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289)
2023(9506)
2022(8162)
2021(7855)
2020(6628)
2019(15764)
2018(15478)
2017(29320)
2016(16139)
2015(18885)
2014(19295)
2013(19272)
2012(18216)
2011(16701)
2010(16768)
2009(15700)
2008(15956)
2007(14576)
2006(12532)
2005(11581)
作者
(48044)
(40361)
(40037)
(38597)
(25748)
(19394)
(18526)
(15694)
(15234)
(14600)
(13872)
(13619)
(12926)
(12853)
(12804)
(12584)
(12205)
(11801)
(11782)
(11703)
(10092)
(9864)
(9815)
(9224)
(9132)
(9065)
(9006)
(8937)
(8216)
(8155)
学科
(73688)
经济(73622)
管理(43113)
(41390)
方法(35186)
(32041)
企业(32041)
数学(31654)
数学方法(31442)
中国(21972)
(19540)
(18013)
(17369)
贸易(17358)
(16933)
(14783)
(14033)
业经(13231)
(12618)
银行(12595)
农业(12381)
(12179)
金融(12177)
(12078)
地方(12075)
(10791)
财务(10767)
财务管理(10730)
(10518)
企业财务(10110)
机构
大学(244179)
学院(241955)
(109746)
经济(107652)
管理(88960)
研究(86885)
理学(75338)
理学院(74458)
管理学(73347)
管理学院(72876)
中国(69380)
(52634)
科学(50236)
(49987)
(44915)
(40963)
研究所(40352)
财经(39881)
中心(39872)
(36681)
(36293)
经济学(35979)
北京(34140)
业大(33666)
经济学院(32595)
农业(32330)
(30866)
师范(30575)
(30469)
财经大学(29541)
基金
项目(150980)
科学(118082)
研究(111263)
基金(110792)
(96400)
国家(95640)
科学基金(80651)
社会(71140)
社会科(67454)
社会科学(67432)
基金项目(57669)
(55932)
教育(51682)
自然(50504)
自然科(49343)
自然科学(49326)
自然科学基金(48486)
(47986)
资助(47049)
编号(44799)
成果(37260)
(35564)
重点(34319)
(32805)
课题(31228)
(30777)
教育部(30590)
国家社会(30330)
中国(30265)
大学(29556)
期刊
(121609)
经济(121609)
研究(76475)
中国(49443)
(40025)
学报(36972)
(36619)
科学(34077)
管理(31594)
大学(27663)
(25865)
金融(25865)
学学(25804)
教育(24606)
农业(24455)
财经(21039)
技术(20930)
经济研究(20696)
(18225)
业经(18011)
问题(16706)
(16509)
国际(14354)
(14341)
世界(13551)
技术经济(13143)
统计(12028)
理论(12005)
图书(11347)
商业(11321)
共检索到37258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吕阳  
对于在位企业而言,进入壁垒对于保持其竞争优势至关重要。产品差异化是在位企业构建进入壁垒的重要手段之一。本文通过一个两阶段动态博弈模型,分析了在位企业通过合理的产品差异化程度设置进入壁垒的问题,进而从产品差异化的角度解释了轿车市场的进入壁垒问题。轿车产品通常具有较大的差异。产品的差异性一方面使得在位企业拥有竞争优势,另一方面有使得进入者可能在产品空间中找到理想的位置进入。为了达到遏制进入的目的,在位企业应当合理地设置自己的产品线,使得自己的产品保持合理的差异程度。合理的差异化程度将使得进入者在进入之后面对相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陈亮华  
本论文针对中国汽车行业入世后的发展状况 ,对中国汽车(轿车)的市场进行了系统的分析 ,汽车工业作为工业化过程中最具有代表性的产业之一 ,其生产和消费关系到了中国新型工业道路的几乎所有主要方面 ,可以毫不夸张的讲 ,汽车业牵动了整个中国新型工业化过程 ,而且关系到了中国建设小康社会的宏大战略。本论文以轿车的行业概况 ,产业政策 ,消费分析 ,厂商行为四个方面为着眼点 ,试着开展探索 ,特别是针对国内目前汽车(主要是轿车)行业的营销现状、问题及趋势展开讨论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方昕  
前言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发展中国的轿车工业已引起人们的关注。近年来,国内外研究人员从多方面以2000年为时点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为有关部门制定中国轿车工业的发展战略提供了依据。现在,我国的轿车工业正在步出低谷,2000年的发展目标正在逐步实现,然而,中国的轿车工业要想长期稳定的发展,需要的是一个长远的产业扶植政策和发展战略。一、中国轿车市场状况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施中华  郁义鸿  
本文回顾了中国汽车工业的发展阶段,认为目前中国轿车市场已经进入“品牌扩散”时期,并总结了这个时期市场若干方面的产业组织特征。随后以产品差异化理论为基础,分析了品牌扩散策略的优势和劣势。我们的结论表明,领先企业有动机通过品牌扩散进入新的细分市场,并提高企业盈利能力。厂商从低端市场通过品牌扩散进入高端市场,反而有利于高端市场维持高价位;而厂商从高端市场通过品牌扩散进入低端市场,其品牌扩散对高端市场的威胁较大,会引发低端市场新的价格战。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王燕  
轿车作为我国汽车工业的支柱,在近几年里得到迅猛发展,成为我国汽车市场新的增长点,其市场份额逐年扩大,95年的轿车产量和销量分别占整个汽车产量和销量的22.3%和22,6%。但是我国的轿车工业由于一段时期指导思想的偏差与外部条件的制约,无论是生产规模还是产品的产量与质量,都不能与现代汽车工业发展的一般情况相提并论。通过对汽车工业先进国家的考察,我们看到美、日、德、法等国家无不把轿车的生产放在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王邦兆  张爱龙  
我国的轿车市场将呈现以下变化趋势:(1)竞争将更趋激烈,尤其是加入WTO之后,国外著名跨国公司的知名品牌将会更加看好中国这个大市场。(2)我国居民对轿车的消费需求正日益上升,但考虑到加入WTO后世界知名品牌加入国内市场竞争,消费者挑选的余地将增大,以及关税的下调,必将导致轿车价格的下降,消费者持币观望的心理将更普遍。我国的有关企业对这样的市场变化趋势理应有充分的认识,并及时调整企业的经营战略和经营策略,以便在日后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取得有利的地位。本文将以豪泰林价格模型为基本模型,并讨论了消费者对质量的偏好系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李纲  毕振力  
本文以某一特定的时段为数据采集的期限,通过几个主要的汽车网站,收集了目前市场上汽车产品的车型主要参数、厂家指导价,并根据研究需要定义了几个分类尺度,基于这些基础数据,利用SPSS软件,采用聚类分析的方法,对目前主要的轿车产品进行了聚类处理,从处理的结果出发,分析了目前我国国产轿车的竞争格局,就整个轿车市场的竞争态势、企业产品线战略及竞争关键因素提出了建设性意见。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刘冉  周雪梅  赵超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豆均林  
随着我国轿车市场的持续高速增长,价格策略已成为影响竞争的关键性因素之一。目前国际汽车巨头在我国的合资轿车生产企业,基本上都采取攫取高利润的价格策略。在轿车价格不断下降的背景下,我国的内资轿车生产企业要在竞争中取得成功,就必须重视价格策略。
[期刊] 数理统计与管理  [作者] 高云龙  袁亮  
本研究立足于东风悦达·起亚赛拉图轿车并紧紧围绕及其主要竞争车型北京现代·伊兰特、上汽通用别克·凯越展开,从当前国内中低级轿车市场的实际情况出发,以在国外广泛使用且功能强大的对应分析为研究方法,以SAS8.2统计软件为分析工具,对我国中低级轿车市场营销环境和家庭轿车购买决策行为展开定量的研究,进而发现赛拉图轿车的顾客群体特征,从而有针对性地制定一系列有效的营销策略,包括品牌、价格、服务、渠道等方面,以期能帮助赛拉图轿车以及东风悦达·起亚在轿车市场竞争中取得更多的竞争优势。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孙巍  谢淑萍  朱嫒玲  林国怀  
在对国内文献进行系统评述的基础上,指出"市场周期说"和"价格决定说"对于解释当前轿车市场的局限性,进而提出了现阶段轿车市场需求规律的"收入效应说"。通过选择2004-2006年度21种典型车型的月度数据,在构建了时间横截面和时间序列都具有可比性的价格指数的基础上,构建了描述市场需求和价格与收入水平之间关系的计量经济模型,利用该模型对各档次车型的市场供求规律进行了深入系统的分析,通过对轿车价格指数和城镇居民平均可支配收入与轿车市场需求量之间关系的检验,初步验证了现阶段轿车市场需求的周期性演化规律和收入效应说,揭示出高档车型目前存在着收入效应带来的需求缺口现象。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行伟波  张康  石光  岳阳  
减少区域间市场分割和构建全国统一市场是实现经济内部大循环的重要途径。汽车作为中国各地区重点发展的支柱产业之一,能高效地实现市场整合,对于拉动全国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利用国产乘用车数据,基于Obstfeld和Rogoff(2000)模型,分析中国的乘用车销售是否在企业总部所在地呈现明显的本地偏好。控制了一系列变量之后的结果表明,乘用车企业的本地市场占有率显著高于非本地,并具有明显的企业异质性和区域异质性。基于贸易引力模型的分析发现地区间乘用车销售存在明显的贸易壁垒,但相对较小且呈逐年下降的趋势,说明中国乘用车市场一体化的进展卓有成效。本文采用双重差分模型评估数据期内各省份发布的汽车产业扶持政策的影响,发现各地产业扶持政策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本地偏好的增强。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鲍晓华  朱达明  
本文构建了非线性引力模型,并利用1995-2009年全球112个国家的技术性生贸易壁垒(TBT)通报数据和双边贸易数据,对出口国遭遇TBT的差异化效应进行了经验检验。结果表明,进口国设置的TBT不仅限制了各国出口,同时该限制效应会随出口国别及时间发生动态变化。出口国遭遇TBT的差异化效应具体表现为:人均收入越高,其遭遇TBT的贸易限制效应越小,拥有越高的TBT应对能力;生产技术水平和政府管理能力的提高,可以显著降低TBT的贸易限制效应,这就使得长期内TBT对一国出口增长的贡献可能为正,经过测算,2002-2009年TBT限制效应的降低对中国出口增长的贡献约为5%。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