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483)
- 2023(3807)
- 2022(3071)
- 2021(3120)
- 2020(2537)
- 2019(6075)
- 2018(5694)
- 2017(10438)
- 2016(5357)
- 2015(6434)
- 2014(6030)
- 2013(6239)
- 2012(5953)
- 2011(5663)
- 2010(5405)
- 2009(5114)
- 2008(5028)
- 2007(4085)
- 2006(3648)
- 2005(3530)
- 学科
- 济(28046)
- 经济(28008)
- 方法(12719)
- 管理(12621)
- 数学(12032)
- 数学方法(12005)
- 中国(11919)
- 业(11305)
- 贸(8557)
- 贸易(8552)
- 易(8474)
- 企(7826)
- 企业(7826)
- 农(6288)
- 制(5679)
- 财(5405)
- 关系(5176)
- 出(5074)
- 银(4738)
- 银行(4738)
- 行(4677)
- 融(4472)
- 金融(4471)
- 发(4188)
- 环境(4158)
- 出口(4156)
- 出口贸易(4156)
- 口(4156)
- 业经(4120)
- 体(4079)
- 机构
- 大学(82777)
- 学院(78548)
- 济(46157)
- 经济(45738)
- 研究(34787)
- 管理(28554)
- 中国(28510)
- 理学(24376)
- 理学院(24091)
- 管理学(23946)
- 管理学院(23788)
- 财(19297)
- 京(18479)
- 科学(17217)
- 所(17099)
- 经济学(16619)
- 研究所(15597)
- 财经(15547)
- 经济学院(14954)
- 经(14630)
- 中心(14395)
- 北京(12624)
- 院(12187)
- 财经大学(11908)
- 科学院(11118)
- 农(10391)
- 社会(10316)
- 研究中心(10283)
- 范(9705)
- 师范(9658)
- 基金
- 项目(51305)
- 科学(41913)
- 基金(41434)
- 研究(38394)
- 家(36498)
- 国家(36276)
- 科学基金(30629)
- 社会(28162)
- 社会科(26900)
- 社会科学(26897)
- 基金项目(20836)
- 资助(17697)
- 自然(17584)
- 自然科(17226)
- 自然科学(17221)
- 自然科学基金(16974)
- 教育(16905)
- 中国(15496)
- 省(14691)
- 划(14175)
- 部(13979)
- 国家社会(13705)
- 编号(12885)
- 教育部(12418)
- 重点(11828)
- 发(11286)
- 成果(11088)
- 人文(11084)
- 重大(10915)
- 社科(10741)
共检索到12684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乔兆红
近代博览会对中国社会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加快了中国近代化前进的步伐。但博览会事业的成败由于时事、国情、人事各大端而异其趣向。晚清由海关洋员把持操纵中国参与世界博览会,由海关洋员用外国的标准来阐释和规范其行为,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中国参与世界博览会的内涵和意义,因此清末赛会被认为是"跛脚开放",中国近代博览会事业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些局限性。
关键词:
近代中国 博览会 局限性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乔兆红
博览会是综合反映社会经济和文明程度的一面镜子。近代中国,由于综合国力不强、工商业发展程度不高、政府行为的衰落和社会风气的保守等诸种原因,始终没有条件举办一次真正意义的世界博览会。从1910年的南洋劝业会到2010年的上海世博会,时间整整100年,百余年的兴衰沉浮迎来了中国近代博览会事业的渐趋成熟,因此探明中国近代博览会事业由国内小型的商品赛会活动向大型的世界博览会转变的历史缘由,分析博览会对社会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发展的影响,考察博览会事业与政府、工商业者之间的关系及对于政府加强博览会事业这一经济活动管理与规范的作用,无疑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和一定的现实启示。
关键词:
劝业会 商品赛会 博览会 发生与发展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张秀芬
企业制度创新,是指企业的组织制度和管理制度的创新。近代中国企业一方面不断对企业组织进行必要的调整和改组;另一方面推行科学的企业管理制度。组织制度方面的创新带给企业新的发展契机。企业管理制度的创新,也适应了企业的发展需要,但企业制度的创新也有其局限性。
关键词:
企业制度 创新 局限性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张敏
所谓故事,就是过去发生的事。尽管它有许多显著的特点,比如一定要吸引人,要有创意、有价值,还要有人物、有情节、有环境,但最重要的却是要真实,能够赢得信任,而且持久。如果只是一时误以为真,过后惊呼上当,那后果可能就是听众星散、再难聚拢。当然故事不好,未必真的是故事不好,往往在于没有讲好。就好像企业不好,未必真
关键词:
博览会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高峰
起源于1851年的世界博览会,堪称人类在经济、文化、科技领域的奥林匹克盛会。150年来,人类通过世博会这个舞台展示聪明与才智,促进现代社会的进步与发展。从英国的水晶宫、法国的埃菲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黄志勇 张磊 任珂瑶 孟祥宁 蒋琛娴 张一弛 申韬
中国—东盟博览会虽在促进区域合作方面已经取得了一定成果,但仍存在一些问题。为进一步落实国家周边外交战略、推动构建新发展格局等,有必要推动中国—东盟博览会升格为中国—东盟博览会暨RCEP博览会。为此,文章对举办中国—东盟博览会暨RCEP博览会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总体目标、阶段目标、展会宗旨、展会定位、展览内容、重要活动等提出了总体构想,并提出建立15国共办机制、组委会机制、主题国机制和特邀合作伙伴机制、与国内省份的合作机制等办会机制,以及重点任务和保障措施。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何颖
从竞争力视角分析,中国-东盟博览会竞争力是由具有战略意义的制度竞争力、多方面的经济竞争力、丰富的产业资源竞争力、潜力巨大的文化发展竞争力等要素构成,呈现为核心竞争力、基础竞争力和环境竞争力等三个层面,具有不同的功能。通过博览会竞争力的形成机理和过程,可以探讨进一步提升博览会竞争力的途径和措施,推动博览会的持续发展。
关键词:
中国-东盟 博览会 竞争力 功能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为进一步深入贯彻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推进高等教育现代化,培养高质量创新型人才。经教育部批准,中国高等教育学会拟于2019年5月26-28日在福建省福州市举办中国高等教育博览会(2019·春)。中国高等教育博览会(简称"高博会")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主管、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主办的亚洲领先的集高等教育学术交流、教学
关键词:
中国高等教育 博览会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由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主办,江苏省教育厅支持,江苏省高等教育学会、国药励展承办的"中国高等教育博览会(2019·秋)"在南京国际博览中心举办。学会会长、教育部原党组副书记、副部长杜玉波,江苏省政协副主席胡刚,学会副会长、教育部原党组成员、副部长林蕙青,学会副会长、中国科学院院士、江苏省科协主席、南京大学原校长陈骏,学会副会长、国家民委原副部长级专职委员管培俊,中国民办教育协会会长王佐书,中国成人教育协会会
关键词:
博览会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2020年6月10日,2020线上中国国际薯业博览会开幕,农业农村部副部长张桃林在北京主会场出席开幕活动并讲话。张桃林指出,经过近30年的产业化发展,中国薯业已建立起比较完备的产业体系,成为具有巨大发展前景的农业产业之一。中国国际薯业博览会在推动薯业发展、促进国际贸易、扩大居民消费、提升民众营养健康水平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中国国际薯业博览会是一个桥梁,更是一个国际舞台,应该面向农民、企业、
关键词:
博览会
[期刊] 工业工程
[作者]
全球顶级工业领域最大的国际性专业年度盛会——汉诺威工业博览会将于2012年4月23~27日在德国汉诺威市隆重举行,展会主题定为"绿色与智能"。届时,来自世界各地5 000多家制造厂商将在工业自动化、能源、新能源汽车、数字化工厂、工业零配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2014年4月9-11日南京国际博览中心汇聚中外创新科技船舶海事年度盛会2014"中船展"再度起航根据中国船舶工业的发展需求,具国际性、专业性、贸易性的船舶海事盛会—2014"中船展"将重点展示产业升级改造、产业链优化、信息化程度的提高等方面的技术发展;造修船业重点产品与技术;主流船型优化升级技术;新能源辅助动力技术;以及船舶配套的推进、通讯导航及自动化系统等,推进中国船舶海事业的创新发展。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刘建颖
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凝结了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40周年以来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成功经验,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是中国对全人类发展的重大贡献。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是连接中国和世界的新的大平台,是中国主动推动和引领经济全球化、积极支持多边贸易体制的重要国际平台,是推进"一带一路"共建、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完善全球治理体系的重要国际公共产品,是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实践平台。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通过开放、共享中国大市场,既促进中国经济发展内外联动,又促进国际贸易平衡强劲发展,推动经济全球化向着包容平衡共享可持续方向发展。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1.天津大学"化学工程与技术教师团队"负责人王静康院士作报告。2.中国抖学院院士、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学会实验室管理工作分会理事长程和平作报告。3.中国工程院院士、华中科技大学校长丁烈云作报告。4.会旗交接仪式。5.学会领导为获得突出贡献奖的单位颁奖。6.新时代高等学校教师队伍建设发展论坛。7.全国艺术与设计学院院长论坛"高校设计创新实践竞赛与展示交流系列活动"启动仪式。8.中国大学课程教材报告论坛。9.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专题报告会。10.第六期"万人计划"教学名师大讲堂。11.高校实验室建设与发展论坛。12-13."走进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对话沙龙。14.中国高等教育博览会和"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代表联合向全国高校教
关键词:
教师团队 博览会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本刊记者
<正>本刊讯11月5日,第六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在上海市开幕,为期六天,主题为“新时代,共享未来”。国家主席习近平向第六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致信。国务院总理李强出席第六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暨虹桥国际经济论坛开幕式,并发表主旨演讲。本届进博会参展的世界500强和行业龙头企业数量均超过历届,约200家企业连续6年签约参展,注册的专业观众近41万名。来自154个国家、地区和国际组织的来宾将共话合作,750多个交易团报名入场采购,3000余家参展商将共探市场新机遇,推动更多全球优质商品、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