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979)
2023(7504)
2022(6325)
2021(6226)
2020(4996)
2019(11697)
2018(11227)
2017(22304)
2016(11833)
2015(13644)
2014(13391)
2013(13411)
2012(12817)
2011(11928)
2010(11769)
2009(11095)
2008(11139)
2007(9772)
2006(9039)
2005(8575)
作者
(32056)
(26687)
(26535)
(25724)
(17314)
(12580)
(12265)
(10457)
(10228)
(9744)
(9325)
(8840)
(8836)
(8831)
(8561)
(8394)
(7988)
(7867)
(7718)
(7224)
(6927)
(6529)
(6300)
(6196)
(6116)
(6050)
(5954)
(5716)
(5302)
(5287)
学科
(50605)
经济(50553)
管理(30299)
(28107)
方法(22497)
(21530)
企业(21530)
数学(20972)
数学方法(20801)
(19767)
银行(19622)
(18426)
中国(18290)
(17359)
(14826)
贸易(14812)
(14636)
(13654)
(13021)
金融(13021)
(12600)
(10999)
制度(10996)
业务(10001)
(9906)
业经(8917)
银行制(8633)
农业(8278)
(7991)
及其(7857)
机构
大学(168168)
学院(165717)
(85322)
经济(83852)
研究(64489)
管理(62355)
中国(59987)
理学(51929)
理学院(51394)
管理学(50848)
管理学院(50517)
(40794)
(36076)
科学(32305)
(31850)
财经(31604)
中心(29777)
(29089)
经济学(28666)
研究所(28456)
(26154)
经济学院(25853)
银行(25170)
(24419)
(24087)
北京(24039)
财经大学(23795)
(23394)
(22793)
(22060)
基金
项目(100923)
科学(81200)
基金(77416)
研究(77099)
(66315)
国家(65832)
科学基金(56337)
社会(52139)
社会科(49773)
社会科学(49766)
基金项目(38427)
教育(34973)
资助(34153)
(33686)
自然(33626)
自然科(32898)
自然科学(32887)
自然科学基金(32381)
(30163)
编号(29448)
成果(25529)
(25353)
中国(23623)
国家社会(23068)
重点(22735)
教育部(22452)
(21988)
人文(20985)
(20895)
课题(20865)
期刊
(92040)
经济(92040)
研究(62926)
(38368)
金融(38368)
中国(35161)
(29472)
管理(24322)
(22054)
科学(20764)
学报(19472)
财经(16855)
经济研究(16714)
大学(15920)
学学(14903)
教育(14862)
(14553)
国际(14361)
(14358)
农业(13520)
技术(12636)
问题(12219)
世界(11903)
业经(11550)
理论(9226)
技术经济(8235)
统计(8109)
实践(7912)
(7912)
(7741)
共检索到27803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吴智华  杨秀云  
商业银行的顺经济周期特征和影子银行的风险承担机制,在紧缩性货币政策冲击下可能会导致影子银行的逆周期扩张。研究表明,这一金融特征在紧缩性货币政策冲击下会相互强化并使经济产生滞涨风险,而传统上紧盯通货膨胀和产出缺口的Taylor规则无法有效抑制其对宏观经济的影响;货币政策当局应该将社会信贷总量纳入到传统Taylor规则中并对其做出一定程度的反应;作为衡量影子银行和商业银行之间信贷条件的贷款利率差这一观测变量,当其波动程度超过一定范围时,货币政策也应对其做出反应。消除金融歧视和金融抑制具有最好的社会福利效果,对金融变量做出反应的货币政策也应避免政策工具的冲突和政策目标的叠加。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胡利琴  文怀玲  黄琨  
文章运用分位数脉冲响应模型,探讨了我国货币政策、影子银行扩张及金融稳定之间的动态关系。结果显示,由于以盯住货币供给为主的传统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受阻,因此常规货币政策调控方式并不能有效改变影子银行的融资状况和风险承担行为。相反以各类借贷便利类工具为主的非常规货币政策通过影响央行货币的投放方向,以及市场利率的期限分布,使得影子银行业务更多地以通道创新及产品嵌套的高杠杆形式进行扩张,实际形成了资金在同业间"空转",最终促使系统性风险在体系内快速积聚。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李向前  诸葛瑞英  黄盼盼  
近年来影子银行系统的快速扩张已成为我国经济中不可忽略的问题。本文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及VAR模型,对2000~2012年的相关经济数据进行了实证研究,得出三点结论:第一,影子银行系统对货币政策的制定和实施有负向作用,对于货币政策的目标、工具以及传导机制都产生了一定的冲击;第二,影子银行系统使我国金融稳定性有所降低;第三,近年我国相对稳定的金融系统、较快的经济增长以及货币供给的不断增加是影子银行系统得以快速发展的重要原因。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陈涛  
在转轨时期,中国国情的特殊性和复杂性以及政府宏观调控的特征决定了货币政策追求多目标具有其客观必然性,是一种现实的选择。中央银行应把币值稳定、经济增长、增加就业、经济结构均衡、国际收支平衡明确纳入最终目标集,并通过确定货币政策的首要目标和次要目标、设定货币政策的长期目标集与短期目标集、以目标区间取代目标单值来增强多目标的协调性。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汉斯约尔格·赫尔  谢涛  
尽管各个转轨制国家在改革战略上存在着巨大的差别,从而使其在引入市场经济体制,以及促进经济增长的结果上产生了巨大的差别,然而却也存在着一系列共同的货币政策问题。本文试图以中国为例,揭示转轨制国家存在的这些货币政策问题。一、金融体制的现状1984年,中国...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何德旭  
论中国转轨时期的资本市场与货币政策何德旭党的十四大确立了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体制,这标志着我国的经济体制步入了从传统的计划经济和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轨的过渡时期。在这一转轨时期,货币政策作为中央银行运用各种政...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秦宛顺  靳云汇  刘明志  
中国经济改革是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过渡,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是将货币政策由直接调控转向间接调控。经过十余年改革,中国的市场经济体制框架已初具雏形,改革也带来了经济的高速稳定增长,中国经济正在步入后转轨时期,这一时期货币政策转向间接调控的任务更紧迫也更艰巨。本文则将就转轨时期货币控制的特点、货币政策转轨面临的制约因素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邱崇明  李辉文  
由于房地产市场存在需求刚性、土地供给限制、异质性等市场不完全特征,房价偏离基础价值成为一种常态。针对我国近些年来房价持续上涨现象,本文通过协整理论、probit方法估计了房价偏离基础价值程度以及对银行稳定的影响,检验房价变动对银行稳定的抵押物价值效应和偏离回归效应。结果表明,我国房价上涨并没有因为抵押物价值上升而增加银行稳定,相反在偏离回归效应下增加了银行不稳定。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曾爱婷  
本文从分析资产价格波动与物价稳定的关系入手,通过探讨货币政策在保持物价稳定与银行体系稳定目标之间的冲突,研究了货币政策是否应对资产价格的波动作出反应的问题,提出从我国的实际情况出发,关注资产价格波动,完善我国的货币政策,是我国中央银行的现实选择。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张伟  董伟  张丰麒  
2018年3月,国际清算银行发布了《中央银行数字货币对支付、货币政策和金融稳定的影响》的报告,报告中对阐述了中央银行数字货币的概念,并从四个维度对中央银行数字货币进行了的分类,分析了中央银行数字货币的发行对整个支付体系、货币政策和金融稳定的影响。现全文编译此报告,供后续研究参考。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于振英  
中国人民银行自 1996年至今多次降低利率 ,但却不能圆满达到预期效果。本文以此为背景 ,并结合体制转轨时期各方面的特点 ,采用西方宏观经济学中的 IS- L M模型分析了影响货币政策效果的因素 ,并从这些因素出发 ,提出增强货币政策效果的一些措施
[期刊] 税务与经济(长春税务学院学报)  [作者] 杨德勇  常玉荣  
转轨时期特殊的社会经济环境———二元经济结构和双轨经济体制,使得我国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实施面临复杂的局面。提高货币政策效率的基本点是要充分考虑到货币政策与经济体制的适应性,改善整体金融环境,明确我国货币政策的过渡性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刘明志  
货币政策转轨之我见刘明志一、货币由直接调控向间接调控的转变中央银行实施货币政策时,调节商业银行系统的行为,并通过商业银行系统的行为影响其它部门的经济活动,达到调节宏观经济运行的目的。商业银行的行为可分成两个方面,一个是数量方面,如吸收多少存款,发放多...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肖崎  阮健浓  
银行同业业务是近年来兴起并蓬勃发展的一项新业务。本文主要分析我国银行同业业务的发展现状,研究银行同业业务可能对我国货币政策和金融稳定带来的影响。银行同业业务在给微观主体带来利润和效率的同时,也给货币政策和金融稳定带来了新的挑战。2013年我国银行业出现的两次"钱荒"事件充分暴露了同业业务存在的风险隐患,金融监管部门必须重视同业业务所产生的系统关联性,加强宏观审慎管理,防范系统性风险的爆发。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