代图书馆事业史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近代图书馆出版的一些图书,尤其是书目工具书,即使在数字化时代的今天仍具有独特的参考价值。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王 平,王雨潇
从1840年林则徐翻译《四洲志》,到1912年京师图书馆开馆,是中国近代图书馆事业的起源阶段。文章以图书馆史课程教学中的讨论与思考为问题源起,提出“明确中国近代图书馆事业社会起源”是图书馆史教学的核心和中心,试图对这一问题进行初步解答。文章以史料文献为考察对象,采用文献调查法对史料文献内容展开质化分析,梳理中国近代图书馆事业萌芽和初创阶段中的重要历史事件、人物,并以此为线索展开进一步分析。从中国近代图书馆事业起源的社会推动力量、社会变革环境、社会演变路径和社会存在意义四个角度得出初步研究结论:中国近代图书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毕苑
教科书是近代中国社会文化变迁的诞生物。基督教在华传教士于1877年成立学校教科书委员会(School and Textbook Series Committee),他们的工作对中国教科书的产生起到了很大作用。1897年,南洋公学外院使用的几种教科书是可考的“教科书”第一次在中国出现的时间。“教科书”在官方文牍中出现的时间稍晚一些。最早大约在1901年初,刘坤一、张之洞在其著名的《江楚会奏变法三折》中,在“教科书”的意义上使用了“教科之书”的说法。1904年初的《奏定学务纲要》中,对“教科书”的编纂使用作了详细的规定。教科书与近代文化的关系主要表现在:教科书作为一种重要的知识传播载体,担当了近代...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肖玥
中国近代海外留学生作为最早吸收西方经济思想的群体,为中国经济理论的创立打下了良好的基础。现有的研究从不同视角介绍了海外留学生的经济思想,但对于海外留学生对外贸易思想的研究相对零散,缺少系统性梳理。在中国近代对外贸易经济思想研究中,近代海外留学生的对外贸易经济思想占据了重要地位,本文对已有研究成果进行了整理与归纳,并结合海外留学生所著文献,从内容上简要评述了中国近代海外留学生对外贸易思想,包括自由主义、保护主义和有选择的自由(或保护)主义等三个主要方面的内容。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邹进文 夏文娟
中国社会学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由西方舶入,当时中国面临的最主要的问题是经济发展问题,因此近代中国社会学家在关注社会问题的同时也较多关注中国经济问题。他们发表的外文论著运用社会学的方法将经济作为社会有机体的一部分,分析中国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的关系,对中国农村经济与农民生活、工业化过程中的劳工问题、都市生计问题及人口和移民问题等做了深入、系统研究。相比经济学家侧重于讨论资源配置效率,社会学家研究中国经济问题的视野则更为开阔,为中国近代经济问题的解决提供了新的思路,具有重要学术价值。
关键词:
社会学家 近代经济问题 外文文献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肖玥
中国近代海外留学生作为最早吸收西方经济思想的群体,为中国经济理论的创立打下了良好的基础。现有的研究从不同视角介绍了海外留学生的经济思想,但对于海外留学生对外贸易思想的研究相对零散,缺少系统性梳理。在中国近代对外贸易经济思想研究中,近代海外留学生的对外贸易经济思想占据了重要地位,本文对已有研究成果进行了整理与归纳,并结合海外留学生所著文献,从内容上简要评述了中国近代海外留学生对外贸易思想,包括自由主义、保护主义和有选择的自由(或保护)主义等三个主要方面的内容。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彭梅 杨敏 戴婉琦 颜佳
在新一代“数智”环境下,数据库建设如何融入新环境以适应新研究需要?传统数据库如何优化以增强竞争力并实现进一步增值?本文从数字人文视角出发,以《中国近代中文期刊全文数据库——红色文献专题》(全文检索版)为例,围绕着为用户提供什么样的服务和如何提供用户需要的服务这两个核心问题,从资源赋能、知识赋能、数据赋能和工具赋能等四个层面,探讨实现增值服务的有效策略。这些探索能为用户提供更完整的史料支撑、更优质的平台体验,进一步增强数据库的核心竞争力,给传统数据库在数字人文上的转向提供借鉴。
关键词:
数字人文 红色文献 全国报刊索引
[期刊] 档案学研究
[作者]
赵彦龙
西夏时期并没有保留下来档案编纂成果。本文所探讨的西夏档案编纂,严格地说应该是20世纪90年代以后的成果,兼及清和近代的两部汉文档案编纂成果。西夏档案编纂成果主要以大型文献丛书《俄藏黑水城文献》《英藏黑水城文献》《中国藏西夏文献》《日本藏西夏文文献》等为代表,并借此研究编纂西夏档案的种类、方法、标题、成果的行款格式、文字、来源、原则、注释等内容,揭示其实质内容,从而比较全面地介绍西夏档案编纂成果,以此来向社会展示珍贵的西夏档案及其价值。
关键词:
西夏档案 编纂 《俄藏黑水城文献》 研究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秦川,曾斌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