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816)
2023(13056)
2022(11492)
2021(11167)
2020(9227)
2019(21854)
2018(21270)
2017(41492)
2016(22334)
2015(25128)
2014(25021)
2013(25054)
2012(23115)
2011(20747)
2010(20552)
2009(18814)
2008(18232)
2007(15781)
2006(14006)
2005(12604)
作者
(62763)
(52034)
(51688)
(49497)
(33193)
(24766)
(23490)
(20476)
(19858)
(18618)
(17796)
(17691)
(16559)
(16271)
(16060)
(16047)
(15461)
(15102)
(14824)
(14663)
(12904)
(12781)
(12387)
(11852)
(11607)
(11563)
(11473)
(11344)
(10464)
(10253)
学科
(93422)
经济(93299)
(60342)
管理(60337)
(45667)
企业(45667)
方法(42785)
数学(37852)
数学方法(37448)
(28505)
中国(27777)
(24984)
农业(20114)
业经(19115)
(18803)
(18777)
贸易(18767)
(18316)
地方(18093)
(16980)
(14411)
银行(14374)
收入(14048)
(13849)
(13726)
环境(13689)
(13395)
金融(13394)
理论(13316)
(13185)
机构
大学(316951)
学院(313309)
(134573)
经济(131956)
管理(124368)
研究(109949)
理学(107523)
理学院(106355)
管理学(104689)
管理学院(104132)
中国(83856)
(68129)
科学(65496)
(60599)
(55008)
研究所(49954)
中心(48839)
财经(48500)
(48171)
(44326)
业大(44224)
北京(44121)
(43410)
(41930)
经济学(41668)
师范(41626)
(39618)
经济学院(37660)
农业(37302)
财经大学(36162)
基金
项目(213037)
科学(168051)
研究(158358)
基金(156473)
(135788)
国家(134676)
科学基金(115263)
社会(101495)
社会科(96141)
社会科学(96116)
基金项目(82580)
(79459)
自然(73029)
教育(71790)
自然科(71332)
自然科学(71317)
自然科学基金(70049)
(67705)
资助(65077)
编号(63831)
成果(52862)
(48475)
重点(47361)
(45408)
课题(43685)
(43451)
国家社会(42454)
教育部(41999)
人文(40646)
创新(40633)
期刊
(146321)
经济(146321)
研究(98968)
中国(58070)
学报(47362)
科学(45120)
管理(45080)
(44701)
(44511)
大学(36311)
教育(33956)
学学(33918)
农业(31221)
(27379)
金融(27379)
技术(25480)
经济研究(24293)
财经(23771)
业经(22214)
(20406)
问题(19691)
图书(16682)
(16493)
(15847)
理论(15660)
技术经济(15397)
世界(14999)
科技(14223)
实践(13894)
(13894)
共检索到46454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魏勇  俞文华  
本文回顾了不平等和贫困问题的基本研究成果,重点讨论了一种基于Lorenz曲线的不平等测度方法,并对主要结论进行了证明。利用该方法计算了中国1990、1992-2001年的不平等状况。对中国的不平等和贫困现状进行了国际比较,并分析了不平等、贫困与增长的问题。结果表明,全国不平等增加主要源于城乡差距不断加剧,城乡二元结构的制度是主要因素;中国已步入不平等程度最严重的国家行列,不同收入人群从增长收益悬殊。利用不同贫困线测度,发现中国20世纪90年代的贫困状况估计并不是一致的。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杨立雄  
我国贫困线的增长机制是只与物价挂钩,不与收入挂钩。由于食品价格增长高于消费价格指数增长,这种调整机制导致贫困线绝对购买力下降;同时,随着收入的快速增长,贫困线相对购买力急剧下降。另外,贫困线与地区经济发展水平高度相关,造成地区间受助穷人的生活质量相差巨大。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罗楚亮  
我国经济转型过程中同时发生的居民收入增长和收入差距扩大对农村贫困减缓具有不同的影响。本文在住户调查数据的基础上,讨论了不同时期经济增长和收入差距对于农村贫困减缓的作用大小,估算了不同年份经济增长和收入差距的贫困减缓弹性,并根据Shapley分解讨论了分项收入对贫困程度的影响以及分项收入不均等性的贫困减缓弹性。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张慧文  
本文将采用时间序列数据与截面数据、静态分析与动态分析相结合的方法,使用基尼系数和GDP增长率等指标分析北京市从2004-2013年的居民收入和经济增长发展趋势、特点、原因。采用实证分析的方法研究北京市居民收入差距与经济增长相关性,采用回归分析方法研究北京市经济增长对居民收入差距的影响,最后对北京市收入分配与经济增长的和谐发展提出一些政策建议。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张慧文  
本文将采用时间序列数据与截面数据、静态分析与动态分析相结合的方法,使用基尼系数和GDP增长率等指标分析北京市从2004-2013年的居民收入和经济增长发展趋势、特点、原因。采用实证分析的方法研究北京市居民收入差距与经济增长相关性,采用回归分析方法研究北京市经济增长对居民收入差距的影响,最后对北京市收入分配与经济增长的和谐发展提出一些政策建议。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吕炜  储德银  
经济增长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之间关系会随着发展阶段的不同而存在差异性,在我国经济发展存在较大地区差异的背景下,这种差异表现为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空间性差异。本文在理论界定实现最快经济增长的最优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基础上,提出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非线性影响的理论假设,并通过建立考虑地区差异的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与经济增长的动态面板数据模型,以及采用GMM方法估计发现: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显著的非线性影响,其中东部地区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与经济增长正相关,但中部和西部地区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均与经济增长负相关。因此,尽管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在中部与西部地区能够有效促进...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刘一伟  汪润泉  
研究目标:分析收入差距与社会资本及其交互作用对居民贫困的影响,并探讨两者的影响机制。研究方法:构建Logit等计量模型,并采用三阶段最小二乘法(3SLS)与工具变量法(IV Probit)进行稳健性检验。研究发现:在社区层面上,收入差距导致了教育与财政资源在区县间的配置不均等,阻碍了医疗保险制度的发展以及产业结构的提升,进而提高了居民的贫困发生率;在个体层面上,收入差距降低了居民对教育资源的可及性,恶化了居民的健康水平,从而导致居民进入贫困状态。社会资本能够降低居民发生贫困的概率,同时也能够缓解收入差距对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刘一伟  汪润泉  
研究目标:分析收入差距与社会资本及其交互作用对居民贫困的影响,并探讨两者的影响机制。研究方法:构建Logit等计量模型,并采用三阶段最小二乘法(3SLS)与工具变量法(IV Probit)进行稳健性检验。研究发现:在社区层面上,收入差距导致了教育与财政资源在区县间的配置不均等,阻碍了医疗保险制度的发展以及产业结构的提升,进而提高了居民的贫困发生率;在个体层面上,收入差距降低了居民对教育资源的可及性,恶化了居民的健康水平,从而导致居民进入贫困状态。社会资本能够降低居民发生贫困的概率,同时也能够缓解收入差距对居民贫困的不利影响;提升就业能力与收入水平、增加教育与医疗投资、改善社会经济地位、强化融资能力等是社会资本缓解贫困的主要渠道与机制。研究创新:采用具有代表性的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研究收入差距与社会资本对居民贫困的作用机制,指出社会资本是缓冲收入差距对居民贫困不利影响的重要保障。研究价值:为相关理论研究提供更多的经验证据和路径解释;在实践中,对减贫、防贫具有指导意义。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刘耀森  李庆  
运用重庆市1985-2009年的经济统计数据,本文对其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协整方程表明重庆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稳定的长期均衡关系,重庆市人均GDP每增长1%将导致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扩大0.1444%;格兰杰因果检验表明不论是短期抑或是长期,重庆市经济增长均是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扩大的原因,但居民收入差距变动并不是经济增长的原因。因此,消除政策性排斥,加大农村金融创新,探寻一条符合重庆实际的、科学合理的城市化与工业化道路,是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有效途径。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李俊霖  莫晓芳  
本文运用1978-2002年中国城镇居民收入分配差距、消费需求与经济增长数据,通过计量模型对三者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数据表明我国城镇居民收入分配差距持续扩大是经济增长过程中消费需求不足的重要原因。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刘东皇  沈坤荣  
对收入分配与消费增长的实证研究多以居民收入差距这个结果变量进行,这容易强调规模分配而忽视要素分配对消费增长的影响。基于初次分配和再分配分离视角运用中介效应模型,本文实证分析从要素分配——收入差距——消费增长之间的链条机理。检验结果发现:(1)要素分配与消费增长之间存在明显的相关关系,提升劳动者报酬率是构建消费增长长效机制的重要方面;(2)要素分配对消费增长的影响很大一部分是通过作用居民收入差距施加的,其中介效应的影响占到43%;(3)要素分配通过作用于收入水平进而影响消费增长的假设也显著成立。其政策含义是,优化要素分配不仅有利于消费增长也有助于缩小居民收入差距,基于消费增长视角的再分配政策工具...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吴伟  
一、居民收入增长变化情况。据国家统计局对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16万户居民家庭开展的城乡一体化住户抽样调查,2014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 167元,同比名义增长10.1%,扣除价格因素影响,实际增长8.0%。按常住地分,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8 844元,同比名义增长9.0%,实际增长6.8%;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0 489元,同比名义增长11.2%,实际增长9.2%。全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魏君英  吴亚平  吴兆军  
文章利用1979~2012年的时序数据与2012年各地区截面数据,运用统计方法与计量经济方法从全国及各地区两个层面实证分析了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库兹涅茨倒"U"曲线及其拐点的存在性问题。结果表明,从全国来看,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与经济增长在长期呈现显著的倒"U"曲线特征,且二者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库兹涅茨拐点已经在2007年、2008年及2009年这3年出现,此后连续4年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进一步缩小;从各地区来看,倒"U"拐点的出现时点为人均GDP达到4万元,GDP总额超过20 000亿元,以此为标准,真正出现拐点的只是少数东部省市。文章主要结论是:从全国来看,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与经济...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肖鹏  
本文回顾了中国20年经济增长和收入分配格局演变历程,认为尽管中国实现了经济的快速增长,但由于收入分配不公所导致的社会不稳定因素也在加剧。笔者结合西方发展经济学关于经济增长和收入分配的理论和实证分析结果,从中国国情出发,批判了"增长主流论"的观点。认为为实现经济增长和收入分配的动态协调发展,我们在用财税手段对收入分配差距进行调整的同时,也必须对权力机构、垄断、教育制度进行改革,以寻求标本兼治之策。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李瑞林  李正升  
伴随着经济结构的调整,中国的社会阶层日益分化,城市贫困问题成为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一个突出问题。本文对我国城市贫困的规模、特点、形成原因以及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等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指出解决我国城市贫困问题要强化政府创造就业的能力,关注陷入贫困风险高的群体,重视流动人口对城市贫困的影响,警惕贫困的城市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