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585)
2023(5476)
2022(4530)
2021(4457)
2020(3751)
2019(8910)
2018(8807)
2017(16631)
2016(8766)
2015(10426)
2014(9941)
2013(9999)
2012(9187)
2011(8827)
2010(8542)
2009(7606)
2008(7490)
2007(6307)
2006(5869)
2005(5577)
作者
(24399)
(20359)
(20351)
(19646)
(13005)
(9668)
(9429)
(8085)
(8019)
(7225)
(7176)
(6983)
(6621)
(6463)
(6345)
(6329)
(6105)
(6018)
(5890)
(5839)
(5405)
(4881)
(4746)
(4629)
(4612)
(4475)
(4403)
(4365)
(4150)
(4096)
学科
(36933)
经济(36890)
管理(17619)
中国(15823)
方法(15165)
(14792)
数学(14149)
数学方法(14091)
图书(10119)
(9873)
企业(9873)
书馆(9622)
图书馆(9622)
(9420)
贸易(9415)
(9397)
(9338)
(9211)
地方(7410)
(7221)
工作(6855)
(6813)
(6490)
农业(5843)
业经(5690)
(5659)
发展(5640)
(5635)
环境(5591)
(5574)
机构
大学(127782)
学院(119019)
(57492)
经济(56591)
研究(49587)
管理(43597)
中国(39365)
理学(36391)
理学院(35816)
管理学(35341)
管理学院(35065)
(31715)
科学(28625)
(24976)
(24197)
研究所(22975)
中心(21663)
北京(21501)
图书(20294)
经济学(19808)
书馆(19805)
图书馆(19801)
财经(19430)
(18433)
(18105)
(18050)
师范(17937)
(17880)
经济学院(17855)
(16563)
基金
项目(81474)
科学(64641)
基金(62662)
研究(59939)
(55404)
国家(55060)
科学基金(46217)
社会(41003)
社会科(38992)
社会科学(38987)
基金项目(32938)
自然(27599)
自然科(26971)
自然科学(26965)
自然科学基金(26504)
(25374)
资助(25305)
教育(24960)
(24153)
编号(23680)
成果(21120)
中国(19626)
(19399)
国家社会(18965)
重点(18446)
(18163)
教育部(16645)
(15820)
科研(15677)
人文(15540)
期刊
(59853)
经济(59853)
研究(39301)
图书(27305)
中国(25062)
书馆(22358)
图书馆(22358)
学报(21367)
科学(18166)
(16195)
(16083)
大学(16009)
管理(14013)
学学(12867)
经济研究(11289)
农业(11259)
财经(9933)
(9757)
金融(9757)
(9173)
世界(8931)
(8761)
问题(8636)
国际(8352)
(8352)
论坛(8352)
教育(8013)
(7160)
技术(6895)
业经(6855)
共检索到19614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吴稌年  
近代中国图书馆事业南京重镇的形成,萌芽于1913年克乃文在金陵大学课堂上传授图书馆学课程。创建之时以南京高等师范学校——东南大学为核心,借助高校、中华教育改进社、少年中国学会、《新教育》杂志等平台,在图书馆理论与实践上创建出了深具历史意义的重镇。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刘丽萍  
商务印书馆因自身发展需要介入图书馆事业,以其图书出版优势,促进了中国近代图书馆建设,它还积极从事图书馆学著作的出版,努力探索图书分类法和图书检字法的改良,推动了图书馆学的发展。
[期刊] 图书情报知识  [作者] 吴稌年  
中国近代图书馆学术思想是"西学东渐"的结果,其过程存在着"以日为师"和"以美为师"两个不同阶段。译介日本的《图书馆小识》标志着"以日为师"阶段的高峰,并迅速衰退,中国近代图书馆学术思想快速进入了"以美为师"阶段。这一阶段的起点是比较高的,厘清了图书馆的性质、任务、意义、宗旨,构建出了代表该时期的图书馆学体系,提升了管理和服务理念。1926年,洪有丰《图书馆组织与管理》一书的出版,标志着真正意义上的"中国图书馆学"的开始。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王 平,王雨潇  
从1840年林则徐翻译《四洲志》,到1912年京师图书馆开馆,是中国近代图书馆事业的起源阶段。文章以图书馆史课程教学中的讨论与思考为问题源起,提出“明确中国近代图书馆事业社会起源”是图书馆史教学的核心和中心,试图对这一问题进行初步解答。文章以史料文献为考察对象,采用文献调查法对史料文献内容展开质化分析,梳理中国近代图书馆事业萌芽和初创阶段中的重要历史事件、人物,并以此为线索展开进一步分析。从中国近代图书馆事业起源的社会推动力量、社会变革环境、社会演变路径和社会存在意义四个角度得出初步研究结论:中国近代图书
[期刊] 大学图书馆学报  [作者] 谢欢  
商务印书馆创办的《教育杂志》是我国近代教育史上最具影响力的一本杂志。《教育杂志》对我国早期图书馆事业十分重视,刊载了大量与图书馆有关的图片、报道及研究论文等,文章对这些内容进行了统计分析,认为《教育杂志》对我国早期图书馆事业的作用主要表现在:启蒙了国人的现代图书馆观念,促进庚子赔款用于图书馆事业,奠定我国儿童图书馆学研究基础,开启现代图书馆学本土化进程。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孙建国  
近代上海有别于华北财政金融中心而成为商业金融中心,作为金融附属事业之一的征信事业则随之发展起来,但其作为中国近代征信事业中心的形成过程却是比较缓慢的。以时间延续为线索进行梳理可以发现,经过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征信思想的宣传和提倡,三十年代成立专业征信组织中国征信所,至四十年代保险查验机构中国查证股份有限公司的成立,近代上海逐渐形成中国征信事业中心。近代上海征信事业中心的形成,主要表现在为银行和保险两大金融行业及其他企业提供征信服务,征信组织则为由多家会员单位发起组织,涉及范围比较广泛,对全国不同区域具有辐射作用。
[期刊] 大学图书馆学报  [作者] 王细荣  
通过文献检索与统计,分析了中国近代图书馆图书出版的地域、年代、出版者、学科分布情况,介绍了图书出版者分布与典型高产出版者、图书的类型分布与主要出版活动类型,指出近代图书馆的图书出版是近代出版业的补充,也是近代出版史和近代图书馆事业史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近代图书馆出版的一些图书,尤其是书目工具书,即使在数字化时代的今天仍具有独特的参考价值。
[期刊] 图书情报知识  [作者] 吴永贵  林肖海  
[期刊] 图书馆建设  [作者] 张书美  
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近代早期公共图书馆作为西学东渐的产物悄然兴起。中国近代早期公共图书馆发展虽然有其落后性,但它的出现给近代中国社会政治、文化教育等方面带来了深刻影响。中国近代早期公共图书馆在读者服务中体现的公共、公平、公益特性在中国图书馆发展史上具有重要意义,它所推行的一些读者服务如"巡回文库"、"邮寄借阅"很具特色。
[期刊] 图书馆建设  [作者] 侯富芳  
近代图书馆的创设不仅是中国文化事业发展的一个巨大转折,也是中国藏书史的一个重大转折。分析中国近代图书馆藏书来源对于研究中国近代图书馆史和中国藏书史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近代图书馆在创设之初,其藏书来源于政府调拨和移交,接受国内外藏书机构和个人的捐赠、寄存,购买新旧图书,抄藏自制,等等。
[期刊] 大学图书馆学报  [作者] 谢欢  
中国近代师范院校开展的图书馆学教育是中国近代图书馆学教育史的重要组成部分。师范院校图书馆学教育大致分为两种形式:一是设立专门的图书馆学系科或专业,二是在其他专业中开设图书馆学课程。回顾中国近代师范院校的图书馆学教育史,钱亚新曾作出过重要贡献。钱亚新从事图书馆学教育工作,主要是在各类师范院校中,不少师范院校的图书馆学课程都是由钱亚新首开。1942年钱亚新发表的《师范学院中的图书馆学》一文,对师范院校图书馆学课程进行了详细规划,该文不仅反映了钱亚新对于师范院校图书馆学教育的认识,而且体现了其在民国时期对于图书馆学教学研究的成就。通过研究近代师范院校图书馆学教育史及钱亚新的图书馆学教育思想,文章提出了三个观点可供当下借鉴:(1)教育职能始终是图书馆的基本职能之一;(2)图书馆学教育要与社会互动;(3)教育史视角是研究民国图书馆史的重要切入点。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吴稌年  
中国近代图书馆学理论中的"动静说",具有深厚的历史来源和当时社会文化思潮的来源。它以图书馆特征和功能出发,依据中西文化思想的区别,以达到互相取长补短、创建一种具有鲜明特色的新文化之目的。因此,深入研究"动静说",同样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吴稌年  
20世纪20、30年代是中国近代图书馆史上的学术研究高潮期,图书馆界对急需解决的一些理论、实践问题进行了摸索、争鸣,主要是分类、编目、检字等方面的争鸣,这些争鸣,加快了中国近代图书馆事业的建设步伐,显示出了"大处着眼、小处着手、乐于实践、勇于争鸣"的学术特征。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卿玉弢  王黎  朱俊波  
中国近代图书馆在古代封建政治、经济、文化的衰落、近代西方图书馆文化理念的输入、维新派公共藏书思想及图书馆实践活动的促使下产生;在近代出版业、近代公共藏书楼的创办和国粹思潮的影响下形成;在新文化运动、新图书馆运动的影响和图书馆法规制定的推动下,由私有垄断文化向阶级专享文化、服务大众文化转变,同时各类型图书馆大规模创建、图书馆数量剧增、业务水平得到提升、图书馆学著述硕果累累、图书馆学教育兴起。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张雪梅  
孙毓修先生是商务印书馆早年的一位高级编辑,版本目录学家、古籍整理学者和著名的藏书家。他进入商务印书馆后,协助张元济创办涵芬楼,主持涵芬楼古籍的鉴定和整理工作,并写出《图书馆》一文,为中国近代图书馆学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是中国近代图书馆学的奠基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