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770)
2023(8468)
2022(6818)
2021(6473)
2020(5301)
2019(11922)
2018(11308)
2017(20999)
2016(11143)
2015(12354)
2014(11631)
2013(11648)
2012(10707)
2011(9907)
2010(9456)
2009(8841)
2008(8584)
2007(7134)
2006(6165)
2005(5546)
作者
(33319)
(27954)
(27903)
(26358)
(17630)
(13481)
(12296)
(11021)
(10759)
(9799)
(9400)
(9102)
(8905)
(8772)
(8729)
(8582)
(8377)
(8244)
(8104)
(7839)
(7034)
(6839)
(6655)
(6336)
(6296)
(6220)
(5952)
(5782)
(5580)
(5569)
学科
(49292)
经济(49242)
管理(28272)
(27275)
方法(22437)
数学(20543)
数学方法(20456)
(20061)
企业(20061)
中国(16128)
(13409)
贸易(13403)
(13178)
(12954)
(12816)
(10873)
业经(9257)
农业(8569)
(8280)
环境(7799)
(7692)
银行(7654)
(7392)
(7334)
(7235)
金融(7234)
关系(7072)
技术(6827)
(6205)
产业(6180)
机构
大学(167453)
学院(162170)
(77502)
经济(76595)
研究(62990)
管理(59936)
理学(52791)
理学院(52168)
管理学(51496)
管理学院(51211)
中国(47402)
科学(38107)
(35201)
(33171)
(32154)
(31138)
研究所(30009)
业大(26946)
中心(26881)
农业(26678)
经济学(26374)
财经(26245)
(24446)
经济学院(23904)
北京(22373)
(21964)
(20304)
科学院(20198)
(20112)
财经大学(19946)
基金
项目(115394)
科学(91287)
基金(88443)
(80682)
国家(80074)
研究(77974)
科学基金(66944)
社会(54505)
社会科(51844)
社会科学(51833)
基金项目(46449)
自然(43377)
自然科(42440)
自然科学(42422)
自然科学基金(41756)
(40542)
(36334)
资助(35611)
教育(34859)
编号(27098)
(27090)
重点(26605)
国家社会(24886)
(24596)
中国(24310)
(24288)
教育部(23061)
创新(22921)
科研(22740)
计划(21763)
期刊
(75498)
经济(75498)
研究(47704)
学报(32922)
中国(29094)
(28838)
科学(28675)
大学(23992)
学学(22866)
(21962)
管理(20284)
农业(19940)
经济研究(14948)
财经(13703)
(12875)
金融(12875)
(11953)
(11930)
教育(11415)
(11362)
问题(10593)
世界(10368)
国际(10339)
业经(10292)
技术(9798)
(8511)
业大(8383)
技术经济(7739)
科技(7610)
农业大学(7209)
共检索到23051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卢乃桂  沈伟  
学官是中国传统社会主管学务的官员和官学教师。中国19世纪末20世纪初发生的"废科举、兴学堂"运动促使社会结构与教育系统发生重要改变,教育行政职能也随之变化。晚清政府出现的视学、劝学员,民国时期的视学、辅导员,及老解放区的巡视员、辅导员都在一定程度上继承了学官的传统:监督或研究、指导学务,并向上级行政部门负责。这一教育行政、研究指导职能"两栖化"的现象对理解当今督学、教研员的职能有所启示。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熊金武  
中国传统经济思想的继承与创新是近现代中国经济思想史研究的根本问题之一。近代巾国经济思想从前科学向现代经济科学的转型是世界范围内经济思想现代化的一部分。西方经济科学的传播和本土化以及替代中国固有的经济思想,是中国经济思想现代化的主要路径。该文提出中国经济思想现代化第二条路径的假设——中国传统经济思想现代化路径,即中国固有的传统经济思想取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宋云龙  王振云  陈少川  
缪荃孙是清末民初的著名学者,是一位优秀的古典文献学家,对推动中国古典文献学的发展与转型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尤其在方志学方面,他继承并发扬了清代乾嘉以来的优良传统,理论探索与修志实践相结合,成就卓著,成绩斐然。缪荃孙,字炎之,一字筱珊,晚年自号艺风老人。江苏江阴人,道光二十四年(1844)生。早年随侍其父缪焕章游宦四川,于同治六年(1867)考中四川乡试举人。光绪二年(1876)成进士,入翰林院。历官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陈勇  郭玉松  
明末清初,受政治背景、文化前提等因素的制约,耶稣会士采取了“科学传教”的在华传教策略。他们的“科学传教”活动历时200余年,其间经历了初始、兴盛、衰落三个阶段的起伏变化,对中国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不仅使他们的传教活动达到其前辈们所无法企及的高度,而且在客观上对中国近代科学的产生与发展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期刊]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作者] 蔡永明  
20世纪初,从业观念的变化以及不断深入的法律改革,为近代法律职业的生成提供了契机。随着法律职业教育的开展以及法律职业准入制度的确立,近代法律职业得到了较为迅速的发展。在近代法律职业的形成过程中,虽然存在着不少的问题,但具有近代意义的法律职业的出现,为中国法律职业阶层的出现奠定了基础,促进了近代法律职业教育的发展,并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近代中国的司法改革进程。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曲铁华  李娟  
科学观的发展直接影响到科学教育的发展。中国近代对科学的认识是一种不太成熟的、较为片面的、功利的科学观,进而发展为宣扬科学万能的唯科学主义。在这些科学观的影响下,学校中的科学教育只注重科学知识的灌输,服务于考试的指挥,缺少科学方法的训练和科学精神的培养,科学教育的实效性无法得到保证。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毕苑  
教科书是近代中国社会文化变迁的诞生物。基督教在华传教士于1877年成立学校教科书委员会(School and Textbook Series Committee),他们的工作对中国教科书的产生起到了很大作用。1897年,南洋公学外院使用的几种教科书是可考的“教科书”第一次在中国出现的时间。“教科书”在官方文牍中出现的时间稍晚一些。最早大约在1901年初,刘坤一、张之洞在其著名的《江楚会奏变法三折》中,在“教科书”的意义上使用了“教科之书”的说法。1904年初的《奏定学务纲要》中,对“教科书”的编纂使用作了详细的规定。教科书与近代文化的关系主要表现在:教科书作为一种重要的知识传播载体,担当了近代...
[期刊] 贵州财经学院学报  [作者] 张亚光  
金融学教育的产生和发展是中国近代金融思想启蒙运动的重要制度基础。清朝末年以至民国后期的新式学制沿革为金融学教育提供了基本的平台,金融学在课程设置、学生数量等方面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与此同时,教会学校和海外留学对近代金融学教育产生的影响至关重要,形成了现代金融概念的框架,引入了现代金融学研究的范式和方法,成为民国金融思想启蒙运动的主要思想来源。
[期刊] 大学图书馆学报  [作者] 谢欢  
中国近代师范院校开展的图书馆学教育是中国近代图书馆学教育史的重要组成部分。师范院校图书馆学教育大致分为两种形式:一是设立专门的图书馆学系科或专业,二是在其他专业中开设图书馆学课程。回顾中国近代师范院校的图书馆学教育史,钱亚新曾作出过重要贡献。钱亚新从事图书馆学教育工作,主要是在各类师范院校中,不少师范院校的图书馆学课程都是由钱亚新首开。1942年钱亚新发表的《师范学院中的图书馆学》一文,对师范院校图书馆学课程进行了详细规划,该文不仅反映了钱亚新对于师范院校图书馆学教育的认识,而且体现了其在民国时期对于图书馆学教学研究的成就。通过研究近代师范院校图书馆学教育史及钱亚新的图书馆学教育思想,文章提出了三个观点可供当下借鉴:(1)教育职能始终是图书馆的基本职能之一;(2)图书馆学教育要与社会互动;(3)教育史视角是研究民国图书馆史的重要切入点。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张雪梅  
孙毓修先生是商务印书馆早年的一位高级编辑,版本目录学家、古籍整理学者和著名的藏书家。他进入商务印书馆后,协助张元济创办涵芬楼,主持涵芬楼古籍的鉴定和整理工作,并写出《图书馆》一文,为中国近代图书馆学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是中国近代图书馆学的奠基人。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王方中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郭文深  
辛亥革命时期,秘密会党始终是一支活跃的社会力量。在革命过程中,资产阶级革命派曾以各种方式在会党中开展工作,联络会党发动革命。虽然在革命活动前期会党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在革命后期革命党人对会党的态度有了极大的转变,由前期的联络转为取缔。之所以会有这种演变,会党本身的缺陷固然是主要原因,但革命党的软弱和自身局限性应该是根本原因。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行龙  
近代人口是现代中国人口发展的直接基础。今天,人口问题不仅是一个引人注目的全球性问题,而且成为中国现代化建设过程中面临的严重现实问题。探讨中国近百年的人口发展史,对于深入认识半封建半殖民地的中国近代社会以及制定新时期的人口政策,是具有一定意义的。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田正平  李笑贤  
本文以中国近代社会变迁为宏观背景,从较为广阔的视野中探讨中国近代留学教育兴起的历史原因。作者认为:留学教育的兴起,反映了中国人对自己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之间巨大差距的逐步认识,它是近代中国政治、经济、文化发生变革的产物;同时,它也是中国近代教育逻辑发展的必然结果。(因本文篇幅较长,本期发表前两部分,下期续完。)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