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527)
- 2023(10971)
- 2022(9015)
- 2021(8138)
- 2020(6681)
- 2019(15193)
- 2018(14504)
- 2017(27882)
- 2016(14540)
- 2015(16388)
- 2014(15939)
- 2013(16330)
- 2012(15711)
- 2011(14668)
- 2010(14665)
- 2009(13617)
- 2008(13312)
- 2007(11702)
- 2006(10720)
- 2005(9869)
- 学科
- 济(92785)
- 经济(92713)
- 管理(36024)
- 业(34417)
- 方法(31872)
- 数学(28432)
- 数学方法(28247)
- 企(25245)
- 企业(25245)
- 中国(22698)
- 地方(21886)
- 农(19354)
- 学(17662)
- 业经(17193)
- 贸(15230)
- 贸易(15222)
- 地方经济(15221)
- 易(14719)
- 财(14099)
- 农业(13354)
- 产业(13329)
- 环境(12719)
- 制(12604)
- 融(11695)
- 金融(11693)
- 银(10900)
- 银行(10878)
- 发(10833)
- 行(10638)
- 和(10521)
- 机构
- 大学(230026)
- 学院(227165)
- 济(116144)
- 经济(114455)
- 研究(90720)
- 管理(82122)
- 理学(70731)
- 理学院(69797)
- 管理学(68780)
- 管理学院(68353)
- 中国(68031)
- 科学(52267)
- 京(48968)
- 财(48483)
- 所(46092)
- 研究所(42133)
- 经济学(39492)
- 财经(39300)
- 中心(38450)
- 经(35954)
- 农(35722)
- 经济学院(35569)
- 江(32626)
- 院(32437)
- 北京(31320)
- 业大(29868)
- 范(29863)
- 师范(29620)
- 财经大学(29232)
- 科学院(28471)
- 基金
- 项目(151251)
- 科学(122012)
- 基金(115513)
- 研究(107927)
- 家(102275)
- 国家(101635)
- 科学基金(86411)
- 社会(75359)
- 社会科(71898)
- 社会科学(71884)
- 基金项目(60660)
- 省(54537)
- 自然(53434)
- 自然科(52241)
- 自然科学(52225)
- 自然科学基金(51346)
- 划(47231)
- 资助(46751)
- 教育(46586)
- 编号(38449)
- 发(35510)
- 重点(35120)
- 部(35109)
- 国家社会(33991)
- 中国(31446)
- 成果(31096)
- 创(31073)
- 教育部(30242)
- 创新(29396)
- 发展(29249)
- 期刊
- 济(131137)
- 经济(131137)
- 研究(76163)
- 中国(41320)
- 科学(35055)
- 学报(34437)
- 财(34242)
- 农(32446)
- 管理(31723)
- 大学(26244)
- 学学(25162)
- 经济研究(23581)
- 农业(22444)
- 财经(21060)
- 融(20172)
- 金融(20172)
- 经(18557)
- 问题(17920)
- 业经(17311)
- 技术(17132)
- 贸(15987)
- 世界(15151)
- 国际(14598)
- 教育(13879)
- 技术经济(13510)
- 业(12685)
- 统计(12387)
- 资源(11164)
- 经济问题(10857)
- 策(10721)
共检索到34713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黄宾 徐维祥 刘程军
作为推进"互联网+"战略的重要产业,软件产业已经成为相关研究的热点。利用引力模型、空间自相关和空间面板数据模型等方法分析了中国软件产业的空间联系、演化特征及其经济增长效应。研究发现:空间联系强度整体上逐年上升但内部结构发生变化,表现为京津和江浙沪间核心位置互换、极化与扩散并存且有阶段性侧重两大特征;存在空间联系的冷热点集聚现象且集聚区"先极化后扩散";省域间空间联系从"核心化"的简单网络结构发展为"去核心化"的多层级复杂网络结构;软件产业空间联系正向影响本地经济增长但会通过跨域虹吸效应负向影响其他地区经济增长。建议将软件产业发展重点从人才转向所服务的产业,为目标区域产业提供特色化的软件产业服务。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徐伟
利用引力模型以及空间计量模型等方法分析中国省域高等职业教育空间联系的演化特征及其经济增长效应,研究发现:2007-2018年,在高等职业教育空间联系势能方面,以北京为核心的京津冀地区和以上海为核心的江浙沪地区表现最为突出;空间上呈现出集聚的态势,空间集聚强度也表现出"M"型形态的波动情况;冷热点的空间结构从整体上呈现出东中西部不均衡发展的形态;空间联系网络结构逐渐从简单的折线型演变为区域型、直到形成复杂的网络型空间网络结构;高等职业教育发展对经济增长存在明显的空间溢出效应和空间异质性。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庄丽娟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沈能 刘凤朝
能源效率的改进能缓解经济增长过程中日益紧张的能源供需矛盾,然而空间异质性使得传统整体分析难以解释能源效率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复杂关系。为了考察我国能源效率与经济增长的非线性空间联系,本文以我国1995-2009年省份面板数据,首先通过随机前沿生产函数模型测算我国各地区的能源效率及时空特征。接着,综合采用空间面板回归和门槛面板回归模型对能源效率与经济增长进行空间异质性检验,研究表明:能源效率对经济增长存在明显的空间外溢效应,空间溢出效应合理解释了能源效率与经济增长的空间非均衡分布。同时能源效率对经济增长存在门槛效应,能源效率对经济增长的弹性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而提高,但随着能源效率的提高而降低。本...
关键词:
能源效率 经济增长 空间溢出 门槛效应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姬超
产业转型是伴随经济增长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理清产业结构与经济总量之间的关系就成为经济可持续增长的关键。在真实的经济发展场景中考察比较五个经济特区的增长与结构演变差异,从单要素和全要素生产率的角度对产业转型的增长效应进行分解,结果表明:产业转型的结构效应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呈递减趋势,长期的经济增长更加依赖产业内的技术进步;不同地区产业转型的结构效应在长期的演化方向大体一致,但演化路径却存在极大差异,可持续增长要求兼顾产业结构的合理化和高级化;产业转型根植于经济增长系统,两者互为因果而动态累积,可持续增长要求总量与结构的相互适应。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李德升
本文通过计量模型来考察软件产业对经济增长的作用。基于历史数据,对相应时序变量进行了平稳性检验、协整分析、向量自回归模型分析,建立了误差修正模型,进行了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结果表明:我国软件产业与经济增长之间是协整的,软件产业对经济增长有着明显的正相关性,在滞后期内软件产业都是经济增长的Granger原因;从长期来看,软件产业与经济增长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软件产业对经济增长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齐红倩 席旭文 高群媛
本文运用因子分析方法测算1996—2013年中国城镇化发展水平的历史趋势,并建立时变参数向量自回归模型研究城镇化发展对经济增长速度和质量影响的时变特征。结果表明,中国城镇化发展水平呈不断上升的趋势,资源与环境对城镇化发展表现出持续的抑制作用;城镇化发展对经济增长速度和质量的提升存在长期的正向促进效应,但2005年以后其促进效果逐渐弱化,特别在经济新常态时期出现了明显减弱。我们认为:在人口红利消失的约束下不宜过分高估城镇化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在经济新常态背景下应从智慧城市、节能环保、公共服务等方面重点提升城镇化发展的质量。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张成思 刘贯春
本文基于金融监管视角,利用一般均衡分析框架阐释了最优金融结构形成与社会福利最大化的内在机制,进而分析最优金融结构的动态特征和经济增长效应。研究表明,当且仅当对规模适中的企业进行监管,社会福利才能实现最大化,此时存在唯一的最优金融结构与实体经济相匹配。不过,在不同经济发展阶段,最优金融结构呈现指数化的动态演进趋势,并对经济增长率有决定性作用。因此,最优金融结构并非绝对的市场主导型或银行主导型,而是取决于一国实体经济的需求。在此基础上,本文以股票市场资本形成总额、交易总额与银行信贷的比例作为金融结构的测度指标,采用2004~2012年间包括中国在内的世界96个国家构成的面板数据实证检验了金融结构与...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雷钦礼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在经济总量和人均收入持续提高的同时,经济结构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经济结构的变化不仅是经济发展的一部分,而且也是经济持续增长的一个重要动力和源泉。本文通过对Feder非均衡经济增长模型的拓展,建立了一个可同时测度经济结构变化的增长效益和投资数量及其效率的增长效益的非均衡计量经济模型。模型的分析表明,工业化和城市化的交互作用所导致的经济结构变动对中国近三十年来的经济增长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是推动中国经济持续高速增长的一个主要动力。模型的分析也表明,投资建设中的浪费和资本使用效率的低下,是目前中国经济发展过程中亟待解决的主要问题。经济发展不仅需要关注GDP的增长,更应该关注社会财富的增长和积累。
关键词:
结构变化 增长效益 非均衡模型 测度分析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谢敏 赵红岩 朱娜娜 赵袁军
基于宁波市2006、2010、2014年软件企业数据,以街道为研究的空间单元,探讨了宁波市软件企业空间分布及其演化特征。进一步,采用负二项回归模型,验证影响宁波软件企业空间分布及区位选择的影响因素,并比较其对基础软件企业、应用软件企业及其他软件企业的影响差异。结果发现:截至2014年,宁波市软件企业的区位选择表现出"两心·一带"的空间分布格局,但产业集聚中心位置从中心城区向郊区转移,2006年之前宁波软件企业主要集聚在市中心海曙区的江厦街道和南门街道,之后以鄞州区的梅墟街道和首南街道为集聚中心,呈现典型的郊区化集聚格局。区位通达性、集聚要素、政府政策对软件企业的区位选择具有显著影响,应用软件企业受区位通达性、办公楼条件及产业基础的影响明显大于基础软件企业和其他软件企业,而基础软件企业和其他软件企业对软件园区和现代服务业集聚区等政府政策则更为敏感。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谢敏 赵红岩 朱娜娜 赵袁军
基于宁波市2006、2010、2014年软件企业数据,以街道为研究的空间单元,探讨了宁波市软件企业空间分布及其演化特征。进一步,采用负二项回归模型,验证影响宁波软件企业空间分布及区位选择的影响因素,并比较其对基础软件企业、应用软件企业及其他软件企业的影响差异。结果发现:截至2014年,宁波市软件企业的区位选择表现出"两心·一带"的空间分布格局,但产业集聚中心位置从中心城区向郊区转移,2006年之前宁波软件企业主要集聚在市中心海曙区的江厦街道和南门街道,之后以鄞州区的梅墟街道和首南街道为集聚中心,呈现典型的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丁建军 李峰 黄利文
应用偏离份额四分量模型和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相结合的方法,以武陵山连片区为例,对片区内各县市2003—2009年经济增长总偏离效应进行了测度和分解,并对其空间分布特征进行了剖析。结果表明:①2003—2009年,片区内初步形成了以增长较快的县市为中心,经济衰落明显的县市为外围的不平衡增长格局;②在空间上表现为增长效应相似的县市趋于集聚的特征,不过集聚程度仍不高;③片区内各县市资源配置没有遵循比较优势原则,整体资源配置不够合理;④中心城市吉首、铜仁和恩施所在的县市经济增长优势并不明显,成为地区性增长极仍需时日。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优化资源配置、加强县域合作、强化中心城市集聚效应等加快片区县域经济发展的建议。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舒季君 周建平 陈亦婷 刘程军
数字经济的飞速发展对于推动城乡融合具有巨大的潜力,为探究数字经济发展演化格局及其对城乡融合的影响效应,基于熵权法测度中国省域2013—2020年的数字经济发展水平与城乡融合水平,利用基尼系数、泰尔指数、对数离差均值、空间自相关分析、冷热点分析探究数字经济的空间演化特征,采用空间计量模型分析数字经济对城乡融合水平的影响。主要结论为:(1)数字经济发展差异明显,但差异在逐渐变小,分维度而言,数字基础设施以及产业数字化水平呈现平稳下降趋势,而数字产业化和数字创新的发展相对波动较大。(2)省域数字经济发展水平呈现出“东—西—中”梯度递减的趋势,空间集聚特征显著,整体集聚趋势逐渐加大。(3)数字经济的发展对当地城乡融合水平的提升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其中,数字经济对城乡融合的正向影响是由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数字创新的本地效应来主导。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伏帅 龚志民
首先,从总体状况、地区差异、垄断因素三个方面对中国行业收入差距的现状进行了分析。然后,对行业收入差距进行了成因分析,发现行业人力资本水平、行业垄断程度、行业劳动生产率的差异是造成行业收入差异的主要因素。最后,对行业收入差距的经济增长效应进行了实证分析。从短期看,行业收入差距扩大对促进经济增长没有表现出显著的影响,同时经济增长使行业收入差距扩大的迹象也不明显;从长期看,行业收入差距与经济增长具有同向变动的趋势。
关键词:
行业收入差距 成因分析 经济增长效应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刘顺忠
分析各城市软件产业的特点,找出制约软件产业发展的瓶颈因素,制定促进软件产业发展政策是推动以城市为中心区域经济圈创新能力和信息化水平的重要保障。本文从区域创新系统理论出发,使用对应分析和DEA方法对我国主要城市软件产业的效率和特征进行了分析。计算结果表明,我国各主要城市软件产业的效率和相对技术开发能力的赢利水平有着较大的差别,但软件开发专业人才匮乏是制约各个城市软件产业发展的主要瓶颈因素。
关键词:
知识密集型服务业 软件产业 区域经济圈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