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516)
- 2023(9624)
- 2022(8000)
- 2021(7747)
- 2020(6514)
- 2019(15273)
- 2018(15003)
- 2017(26830)
- 2016(15599)
- 2015(18039)
- 2014(17621)
- 2013(16853)
- 2012(16168)
- 2011(14830)
- 2010(14877)
- 2009(13508)
- 2008(13304)
- 2007(11754)
- 2006(10317)
- 2005(9548)
- 学科
- 济(63813)
- 经济(63751)
- 管理(34650)
- 业(32790)
- 方法(32374)
- 数学(29786)
- 数学方法(29562)
- 中国(24836)
- 企(24572)
- 企业(24572)
- 教育(20015)
- 农(15372)
- 学(14699)
- 财(14681)
- 贸(14151)
- 贸易(14145)
- 易(13831)
- 业经(10964)
- 理论(10920)
- 制(10499)
- 融(10247)
- 金融(10245)
- 农业(10166)
- 银(9901)
- 银行(9881)
- 行(9562)
- 地方(9333)
- 发(9174)
- 技术(8762)
- 环境(8352)
- 机构
- 大学(225933)
- 学院(216056)
- 济(92847)
- 经济(91205)
- 研究(84818)
- 管理(74125)
- 理学(64312)
- 理学院(63426)
- 管理学(62273)
- 管理学院(61850)
- 中国(59367)
- 京(49930)
- 科学(48547)
- 所(42720)
- 财(41463)
- 研究所(39291)
- 范(38231)
- 师范(37957)
- 中心(36652)
- 财经(34046)
- 农(33818)
- 教育(33041)
- 北京(32709)
- 师范大学(31681)
- 江(31621)
- 经(31474)
- 经济学(31403)
- 院(30076)
- 业大(28716)
- 经济学院(28585)
- 基金
- 项目(143787)
- 科学(115814)
- 研究(110289)
- 基金(105860)
- 家(92820)
- 国家(92001)
- 科学基金(77215)
- 社会(70953)
- 社会科(67225)
- 社会科学(67213)
- 教育(57965)
- 基金项目(54077)
- 省(52105)
- 划(48124)
- 自然(47094)
- 自然科(46113)
- 自然科学(46096)
- 自然科学基金(45346)
- 编号(44532)
- 资助(44244)
- 成果(39864)
- 部(36029)
- 重点(34521)
- 课题(33837)
- 发(31834)
- 教育部(31748)
- 国家社会(30395)
- 创(29659)
- 中国(29299)
- 大学(28936)
共检索到32992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颜敏 王维国
以中国家庭收入项目(CHIPS)纵向数据为样本,采用随机前沿法(SFA)和样本选择模型,分析了我国过度教育现状及其演变。研究发现:随机前沿模型设定合理,而忽略样本选择会导致严重偏误;教育回报历年来显著为正,男性、东部地区、一级劳动力市场、正规部门、固定长期工的效率更高;过度教育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不同性别、所有制及不同地区的教育不足与过度教育并存;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过度教育水平不高,教育投入总量不足。
关键词:
过度教育 随机前沿 样本选择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颜敏 王维国
以中国家庭收入项目(CHIPS)纵向数据为样本,采用随机前沿法(SFA)和样本选择模型,分析了我国过度教育现状及其演变。研究发现:随机前沿模型设定合理,而忽略样本选择会导致严重偏误;教育回报历年来显著为正,男性、东部地区、一级劳动力市场、正规部门、固定长期工的效率更高;过度教育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不同性别、所有制及不同地区的教育不足与过度教育并存;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过度教育水平不高,教育投入总量不足。
关键词:
过度教育 随机前沿 样本选择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颜敏 王维国
教育错配如何影响工资?文章基于2010-2014年中国家庭追踪调查面板数据,基于固定效应模型和工具变量估计,测度了教育错配产生的工资惩罚效应及其产生的理论机制。研究表明:过度教育员工每过度一年将承受1.4%的工资惩罚,教育不足员工将获得2.4%的工资红利。工作所需教育水平是40岁以上员工工资的主要决定因素;随着任职生涯的推进,教育错配会得到改善;教育错配与人力资本之间存在补偿机制。文章的政策涵义是:教育主管部门应从市场需求端改革教育体系,提供市场需要的相应技能毕业生。高校应主动顺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求,及
关键词:
教育错配 工资 惩罚效应 面板数据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陈叶烽 叶航 汪丁丁
本文首次运用一组实验数据从个体微观角度考察了信任与合作之间的关系,我们分别用信任博弈实验和GSS调查问卷两种方法测度了行为个体的信任水平,并以公共品博弈中的投资额作为其合作水平的度量,结果发现,信任水平的两种测度方法存在内在的一致性,即无论是否控制利他偏好,信任博弈实验中的投资额均可以被GSS信任指数解释;同时我们运用工具变量法处理了实验方法测度的信任和合作两个变量的内生性问题之后,并在控制个体差异和利他偏好及风险偏好等条件下,我们发现个体的合作水平与其通过信任博弈实验测度的信任水平显著正相关,但是与其通过问卷测度的信任水平没有显著相关性,这说明信任能够促进合作假说的成立依赖于信任水平的具体测...
[期刊] 教育与经济
[作者]
周伟 戴丽华
教育是否使人幸福是教育学等相关学科备受关注的话题,但这一命题目前尚无统一认识。本文运用中国家庭动态跟踪调查数据(CFPS)对教育与幸福的关系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探讨,并发现在消除教育与收入、地位等相关变量之间的依赖关系后,所显示的计量结果不能支持教育能直接给人幸福这一假设。消除依赖关系前后的检验结果显示了教育更可能通过提高受教育者的收入、地位等方面的回报而间接影响个体幸福,从而澄清了教育在功能上的"收入回报"而非"幸福回报",强有力地支持了教育可能仅仅充当影响个体幸福"工具"的观点。
关键词:
教育 幸福 工具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易迎霞
当前社会流动性减弱已是不争的事实,教育能否成为助推社会流动的有效手段?运用CHARLS(2015)数据定量检验了教育的代际传递性。研究发现:教育表现出显著的代际传递特征,且父亲对子代的教育传递性略高于母亲,父代对女儿的影响略大于儿子,代际传递在中部最强、西部次之、东部最弱。因此,政府应促进教育资源的城乡均等化配置,在农村帮助女孩接受初中以上非义务教育,为已婚、已育妇女提供更多的职业教育和再教育机会。
关键词:
社会流动 教育代际传递 有序选择模型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王群勇 赵玮
本文研究了一个新的切入点——"美貌"对家庭决策力有何种影响及具体的作用机制,并且通过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的数据进行验证。研究表明,妻子的美貌赋予了她们在夫妻间相对更多的权利,使她们能够拥有更多的实权。这种优势在排除可能的反向因果关系时,仍然保持稳健。根据已有的理论,我们提出美貌两种潜在的影响机制:首先,在新古典共同偏好的假设下,把家庭视作统一单位,那么美貌的妻子倾向于具有更强的沟通能力、工作能力、判断力,这时赋予妻子更大的权利更有利于提高整个家庭的福利;再者,在纳什议价的假设下,美貌使妻子在夫妻之间产生相对优势,具有更高的议价权。本文的研究结论将为家庭决策、女性婚姻平等及相关议题带来新的思路。
关键词:
美貌 家庭决策力 人际能力 内部博弈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陈刚
严格地政府管制不仅扭曲了市场信号,而且提高了创业活动的成本。使用4期CGSS调查数据,本文系统评估了政府管制对个人创业概率的影响。研究发现,政府管制显著降低了个人的创业概率,平均而言,样本城市的政府管制指数每上升一个标准差,个人的创业概率将会降低1.68个百分点左右。同时,政府管制对个人创业概率的影响存在异质性。总体而言,政府管制显著降低了个人从事"自我雇佣"的创业概率,但并未显著降低"自己是老板"的创业概率。另外,政府管制显著降低了"低社会网络组"和"低收入组"的创业概率,但并未显著降低"高社会网络组"和"高收入组"的创业概率。这意味着,新一届政府推行的"简政放权"改革可能不仅有助于提升中国...
关键词:
经济自由 政府管制 创业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李心雨 刘佳纯 万钇宏 王天宇 陈浩
近年来,建筑工人老龄化问题日益突出。通过分析年鉴数据、建筑工人问卷调查数据和建筑工地进场登记数据,本文发现建筑行业近10年来进入快速老龄化时期,但老龄化程度在纵向职级之间和横向工种之中呈现出显著的差异,一线工人和重体力、工作环境较差的技术工种老龄化程度更深。针对这些特征,本文从劳动力市场供给侧、需求侧以及供需匹配机制初步探究其成因。本文结论对人口老龄化背景下的管理实践和政策制定具有一定的启示。
关键词:
老龄化 建筑行业 工种异质性 职级异质性
[期刊] 教育与经济
[作者]
苏静 肖攀 胡宗义
本文利用CFPS微观面板数据,在对农户家庭多维贫困状态转化进行界定与识别区分的基础上,采用面板logit模型实证研究了教育、社会资本对农户家庭多维贫困状态转化的影响及其异质性。研究结果显示:教育与社会资本都显著地影响农户家庭多维贫困转化。劳均受教育程度提高将显著增加农户家庭脱离收入、生活条件、机会贫困的概率以及家庭多维贫困缓解的概率,显著降低家庭陷入诸类贫困的概率。社会资本积累增加将显著增加家庭脱离相对收入贫困、生活条件贫困和机会贫困的概率,也将增加家庭二维贫困缓解的概率,同时显著降低家庭陷入相对收入贫困和生活条件贫困的概率。教育与社会资本的交互项仅对家庭二维、三维贫困缓解(收入为相对标准)正向统计显著,表现出相互强化的互补关系。未能找到社会资本缓解绝对收入贫困及其多维贫困组合的稳定的正向支持证据。
[期刊] 教育与经济
[作者]
苏静 周振芳 肖攀
基于职业阶层流动视角,利用CLDS数据和Probit模型研究教育改善贫困阶层代际传递的效果与机制,并采用IV Probit模型进行检验。研究表明:(1)子代教育和父代教育显著促进了贫困群体实现代际阶层跨越,但对不同类型群体代际阶层跨越的影响存在显著差异。(2)贫困家庭子代通过自身教育实现阶层跨越的效应“70后”大于“60后”以及“80后”“90后”、城市地区大于农村地区、女性大于男性。(3)父代教育显著促进了“60后”以及“80后”“90后”个体、城市地区个体、女性个体实现代际阶层跨越;对“70后”个体、农村地区个体、男性个体的影响不显著。(4)父代教育和子代教育改善贫困阶层代际传递的机制与渠道表现出一定的差异性。增加就业稳定性、提升健康水平、积累社会资本、获得培训机会都是教育改善贫困阶层代际传递的重要机制与渠道。
关键词:
教育 贫困代际传递 阶层跨越 阶层继承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徐新扩 韩立岩
节能减排影响就业,反过来,就业影响节能减排吗?本文基于STIRPAT模型,采用中国城市家庭的调查数据,分析就业状态及其变动对家庭消费隐含碳排放的影响。结果表明:受雇、失业和退休对家庭消费隐含碳排放的影响系数分别为0.0927、-0.233和-0.157,就学的影响不显著;就业状态影响的差异说明就业状态变动会导致家庭消费隐含碳排放的变动;具体而言,受雇通过衣着、家用设备、家居、通讯、交通和文教娱乐等多类消费增加家庭的隐含碳排放,退休增加家庭医疗保健消费的隐含碳排放,就学人员食品消费的隐含碳排放较高。研究结果能够为家庭节能减排政策的制定提供参考。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余运江 高向东
利用中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控调查的微观数据,从多样化集聚经济和专业化集聚经济两个维度出发,将集聚经济的货币外部性与与技术外部性纳入统一的分析框架,在关注流动人口的空间选择效应和区域差异的基础上,分析了集聚经济对流动人口工资的影响,结果发现:专业化城市集聚对流动人口工资的影响存在着"门槛"效应.从流动人口的空间选择看,专业化集聚对高技能流动人口工资有显著的正向作用,对低技能的流动人口工资有显著的负向作用,呈现出强烈的两极分化态势,而多样化集聚对不同分位流动人口工资的影响比较均衡。从区域差异看,东部地区流动流动人口工资主要得益于多样化集聚,中部和西部地区流动人口工资更多的得益于专业化集聚。
关键词:
集聚经济 技术外部性 工资差异 流动人口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毛其淋 盛斌
本文利用1998~2007年高度细化的关税数据和工业企业大样本微观数据,实证考察了中国贸易自由化(包括产出关税减让与投入品关税减让)对企业出口动态影响的显著性与程度。本文发现:贸易自由化不仅显著促进了企业的出口参与决策,而且也提高了已有出口企业的出口强度,且后者的影响大于前者,表明贸易自由化更多地是通过集约边际影响中国的出口增长;产出关税减让对企业退出出口市场、进入出口市场的时间以及出口的持续时间都没有明显影响,而投入品关税减让则显著抑制企业退出出口市场、缩短进入出口市场的时间以及有助于延长企业出口的持续时间;贸易自由化对不同所有制企业的出口动态的影响存在显著差异,其中投入品关税减让对本土企业...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余静文 谭静 蔡晓慧
1998年住房市场化改革以来,中国房价经历了快速增长,房地产部门成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而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却在下滑。作为供给面的重要因素,全要素生产率是决定潜在经济增长的根本性力量。利用匹配的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和35个大中城市宏观数据,本文探究了高房价对行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尝试从全要素生产率的视角分析高房价与中国潜在经济增长的关联。研究发现,首先,高房价对行业全要素生产率产生了负面影响,房价收入比提高10%,行业全要素生产率下降2.56%,这说明高房价并没有通过流动性效应改善资源配置效率,反而导致要素配置扭曲程度加大;其次,高房价通过拉高房地产投资收益,挤出了企业研发部门的资源投入,抑制了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改善,进而制约潜在经济增长。本文研究结果为房地产过度繁荣所产生的负面效应提供了新的证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