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843)
2023(4410)
2022(3723)
2021(3849)
2020(3174)
2019(7553)
2018(7491)
2017(14333)
2016(7622)
2015(9195)
2014(8990)
2013(9232)
2012(8940)
2011(8558)
2010(8400)
2009(7812)
2008(7887)
2007(6867)
2006(6580)
2005(6461)
作者
(21519)
(17848)
(17765)
(17414)
(11533)
(8436)
(8263)
(6976)
(6897)
(6551)
(6286)
(6074)
(5857)
(5612)
(5566)
(5487)
(5393)
(5302)
(5154)
(5055)
(4813)
(4223)
(4186)
(4071)
(4064)
(3964)
(3872)
(3817)
(3630)
(3616)
学科
(33417)
经济(33374)
管理(19176)
(16020)
中国(14671)
方法(13805)
数学(12707)
数学方法(12571)
(11447)
企业(11447)
图书(10168)
(9945)
贸易(9939)
(9818)
书馆(9673)
图书馆(9673)
(9178)
(7802)
(7795)
(7305)
工作(6662)
(6653)
银行(6653)
(6518)
(5754)
金融(5753)
(5661)
业经(5627)
农业(5622)
关系(5600)
机构
大学(118409)
学院(110299)
(55171)
经济(54254)
研究(44007)
管理(40455)
中国(37080)
理学(32884)
理学院(32465)
管理学(32087)
管理学院(31836)
(26214)
(25085)
科学(23114)
(22322)
图书(20674)
书馆(20177)
图书馆(20174)
研究所(19908)
财经(19731)
中心(19482)
经济学(18814)
(18127)
北京(18026)
经济学院(16877)
(16569)
师范(16513)
(16213)
(15057)
财经大学(14630)
基金
项目(65843)
科学(51952)
研究(51879)
基金(50004)
(42948)
国家(42665)
科学基金(35633)
社会(35192)
社会科(33458)
社会科学(33452)
基金项目(25223)
教育(22319)
编号(21440)
资助(21293)
成果(20704)
(20381)
自然(19538)
自然科(19118)
自然科学(19113)
自然科学基金(18804)
(18611)
中国(17237)
(16525)
国家社会(16190)
教育部(14652)
重点(14489)
(14226)
项目编号(13728)
(13667)
人文(13616)
期刊
(61383)
经济(61383)
研究(39446)
图书(27762)
中国(23353)
书馆(22810)
图书馆(22810)
(18139)
学报(16725)
管理(14386)
科学(13692)
(13655)
(13018)
金融(13018)
大学(12701)
经济研究(10977)
财经(10705)
(10282)
教育(9721)
学学(9524)
农业(9427)
(9421)
国际(9292)
世界(8995)
问题(8977)
(8688)
论坛(8688)
业经(7413)
技术(7400)
情报(6716)
共检索到19417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吴稌年  
20世纪20、30年代是中国近代图书馆史上的学术研究高潮期,图书馆界对急需解决的一些理论、实践问题进行了摸索、争鸣,主要是分类、编目、检字等方面的争鸣,这些争鸣,加快了中国近代图书馆事业的建设步伐,显示出了"大处着眼、小处着手、乐于实践、勇于争鸣"的学术特征。
[期刊] 图书情报知识  [作者] 吴永贵  林肖海  
[期刊] 大学图书馆学报  [作者] 谢欢  
中国近代师范院校开展的图书馆学教育是中国近代图书馆学教育史的重要组成部分。师范院校图书馆学教育大致分为两种形式:一是设立专门的图书馆学系科或专业,二是在其他专业中开设图书馆学课程。回顾中国近代师范院校的图书馆学教育史,钱亚新曾作出过重要贡献。钱亚新从事图书馆学教育工作,主要是在各类师范院校中,不少师范院校的图书馆学课程都是由钱亚新首开。1942年钱亚新发表的《师范学院中的图书馆学》一文,对师范院校图书馆学课程进行了详细规划,该文不仅反映了钱亚新对于师范院校图书馆学教育的认识,而且体现了其在民国时期对于图书馆学教学研究的成就。通过研究近代师范院校图书馆学教育史及钱亚新的图书馆学教育思想,文章提出了三个观点可供当下借鉴:(1)教育职能始终是图书馆的基本职能之一;(2)图书馆学教育要与社会互动;(3)教育史视角是研究民国图书馆史的重要切入点。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张雪梅  
孙毓修先生是商务印书馆早年的一位高级编辑,版本目录学家、古籍整理学者和著名的藏书家。他进入商务印书馆后,协助张元济创办涵芬楼,主持涵芬楼古籍的鉴定和整理工作,并写出《图书馆》一文,为中国近代图书馆学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是中国近代图书馆学的奠基人。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吴稌年  
中国近代图书馆学理论创建出了诸如"体用说"、"要素说"、"动静说"等,文中阐述了中国近代社会思潮对图书馆学术思想所产生的巨大影响,意在对当今图书馆界,创新出具有时代意义的图书馆学理论给出历史的启示。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吴稌年  
中国近代图书馆学理论中的"动静说",具有深厚的历史来源和当时社会文化思潮的来源。它以图书馆特征和功能出发,依据中西文化思想的区别,以达到互相取长补短、创建一种具有鲜明特色的新文化之目的。因此,深入研究"动静说",同样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期刊] 大学图书馆学报  [作者] 平保兴  
质疑《图书馆学基础》一书中的三个中国图书馆学术史问题,重新认定谢荫昌是第一个将"图书馆学"一词引入中国的人;中国比较图书馆学研究始于1894年郑观应的《藏书》;早在1921年杨昭悊提出了图书馆要素说。并一一论证了自己的观点。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魏辅轶  
近年来中国图书馆学界出现了一股新的思潮,这种思潮的主要思想是倡导中国图书馆学界应该大力发展实证研究,并通过文献计量和分析的证据表明了中国图书馆学实证研究方面存在着非常大的缺陷。作者认为实证研究的缺失不在实证本身而在实证研究之外。实证研究缺失恰恰透射出的是中国图书馆学理论研究的空白和无力。本文从理论的内涵、特征和科学研究规律三个方面论述了理论研究的重要性。同时也对图书馆学教育中缺乏理论思辨的内容提出了自己的观点。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陈纪建  
本文针对“制度图书馆学”理论,从哲学的方法论角度,提出了理论研究与建构的方法问题,对制度图书馆学进行了批判。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赵益民  
以馆藏知识的传播为图书馆学研究对象的理论存在一些值得商榷的地方,如基本概念的界定、如何看待组织机构的约束、传播行为的方向、过程与目的的关系、对学科建设的影响等等。文章在分析完善以知识资源为研究对象的理论的基础上,将两种学说加以比较,探讨谁更符合图书馆学研究的本质。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金胜勇  
在新时期 ,图书馆学应注重观念研究 ,但图书馆学概念研究同样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图书馆学概念研究是图书馆学基础研究的基础 ,将伴随图书馆学理论研究的全过程 ,与图书馆学观念研究也是分不开的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谢欢  
文章介绍被图书馆学界"淡忘"的卢震京先生及其《图书学大辞典》《图书馆学辞典》的成书经过、内容、特点等,并通过从《图书学大辞典》到《图书馆学辞典》发展对中国近代图书馆学的演进做了解读。
[期刊] 大学图书馆学报  [作者] 陈希亮  
程焕文先生的新著《晚清图书馆学术思想史》是我国第一部系统研究晚清图书馆学术思想的专著。文章对该书的主要特色和不足之处作了评述,认为这是一部拾遗补缺、开拓创新的精品力作。
[期刊] 图书馆建设  [作者] 张瑜  
图书馆学的学科属性和发展规律决定图书馆学必须"走出去",并且必须接受"学术关注度"这一指标的考察。除了《新华文摘》,公信力强的社会科学期刊、媒体、学术网站等较少关注图书馆学的研究成果,因此,《新华文摘》可作为"图书馆学学术关注度"考察的一个样本。2010年以来,《新华文摘》对图书馆学专业期刊的关注度较低,但刊发其他专业人士研究图书馆事业的文章较多。这种状况凸显了图书馆学界自身在"本土化研究工作"与"图书馆学资源配置"这两个方面存在问题。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刘丽萍  
商务印书馆因自身发展需要介入图书馆事业,以其图书出版优势,促进了中国近代图书馆建设,它还积极从事图书馆学著作的出版,努力探索图书分类法和图书检字法的改良,推动了图书馆学的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