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2870)
2023(18836)
2022(16461)
2021(15659)
2020(13086)
2019(30633)
2018(30612)
2017(58391)
2016(32137)
2015(36838)
2014(37305)
2013(37192)
2012(34859)
2011(31809)
2010(32279)
2009(29658)
2008(29767)
2007(26717)
2006(23630)
2005(21590)
作者
(95503)
(79250)
(79146)
(75396)
(50929)
(38130)
(36190)
(31063)
(30215)
(28931)
(27071)
(27003)
(25470)
(25446)
(24873)
(24495)
(23909)
(23539)
(22890)
(22797)
(20058)
(19777)
(19323)
(18082)
(17906)
(17869)
(17837)
(17823)
(16209)
(15964)
学科
(135947)
经济(135805)
管理(90305)
(87015)
(70600)
企业(70600)
方法(58168)
数学(50050)
数学方法(49468)
中国(40088)
(37865)
(33179)
地方(30937)
业经(29725)
(28791)
(27224)
贸易(27204)
(26452)
(26384)
农业(25128)
(22932)
银行(22871)
理论(22539)
(21895)
(21383)
金融(21379)
(21287)
环境(20284)
(20266)
财务(20168)
机构
大学(465931)
学院(465099)
(189172)
经济(184844)
管理(176958)
研究(163524)
理学(150453)
理学院(148662)
管理学(146117)
管理学院(145262)
中国(126015)
(101822)
科学(100716)
(87687)
(85025)
(78552)
研究所(76711)
中心(74100)
(71805)
财经(68730)
业大(67941)
北京(65917)
(63637)
师范(63040)
(62147)
农业(61293)
(58503)
(58236)
经济学(56634)
经济学院(50965)
基金
项目(299950)
科学(233138)
研究(221313)
基金(213865)
(185966)
国家(184342)
科学基金(156200)
社会(136172)
社会科(128844)
社会科学(128809)
(117071)
基金项目(112768)
教育(102548)
自然(100635)
(98790)
自然科(98212)
自然科学(98185)
自然科学基金(96394)
编号(92169)
资助(89898)
成果(76982)
重点(67472)
(66565)
(66343)
课题(64774)
(61233)
创新(57119)
科研(56872)
教育部(56513)
大学(56162)
期刊
(218536)
经济(218536)
研究(144190)
中国(97463)
学报(73299)
(72454)
(67688)
科学(67058)
管理(66135)
教育(57588)
大学(54598)
学学(50716)
农业(49356)
(46737)
金融(46737)
技术(42143)
业经(35670)
经济研究(34367)
财经(33789)
(28962)
问题(28780)
图书(27182)
(26526)
(24178)
技术经济(23364)
理论(22661)
(21494)
国际(21247)
商业(21078)
科技(21042)
共检索到71764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鲁强  余伟萍  
汽车工业的发展一共有三种战略模式,即完全自主发展模式、完全开放模式和自主开放模式。中国轿车产业走的是一条以市场换技术的自主开发模式,更偏向于开放;中国载货汽车产业走的也是自主开放模式,但是更偏向自主开发。在新的经济环境和技术环境下,中国载货汽车产业必须加快载货汽车产业集团化、规模化战略变革,加大技术更新和研发投入力度,加强载货汽车品牌化和国际化战略,才能提高载货汽车产业市场的竞争力。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陈力华  杨亚莉  
在中外品牌汽车激烈竞争中,中国自主品牌汽车虽然占据了一定的市场份额,呈现出较好的发展势头,但仍然存在质量不高、技术落后等问题。本文开展中国自主品牌汽车发展战略的研究,通过对中国自主品牌汽车发展现状的研究,明确中国自主品牌汽车存在的问题和发展机遇。从自主品牌汽车竞争优势、竞争劣势、潜在优势和外部威胁等方面对我国自主品牌汽车进行了SWOT分析,结合中国自主品牌汽车典型代表的成功经验,分别从技术策略、产品策略、品牌策略、市场策略和管理策略提出中国自主品牌汽车的发展战略。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盖国凤  申健  
随着汽车保有量的增加,汽车服务业已经成为我国汽车产业主要的利润来源。本文主要依靠汽车消费者行为、汽车服务链和行业利益相关者的研究,结合汽车服务业现状,提出适合汽车服务业发展的战略思路。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宗刚  李红丽  
本文通过对汽车产业国内外环境的分析,进一步对北京发展汽车产业的优势和劣势进行了客观分析,运用竞争战略、战略联盟、产业集群相关理论,结合北京汽车产业发展现状,研究北京汽车产业的发展战略,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刘继伟  
文章分析了中国汽车再制造产业的政策、经济、法律、人文等外部环境和资源、技术、行业竞争等内部因素,提出了发展中国汽车再制造产业的布局与产品定位战略、国际合作战略、技术创新战略、规模化发展战略和人力资源培养战略。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樊崇  赵成祥  段钧洋  
文章以德国、美国和日本为例,对比了国外先进汽车文化的演变过程;以2000年和2009年为时间节点,文章将中国汽车文化的演变历程分为了三个阶段。借鉴国外先进汽车文化的形成过程,基于中国汽车文化的发展现状,文章构建了中国汽车文化模型。在后疫情时代背景下,文章对中国汽车文化进行了SWOT战略分析,并提出中国要重塑汽车文化,必须把握绿色环保的消费理念以及文明和谐的驾驶行为两大战略方向,引导中国的汽车文化一步步朝着绿色健康的方向发展。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宗刚  马宁  
本文从世界汽车零部件和国内零部件工业发展现状入手,分析了北京汽车零部件工业的发展历史、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探讨了这些问题产生的原因。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发展北京汽车零部件工业的对策及建议。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祝志华  
目前正值全球汽车零部件行业大动荡、大变革的时代,针对当前行业发展中出现的现实问题,作为汽车零部件制造企业的T公司企业面临着发展战略的制定和实施。文章通过对T公司发展现状的描述及存在问题的梳理,从公司发展战略的高度,预测和把握企业的未来。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柳州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课题组  邹继业  伍文能  
汽车工业是柳州市第一大支柱产业,至今已经形成比较完整的生产布局和产品系列,汽车工业具有相当规模,也确立其在柳州经济发展乃至广西经济发展中的战略地位。随着全球汽车工业竞争日趋激烈的新形势,柳州汽车工业遇到前所未有的新挑战。因此,要把柳州汽车工业建设成为西南地区乃至全国占有重要地位的汽车城,就要促进汽车产业组织的合理化,使其支柱产业的地位更为明显,从而实现规模经济。文章在对柳州汽车工业发展进行SWOT分析基础上,从产业集群发展战略、创新战略、国际化战略、新能源战略、金融创新战略和人才支撑战略等六个方面提出了促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郑彬  乔英俊  
随着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蓬勃发展,电动化、网联化、智能化、共享化正在成为汽车产业新的演进方向,汽车芯片需求日益旺盛。2020年由于新冠疫情引发的汽车芯片短缺,暴露出中国汽车芯片产业自主创新水平不高、产业供给能力不强、处于产业链中低端等短板。面对中国汽车芯片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需要推动跨产业、全链条的协同创新发展,加快制定汽车芯片国家标准规范和检测认证体系,加强跨学科、多层次专业人才引进培养,进一步完善引导产业健康发展的政策措施,推动汽车芯片产业迈向中高端,为提升中国汽车产业链、供应链自主保障能力提供有力支撑。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史自力  
21世纪上半期,中国在保持社会稳定和市场化改革的前提下,经济将有更大发展,总量有可能超过美国。七五规划以后中国汽车产业被列入国民经济支柱产业,但要逐步建成像美国、日本那样千万辆级的强大汽车产业,体现出大国的竞争能力,需要长期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史自力  
在汽车产业全球化过程中,美日欧汽车产业表现出一种三极化趋势。在三极化格局下,由于利益的多元性,策略性技术联盟亦成为汽车产业的一个重要组织特征。中国在与美日欧相同人均GDP水平时,汽车拥有量和市场规模均在下限,是潜在的"汽车超大型国家",开拓和利用这种比较优势,完全有可能通过动态发展形成竞争优势。实现这个目标,关键在于要有一个正确的国家战略,从根本上解决中国汽车产业的企业制度创新,形成规模经济,实现产业跨越发展。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万学军  
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汽车出口保持了年均36.16%连续高增长。整车出口从2001年的2.6万辆增长到2012年的105.6万辆,突破了百万辆大关,展现出中国汽车出口的巨大潜力。然而,中国作为年产1927.18万辆的汽车生产大国,出口量仅占生产总量的5.48%,与发达国家占比普遍超过50%显得微不足道。特别是随着出口的不断扩大,出口产品低端化、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陈建国  张宇贤  
一、我国汽车产业发展基本情况 2000年以来,在投资消费的双重拉动下,我国汽车产业摆脱了长达6年的持续低迷时期,进入了一个快速发展阶段。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