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984)
2023(13349)
2022(11570)
2021(11392)
2020(9323)
2019(22057)
2018(22101)
2017(40930)
2016(23147)
2015(26553)
2014(26577)
2013(25552)
2012(23599)
2011(21429)
2010(21220)
2009(18743)
2008(17921)
2007(15213)
2006(13253)
2005(11641)
作者
(61673)
(51102)
(50675)
(48455)
(32626)
(24450)
(23251)
(20142)
(19669)
(18224)
(17610)
(17144)
(16094)
(15942)
(15886)
(15515)
(15318)
(15175)
(14573)
(14498)
(12758)
(12532)
(12061)
(11611)
(11338)
(11327)
(11317)
(11260)
(10114)
(10097)
学科
(83964)
经济(83876)
管理(56835)
(52065)
(41814)
企业(41814)
方法(38943)
数学(34334)
数学方法(33956)
中国(29658)
教育(23152)
(23065)
(19504)
(18850)
业经(17484)
(17081)
贸易(17071)
地方(17036)
理论(16697)
(16639)
农业(15242)
(13900)
技术(13793)
(13479)
环境(13438)
(12059)
(11679)
银行(11647)
教学(11416)
(11276)
机构
大学(315024)
学院(308970)
(120020)
管理(117959)
经济(117338)
研究(109344)
理学(102811)
理学院(101530)
管理学(99815)
管理学院(99233)
中国(76598)
(69602)
科学(66570)
(54046)
(51800)
(51310)
师范(51004)
研究所(49809)
中心(48011)
北京(45224)
(44572)
(43487)
业大(43416)
财经(42474)
师范大学(42061)
(39749)
教育(39548)
(38900)
经济学(36179)
(35417)
基金
项目(213838)
科学(169617)
研究(164520)
基金(153202)
(132347)
国家(131122)
科学基金(111952)
社会(101247)
社会科(95605)
社会科学(95581)
(81773)
教育(81761)
基金项目(81506)
(71742)
自然(71085)
自然科(69402)
自然科学(69387)
编号(69306)
自然科学基金(68130)
资助(62771)
成果(58368)
课题(50070)
(49822)
重点(48721)
(46493)
(44235)
教育部(43496)
项目编号(41841)
大学(41310)
创新(41004)
期刊
(126112)
经济(126112)
研究(99746)
中国(65471)
教育(64893)
学报(45476)
科学(43508)
管理(40973)
(39806)
(36981)
大学(35413)
学学(31638)
技术(30470)
农业(28720)
(21618)
金融(21618)
经济研究(20356)
财经(19983)
业经(19009)
图书(18204)
(17124)
职业(17038)
问题(16706)
(15586)
(14507)
论坛(14507)
资源(14210)
(14117)
理论(14086)
科技(13979)
共检索到45344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葛孝亿  
清末虽然创办了诸多接近于职业教育的新式教育机构,并形成了一股实业救国、教育救国的思潮,但实业教育思潮并没有破除"本末之辩",亦未形成一种新的教育文化心理以促进近代职业教育的发展。相反,实业学堂的创办与发展过程中遇到了许多问题,实业教育在"名"与"实"之间存在差距。清末实业学堂的名实之辩,实则蕴含了中国近代早期职业教育的命运。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朱华雄  杜长征  
随着中国在19世纪后期进入重商主义时代,发展近代商学教育成了清末社会的迫切要求。张之洞在一个偶然事件刺激下,率先在武昌筹设商学教育机构,最终建成自强学堂商务门,并开展了中国近代第一次商学教育试验。试验带有新旧杂糅的特点,其成效并不明显,不久即被终止,但仍产生了一定影响。自强学堂商务门是时代母体躁动下的早产儿,其商学教育尝试和挫折为理解中国近代商学教育"前史"提供了重要线索和情节。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徐颖  
农业教育是发展农业经济、改善农民生活的前提和基础。晚清农务学堂是农业近代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试图通过考察农务学堂产生的历史背景、发展历程及开设课程等方面,分析晚清新式农务学堂在中国近代农业教育方面的意义与作用。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王李金  
创立于1902年的山西大学堂,在20世纪最初的20年里,与京师大学堂、北洋大学堂一起开创了中国近代大学教育的先河。山西大学堂以其一校两制、以新化旧的独特办学模式,取法英国的教学风格和开内省举办大学的先河,为中国近代大学教育的发展作出了多方面的贡献。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周谷平  张雁  
1898年建立的京师大学堂,虽有大学之形却缺大学之实。所谓的"形"是指京师大学堂从日本间接移植了现代大学相关制度、导入相关教学内容,而其"实",却依然受传统理念的影响,没有摆脱旧式官僚养成所的实质。1902年的《钦定京师大学堂章程》和1904年的《京师大学堂章程》均体现了这一点。直到民国初年蔡元培主持制订的《大学令》,才标志着中国近代大学理念由传统向现代转型的开始。
[期刊] 长江大学学报(社科版)  [作者] 党敏  
中国近代警察制度的创建与清末政治改革相伴。清末近代警察或为官绅合办,或为官督绅办,或为其他地区绅商自发创办。由于是从地方上发起,且受到绅权政治的影响,故清末未能形成统一的警察制度,仅只初步确立了地方警察组织体系;但是,这种地方的局部实践,却在一定程度上,推进了中国近代警政的发展,且在客观上推动了地方政治革新。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刘淑华  陈遇春  
1840年英国用坚船利炮打开中国大门,各帝国主义国家纷纷在中国办厂,新的生产方式冲击着中国几千年来自给自足的农业生产方式。随着机器制造业的建立与新式商业的发展,洋务运动兴起。兴办实业学校、实业教育的思潮涌起,职业教育开始了由传统向近代的演变。清末民初职业教育的转型以移植为主要特征,转型速度缓慢。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刘旭东  李聪慧  
近代企业举办职业教育起步于清朝洋务运动时期,企业作为办学主体既培养了社会急需的各类人才,也促进了中国职业教育不断成熟完善。开滦矿务总局作为中国近代工业发展的先驱,率先开启了企业举办职业教育的先河,顺应了当时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趋势。企业生产技术的内部需求、社会生产力的飞速发展、外来企业管理文化和教育管理制度的引进,加速了中国近代职业教育的现代化进程。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彭爽  
中国近代形成了较完整的职业教育学制法律体系,其发展经历了确立、改革、发展和形成四个阶段。在学制法律内容上,每个阶段都有各自的特点。中国近代职业教育学制立法经历了从模仿到本土化的过程,在政府与社会双重推动立法、适时的法律调整以及法律文本的构成等方面,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张志成  李光  
在清末民初风雨飘摇的时局中,袁世凯凭借其较高的身份地位,在废科举、办学堂、发展职业教育等方面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其做法符合中国教育近代化的发展趋势和潮流,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俞启定  
近代职业技术教育是近代大工业生产的产物。中国古代以世代守土为业为主的工作方式决定了古代基本上没有社会性的就业问题,生产经验和技能的传授基本上是在生产过程中进行,学校教育主要以培养政府官员为目的。近代西方列强对中国的侵略给中国造成深刻的民族危机和社会危机,中国需要变革以求自强。从19世纪60年代起,最先发展起来的是军事工业,为这类企业培养相应的技术人员的学校教育也随之出现。19世纪末20世纪初,变革扩展到整个社会经济政治领域,政府主持建立近代新教育体制,仿效日本,实业教育成为国民教育体系中的组成部分。第一次世界大战后,重视培养个人生活能力的美国教育在中国的影响剧增。1922年学制以职业教育取代旧...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彭干梓  夏金星  
晚清新政之时,袁世凯力废科举,大兴学堂,为清末的中国近代职业教育改革做出了有益的探索。他主张"崇实学、增实科、开民智",领导学部于各府厅州县设立劝学所,为新式教育发展提供保障,使教育体系更为完善;要求农务局在各地劝办农会,推广农业先进技术,发行农学刊物,翻译农学教科书,举办农产品评审会,初步形成了中国最早的农业推广体系;倡导"自谋其生"的教育观,将"实科"、"实学"、"实益"落实在"谋生"理念之上。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王向太  
在清末内忧外患的残酷现实面前,中国社会到了救亡图存的危难时刻,伴随近代洋务运动而兴起的实业教育、实业教育思潮、实业教育制度的建立以及实业学堂的出现,在其50余年的历程中取得了一系列符合时代特征的探索与发展。学习、探究我国实业教育思想的发展历程对现代职业教育有着重要的启示与借鉴意义。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于建福  
清末颁布的《奏定学堂章程》,将《孝经》和《四书》《五经》等儒家经典列入中小学堂"读经讲经"科目,体现出时人对儒家经典价值的认同和自觉传承。细读该章程文本不难发现,中小学堂"读经讲经"课程实施中,注重"博""约"相济,避免"泛滥无实";系统设置,少读浅解,循序而渐进;善于诱导,晓之以义,慎之以罚;区分天资秉性而因材施教,明确反对"强责背诵";兼顾"中学"和"西学",实现"无一荒经之人";将修身诸科目与"读经讲经"相融通,发挥育人的综合效能。这对当代切实重视经典价值的传承,优化经典教育内容的设置,破解经典教育面临的难题,增强经典教育的可行性和实效性,都会有所启示。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苑朋欣  
清末山东高等农业学堂是在山东农业技术落后和清政府推行新政、进行教育改革的社会背景下,由山东巡抚倡导开办的。山东高等农业学堂的建立,使国外先进的农业科学技术、教学方法和教育制度被吸纳和借鉴,为以后山东高等农业教育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也对山东传统农业的改良和发展产生积极影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