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2708)
- 2023(18629)
- 2022(15702)
- 2021(14676)
- 2020(12134)
- 2019(27808)
- 2018(27411)
- 2017(52489)
- 2016(28120)
- 2015(31992)
- 2014(31966)
- 2013(31066)
- 2012(28308)
- 2011(25566)
- 2010(25249)
- 2009(23183)
- 2008(22296)
- 2007(19198)
- 2006(16864)
- 2005(14997)
- 学科
- 济(129971)
- 经济(129833)
- 管理(79011)
- 业(73642)
- 企(60167)
- 企业(60167)
- 方法(53919)
- 数学(47057)
- 数学方法(46501)
- 中国(34708)
- 农(32225)
- 业经(27642)
- 财(27505)
- 学(27036)
- 地方(27024)
- 贸(21874)
- 贸易(21859)
- 农业(21584)
- 易(21221)
- 制(20897)
- 理论(19428)
- 环境(18548)
- 和(18539)
- 银(17352)
- 银行(17312)
- 融(17290)
- 金融(17287)
- 技术(17127)
- 务(16608)
- 行(16570)
- 机构
- 大学(403883)
- 学院(400487)
- 济(171173)
- 经济(167871)
- 管理(156988)
- 研究(137729)
- 理学(136191)
- 理学院(134703)
- 管理学(132347)
- 管理学院(131619)
- 中国(102221)
- 京(85437)
- 科学(82670)
- 财(74694)
- 所(67669)
- 研究所(61884)
- 中心(61093)
- 财经(60785)
- 农(60383)
- 业大(56820)
- 江(56174)
- 经(55471)
- 北京(54077)
- 范(53985)
- 师范(53522)
- 经济学(53280)
- 院(49895)
- 经济学院(47827)
- 农业(47014)
- 州(45460)
- 基金
- 项目(274431)
- 科学(217172)
- 研究(202552)
- 基金(201007)
- 家(174416)
- 国家(172979)
- 科学基金(149292)
- 社会(130650)
- 社会科(123839)
- 社会科学(123807)
- 基金项目(105891)
- 省(104519)
- 自然(94963)
- 教育(93262)
- 自然科(92781)
- 自然科学(92760)
- 自然科学基金(91084)
- 划(88134)
- 资助(82460)
- 编号(81671)
- 成果(66138)
- 部(61405)
- 重点(61282)
- 发(58813)
- 创(56445)
- 课题(55937)
- 国家社会(54729)
- 教育部(53363)
- 创新(52785)
- 科研(52000)
- 期刊
- 济(187302)
- 经济(187302)
- 研究(121771)
- 中国(73188)
- 学报(61346)
- 管理(58613)
- 科学(57545)
- 财(55849)
- 农(55462)
- 大学(47531)
- 教育(45030)
- 学学(44470)
- 农业(38743)
- 技术(36031)
- 融(32260)
- 金融(32260)
- 经济研究(31378)
- 财经(30511)
- 业经(28849)
- 经(26339)
- 问题(24374)
- 图书(20584)
- 技术经济(20342)
- 业(20177)
- 贸(19247)
- 世界(18580)
- 理论(18113)
- 统计(18110)
- 版(18050)
- 科技(18031)
共检索到58573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熊金武
中国传统经济思想的继承与创新是近现代中国经济思想史研究的根本问题之一。近代巾国经济思想从前科学向现代经济科学的转型是世界范围内经济思想现代化的一部分。西方经济科学的传播和本土化以及替代中国固有的经济思想,是中国经济思想现代化的主要路径。该文提出中国经济思想现代化第二条路径的假设——中国传统经济思想现代化路径,即中国固有的传统经济思想取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殷德生
纵观经济学在中国的历史变迁, 理论创新才是中国经济学的灵魂, 实现中国经济学的现代化, 必须解决中国经济学的本土化、国际化和规范化问题。本文认为, 中国经济学研究应从本土问题着手, 而其走向国际化的突破口在于将中国制度分析与经济发展有机融合, 重构发展经济学。同时中国经济学要求建立一个良性的理论创新、接受、修正、摒弃的规范化机制
关键词:
经济学 本土化 国际化 规范化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卢荣善
日本农业在农户小规模经营基础上实现现代化的基本经验可以概括为第一,最大限度地将农户土地经营规模扩大到有效使用现代生产要素的最低临界规模以上;第二,工业和城市扩散以适应农民兼业和促进农村发展;第三,大力发展外向型工业以促进农业;第四,政府财政对农业高补贴;第五,充分发挥农协的组织化作用。中国推进农业现代化的条件与日本相比有差距。日本的经验有的对中国借鉴价值较大,而有的借鉴意义有限。借鉴价值较大的是以上第一、第二和第五方面,这三个方面便成了现阶段中国推进农业现代化的基本途径。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孙立冰
作为我国较早提出重建中国经济学的经济学家,程恩富教授不仅深刻分析了中国传统理论经济学的缺陷和不足,而且提出了科学可行的重建中国经济学之路——中国经济学的现代化,并从方法论、基本假设、学术方针和创新原则等方面对中国经济学的重建进行了深入探索,形成了比较系统清晰的中国经济学现代化的理论框架,为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左大培
中国的经济需要现代化,中国的经济学也需要现代化。越来越多的经济学同仁正在意识到这一点。由北京天则经济研究所编、张曙光任执行主编的《中国经济学1994》(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年出版)一书,就是为促进中国经济学的现代化所作的一个探索。 《中国经济学1994》是一本文集,共收入12篇文章。这些文章是从《经济研究》、《改革》等海内外一流中文经济学理论刊物1994年发表的文章中选编出来的,其中选自《经济研究》发表的文章有7篇。既然是选编,编者当然有其选录的标准,这些标准已由其执行主编张曙光在为全书所写前言中作了详细的论述。但是作为圈外人的读者们所最关心的,当然不是该书的编者们以什么作选录标准、...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缪德刚
19世纪末传入中国的《国富论》,不仅是近代学者了解外国经济学说的窗口,也是他们反思中国传统经济思想的参照物。本文通过对《国富论》在近代中国传播的早期、中期和末期发展演进过程进行全面考察,从经济学汉语表述术语的使用与规范、中外经济思想的解读和比较以及经济学理论与现实社会经济发展相互结合三方面展开深入探讨,认为《国富论》的传播在一定程度上促成了近代中国经济学话语体系的初步构建、推动了经济学学术体系的早期形塑,促进了经济学学科体系的不断完善,并逐步与现实社会发展需求相融合,孕育了具有本土特色的中国经济学学科。本文研究不仅对中国近代经济思想的科学化转型具有重要启发,也有助于加深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程的理解。对于辩证看待、汲取国外哲学社会科学中的有益思想,明晰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演化逻辑,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潘石
政治经济学之所以不能数学化,有以下诸方面原因:第一,经济学与数学是两门独立的科学,它们具有不同的研究领域及对象,分属不同的学科。按最一般的定义,经济学是研究人类社会中经济关系运动规律的,用恩格斯的话讲:"政治经济学,从最广的意义上说,是研究人类社会中支配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和交换规律的科学"。由于政治经济学所研究的经济范畴属于历史范畴,经济关系的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程祖瑞
经济学的数学化提高了经济学的科学性,而“倡导科学”则是现代化的一个基本价值取向。那么,通过数学化达到科学化就可能实现经济学的现代化。关于经济学数学化的讨论有着广阔的社会历史文化背景。站在传统文化的立场上,抵制逻辑实证的思维方式而拒绝数学化是落后于时代的;站在后现代主义的立场上,由批判现代化的弊端,到批判“科学主义”,进而反对数学化,则超越了现实的时代。这两种观念都错在没能找准我国在经济社会发展进程中的时空定位。
关键词:
现代化 科学化 数学化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刘伟
党的二十大是在我国迈向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关键时刻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具有划时代、里程碑意义。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一次重大创新。下面就中国式现代化和中国经济学问题谈一点认识。第一个问题,不断提高中国式现代化的自觉。为什么这么讲?因为现代化概念近代以来进入中国的时候,
关键词:
中国式现代化 中国经济学
[期刊] 政治经济学评论
[作者]
胡乐明 胡怀国
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基于西方现代化历史经验总结抽象出来的西方现代化理论无法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科学解析。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视角而言,中国式现代化既是生产力的现代化又是生产关系的现代化,既是经济基础的现代化又是上层建筑的现代化,是社会主义生产方式迭代升级的历史过程,是社会主义生产力不断进步和社会主义制度不断完善的历史过程。
关键词:
现代化 中国式现代化 社会主义生产方式
[期刊] 政治经济学评论
[作者]
张开 陈琦 陈洋毅 雷鸣
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同志指出:“走自己的路,是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立足点,更是党百年奋斗得出的历史结论。”~((1))党和人民历经艰辛探索,“创造了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2))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简称《决议》)深刻指出: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洪银兴
本文从经济维度考察中国式现代化思想的提出、目标、道路、新征程的开启和制度基础,系统总结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对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的探索经验与远景展望。中国式现代化不仅要符合现代化的一般特征,更要体现中国国情和进入新时代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要求。中国式现代化,最终目标定位是赶超发达国家。同步推进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是中国的独特创造,不仅需要准确把握这“四化”在新时代的新内容,还要按照共同富裕的要求,关注农村和后发展地区现代化的跨越,建立彰显优势联动的现代化区域协调发展体系。高质量开启中国式现代化的基本路径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指导原则是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落脚点在于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具体要求:一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二是以创新作为引领现代化的第一动力;三是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中国式现代化以制度现代化为前提,需要推进市场现代化和政府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开创了人类文明新形态,指导中国现代化新道路的中国式现代化理论也将得到世界认同。
关键词:
中国共产党 中国式现代化 经济维度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王防 熊金武
中国固有的社会结构均衡在近代外来冲击下被打破,传统的经济思想和经济制度难以适应工业化和市场化的要求。外生力量同时打破了中国传统社会制度的自我演化进程,引致了中国近代经济制度的强制性变迁。与殖民地国家受西方制度移植不同,中国经济思想和制度的变迁依然保持了一定程度的独立性和继承性。本文试图从一般意义上解析近代中国传统经济思想如何与西方经济思想交互作用,以及经济思想和经济制度如何在互动式前进中实现制度的调适与优化,并以土地制度思想的演变作为案例进行论证。
关键词:
经济思想 经济制度 近代化转型 土地思想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钟祥财
梁启超是中国近代最早较为系统地研究中国古代经济思想的人。他的相关论著以西方经济理论为参照,为中国经济思想史学科的建立创造了条件。他的研究存在着观点跳跃和逻辑矛盾的现象,这种现象在此后中国经济思想的发展过程中仍然延续。文章在方法论的层面,从传统文化的角度对此进行了新的解析。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