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276)
2023(10833)
2022(8863)
2021(8506)
2020(6875)
2019(15685)
2018(15234)
2017(26969)
2016(15752)
2015(17720)
2014(17362)
2013(16514)
2012(15392)
2011(14368)
2010(14312)
2009(12759)
2008(12645)
2007(11166)
2006(10052)
2005(8791)
作者
(44423)
(37270)
(37052)
(35242)
(23659)
(17861)
(16751)
(14557)
(14541)
(13098)
(12955)
(12419)
(11953)
(11767)
(11707)
(11547)
(11259)
(11094)
(10828)
(10743)
(9419)
(9386)
(8855)
(8551)
(8322)
(8316)
(8297)
(8071)
(7573)
(7418)
学科
(57365)
经济(57193)
管理(35537)
(32744)
方法(27030)
(25431)
企业(25431)
中国(25121)
数学(22854)
数学方法(22648)
教育(20428)
(16504)
(15155)
(14139)
贸易(14133)
(13879)
(13588)
业经(12659)
理论(12415)
农业(10564)
(10180)
(9469)
(9305)
技术(9294)
环境(9010)
(8649)
银行(8606)
(8307)
(8278)
金融(8276)
机构
大学(228307)
学院(218562)
(89848)
经济(88315)
研究(87128)
管理(74542)
理学(65436)
理学院(64479)
管理学(63252)
管理学院(62821)
中国(58126)
科学(52829)
(50142)
(44648)
研究所(41448)
(41159)
(39220)
(38852)
师范(38851)
中心(36213)
教育(35052)
业大(33973)
农业(32737)
北京(32653)
师范大学(32555)
财经(32050)
(31339)
(30483)
(29582)
经济学(29431)
基金
项目(150122)
科学(120376)
基金(110318)
研究(110235)
(99215)
国家(98291)
科学基金(81631)
社会(72896)
社会科(67958)
社会科学(67939)
教育(58193)
基金项目(57403)
(55588)
自然(51671)
(51560)
自然科(50559)
自然科学(50536)
自然科学基金(49727)
资助(44158)
编号(43033)
成果(37350)
(36819)
重点(36211)
课题(33344)
(33041)
教育部(31986)
(31474)
国家社会(30568)
中国(29413)
创新(29274)
期刊
(91137)
经济(91137)
研究(75001)
教育(53406)
中国(50895)
学报(41038)
科学(36610)
(36484)
大学(31387)
学学(28378)
(27638)
农业(25122)
管理(25090)
技术(18527)
经济研究(16684)
财经(16668)
(15364)
金融(15364)
(14460)
(14243)
(12718)
业经(12526)
问题(12444)
职业(12378)
世界(12049)
(11478)
国际(11368)
业大(10454)
(10070)
论坛(10070)
共检索到32741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谷忠玉  郭齐家  
文章分析了中国近代女子学校教育兴起和发展的动因 ,指出中国近代女子学校教育的兴起和发展不仅与社会政治经济的变革有关 ,而且与社会中坚力量的推动及女性自身的觉醒也有密切的关系。同时 ,近代女子学校教育的兴起和发展对女性自身的解放 ,对社会改造也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田正平  李笑贤  
本文以中国近代社会变迁为宏观背景,从较为广阔的视野中探讨中国近代留学教育兴起的历史原因。作者认为:留学教育的兴起,反映了中国人对自己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之间巨大差距的逐步认识,它是近代中国政治、经济、文化发生变革的产物;同时,它也是中国近代教育逻辑发展的必然结果。(因本文篇幅较长,本期发表前两部分,下期续完。)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田正平  李笑贤  
三、变革传统教育的重要途径 留学生派遣作为培养人才的一种方式,就狭义的范围而言,是从属于教育事业的,因此,在探讨了近代政治、经济、文化的变革对其产生的影响之后,有必要从传统教育变革的历史过程中进一步考察留学教育兴起的内在原因。 从19世纪40年代起,随着西方资本主义侵略的步步紧逼和国家民族危机的日益加深,人们对教育问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闫广芬  
中国女子学校产生、发展、消亡、复兴的历史,突出地反映了人们对“女子要不要受教育”以及“女子受怎样的教育”这两大焦点问题的探究与实践。人们对女子学校教育的认识不断加深、完整的过程,凸显出妇女观念从外在的、强调功利的工具性取向转变为内在的、张扬女性主体性的价值性取向,标志着人们正从一个封闭的单向思维模式及中与西、传统与现代二元对立的视域向开放的、多元化、理性化的方向发展。伴随着这一发展变化,女子教育发展的使命更加明确。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殷毅  
本文认为,物流业在近代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一方面是通过完成地区间的商品流通实现商品的价值增值,降低社会成本;另一方面,作为主导产业拉动就业增长。但是由于中国特殊的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国物流业和其他产业的发展顺序与自然发展起来的市场经济国家有所不同,呈现先近代物流业、后其他近代工业的发展路径。英国作为自然发展起来的市场经济国家,在工业革命过程中形成了比较完整的产业部门,社会产品和国内外贸易迅速增加,物流业的发展既有技术支持,又有贸易需求支持,近代物流业产生了。中国近代物流业是在外国贸易冲击下产生的,但是中国并没有利用这个机会大力发展物流业,以大流通促进商品经济的大发展。同时,中国自身发展近代物...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吴稌年  
中国近代社会在1912年正式确定了社会教育的隶属地位。中国近代图书馆是在"社会教育"的氛围中发展的。"新文化运动"开展后,社会教育运动渐入佳境,"新图书馆运动"的广泛开展,使图书馆真正成为社会教育中的重要机关。文中在社会教育思潮对中国近代图书馆的影响方面进行了初步的探讨。
[期刊]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作者] 臧佩红  
范源廉乃中国近代著名教育家,于1899年至1906年三次赴日留学,先后就读于高等大同学校、弘文学院、高等师范学校。其间,积极参与、倡导了留学生的师范及法政教育,并参加了留学生组织等社会活动。范源廉留日回国后,先任职于清末学部,开创了中国近代师范教育、法政教育,后就任民国初期的教育次长及总长,主持创建了中国近代学制。在中国近代教育的初创过程中,范源廉及其留日活动起到了重要作用,形成了近代中日之间共同的“教育基因”,反映了近代中日两国之间千丝万缕的密切关联。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陈勇  郭玉松  
明末清初,受政治背景、文化前提等因素的制约,耶稣会士采取了“科学传教”的在华传教策略。他们的“科学传教”活动历时200余年,其间经历了初始、兴盛、衰落三个阶段的起伏变化,对中国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不仅使他们的传教活动达到其前辈们所无法企及的高度,而且在客观上对中国近代科学的产生与发展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期刊]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作者] 蔡永明  
20世纪初,从业观念的变化以及不断深入的法律改革,为近代法律职业的生成提供了契机。随着法律职业教育的开展以及法律职业准入制度的确立,近代法律职业得到了较为迅速的发展。在近代法律职业的形成过程中,虽然存在着不少的问题,但具有近代意义的法律职业的出现,为中国法律职业阶层的出现奠定了基础,促进了近代法律职业教育的发展,并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近代中国的司法改革进程。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曲铁华  李娟  
科学观的发展直接影响到科学教育的发展。中国近代对科学的认识是一种不太成熟的、较为片面的、功利的科学观,进而发展为宣扬科学万能的唯科学主义。在这些科学观的影响下,学校中的科学教育只注重科学知识的灌输,服务于考试的指挥,缺少科学方法的训练和科学精神的培养,科学教育的实效性无法得到保证。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于潇  王凌超  
中国近代学校水产教育开始较晚,但颇具特色。以中等及以上专门学校为例,其水产教育的专业化程度逐渐提升,且已渐成体系,体现在四个方面:培养目标从技术型人才过渡到专业型人才,实行多层次、多样化的学制,课程逐步细化且渐成系统,师资的专业化程度逐渐提升。但是,在其实施过程中仍存在教育设备简陋、基础研究落后、师资匮乏、教学忽视实践以及毕业生就业不理想等问题。究其原因在于:内忧外患的复杂时局带来的负面影响;水产教育的专项法令缺失;经费时常被削减或拖欠;专门的水产研究机关成立时间晚,而且数量很少;民间对水产教育及其基础性研究的认可和资助度不高;专业化师资不足、教材照搬国外未能本土化、实践教学设备不足以及重理论轻实践等学校自身问题。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肖卫兵  顾海良  周川  
答辩时间2011年9月本文在大量已有的个别性研究基础上,尝试对中国近代国立大学校长进行专门的整体性研究,文献研究法是本文主要的研究方法。本文所搜集的文献主要包括年鉴、民国档案汇编、大学校史、人物传记等,尽可能翔实地将中国近代国立大学校长这一群体展现出来。本文研究的"国立大学校长",特指从1912年至1949年间中华民国的国立大学校长。在短暂的三十多年的时间里,中国社会经历诸多变迁,社会环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周川  
20世纪初 ,由于受西方自由主义思潮的影响 ,加之部分著名大学校长的身体力行 ,中国近代大学教育逐渐滋长了一种自由主义教育的倾向。这种倾向 ,在教育目的上崇尚个性主义 ,在教育过程上坚持学术自由 ,在教育管理上力求教授治校。它反对封建教育对个人发展的专制 ,具有进步意义。但是 ,由于它生不逢时 ,加之其本身的软弱性 ,因此在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条件下 ,它也就不可避免其最终的失败命运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肖朗  
作为人类先进文化的优秀遗产 ,德国古典哲学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三大来源之一 ;而在马克思主义理论及其教育思想传入中国之前 ,康德哲学及其教育思想即已传入中国并产生了重要影响。 1 9世纪后半叶至 2 0世纪前半叶 ,康有为、严复 ,特别是梁启超、王国维、蔡元培等先进人士在向西方寻求真理的过程中 ,开始导入和传播康德哲学及其教育思想 ,并结合当时中国的具体国情 ,努力将其转化为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思想资源 ,从而为推动中国教育现代化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