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903)
- 2023(10043)
- 2022(8500)
- 2021(8070)
- 2020(6788)
- 2019(15456)
- 2018(15366)
- 2017(28116)
- 2016(15717)
- 2015(18049)
- 2014(18342)
- 2013(17900)
- 2012(16875)
- 2011(15653)
- 2010(15993)
- 2009(15242)
- 2008(15324)
- 2007(14162)
- 2006(12799)
- 2005(12206)
- 学科
- 济(62649)
- 经济(62539)
- 管理(49940)
- 业(42764)
- 企(36046)
- 企业(36046)
- 方法(23607)
- 中国(22398)
- 数学(19672)
- 财(19661)
- 制(19619)
- 数学方法(19418)
- 农(17156)
- 业经(14652)
- 贸(14400)
- 贸易(14386)
- 易(14116)
- 银(13552)
- 银行(13542)
- 体(13069)
- 学(13038)
- 行(13012)
- 融(11909)
- 金融(11905)
- 理论(11592)
- 务(11192)
- 教育(11192)
- 财务(11153)
- 财务管理(11110)
- 体制(10766)
- 机构
- 大学(233965)
- 学院(229532)
- 济(99357)
- 经济(97292)
- 研究(81902)
- 管理(81383)
- 理学(67052)
- 中国(66672)
- 理学院(66229)
- 管理学(65288)
- 管理学院(64808)
- 财(52108)
- 京(51093)
- 科学(44780)
- 所(40864)
- 财经(39615)
- 江(37668)
- 中心(37218)
- 研究所(35923)
- 经(35789)
- 北京(33435)
- 范(32483)
- 经济学(32420)
- 师范(32238)
- 农(31152)
- 州(29746)
- 院(29209)
- 财经大学(29076)
- 经济学院(28841)
- 业大(26742)
- 基金
- 项目(135987)
- 科学(107632)
- 研究(106011)
- 基金(99477)
- 家(85370)
- 国家(84614)
- 科学基金(71973)
- 社会(68870)
- 社会科(65200)
- 社会科学(65187)
- 基金项目(50543)
- 教育(50369)
- 省(49582)
- 编号(43127)
- 划(42589)
- 自然(42490)
- 自然科(41495)
- 自然科学(41484)
- 资助(41425)
- 自然科学基金(40800)
- 成果(38954)
- 部(32417)
- 课题(31339)
- 重点(31164)
- 制(30954)
- 国家社会(29492)
- 发(28791)
- 性(28747)
- 教育部(28684)
- 中国(28362)
- 期刊
- 济(120529)
- 经济(120529)
- 研究(82531)
- 中国(55070)
- 财(43696)
- 教育(34434)
- 管理(33562)
- 学报(32873)
- 科学(30715)
- 农(29701)
- 融(26588)
- 金融(26588)
- 大学(26158)
- 学学(23506)
- 财经(22130)
- 技术(19986)
- 经(19198)
- 农业(19078)
- 经济研究(18948)
- 业经(16891)
- 问题(16163)
- 贸(15578)
- 图书(14692)
- 国际(13542)
- 世界(13011)
- 书馆(11489)
- 图书馆(11489)
- 坛(11233)
- 论坛(11233)
- 技术经济(10868)
共检索到38163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刘希伟
近代关于博士学位制度的探索始于清末。民国初期博士学位制度设计集中体现在《学位令(草案)》与《博士会规程(草案)》中。南京国民政府前期教育部与立法院先后形成多版《学位授予法(草案)》,尤其是后者曾拟制专门的《博士学位授予法(草案)》,但考试院与教育部之间的权力博弈导致博士学位制度悬而不决。南京国民政府中后期行政院、教育部与考试院针对《博士学位评定会组织法》与《博士学位考试细则》进行多次协商并逐渐取得共识,中央研究院力主"大学博士"与考试院的"国家博士"主张构成难以调和的新矛盾。考试院负责或参与博士学位事宜不仅违反相关法律而且违背教育规律,成为南京国民政府时期博士学位制度探索失败的根本原因。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徐渭 张文修
博士学位论文质量是博士学位质量的集中体现。博士学位论文评审制度不仅对于控制博士学位质量有重要作用,而且也影响着博士生培养的全过程。作者从博士生培养的角度,分析目前评审制度存在的问题,探索改进与完善博士学位论文的评审制度与方法。
关键词:
博士学位论文 质量 评审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靳冬欢 吴丹 刘利 方毅
介绍了国防科学技术大学探索形成的与阶段性成果挂钩的、多种评阅方式相结合的博士学位论文分级评阅制度,总结分析了评阅制度实施四年来的成效,提出了下一步工作建议。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王玉佳 李越
1920年,哈佛大学在美国率先突破传统的博士培养类型限制,创立了彰显实践性特色的教育博士专业学位,为美国教育领域培养了大批高层次的应用型人才。但在其发展过程中,教育博士学位也面临着诸多的问题和挑战。哈佛大学结合实际对教育领域两种博士学位制度从目标定位、课程设计及实践安排进行了变革与创新,创建了特色鲜明的教育领导博士学位和教育哲学博士学位项目。哈佛大学两种学位制度对我国研究和实践取向的适度分化,学科兼容、师资互济的新型培养模式的构建,以及处理好两种学位共性与差异性关系等方面具有一定的启示。
关键词:
哈佛大学 教育领导博士 教育哲学博士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邹海燕 王平
专业博士学位是一种应用型高级学位,这种学位适应社会对高级应用人才的需要。近几年来,我国改革现有博士生培养制度,建立专业博士学位的呼声不断。笔者对我国设置专业博士学位的必要性、主要障碍进行分析,并提出构建我国专业博士学位制度的建议。
关键词:
专业博士学位 制度 研究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陈恒 方晓明
对我国自1980年以来设立的名誉博士学位制度的制度化历程进行了评析。对1980至2010年这30年来授予的241位名誉博士情况进行分析,并在国际化背景下探讨我国名誉博士学位授予的主要特点和进一步做好名誉博士学位授予工作的对策。
关键词:
名誉博士学位 授予工作 制度化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张军 肖华松
我国博士学位公示制度作为一种信息公开和监督手段,在博士学位授予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从公示的现状来看,公示内容和时间还需要进行适当改革:建议对学位证书的发放时间进行合理调整,加大学位公示的信息量,以便更好地发挥其监督作用。
关键词:
博士学位 公示制度 建议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高绿绮
在分析学位论文实名评审所产生弊端的基础上,结合所在学校的实际,提出了博士学位论文隐名评审制度和论文评价指标及量化标准,经实践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同时也提出了隐名评审制度中需要进一步研究和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
博士学位 论文 隐名评审 探索实践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姜澄 余子侠
建立研究生学位制度的探索是新中国初期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重要内容。新中国成立的最初几年,随着国民经济的逐步恢复,高等教育体系的调整发展,订立研究生学位制度被提上了议事日程。从1955至1966年,在党中央的直接领导和组织下,新中国曾多次拟订研究生学位制度,并对研究生学位制度的基本内容进行反复研究和讨论。遗憾的是,囿于其时人们对学位本质的认识不足,以及国内社会环境和中外关系变化等因素的影响,几次建立研究生学位制度的努力都功亏一篑。深刻分析和厘清新中国初期十七年研究生学位制度的建立历程,既有助于当前构建科学合理的中国特色学位制度,亦能为建设高等教育强国提供借鉴与动力。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戴一峰
晚清以降,随着我国近代报关行在各通商口岸渐次萌生、发展,规范报关行经营行为的制度安排相继推出,并随着报关行的发展而经历不断变迁。作为一种政府主导的强制性制度安排,政府最终决定着新的制度供给的趋势与结果。但与此同时,正式制度的设计者也试图借助非正式制度来减少制度实施阻力,降低实施成本。此外,行业准入门槛过低是历次制度安排的共同缺陷,因而大大影响了制度的约束力。
关键词:
报关行 管理制度 制度变迁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张东刚
论中国近代化过程中的制度安排与变迁经研所博士生张东刚1840年的鸦片战争以后,尤其是19世纪70年代以后,中国开始了其经济近代化的历程。由传统经济向近代经济转化,在生产力的因素之外,最根本的特征是自然经济转变为商品经济,亦即由一种依靠习俗或指令来分配...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施王恒
“厘金”作为近代中国财税制度中的一个“怪胎”,给近代中国的政治经济带来种种弊害,以至竞被世人斥之为“恶税”。作为一项正式的制度安排,厘金的产生和裁撤都有着制度方面的原因,本文从制度变迁的角度分析了中国近代的厘金制度。
关键词:
厘金税 裁厘 制度变迁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崔小虹
博士学位论文中的计算机软件应建立验收制度崔小虹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迅猛发展,在科学研究中使用计算机进行计算、仿真、控制已成为十分重要与普遍的方法,这一点在近年来的博士学位论文中也表现得较为突出。博士学位论文研究中软件部分已占有相当大的比重。在这类论文中,...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李海生
基于2857位参与过博士学位论文答辩的博士生导师的问卷调查,对博士学位论文答辩委员的答辩评价行为进行分析。研究结果显示,由导师直接聘请的答辩委员更倾向于投同意票;现行的答辩程序安排更有利于答辩委员投同意票;监督制度对答辩委员投票行为的约束作用不明显。答辩委员与导师关系对答辩投票结果有重要影响,相熟程度越高,越倾向投同意票。由此提出促进答辩委员公正投票的举措:完善答辩正式制度建设,抑制关系的消极影响;强化学术共同体监督作用,保障答辩委员答辩评价自由权;健全答辩评价问责机制,提升答辩委员用权自律意识和自觉性。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郭海燕 刘春荣 张志斌 胡克文
通过系统全面地介绍匿名评审制度实施的目的与意义及具体组织实施办法,探讨分析评审成效,研究表明,实施全部博士学位论文委托第三方平台匿名评审制度是学校推动研究生教育内涵式发展的重要抓手,也是全面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的重要改革举措。
关键词:
博士学位论文 评审制度 培养质量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