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660)
- 2023(9491)
- 2022(7676)
- 2021(7423)
- 2020(5599)
- 2019(12896)
- 2018(12444)
- 2017(23099)
- 2016(12057)
- 2015(13859)
- 2014(13340)
- 2013(12983)
- 2012(11900)
- 2011(10882)
- 2010(10718)
- 2009(10001)
- 2008(9730)
- 2007(8132)
- 2006(7010)
- 2005(6485)
- 学科
- 济(50673)
- 经济(50618)
- 管理(32711)
- 业(30626)
- 企(24335)
- 企业(24335)
- 贸(21611)
- 贸易(21597)
- 方法(21211)
- 易(21086)
- 数学(18351)
- 数学方法(18238)
- 中国(17613)
- 农(14109)
- 业经(11207)
- 财(10941)
- 制(9472)
- 关系(9463)
- 出(9325)
- 融(9190)
- 金融(9189)
- 银(8866)
- 银行(8862)
- 农业(8756)
- 行(8636)
- 环境(8164)
- 理论(7969)
- 口(7648)
- 出口(7647)
- 出口贸易(7647)
- 机构
- 学院(167374)
- 大学(167039)
- 济(80978)
- 经济(79825)
- 研究(61878)
- 管理(60379)
- 理学(51765)
- 理学院(51209)
- 管理学(50665)
- 管理学院(50341)
- 中国(48737)
- 京(35392)
- 财(34420)
- 科学(31733)
- 所(29306)
- 财经(27780)
- 经济学(26927)
- 中心(26868)
- 研究所(26581)
- 经(25611)
- 经济学院(24360)
- 北京(23236)
- 院(22751)
- 范(22736)
- 江(22632)
- 师范(22588)
- 财经大学(20806)
- 农(20704)
- 贸(19495)
- 师范大学(18618)
- 基金
- 项目(109484)
- 科学(87234)
- 研究(86998)
- 基金(80794)
- 家(69379)
- 国家(68827)
- 科学基金(58600)
- 社会(57717)
- 社会科(54745)
- 社会科学(54737)
- 教育(40829)
- 基金项目(40589)
- 省(39013)
- 编号(34894)
- 划(33722)
- 自然(33504)
- 资助(33383)
- 自然科(32725)
- 自然科学(32717)
- 自然科学基金(32198)
- 成果(28998)
- 部(26506)
- 国家社会(25440)
- 中国(25071)
- 重点(25064)
- 课题(24808)
- 发(24717)
- 教育部(23652)
- 创(23433)
- 性(22692)
共检索到25806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李文锋
中国轻工外贸总体上仍处于全球价值链低端,部分企业逐步由代工(OEM)向贴牌(ODM)再向自有品牌(OBM)价值链中高端方向迈进。通过代工、自主品牌、外贸服务供应链等,中国轻工外贸已成为全球轻工行业价值链中重要的参与者,这些模式牢牢指向了全球价值链构建的大方向,即从价值链的低端到中高端,从局部的被动参与到对全局的主动掌控,这正是中国从贸易大国走向贸易强国过程中,外贸企业转型升级的必由之路。积极参与全球价值链,提高全球运营管理能力,有助于破解外贸发展约束,推动中国轻工外贸形成新的竞争优势。
关键词:
轻工外贸 全球价值链 转型升级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王厚双 盛新宇
作为典型制造强国,德国经验对中国制造业参与全球价值链分工有显著参考意义。本文基于全球价值链指标工具,对德国制造业参与全球价值链问题进行探究。研究结果显示,德国制造业全球价值链参与度较低,分工地位不高,产业处在价值链下游加工制造环节;相对参与度较高的行业,价值链分工地位同样偏低,并愈发靠近加工制造环节。但价值链分工的结果却不同,德国制造业参与全球价值链分工后,单位增加值创造能力强,制造业总体及大多数行业保持高竞争力,产业综合竞争实力进一步提升。德国制造业参与全球价值链分工的特征与德国专注于制造分工、德国老牌工业强国基础支撑的高端制造模式、大批量定制模式以及不断优化的产业结构密切相关。中国应当借鉴德国经验,发挥好已有比较优势,积极培育新的竞争优势,重点推动优势产业和高端制造业价值增值,实现制造业价值链分工地位的提升与加工制造环节的高端化,促进本国制造业转型升级。
关键词:
德国 制造业 全球价值链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张天天
全球资源的整合和国际分工,使跨国公司之间的竞争更加激烈,跨国公司也适应形势而分割了一体化生产,全球价值链理论解释了这种现象,可更好地融合全球体系之中,实现产业结构升级。中国制造业实现了经济高速发展和增长,也拉动了世界经济。伴随中国制造业参与全球价值链,基于中国制造业在全球价值链分工中的地位不断引起学者关注,有相关文献对此进行系统衡量。在文献基础上,本文从分工参与、贸易利益和动态利益进行系统衡量,进一步分析相关影响因素,实证认为在中国制造业实现全球价值链升级中,研发投入是基础性因素,但需要提升,行业规模具有双重影响,技术因素具有正向作用,要素禀赋影响不大,但对动态利益具有较深远的影响。基于此,文...
[期刊] 国际商务研究
[作者]
戴翔 徐柳
当前,中国出口贸易增速虽然在整体层面上出现大幅下滑,但从行业层面看却表现出巨大的差异性。通过特征事实的考察和初步的相关性分析可以发现,行业层面出口增速变化表现出的差异性与全球价值链分工参与程度的差异性有关。因此在全球经济进入深度调整期,尤其是全球价值链分工边际深化难度逐步加大的背景下,以及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尤其是步入传统比较优势逐步丧失的新阶段后,中国需要依托技术进步等构筑新型比较优势,夯实进一步融入乃至扎根全球价值链的基础;另一方面,应抓住和充分利用"一带一路"倡议提供的机遇,尽快构建起中国自
[期刊] 国际商务研究
[作者]
戴翔 徐柳
当前,中国出口贸易增速虽然在整体层面上出现大幅下滑,但从行业层面看却表现出巨大的差异性。通过特征事实的考察和初步的相关性分析可以发现,行业层面出口增速变化表现出的差异性与全球价值链分工参与程度的差异性有关。因此在全球经济进入深度调整期,尤其是全球价值链分工边际深化难度逐步加大的背景下,以及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尤其是步入传统比较优势逐步丧失的新阶段后,中国需要依托技术进步等构筑新型比较优势,夯实进一步融入乃至扎根全球价值链的基础;另一方面,应抓住和充分利用"一带一路"倡议提供的机遇,尽快构建起中国自身的全球价值链。这不仅是实现中国出口贸易"稳增长"的战略举措,也是实现出口贸易转型升级和发展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的关键所在。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苏洋 张雁南
当前,我国农业发展速度迅猛、质量提升较快,但也面临着融资难等难题,严重影响了我国"三农"问题的解决。本文通过对国外农业价值链融资的成熟经验和模式进行分析,探讨既能有效解决农业发展所需要资金难题,又能降低各种成本的方法;最后提出了基于国外农业价值链融资的对策思路,为解决我国农业融资难问题提供路径参考。
关键词:
农业 价值链 融资 产业化经验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张宝兵 袁华萍
长期以来,我国农业发展存在着融资难、融资成本高等问题,这些问题严重阻碍了现代农业的发展。农业价值链融资在实践中已经被证明是解决农业发展资金不足问题的有效途径之一,梳理、总结国外农业价值链融资经验,结合我国实际,探讨我国农业价值链融资实现方式,对于解决我国农业发展中的资金供求矛盾,推进我国农业产业化经营,促成现代农业的建成有着重要意义。
关键词:
价值链融资 融资经验 农业产业化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张宝兵 袁华萍
长期以来,我国农业发展存在着融资难、融资成本高等问题,这些问题严重阻碍了现代农业的发展。农业价值链融资在实践中已经被证明是解决农业发展资金不足问题的有效途径之一,梳理、总结国外农业价值链融资经验,结合我国实际,探讨我国农业价值链融资实现方式,对于解决我国农业发展中的资金供求矛盾,推进我国农业产业化经营,促成现代农业的建成有着重要意义。
关键词:
价值链融资 融资经验 农业产业化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苏洋 张雁南
当前,我国农业发展速度迅猛、质量提升较快,但也面临着融资难等难题,严重影响了我国"三农"问题的解决。本文通过对国外农业价值链融资的成熟经验和模式进行分析,探讨既能有效解决农业发展所需要资金难题,又能降低各种成本的方法;最后提出了基于国外农业价值链融资的对策思路,为解决我国农业融资难问题提供路径参考。
关键词:
农业 价值链 融资 产业化经验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王岚
跨国公司主导的全球价值链分工体系,使国际分工的层次从产品细化到产品的生产环节。全球价值链分工体系下,以属地原则为统计标准,以商品总值为统计口径的传统贸易统计已经无法反映国际贸易以及贸易利益分配的真实情况。以"所有权"贸易统计体系和"附加值"贸易统计体系为代表的新型贸易统计方法应运而生,两种方法从统计对象和统计口径角度对传统贸易体系进行了调整。中国作为利用外资大国和加工出口大国,传统贸易统计严重高估了中国贸易差额,导致贸易差额和贸易利益的严重分化。运用两种新型贸易统计调整中国贸易统计数据,将还原中国真实贸易利益,修正贸易差额与贸易利益的背离,优化贸易环境,有利于中国对外贸易的健康发展。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盛斌 陈帅
迅速发展的全球价值链改变了国际贸易和投资的格局,塑造了国际竞争的新优势,为发展中国家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同时也带来了新的风险与挑战。它要求传统的以边界措施和市场准入问题为核心的贸易政策向以边界内措施和规制融合为核心的第二代贸易政策转变,以实现公平竞争、消除深层经济扭曲和塑造良好的商业和法治环境。全球价值链也改变了传统的产业升级方式,产业或部门间升级已经逐步转变为在全球价值链背景下的工艺、产品、功能和价值链等多种形态的升级,基于全球价值链的广义贸易政策需要在重新定义与考虑国家核心利益所在的前提下通过更精心的顶层设计为新时代的产业升级服务。
关键词:
全球价值链 产业升级 第二代贸易政策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戴岭 潘安
随着全球价值链(GVC)分工体系日益完善,中国与欧盟深度参与GVC分工并互为重要的贸易伙伴。面对新冠肺炎疫情的全球性冲击以及气候危机,中欧深化合作具有迫切需求,而中欧贸易关系的演进特征需要在GVC分工体系下进行回顾。文章在总贸易核算框架与亚洲开发银行跨区域投入产出表的基础上,结合社会网络分析、抗毁性分析等方法,着重分析了2007~2019年间中欧增加值贸易关系的演进特征。研究发现:中欧之间的增加值贸易规模不断增长,在GVC分工体系中的相互依赖性明显;中欧在传统贸易网络中的联系最为紧密,但在复杂GVC网络中主要通过美国作为中介相联系;在传统贸易网络中,中德保持合作并坚持贸易自由化能有效降低GVC分工中的“断链”风险,但在复杂GVC网络中的作用并不明显。文章提出了在后疫情时代深化中欧贸易关系以及通过GVC分工构建中欧数字合作伙伴、绿色伙伴等启示。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郭志芳
中国对美国出口一直保持着快速增长势头,但虚高的贸易量不仅没有使中国利益分配得到增长,而由此引发的汇率摩擦、贸易摩擦纷争此起彼伏。基于全球价值链视角,利用Koopman(2014)出口分解技术研究了中国对美国出口增长背后的结构特征。结果显示:日益增长的中间品贸易是中美贸易摩擦根源所在。我国政府应在关注零部件进口技术溢出效应同时,积极提升国内企业零部件产品的自主生产能力,提升劳动力成本领先之外的国际竞争力,实现向价值链上游攀升。
关键词:
全球价值链 中美贸易结构 增加值核算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杨尚东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程度的日益提升,国家之间、大企业集团之间的政治、经济博弈日益纷繁激烈。环境与形势进一步推动了全球智库产业的发展。智库的发展,对推进决策科学化、民主化而言具有重要积极作用。分析全球智库发展历程、实践与经验,可以为促进中国智库发展,加快培育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世界一流智库,提供有益的经验借鉴和思路启示。
关键词:
智库 决策科学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