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199)
- 2023(10825)
- 2022(9387)
- 2021(8922)
- 2020(7647)
- 2019(18105)
- 2018(17751)
- 2017(33568)
- 2016(18550)
- 2015(21388)
- 2014(21630)
- 2013(21476)
- 2012(20464)
- 2011(18724)
- 2010(19127)
- 2009(17716)
- 2008(18098)
- 2007(16432)
- 2006(14265)
- 2005(13120)
- 学科
- 济(80872)
- 经济(80779)
- 管理(48002)
- 业(47120)
- 企(37008)
- 企业(37008)
- 方法(36906)
- 数学(32611)
- 数学方法(32309)
- 中国(24367)
- 农(22280)
- 财(20353)
- 学(18035)
- 贸(17533)
- 贸易(17524)
- 易(17088)
- 制(16445)
- 业经(15408)
- 农业(14339)
- 地方(14257)
- 银(13351)
- 银行(13310)
- 融(12882)
- 金融(12879)
- 行(12745)
- 和(12184)
- 务(11944)
- 财务(11918)
- 财务管理(11874)
- 理论(11797)
- 机构
- 大学(279417)
- 学院(275358)
- 济(119015)
- 经济(116702)
- 研究(101174)
- 管理(98961)
- 理学(84480)
- 理学院(83340)
- 管理学(81757)
- 管理学院(81231)
- 中国(77180)
- 科学(61437)
- 京(60817)
- 财(54515)
- 所(52936)
- 农(48525)
- 研究所(48174)
- 中心(45320)
- 财经(43513)
- 江(42217)
- 业大(39898)
- 经(39609)
- 北京(39240)
- 经济学(38726)
- 农业(38308)
- 范(38232)
- 师范(37835)
- 院(35645)
- 经济学院(35069)
- 州(32997)
- 基金
- 项目(176052)
- 科学(137619)
- 研究(128606)
- 基金(128467)
- 家(113567)
- 国家(112314)
- 科学基金(93665)
- 社会(81477)
- 社会科(77132)
- 社会科学(77105)
- 基金项目(67011)
- 省(65916)
- 教育(60034)
- 自然(59144)
- 自然科(57742)
- 自然科学(57716)
- 划(57104)
- 自然科学基金(56733)
- 资助(54051)
- 编号(51408)
- 成果(43859)
- 部(40921)
- 重点(40719)
- 发(38433)
- 课题(36474)
- 创(35788)
- 教育部(34830)
- 国家社会(34563)
- 中国(34061)
- 大学(33954)
- 期刊
- 济(132493)
- 经济(132493)
- 研究(85672)
- 中国(56207)
- 学报(46311)
- 农(43770)
- 财(42919)
- 科学(42078)
- 管理(35259)
- 大学(34462)
- 学学(32140)
- 教育(31652)
- 农业(29502)
- 融(25023)
- 金融(25023)
- 技术(23214)
- 财经(22316)
- 经济研究(22169)
- 业经(19474)
- 经(19343)
- 问题(18091)
- 业(17142)
- 贸(16857)
- 世界(15227)
- 国际(14901)
- 版(14250)
- 技术经济(14117)
- 图书(13995)
- 统计(13146)
- 理论(12311)
共检索到41998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方再林 武珍
中国近代实业家,是指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所崛起的一批由旧趋新亦工亦商的实业家和亦官亦商的“绅商”人物。通常所称的民族资产阶级不过是这一社会群体进一步分化、聚合的产物。在近代商品经济发展中,他们有着不可磨灭的历史功绩。本文拟通过这一社会精英群体的崛起与心理结构的剖析,加深对近代实业家的心理特征与矛盾性格的认识。一、中国近代实业家的崛起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谢长法
黄炎培和穆藕初分别是中国近代历史上著名的教育家和实业家,共同的理想和信念使他们携手奋斗,合作开拓:共同发起成立中华职业教育社,宣传、倡导、探讨、实践职业教育;抗战爆发后,将教育、实业与抗战救国紧密地结合起来,以极大的热情投入到轰轰烈烈的抗日救国运动之中。
关键词:
黄炎培 穆藕初 职业教育 中华职业教育社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吴洪成 郭丽平
卢作孚早年是位真诚的"教育救国论"者,从事教师、记者等职业推广新教育、新文化。1921~1925年初,卢作孚在西南地区进行两次新教育改革实验,两次实验都开展得风生水起,却又都因军阀混战而夭折。早期教育活动没有实现他的教育救国梦,却开创了西南民众教育之先声,也为其日后的教育活动积累了重要经验。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兰日旭
中国近代银行家群体的形成不是建构在原有金融从业者升级换代基础之上,而是在民国之后以业缘、友缘、学缘、地缘等为纽带,通过股份、人事等相互渗透、交织而成。在立足于单个银行业务、组织、管理等创新与改善的同时,银行家群体积极把它们推广和应用到整个行业,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银行组织结构和经营环境,确立了服务社会与大众的意识,推动了银行业和传统金融的现代化步伐。南京政府建立之后,受政府强权干预,独立、自主的银行家群体渐趋陷入官员与银行经营者之间身份转换的"旋转门效应"之中。
关键词:
银行家群体 创新 效益 近代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刘焕性
在我国近代史上,有这么一批被称为"纺织大王"、"面粉大王"的民族实业家,他们在西方列强殖民掠夺的残酷现实下,以实业救国、工业救国、民生救国为理念,爱国并致力改变国家命运,爱民并承担社会责任,创新并注重企业诚信,勤俭并塑造企业家精神,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的财富神话。认真学习借鉴他们的做人原则和经营之道,对推进我国民营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构建诚信社会,大有裨益。为此,本刊特开辟"经济史话·近代名商"专栏,以飨读者。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吴洪成 辛然
现代著名实业家、教育家卢作孚将教育与社会关系的探讨深深植根于中国现实问题,并贯穿于嘉陵江乡村建设实验和民生公司建设的始终,在具体丰富的实践活动中逐渐深化。卢作孚希望借助教育,进行社会改革,进而实现国家现代化。他不断探索,逐步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教育社会论思想:教育目的涵括个人成长和社会发展两个方面,教育与社会之间互相依存且彼此促进,以及教育在乡村建设中具有重要作用等。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李莉
剖析以卢作孚、李嘉诚和邵逸夫为代表的我国著名实业家捐建图书馆的三种模式的特点,并从中归纳出对我国图书馆建设有启示意义的几点建议。
关键词:
实业家 图书馆 捐建模式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葛孝亿
清末虽然创办了诸多接近于职业教育的新式教育机构,并形成了一股实业救国、教育救国的思潮,但实业教育思潮并没有破除"本末之辩",亦未形成一种新的教育文化心理以促进近代职业教育的发展。相反,实业学堂的创办与发展过程中遇到了许多问题,实业教育在"名"与"实"之间存在差距。清末实业学堂的名实之辩,实则蕴含了中国近代早期职业教育的命运。
关键词:
实业学堂 实业救国 文化心理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王向太
在清末内忧外患的残酷现实面前,中国社会到了救亡图存的危难时刻,伴随近代洋务运动而兴起的实业教育、实业教育思潮、实业教育制度的建立以及实业学堂的出现,在其50余年的历程中取得了一系列符合时代特征的探索与发展。学习、探究我国实业教育思想的发展历程对现代职业教育有着重要的启示与借鉴意义。
关键词:
中国 近代 实业教育 职业教育 启示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徐继华
一、虞洽卿其人虞洽卿(1867—1945),字和德,浙江省宁波市镇海县龙山镇山下村人,上海商界皆称其为"三北阿德哥"。虞洽卿家境贫寒,7岁丧父,8岁就开始去海滩拾泥螺到市场叫卖,以弥补家用。他自小吃苦耐劳,勤俭节约。10岁起,他断断续续读过3年"雨书"(晴天干活,下雨读书)。虞洽卿15岁那年,一位族叔带他到上海谋生,把他介绍到瑞康颜料行当学徒。虞洽卿品貌端正,精力充沛,且做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肖卫兵 顾海良 周川
答辩时间2011年9月本文在大量已有的个别性研究基础上,尝试对中国近代国立大学校长进行专门的整体性研究,文献研究法是本文主要的研究方法。本文所搜集的文献主要包括年鉴、民国档案汇编、大学校史、人物传记等,尽可能翔实地将中国近代国立大学校长这一群体展现出来。本文研究的"国立大学校长",特指从1912年至1949年间中华民国的国立大学校长。在短暂的三十多年的时间里,中国社会经历诸多变迁,社会环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高寒
1883年10月24日,范旭东出生于湖南省湘阴县一个私塾先生家中。父亲为他取名源让,字明俊,后改名为范锐,字旭东,被誉为"中国化学工业之父"。一、"久大"盐业:奠定中国化工基础范旭东少年时就接触到了新思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殷毅
本文认为,物流业在近代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一方面是通过完成地区间的商品流通实现商品的价值增值,降低社会成本;另一方面,作为主导产业拉动就业增长。但是由于中国特殊的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国物流业和其他产业的发展顺序与自然发展起来的市场经济国家有所不同,呈现先近代物流业、后其他近代工业的发展路径。英国作为自然发展起来的市场经济国家,在工业革命过程中形成了比较完整的产业部门,社会产品和国内外贸易迅速增加,物流业的发展既有技术支持,又有贸易需求支持,近代物流业产生了。中国近代物流业是在外国贸易冲击下产生的,但是中国并没有利用这个机会大力发展物流业,以大流通促进商品经济的大发展。同时,中国自身发展近代物...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李岫
企业家的概念,是随着十余年来改革开放的大潮重新涌入中国的。一批现代新型企业家的崛起,不仅令中国的社会经济生活为之发生改观,而且令学术界开始认真审视这一新的社会群体。国际上早已流行的理论和企业家史学被广泛注意,各国著名企业家的成功经验被迅速翻译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