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690)
2023(4092)
2022(3375)
2021(3367)
2020(2793)
2019(6675)
2018(6400)
2017(12050)
2016(6300)
2015(7439)
2014(7122)
2013(7368)
2012(7022)
2011(6557)
2010(6265)
2009(5778)
2008(5696)
2007(4765)
2006(4212)
2005(3984)
作者
(16634)
(13896)
(13750)
(13354)
(8853)
(6497)
(6206)
(5480)
(5402)
(4930)
(4696)
(4604)
(4592)
(4457)
(4381)
(4377)
(4177)
(4061)
(3898)
(3574)
(3570)
(3307)
(3235)
(3160)
(3124)
(3085)
(3025)
(2765)
(2745)
(2694)
学科
(33106)
经济(33078)
方法(15712)
数学(14945)
数学方法(14912)
管理(14725)
(12443)
中国(12289)
(9820)
贸易(9814)
(9726)
(8686)
企业(8686)
(8007)
(6637)
银行(6637)
(6487)
(6467)
(5780)
金融(5780)
(5545)
关系(5419)
(5413)
业经(4792)
环境(4671)
出口(4455)
出口贸易(4455)
(4455)
(4341)
(4163)
机构
大学(93807)
学院(89598)
(52567)
经济(52043)
研究(37934)
管理(33578)
中国(32549)
理学(28809)
理学院(28499)
管理学(28329)
管理学院(28150)
(21528)
(20804)
经济学(18681)
科学(18478)
(18422)
财经(17656)
经济学院(16932)
研究所(16764)
(16593)
中心(16344)
北京(14176)
财经大学(13573)
(13411)
(11912)
科学院(11881)
研究中心(11315)
社会(10955)
(10867)
(10721)
基金
项目(58277)
科学(47475)
基金(46839)
研究(43507)
(41011)
国家(40781)
科学基金(34562)
社会(31506)
社会科(30180)
社会科学(30176)
基金项目(23600)
资助(20281)
自然(20136)
自然科(19720)
自然科学(19714)
自然科学基金(19434)
教育(19280)
(17138)
中国(16774)
(16216)
(15705)
编号(15178)
国家社会(15134)
教育部(13970)
重点(13207)
(12675)
人文(12574)
成果(12503)
社科(12184)
重大(12034)
期刊
(51177)
经济(51177)
研究(31657)
中国(18172)
(14575)
管理(12653)
科学(12423)
(11122)
金融(11122)
学报(11003)
经济研究(10230)
(10054)
财经(9454)
(9317)
大学(9031)
国际(8810)
世界(8579)
学学(8444)
(8333)
问题(7296)
农业(7294)
理论(6703)
价格(6541)
技术(6197)
教育(5905)
实践(5815)
(5815)
(5312)
业经(5139)
技术经济(4905)
共检索到14243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王皓  周黎安  
本文对2002-2004年中国轿车厂商的竞争行为进行假设检验。结果表明:2004上半年轿车行业体现出“内资集团价格战”的特征;在价格战之前,合谋集团的“内资纽带”特征非常明显;而在价格战之后,合谋集团的“外资纽带”特征更加鲜明。基于需求冲击的价格战解释不能令人满意。而从产品差异化程度的变化出发,配合中国轿车行业的合资特征,不仅能够解释价格战,而且能解释价格战前后合谋集团特征的变化。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盛宝柱  罗明  
2002年,可以说几乎所有的轿车企业都先后加入了降价的行列,各种档次的轿车都有不同幅度的降价。降价成了车市的一道风景,消费者的购车热情犹如火山爆发,市场形势一片大好,不是这个品牌全线飘红,就是那个车型再创新高。据统计,由于降价,2002年,国产汽车出现产销两旺,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陈志鹏  
文章以贝恩的市场结构分类法为基础,考察我国轿车行业的市场结构状况,认为其市场结构逐渐向低垄断型转变,自从加入WTO以后,竞争有进一步加剧的趋势。我国轿车产业市场集中度不高,说明我国的轿车行业还存在诸多问题。文章旨在通过对我国汽车行业市场结构进行定性和定量的分析,提出一系列建设性意见。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干春晖  李雪  
随着中国市场化改革的不断深入,价格战成为各行各业企业间不断上演的舞台剧。文章旨在从产品差别化与企业间合谋的相互关系出发,来分析企业频繁选择价格竞争而难以进行合谋的原因,即产品垂直差别水平的降低将使合谋难以维持,价格战容易爆发。因此,解决价格战的途径之一是中国企业应该加大自主创新的能力,提高产品垂直差别化程度。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王皓  马翠花  
中国轿车行业的品牌价值正处于动态变化的趋势之中。在控制产品差异化特征之后,外国品牌对本土品牌具有显著的溢价,但其溢价逐年递减;在4大类国别品牌中,欧系品牌具有显著的溢价,其溢价也在逐年递减;在10类企业品牌中,6个企业有显著的品牌溢价,1个有显著的品牌折价,其它品牌则不显著。轿车的车型特征与价格之间的关系并非简单的线性关系,而是呈现出"U型"的关系。这些研究结果有助于我们理解近几年来本土企业对自主品牌的发展战略所进行的调整。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杨东进  
政府蔽荫是指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在实施其经济职能时,通过行政权力而非市场手段对部分国有企业、国有控股企业实施的具有非公平性的、带有“父爱主义”色彩的影响。本文对中国轿车行业中政府蔽荫的来源、发展及其危害进行了分析,认为在中国转轨经济过程中,政府蔽荫导致了自主品牌的缺失。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韩民春  袁秀林  
本文运用市场集中度、HHI指数和厂商规模的对数方差等市场结构指标,研究了1993-2002年我国轿车市场的结构特征,证明曾一度处于高寡占的轿车市场已逐步趋向于多元化竞争。加入世贸组织后,跨国汽车公司参与我国汽车工业大重组格局已基本确定,但这并不是市场充分竞争的结果。世贸组织过渡期结束后,我国轿车市场仍有面临被重新洗牌的危险。我国轿车行业只有在进一步加大公平、有序竞争的基础上进行重组,才能创建稳定、成熟的市场结构。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王皓  
企业的新产品定位决策表现出两方面特征,一是路径依赖,二是差异化合谋。寡头企业为了避免成为反垄断调查的目标,通过协调产品差异化的方式,形成比价格合谋更加隐蔽的合谋。本文收集了中国轿车企业1998—2013年生产的530种车型的信息,通过属性价格模型构造产品空间,对新车型定位决策进行分析。本文的主要发现如下:1轿车企业的新产品定位决策表现出"路径依赖"特征,即新车型贴近本企业的已有车型;2轿车企业的新产品定位决策表现出"差异化合谋"特征,即新车型远离竞争对手的已有车型;3企业资源对"路径依赖"特征和"差异化合谋"特征存在调节作用;4本土企业与外资企业在"路径依赖"方面没有差异,但在"差异化合谋"方...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胡昭玲  
本文旨在对战略性贸易政策在中国的适用性问题进行经验研究。文中以轿车制造业为例 ,分析了应用战略进口政策对该行业进口量、企业利润及国民福利产生的影响。本文的分析结果说明 ,只要选定适当的行业和产品 ,战略性贸易政策在中国也具备应用的可能性 ,适度的关税保护政策可以起到提高国民福利的作用。无限制地高筑关税壁垒是错误的 ,正确选择保护程度十分重要 ,中国现行的关税与最佳关税相比是过高的。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孙文远  
This paper investigates applicability of trade and industrial policy in chinese car market from social welfare and put up empirical analysis, using CES utility function. The paper finds that the competition of car industry of china is more competitive than Bertrand competition and moderate tariff and subsidy is beneficial to improve social welfare. It is a right to continue to reduce tariff level.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张光海  
本文对跨国企业网络的形成机理进行了分析,认为跨国企业网络的产生,是本土企业和跨国公司基于产业链和价值链的差异而产生的相互需求的结果。本文指出跨国企业网络在较短时间内提升了我国轿车行业产品结构,同时造成我国本土企业在产业链竞争中长期处于依附境地。最后,提出了相应对策以趋利避害。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卢泰宏   张红明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董积生  吴涛  
一、价格战,新时期醒目的经济现象这里所说的价格战,是指企业为了自身的生存发展而围绕价格水平开展的市场竞争行为。在短缺经济年代,由于市场供不应求,企业可以抬高商品售价以获得高额利润。而在过剩经济时期,随着市场供求格局的易位变化,卖方之间竞争加剧,企业则经常采取降价手段进行促销。目前在我国市场上,据统计,九成以上的产品出现了供大于求的状况,这还是在很多企业生产能力没有完全发挥时的情况。一旦这些企业的生产能力得以完全发挥,则市场上供大于求的状况将更甚。在这种情况下,为了尽快销出产品,加快资金周转,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