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475)
2023(12141)
2022(10064)
2021(9343)
2020(7746)
2019(17677)
2018(17440)
2017(32815)
2016(17662)
2015(20173)
2014(20026)
2013(19827)
2012(18379)
2011(16917)
2010(16762)
2009(15605)
2008(15350)
2007(13669)
2006(12011)
2005(11088)
作者
(50239)
(42320)
(42129)
(40073)
(26746)
(20046)
(19023)
(16272)
(15975)
(15022)
(14543)
(14091)
(13535)
(13512)
(13439)
(13049)
(12581)
(12323)
(12249)
(12112)
(10865)
(10137)
(10070)
(9593)
(9396)
(9334)
(9283)
(9144)
(8630)
(8470)
学科
(70876)
经济(70764)
管理(52873)
(48238)
(36467)
企业(36467)
方法(29629)
数学(26316)
数学方法(26112)
中国(24206)
(21397)
(20650)
(19596)
(16166)
贸易(16157)
(15841)
业经(15292)
(14664)
(14357)
银行(14329)
(14146)
(13818)
(12959)
金融(12951)
农业(12527)
环境(11488)
(11069)
地方(11069)
财务(11031)
财务管理(11003)
机构
大学(256511)
学院(251715)
(112318)
经济(110111)
管理(94242)
研究(91468)
理学(80505)
理学院(79630)
管理学(78374)
管理学院(77890)
中国(71779)
(54778)
(54759)
科学(51828)
(45421)
财经(42678)
中心(41292)
研究所(41007)
(39930)
(39008)
(37159)
经济学(36915)
北京(34901)
业大(34055)
(33261)
经济学院(33257)
财经大学(31837)
(31780)
师范(31441)
农业(31195)
基金
项目(169401)
科学(134763)
基金(126280)
研究(125110)
(110833)
国家(109993)
科学基金(93866)
社会(83668)
社会科(79520)
社会科学(79506)
基金项目(65338)
(61926)
自然(57627)
教育(56756)
自然科(56355)
自然科学(56340)
自然科学基金(55379)
(53337)
资助(51778)
编号(49072)
成果(41951)
(39640)
重点(38391)
国家社会(37021)
(36196)
(35812)
(34895)
教育部(34382)
课题(34074)
创新(32980)
期刊
(121552)
经济(121552)
研究(79540)
中国(55877)
(42907)
学报(40142)
(36509)
科学(36220)
管理(35335)
大学(31106)
学学(28910)
教育(25640)
(25224)
金融(25224)
农业(24622)
财经(22338)
经济研究(21449)
技术(20104)
(19419)
业经(17305)
图书(16717)
问题(16207)
(15883)
国际(14012)
世界(13705)
(13523)
书馆(12479)
图书馆(12479)
统计(12261)
(11613)
共检索到39103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王守坤  
笔者使用核密度估计以及基尼系数、泰尔指数测算后发现,中央转移支付体制构建前后,即1980年~1994年与1995年~2009年两个时段相比中国各省份公共交通基础设施服务、公共卫生服务以及公共教育服务等提供水平的省份间差异呈现出越来越大的趋势。对1995年~2009年我国省级面板数据进行计量回归也显示出中央转移支付力度对各省份三类公共服务提供水平的影响方向为负。现行的中央转移支付体系更偏重于纵向调控功能而非横向平衡功能。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肖建华  黄蕾  吴爱琴  
财政转移支付是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重要途径之一,以江西省为分析样本,利用变异系数法分析了江西省11个设区市基本公共服务现状的基础上,采用面板数据模型与江西省70个县2011~2015年的统计数据,具体分析各项转移支付具体对基本公共服务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转移支付与基本公共服务间呈现正相关关系,税收返还对于基本公共服务的供给产生负效用。但在基本公共服务的供给结构中,财力性转移支付对教育、医疗与社会保障都有积极的正效应;专项转移支付对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这三类也有着积极的正效应,但与财力性转移支付相比,其效果具有显著差异性;一般预算收入对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有着非常显著的促进作用,尤其是对社会保障,一般预算收入增加1%可以使得社会保障供给提高1.0631%。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肖建华  黄蕾  吴爱琴  
财政转移支付是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重要途径之一,以江西省为分析样本,利用变异系数法分析了江西省11个设区市基本公共服务现状的基础上,采用面板数据模型与江西省70个县20112015年的统计数据,具体分析各项转移支付具体对基本公共服务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转移支付与基本公共服务间呈现正相关关系,税收返还对于基本公共服务的供给产生负效用。但在基本公共服务的供给结构中,财力性转移支付对教育、医疗与社会保障都有积极的正效应;专项转移支付对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这三类也有着积极的正效应,但与财力性转移支付相比,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陈颂东  
政府间财政转移支付是实现地区公共服务均等化的重要制度保障,而公共服务均等化是转移支付制度的目标。根据国际上通行的转移支付方式和我国转移支付制度的运行效果,当前,我们应弱化、取消非规范性、非均等化的转移支付形式,扩大一般性转移支付规模,建立一般性转移支付和专项转移支付相结合的转移支付制度。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楼继伟  
当前,我国人均GDP已经突破1000美元大关,发展步入一个关键的时期。国际经验表明,这一时期既是"黄金机遇期",又是"矛盾凸显期",是走向富强文明或贫困动荡的分水岭。这就要求我们在把握机遇加快发展的同时,重视各种容易诱发社会矛盾冲突的不和谐因素,促进人与自然、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加快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进程。公共服务均等化本身就是缓解因发展不平衡所引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于凌云  
完善转移支付机制、促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对缩小区域和城乡发展差距、促进社会公平公正、实现城乡统筹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建立分形层叠模型来模拟和解释转移支付机制的创新,并运用2007年~2009年的有关数据,对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系数进行模拟。结果显示,分形层叠模型方法能够有效顾及城乡基本公共服务这种不同空间的不同层级政府之间的均等化问题,系数调整方案也呈现出良好的逻辑关系,能较好地体现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效果。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吉富星  鲍曙光  
基于县级面板数据,采用两阶段最小二乘法,在考虑内生性基础上,统分结合地研究了中国式财政分权、转移支付体系对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影响。研究表明,财政分权扩大了基本公共服务差距,而转移支付则起到一定的"矫正"作用,但均等化效果不彰、政策引导效果较差。较为突出的是,不同地区、不同转移支付类型、不同公共服务项目的均等化调节效果存在较大的结构性差异,地方政府支出偏好同时存在博弈与合作。这就需要进行系统的制度改革,重塑激励结构、行为模式,尤其重视教育、医疗等投入,全面提升人力资本。因而,当前应进一步完善激励相容的政府治理模式,构建效率与公平兼具的转移支付体系,并强化省级政府主体责任。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王雍君  
中国日益扩大的地区间基本公共服务差距已远远超过备受瞩目的经济差距,成为经济可持续发展与和谐社会建设的主要威胁因素。事实证明,扩张转移支付总量远不足以促进财政均等化,更重要的是必须对侧重控制功能的现行转移支付体制作根本的结构性改革,大大强化其再分配功能。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周琛影  
健全的财政转移支付是支撑公共服务均等化的重要制度保障。本文以上海市为例,先测算其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显示各区县公共服务总体均衡水平较高。随后评估财政转移支付对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影响效应,发现转移支付具有较强的总体财力均衡效应,促进了公共服务均等化;对中心城区与郊区两大区域内与区域间的财力均衡效应直到2005年后才逐年放大,有效地缩小了区域内与城乡间的公共服务差距。据此建议:转移支付要促进公共服务均等化,改革重心应该是优化财政转移支付的区域分布与完善财政转移支付的结构体系。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曾红颖  
标准是均等化的核心参数,标准的主体是单位公民。从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供给维度,各地客观上存在着收入能力差异和支出成本差异,以均等化标准为基础的转移支付能确保各地有财力提供大体相同水平的基本公共服务。本文在因素法基础上,建立了一整套基于全国平均标准的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支出与收入标准体系和转移支付测算模型。将基本公共服务范围划分为9类24项,按照政策中性原则,选择影响各地每项服务数量和服务提供成本的政府不可控制的因素,包括人口结构、人口密度、少数民族、城镇化率、劳动力价格、行政管理、气温取暖、海拔高度和交流成本等17项,定量分析了诸多因素对当地支出成本和收入能力的影响。根据全国平均标准和各地收入能力...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江洪波  
地区间政府公共服务的差距,表现在东西部之间、省际之间以及省内不同地区之间。而城乡之间政府公共服务的差距,尤其是农村公共服务水平的低下更是有目共睹的事实。这些差距主要表现在教育、公共卫生、科技、环保、基础设施等方面。我国现行财政体制的不尽合理是公共服务水平差异巨大的原因之一,即政府间尤其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王静  
实现地区间公共服务均等化是我国处理政府间财政关系所长期追求的目标之一。目前,各地公共产品提供很不均衡,这一局面亟待改变。政府间转移支付制度是有助于实现公共服务均等化的,但我国现行的政府间转移支付制度在运行环境和制度本身设计都存在一些问题,文章就此提出了完善现行政府间转移支付制度的一些措施。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张侠  刘小川  
作为政府间财政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转移支付制度理应在均衡地区间财力差距和促进公共服务均等化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但研究发现,由于转移支付结构不合理、管理弱化等原因,随着我国财政转移支付规模逐步扩大,其政策效果并没有得到有效发挥。因此,为完善转移支付以促进公共服务均等化,须从优化转移支付结构、推进转移支付法制体系建设、规范转移支付绩效评价制度以及提高转移支付制度透明度四个方面对转移支付制度建设进行系统性的规划和设计。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王磊  
政府间的转移支付制度是以实现各地公共服务水平均等化为目标而采用的一种财政平衡制度。就我国目前的情况看,各地区间的公共服务水平十分不平衡,而我国政府间转移支付的形式较多,对各种转移支付形式在实现公共服务均等化过程中的作用应做具体分析。通过建立一个政府间转移支付与地方公共产品供给的简单模型,并将这一模型应用于1994年实行分税制改革以来的青海省和中国政府间转移支付制度的实践,作者发现:税收返还拉大了地方公共服务不均等的程度;一般转移支付对缩小地方公共服务供给水平的作用非常弱,甚至在一些省份起着拉大公共服务差距的作用;专项拨款基本上起到了缩小地方公共服务供给差距的作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