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020)
- 2023(8625)
- 2022(7248)
- 2021(6933)
- 2020(5785)
- 2019(13147)
- 2018(12814)
- 2017(24200)
- 2016(13030)
- 2015(14752)
- 2014(14522)
- 2013(14404)
- 2012(13498)
- 2011(12513)
- 2010(12355)
- 2009(11946)
- 2008(11893)
- 2007(10478)
- 2006(9371)
- 2005(8837)
- 学科
- 济(57248)
- 经济(57152)
- 管理(44668)
- 业(38939)
- 企(32911)
- 企业(32911)
- 方法(24950)
- 数学(22291)
- 数学方法(22144)
- 财(18449)
- 中国(18324)
- 制(16026)
- 农(13422)
- 贸(13235)
- 贸易(13227)
- 易(13034)
- 业经(11710)
- 务(11270)
- 财务(11250)
- 财务管理(11228)
- 体(11130)
- 企业财务(10806)
- 银(10606)
- 银行(10599)
- 融(10385)
- 金融(10383)
- 行(10226)
- 环境(9568)
- 体制(9534)
- 学(9144)
- 机构
- 大学(195984)
- 学院(190920)
- 济(92318)
- 经济(90859)
- 管理(73361)
- 研究(69691)
- 理学(62820)
- 理学院(62142)
- 管理学(61444)
- 管理学院(61069)
- 中国(55709)
- 财(45034)
- 京(41310)
- 科学(36309)
- 财经(35343)
- 所(34015)
- 经(32352)
- 研究所(30389)
- 经济学(30356)
- 中心(30328)
- 经济学院(27179)
- 北京(26879)
- 江(26736)
- 财经大学(26497)
- 农(25709)
- 院(25224)
- 业大(23088)
- 范(22705)
- 师范(22526)
- 商学(21359)
- 基金
- 项目(123534)
- 科学(99833)
- 基金(95337)
- 研究(91287)
- 家(82639)
- 国家(82053)
- 科学基金(70746)
- 社会(63264)
- 社会科(60243)
- 社会科学(60232)
- 基金项目(49306)
- 自然(43646)
- 自然科(42609)
- 自然科学(42595)
- 省(42416)
- 自然科学基金(41898)
- 教育(41590)
- 资助(39364)
- 划(37273)
- 编号(34014)
- 部(30540)
- 制(29057)
- 成果(28852)
- 国家社会(28081)
- 重点(27815)
- 教育部(27089)
- 中国(26713)
- 人文(25504)
- 发(25385)
- 创(25215)
共检索到29748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计小青 曹啸
对中国股票市场的管制状况进行了详细考察,结果发现,管制制度在中国股票市场所发挥的投资者保护作用非常有限,不管是从管制质量还是管制效率上看,都劣于其他转轨国家的股票市场。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提高我国管制制度投资者保护功能的若干政策建议。
关键词:
投资者保护 管制制度 监管质量 监管效率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计小青 曹啸
对市场机制的各个环节在中国股票市场发展过程中的作用的考察发现,市场机制所发挥的投资者保护作用是非常有限的。因此,应该通过内部治理机制和外部治理机制的完善,尤其是促进媒体作用的发挥来提高我国市场机制的投资者保护功能。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徐磊 李尧
在一个开放经济体中,汇率是处于核心地位的经济变量;汇率制度是一国经济实现内外均衡的桥梁。文章通过对各种汇率选择理论的分析,结合转轨时期中国经济的特点,讨论了人民币汇率制度的选择,提出爬行钉住美元制是较为合适的汇率安排。
关键词:
汇率制度选择 固定钉住制 爬行钉住制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孙莉 王新蕾
投资者对金融资产所拥有的产权内容之一是经济收益权,保护投资者产权的实施方式包括公司自我实施、非国家第三方实施以及国家实施。在转轨过程中,由于证券市场信号传递机制不健全,上市公司缺乏自发派发股息,从而自我实施投资者保护的激励,因而强制性股息政策是对投资者保护的国家实施。强制性股息政策通过降低证券市场的同向性、促进股票合理定价、增强公司信息披露的真实性等,促进了证券市场资源配置功能的发挥。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王娴
由于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高且具有参与公司治理的专业能力,世界各国及国际组织都非常注重发挥机构投资者在推动公司治理完善和公司治理原则实施中的作用。本文聚焦于机构投资者参与公司治理的监管及实施机制比较,对行政和自律监管两类不同的监管制度及实施机制的历史演进和绩效进行了着重分析,并由此提出对我国机构投资者参与公司治理的监管启示。
关键词:
机构投资者 公司治理 监管制度 实施机制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郭思永 李佳瑜 李淑一
基于投资者保护制度的分析,本文构建监管模型提出一个投资者保护的理论分析框架。信息披露和流动性约束都是维护证券市场健康运行、保护中小投资者利益的重要方式,而政府监管部门出台的制度安排应该依据制度环境在信息披露成本和流动性约束成本之间权衡。不同国家,或者同一国家的不同时期,由于政治、经济和法律环境的差异,信息披露成本和流动性约束成本之间的替代成本并不一样,导致制度安排的可能性边界存在差异。同时,制度可能性边界的位置还受到该国投资者保护程度的影响。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杨东 孙洁
证券投资基金根据组织形式的不同,可以分为公司型基金和契约型基金。目前,公司型基金在我国的立法和实践中尚未得到认可。但从整个国际趋势来看,公司型基金是一种不可或缺的主要基金组织形式,其在美国、英国、日本等国家都有了迅速而健全的发展。其中日本在1998年导入被称为"证券投资法人"的公司型投资基金制度,2000年又将其修改为"投资法人"制度,弥补了单一基金形式的不足,极大地促进了基金品种的创新,更全面地保护了投资者的利益。投资法人制度与其原有的契约型投资基金制度共同推动着日本投资基金业的发展。本文在考察分析日本投资法人制度的基础上,探讨该制度对当前我国《证券投资基金法》修改的借鉴意义以及在投资者保护...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汤欣 陈思含
近年来,特殊目的并购公司(SPAC)受到全球各主要市场的关注。本文从法律和监管角度对SPAC在投资者保护上的制度设计进行详尽分析和评价。研究表明,美国证监会之所以对SPAC的首次公开发行实行相对宽松的监管,是因为SPAC自发地设计了对管理层的约束和激励、投资者话语权和独立信托账户三大投资者保护机制,为完成并购交易前的投资者提供了相对充分的保护;对SPAC在首次公开发行后进行的并购交易,美国证监会转而采取严格的信息披露监管策略,在信息披露时限、披露内容和可能施加的法律责任上均较一般并购交易更为严格。以SPAC相关实践作为他山之石,可为国内注册制改革下的证券市场监管和投资者保护提供借鉴。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汪青松
信息披露的准确性要求对信息产出总量的阻碍以及完整性要求所可能引发的"信息超荷"成为强制披露信息标准难以达成的逻辑障碍。投资者的广延性与异质性更增加了强制披露制度投资者保护功能的实现难度。强制披露制度的实效性本身也进一步说明了其所能惠及群体的有限性。为此,需要大力培育信息交易者,并正确引导普通公众通过各种形式间接参与证券市场。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黄保东
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做出决策,实行改革开放。这一决策是中国发展史上又一个起飞点。1978年我国的GDP为3588.1亿元,2007年达到246619亿元,29年增长了约68倍。是什么驱动中国经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王运陈 陈玉梅 唐曼萍
加强信息披露监管和评价,增加信息有效供给和监管供给,切实维护投资者利益,是推进资本市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以深市2009—2015年间A股主板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检验了信息披露质量对投资者保护的影响。研究发现,企业信息披露质量的提高有助于促进投资者保护水平的提升;进一步发现,相比于制度环境好的地区,在制度环境差的地区,企业信息披露质量对投资者保护的影响更为显著。研究结果表明,近年来,深圳证券交易所推出的信息披露质量考评相关制度在投资者保护方面起到了积极的效果,为企业加强自身信息披露建设、政府推进投资者保护提供了经验证据和可行路径。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张杰 高正平
股权众筹融资伴随"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互联网+"计划以及"众创空间"的兴起不断升温,为创新创业提供了新的融资渠道和方式。然而,在行业快速发展的同时一些行业乱象也在逐渐显现,如对合格投资者的界定混乱、平台定位不清、融资风险把控不强、融资项目信息披露不规范等。由此导致的涉嫌非法集
[期刊] 中国经济问题
[作者]
周耿 姜雨潇 范从来 王宇伟
为了保护中小投资者,我国股票市场于1995年开始执行与国外主要市场有着显著差异的T+1交易制度。20多年以来,该制度的有效性一直饱受争议。本文利用实验经济学的方法构建了T+0和T+1制度的股票市场,并利用收集到的市场层面和个体行为层面的数据对这两种制度进行了对比分析。研究发现,相对于T+0制度,T+1制度保护的并不是中小投资者,而是大投资者。而且,T+1制度显著减少了市场的成交量,不但不能明显地降低市场泡沫,还加剧了市场价格的波动。研究还进一步发现,T+1制度还保护了具有较高风险偏好水平的投资者,避免了这类投资者的频繁交易。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孙曙伟
有效保护证券市场中小投资者权益问题,理论界已经从正式制度层面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探讨,由于正式制度与非正式制度存在着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关系,因此,本文拟从非正式制度(文化理念)层面尝试性地分析我国证券市场中小投资者权益保护问题,以期为此问题提供一个新的研究视角。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