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687)
- 2023(12879)
- 2022(11229)
- 2021(10818)
- 2020(9138)
- 2019(21483)
- 2018(21157)
- 2017(40616)
- 2016(22080)
- 2015(25009)
- 2014(24721)
- 2013(24697)
- 2012(22616)
- 2011(20525)
- 2010(20182)
- 2009(18444)
- 2008(17816)
- 2007(14967)
- 2006(12896)
- 2005(11331)
- 学科
- 济(91790)
- 经济(91699)
- 管理(59987)
- 业(56104)
- 方法(46672)
- 企(46556)
- 企业(46556)
- 数学(41748)
- 数学方法(41195)
- 中国(24835)
- 农(21801)
- 财(20052)
- 学(19944)
- 贸(18394)
- 贸易(18384)
- 业经(18031)
- 易(17947)
- 地方(15648)
- 理论(14513)
- 制(14482)
- 农业(14311)
- 和(14148)
- 环境(13776)
- 银(13003)
- 银行(12967)
- 技术(12921)
- 融(12641)
- 金融(12639)
- 行(12430)
- 务(12420)
- 机构
- 大学(314502)
- 学院(310073)
- 济(128935)
- 经济(126449)
- 管理(124587)
- 理学(109038)
- 研究(107982)
- 理学院(107835)
- 管理学(105757)
- 管理学院(105231)
- 中国(81574)
- 京(67279)
- 科学(67120)
- 财(55644)
- 所(54124)
- 研究所(49959)
- 农(47980)
- 中心(47850)
- 业大(46032)
- 财经(45922)
- 北京(43120)
- 经(42091)
- 江(41354)
- 范(40487)
- 师范(40132)
- 经济学(39520)
- 院(39221)
- 农业(37747)
- 经济学院(35721)
- 财经大学(34566)
- 基金
- 项目(219030)
- 科学(173089)
- 基金(161933)
- 研究(157406)
- 家(142242)
- 国家(141182)
- 科学基金(120979)
- 社会(99605)
- 社会科(94520)
- 社会科学(94496)
- 基金项目(85600)
- 省(82016)
- 自然(80219)
- 自然科(78428)
- 自然科学(78412)
- 自然科学基金(76971)
- 教育(72102)
- 划(70715)
- 资助(68470)
- 编号(62307)
- 成果(50210)
- 部(49367)
- 重点(49221)
- 发(45895)
- 创(44997)
- 课题(42885)
- 科研(42435)
- 教育部(42347)
- 创新(42015)
- 国家社会(41443)
- 期刊
- 济(131130)
- 经济(131130)
- 研究(92089)
- 中国(53720)
- 学报(49676)
- 科学(46921)
- 管理(44575)
- 农(42342)
- 财(38984)
- 大学(37362)
- 学学(35239)
- 教育(31345)
- 农业(30193)
- 技术(25875)
- 融(25749)
- 金融(25749)
- 经济研究(22581)
- 财经(21897)
- 业经(19313)
- 经(18661)
- 问题(17115)
- 业(16553)
- 图书(15535)
- 技术经济(15231)
- 理论(15019)
- 科技(14943)
- 统计(14854)
- 贸(14819)
- 资源(14593)
- 世界(13872)
共检索到44163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尹力博 韩立岩
在经济转轨与产业升级的历史进程中,通货膨胀一直是焦点问题。本文将中国分别纳入与代表性发达经济体和发展中经济体构成的经济系统,提炼双向通胀溢出特征,认知中国输入型通胀的程度、来源和主要传导渠道。实证结果表明:中国受到来自发达经济体和发展中经济体两个方面的通胀影响,与内源性形成四六开格局;输入型通胀的影响在三个季度到一年的时间段尤为突出;并且来自贸易渠道的影响强于来自外国直接投资的影响。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江凯
在经济发展不同阶段,中央银行通过实施差异化的货币政策工具和手段有效服务于物价稳定、经增长、充分就业和国际收支平衡等目标,然而,危机期间全球主要经济体纷纷采取低利率、定量宽松等刺激经济政策,国际货币超额供给导致全球通货膨胀预期不断升温。伴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和国际金融合作日益紧密,国际输入型通货膨胀对我国物价冲击日益显著,在金融危机后期和国际金融格局悄然变化新形势下,对物价新形势、金融市场新形势、人民币国际化进程提速背景下的输入型通货膨胀的分析,以及构建统计计量模型进行论证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和参考价值。
关键词:
金融危机 货币政策 通货膨胀 计量模型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顾书桂
近年来,随着我国CPI数值的不断攀升,通货膨胀再次成为人们重点关注的话题。继9月份物价出现小幅回落之后,2007年10月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再次上扬,同比上涨6.5%,与8月份创出的十年最高点持平。一、通货膨胀的起因及货币政策的局限性关于通货膨胀的起因,人们总是习惯于从供给和需求两个方面去分析。在供给相对稳定的时候,如果需求突然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苏梽芳
通货膨胀持续性关系到货币政策效果。利用1983~2008年月度CPI数据,应用自回归模型对我国通货膨胀持续性系数进行滚动样本估计以考察通货膨胀持续性动态特征。结果显示,无论是通货膨胀期间或者通货紧缩期间,都表现出强烈的持续性特征。而企业后顾性定价行为、非理性预期模式以及经济行为主体对货币政策的适应性是我国通货膨胀持续性长期高企的三种可能原因。
关键词:
通货膨胀 通货膨胀持续性 货币政策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何启志 范从来
现有测度通胀惯性的常用模型是仅含自身滞后因子的自回归模型,该模型不能有效反映通胀预期和波动性对通胀惯性的影响。本文在自回归模型基础上,构建了一个包含通胀惯性、学习型预期和波动性特征的通胀动态模型。该动态模型从均值和波动项两个方面反映了我国通胀水平的动态变化趋势和特征。针对上述模型不能有效反映通胀状态体制变化的缺点,本文还引入Markov机制转换模型来测度我国通胀水平的状态转移特征。利用分位数回归方法下的自回归模型、本文构建的通胀动态模型以及Markov机制转化模型实证研究了我国通胀的动态特征。分析表明:我国通胀水平具有较强的惯性特征;通胀惯性的形成机理比较复杂,学习型预期只能部分解释通胀惯性;...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王一萱
论我国的输入性通货膨胀中国人民银行北京分行王一萱1993年以来,我国面临着又一轮通货膨胀,理论界对此轮通货膨胀的性质也争论不休,有人认为是需求拉上型,有人认为是成本推进型,也有结构性通货膨胀之说。但应该充分认识到,随着我国外汇管理体制的改革,经常项目...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常清 刘慧
自今年7月以来,世界经济已经走出了经济危机的阴影,开始复苏。而今年年初我国经济便开始呈V型反转走势,逐步企稳向好。然而,在经济不断好转的同时,我国通货膨胀预期不断增强。国务院提出的管理好通货膨胀预期,应该是我们当前的一项重要任务。本文从如何管理好输入型通货膨胀预期的角度谈谈看法。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刘金全 刘悦
本文运用我国37个工业大类行业PPI数据构建TVP-SV-FAVAR模型,实证研究了输入型通货膨胀在不同发展阶段、上下游价格、不同类型行业传导的结构性特征及其行业异质性。研究结果发现,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对我国PPI和CPI均产生了影响,我国存在输入型通货膨胀压力。输入型通货膨胀的传导强度从上游行业到下游行业依次递减,对能源资源密集型行业的传导强度最大,其中上游能源开采类行业的传导系数最高,对资本技术密集型行业的传导强度次之,对劳动密集型行业的传导强度较弱。输入型通货膨胀更多向生产环节传导,向流通环节的传导强度弱化,但是会推升流通环节成本降低企业利润。输入型通货膨胀的传导具有明显的顺周期和“易涨难跌”特征,在国际大宗商品价格的上涨阶段的传导强度最大,在平稳阶段的传导强度次之,在下跌阶段的传导强度最弱。我国经济在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以及大宗商品价格高位运行背景下,政策调控应把握好输入型通货膨胀传导的结构性特征,据此开展分类调控、精准调控、依时调控,综合平衡“稳增长”和“防通胀”目标,着力稳定宏观经济大盘。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左小蕾
2007年的通货膨胀是总需求主导,而2008年的通货膨胀原因发生了变化,成本推动成为主导因素,因此,在治理以总需求拉动为主的通货膨胀的同时,有必要密切关注总供给推动的价格水平上涨,提前制定防范措施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黄安仲 谢海蓉
以2006年以来的我国通货膨胀为例,检验了这段时期的通货膨胀是否是输入型的。研究表明,我国钢铁、机电和轻工产品出口价格的变化导致了外国进口商品价格的变化,并进而引起我国通货膨胀的变化。
关键词:
输入型 通货膨胀 累积效应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刘磊
通货膨胀预测对于中央银行制定和实施货币政策非常重要,目前我国尚未形成完备的通货膨胀预测机制,系统的、全面的通货膨胀预测模型和方法也相对匮乏,造成中央银行在制定和调整货币政策时缺乏直接依据。针对这一现状,采用LSTAR模型刻画了我国通货膨胀非线性动态特征,并在此基础上比较无限制VAR模型、LSTAR模型和贝叶斯向量自回归模型(BVAR模型)的预测效果。实证结果表明,加入国际原油价格指数、银行间同业拆借利率和贷款规模变量的BVAR模型预测精度较高,并且模型的解释力较强,能够较好地预测我国现阶段的通货膨胀趋势。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杨缅昆
对我国当前通货膨胀如何定性,是正确制定和实施宏观调控政策的重要前提。本文针对目前的一种主流观点,即将我国当前的通货膨胀定性为"输入型"的观点,提出了相左的看法。在此基础上,通过建立经济模型,并借助统计资料,从理论上论证了我国当前通货膨胀属于"外汇推动型"。以这一认识为前提,指出为了避免通货膨胀的"硬着陆",防止在治理通货膨胀过程中导致国内经济受到伤害,有必要重新调整宏观调控措施。为此针对外汇推动型通货膨胀的特点,提出了若干"软着陆"的宏观调控措施的建议。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王京晶
本文基于通货膨胀国际传导理论,指出开放条件下输入型通胀传导路径主要包括:进口价格路径、国际金融衍生品价格路径以及贸易顺差引致货币供给路径。通过选取2005-2010年期间月度数据,运用误差修正模型、格兰杰因果检验、方差分解等计量方法,对输入型通胀因素与国内物价波动之间互动关系进行实证检验。结果发现:国际金融衍生品价格、进口价格主要改变生产厂商的生产要素价格,最终表现为PPI的变动。由于虚拟部门集聚资金对货币供给量的分流作用,以及PPI与CPI之间传导不通畅等原因,输入型通胀因素对CPI波动的影响程度被大大削弱。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张同斌
本文构建了分区制附加预期的新凯恩斯菲利普斯模型,构造物价一致合成指数作为通货膨胀变量,基于时变概率马尔科夫区制转移(MS-TVTP)方法分析通胀预期对通胀形成的差异化影响并研究通货膨胀状态的时变转换特征。结论认为,在适度通胀阶段,通胀预期最易于形成通货膨胀;在高通胀状态下,受到经济基本面和通胀"惯性"的影响,通胀预期对通胀的影响程度减弱;低通胀区制中的通胀预期往往难以自我加强,通货紧缩的循环不稳固。此外,MS TVTP模型中通货膨胀时变区制转换概率的估计结果表明,相对于推动通胀上升,需求和供给因素驱动通胀回落的时滞更长,并且需求和供给因素对通胀状态转换的作用由稳定向逐渐增强转变。管理好通胀预期...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王培辉 袁薇
本文应用带单位根的门限自回归模型,对我国1990年以来通货膨胀率的动态路径进行了模拟分析。通过估计和检验发现我国通货膨胀具有明显的非线性特征,模型较好地拟合了通货膨胀的动态调整过程。我国通货膨胀调整存在减速通货膨胀状态、适中通货膨胀状态和加速通货膨胀状态三个区制。适中通货膨胀状态是一个平稳的自回归过程,减速通货膨胀状态、加速通货膨胀状态则是具有单位根的自回归过程,具有自我加速的作用。在不同的区制下,通货膨胀率均有较高的持久性,但中间状态的持久性明显低于其他两种状态。
关键词:
通货膨胀率 非线性 门限自回归模型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