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885)
2023(14348)
2022(12246)
2021(11358)
2020(9475)
2019(22014)
2018(21744)
2017(40867)
2016(22539)
2015(26123)
2014(26399)
2013(26073)
2012(24928)
2011(22953)
2010(23192)
2009(21720)
2008(21912)
2007(19845)
2006(17624)
2005(16507)
作者
(66070)
(55468)
(55390)
(52810)
(35366)
(26520)
(25334)
(21521)
(21080)
(19869)
(19059)
(18588)
(17869)
(17787)
(17560)
(17208)
(16596)
(16486)
(16113)
(16051)
(14208)
(13709)
(13400)
(12599)
(12574)
(12564)
(12520)
(12389)
(11223)
(11120)
学科
(100930)
经济(100804)
管理(63250)
(59619)
(46473)
企业(46473)
方法(38811)
数学(34082)
数学方法(33826)
中国(33397)
(28577)
(25336)
地方(24228)
(23199)
业经(22100)
(20648)
贸易(20632)
(20035)
农业(18798)
(18583)
(18376)
银行(18344)
(17724)
(17568)
金融(17563)
环境(15860)
(15483)
(14763)
(14721)
(14205)
机构
大学(334570)
学院(329482)
(143948)
经济(140984)
研究(122106)
管理(119361)
理学(100679)
理学院(99403)
管理学(97832)
管理学院(97188)
中国(93899)
(72849)
科学(71107)
(68318)
(62826)
研究所(56341)
(56204)
中心(54637)
财经(52657)
(51848)
(47677)
北京(47420)
(46022)
业大(45937)
师范(45618)
经济学(45398)
农业(43829)
(43445)
经济学院(40822)
(40622)
基金
项目(207459)
科学(163049)
研究(155892)
基金(149225)
(128975)
国家(127853)
科学基金(108234)
社会(99962)
社会科(94708)
社会科学(94683)
(80305)
基金项目(77831)
教育(72471)
(68107)
自然(66089)
自然科(64502)
自然科学(64481)
编号(63366)
自然科学基金(63339)
资助(61619)
成果(54259)
(49427)
(47619)
重点(47534)
课题(45560)
(43086)
国家社会(41610)
(41465)
教育部(40968)
大学(40740)
期刊
(168631)
经济(168631)
研究(109619)
中国(77043)
(53525)
(53521)
学报(50393)
科学(46646)
管理(45430)
教育(44623)
大学(39327)
农业(36220)
学学(35649)
(35431)
金融(35431)
技术(28036)
经济研究(27474)
财经(27258)
业经(26607)
(23545)
问题(22492)
(19889)
(19803)
世界(17642)
国际(17599)
技术经济(16609)
图书(16130)
(15358)
理论(15122)
商业(14497)
共检索到52697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作者] 周川  
中国近代大学建制大体经历了“堂 -科 -门”、“校 -科 -门”、“校 -科 -系”、“校 -院 -系”四个主要发展阶段。中国近代大学建制的发展过程 ,是不断摆脱古代官学影响而逐步引入西方现代大学模式的过程 ,是对“大学”的本质不断探索、对“大学”本质的理解不断深化的过程 ,也是通过法律形式不断加以规范的体制化过程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王建华  
中国近代大学以 1 898年为起点 ,1 92 8年为一转折 ,1 949年终结。在这半个多世纪里 ,近代大学校长们以自己的人格力量平台 ,在风雨如晦的岁月里开创了中国近代大学教育的辉煌 ;同时也为现代中国高等教育的形成奠定了厚实的文化底蕴。历史进入了新的世纪 ,回顾过去 ,展望未来 ,唯有培养出一流的大学校长才能建成一流的大学。本文通过对历史事实的分析认为 ,大学校长是一个大学发达的灵魂与枢纽 ;大学理想是一个大学发达的动力泉源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侯怀银  
大学作为一个独特的生态系统,其使命历经时代的变迁、社会的发展而发生相应的变革。从大学发展的历史来看,《中国近代大学创立和发展的路径——从山西大学堂到山西大学(1902—1937)的考察》(王李金著,人民出版社2007年12月出版)可以说是中国大学研究史上的一部独特的"微型断代史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张正峰  
教授治校是我国近代大学的一项重要制度。本文认为我国近代大学教授治校制度是少数精英设计的,并在政府主导下建立的,而它的实现也主要是依靠少数精英。且由于它是一种代议制度,先天地具有一定的局限性,这是我们今天要注意的。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王洪强  翟小兵  李峰  
本文通过对上海“代建制”发展基本情况的介绍,总结了“代建制”项目管理过程中,存在的一些普遍性的问题,并提出了一些相关的建议。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卿玉弢  王黎  朱俊波  
中国近代图书馆在古代封建政治、经济、文化的衰落、近代西方图书馆文化理念的输入、维新派公共藏书思想及图书馆实践活动的促使下产生;在近代出版业、近代公共藏书楼的创办和国粹思潮的影响下形成;在新文化运动、新图书馆运动的影响和图书馆法规制定的推动下,由私有垄断文化向阶级专享文化、服务大众文化转变,同时各类型图书馆大规模创建、图书馆数量剧增、业务水平得到提升、图书馆学著述硕果累累、图书馆学教育兴起。
[期刊] 图书情报知识  [作者] 吴永贵  林肖海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李焕林  
代建制是我国政府在财政投资建设项目实施中采取的新型投资管理制度,对提高政府投资项目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具有重要意义。代建单位和项目法人的责任和权利不够明确、代建制的监督管理不到位、利益分配不规范、代建单位的项目管理水平不高等制约了代建制的健康发展。为此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乔兆红  
博览会是综合反映社会经济和文明程度的一面镜子。近代中国,由于综合国力不强、工商业发展程度不高、政府行为的衰落和社会风气的保守等诸种原因,始终没有条件举办一次真正意义的世界博览会。从1910年的南洋劝业会到2010年的上海世博会,时间整整100年,百余年的兴衰沉浮迎来了中国近代博览会事业的渐趋成熟,因此探明中国近代博览会事业由国内小型的商品赛会活动向大型的世界博览会转变的历史缘由,分析博览会对社会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发展的影响,考察博览会事业与政府、工商业者之间的关系及对于政府加强博览会事业这一经济活动管理与规范的作用,无疑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和一定的现实启示。
[期刊] 图书情报知识  [作者] 王析  
从三个方面 ,分析了《中国近代图书事业史》一书的学术理论特色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沈毅  
近代民族商业资本发展较快,得益于国民经济的某些进步。民族商业资本对中国的代化进程有多方面积极的促进作用:吸纳众多失业人口就业,有助于缓和社会转型期的结构性震荡;转变观念,提高人们对商品经济的亲和度;向第一产业、第二产业投资,提高民族经济竞争力和整体实力。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唐晔  
中国近代商会源自清末"新政"。光绪二十九年(1903)商部衙门甫一设立,即在全国范围内大力推行新式商会制度。按照清廷本意,商会应当是行业自治与商务促进机构,但各地商会的表现却大相径庭:有些商会作用远超清廷设想,有些则几乎形同虚设,甚至同一商会在不同时期亦表现迥异。这为我们观察与理解近代中国社会以及制度变迁机制提供了难得的样本。学界现有成果大多以大商会为研究对象,而对中小商会关注略显不足。为此,论文选取保定商会为对象,考察其在清末民初、南京国民政府前期、抗战时期等三个时段的表现,并利用制度变迁理论框架对之进行解读。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景玉琴  连新凯  
为了发展中国的民族工业,抵抗列强的经济侵略,中国近代知识分子进行了不懈探索。无论是科举出身的饱学之士和留洋海外的新学人物,还是清朝统治阶级内部的有识官员,都敏锐地意识到外国经济侵略的巨大危害,都从不同角度对摆脱外国经济侵略、强中国工商业之路进行了深刻思考:只有发展起本国强大的工业,才能有经济的独立,才有可能摆脱被控制的命运。今天,世界各国经济联系日益密切,民族工业和民族经济的发展更为重要,它不仅承载了一个民族的伟大复兴,还体现了一个国家的利益需求,如何在开放竞争的环境下不断增强民族工业的竞争力,以实现民族的复兴和国家的富强,是当代学者和实业家必须面对和解决的问题。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宓汝成  
历史人物的活动,既有如所预期产生预期出现的事情,也经常会未如预期而没有竟成事实的。就对一种活动来说,这些只不过是一物的正反两面。探索历史,如果单注意于既成的事实,忽视、漠视没有竟成实际的活动,难免流于片面,对客观的历史来说,则是留下了不应留下的空白。在中国近代铁路发展史上,最早一条铁路是商办的,最后一条经社会主义改造转变为全民所有也是商办(或作民业)的。单凭这两点,商办民业铁路在整个发展史上就值得一记。何况,在中国的近代这个“风雨如晦”的日子里,民间的创业活动,虽历遭摧折,毕竟曾经“鸡鸣不已”!探索这些活动经过,也许兼对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之有所发展而终未能顺利发展的缘由,能够获得某些补充...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刘嘉毅  吕萍  
股田制是中国农地制度变迁史上的伟大创新,股田制的发展促进了农业生产力的发展,但股田制的发展受许多因素的约束,由于中国的国情及现状决定了短期内突破各种约束较为困难,因此,股田制的发展应该谨慎。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