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3379)
2023(19455)
2022(16590)
2021(15547)
2020(13157)
2019(30806)
2018(30256)
2017(58233)
2016(31640)
2015(35730)
2014(35721)
2013(35571)
2012(32756)
2011(29562)
2010(29349)
2009(27245)
2008(26727)
2007(23321)
2006(20070)
2005(17965)
作者
(91013)
(76122)
(75349)
(72236)
(48363)
(36449)
(34504)
(29724)
(28727)
(27007)
(25764)
(25717)
(24078)
(24007)
(23633)
(23476)
(22854)
(22666)
(21766)
(21710)
(18700)
(18698)
(18427)
(17289)
(17122)
(16892)
(16784)
(16593)
(15315)
(15005)
学科
(131342)
经济(131197)
管理(89663)
(86161)
(70478)
企业(70478)
方法(62503)
数学(55108)
数学方法(54439)
(36241)
中国(35759)
(35104)
业经(27918)
(27782)
贸易(27774)
(27698)
(26962)
地方(24862)
(24143)
农业(23431)
(21467)
财务(21385)
财务管理(21336)
企业财务(20195)
理论(19851)
(19763)
(19713)
银行(19645)
(19223)
金融(19219)
机构
大学(454494)
学院(451048)
(187899)
经济(184153)
管理(177227)
理学(153982)
研究(153452)
理学院(152276)
管理学(149582)
管理学院(148775)
中国(115240)
(96611)
科学(94251)
(85154)
(77141)
(73780)
研究所(70409)
中心(69447)
财经(68753)
业大(67295)
(64255)
(62639)
北京(61261)
(58828)
师范(58238)
经济学(58120)
农业(58074)
(55895)
经济学院(52576)
(51800)
基金
项目(308503)
科学(242688)
基金(225562)
研究(223250)
(197143)
国家(195583)
科学基金(167689)
社会(141575)
社会科(134264)
社会科学(134229)
基金项目(118649)
(118280)
自然(109375)
自然科(106891)
自然科学(106862)
自然科学基金(104963)
教育(102718)
(100269)
资助(94396)
编号(89884)
成果(72667)
重点(69137)
(68985)
(65243)
(63296)
课题(61765)
科研(59624)
创新(59213)
教育部(59203)
国家社会(58859)
期刊
(198488)
经济(198488)
研究(131987)
中国(81556)
学报(72449)
科学(66060)
(65640)
(65216)
管理(62781)
大学(54776)
学学(51473)
教育(45948)
农业(45295)
技术(38739)
(37784)
金融(37784)
经济研究(33516)
财经(33377)
业经(31475)
(28564)
问题(26062)
(24467)
(22949)
图书(22503)
统计(22232)
技术经济(22149)
(21065)
理论(20955)
科技(20251)
商业(20219)
共检索到65442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陈璋  徐宪鹏  陈淑霞  
本文从中国引进式技术进步及不平衡结构增长等特征出发,建立两部门投入产出模型。在此基础上,本文分析了中国经济结构问题的特点和形成机制,并从逻辑上解释了收入分配结构与消费结构的关系。在经济危机和转变发展方式的背景下,改善当前结构矛盾的短期政策是,调整收入分配结构(即减少高端部门资本报酬,增加高、低端部门劳动者报酬),进而扩大消费需求。实证结果进一步证明了这个观点,同时,本文的研究模式为投入产出分析提供了一种新的框架和思路。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成定平  
本文利用动态投入产出技术和中国2007年42部门投入产出表数据,以单位产出所能诱发出的消费和出口额度为依据,分析我国产业结构的调整方向。结果发现:要通过改善产业结构来扩大消费和出口,应加强农业基础地位,加快发展服务业,利用好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保障资源类产品的供给。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陈宗胜  吴婷  
当前我国初次收入分配结构不尽合理,劳动报酬占比不断下降,其重要原因之一是产业结构变动没有得到适当的调整。采取何种产业政策以扭转劳动报酬占比下降的趋势,已经成为社会关注的重大问题。文章测算了当前我国沙漏型初次分配的产业结构,构建按要素主体分类的增加值基准分工率核算体系,对产业结构调整对初次分配结构的影响机制给出了经济学解释,并对产业结构调整政策进行模拟分析。结果显示,单位产业增加值会通过"累积效应"、"溢出效应"和"汲取效应"在产业间进行重新分配,最终导致劳动报酬占比的产业差异。文章认为,鼓励发展高"溢出效应"的产业政策能够有效扭转劳动报酬占比下降趋势,并最终实现理想的结构。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李世奇  朱平芳  
该文在上海2007年和2012年投入产出表基础上,引入大气污染和能源消费模块。通过矩阵计算得出完全排放系数与完全消费系数计算表明产业结构调整对三种主要大气污染物减排的贡献各不相同,化石能源仍然是造成大气污染的重要原因。总的来看,上海各行业大气污染的减排效应非常明显,其原因是清洁能源消费大幅增加。这一研究结果验证了近年来上海市政府在环境友好和资源节约型社会建设方面政策效果显著。在此基础上,笔者建议上海制订和完善提高和改善重点行业化石能源使用效率的政策,加强区域统筹协调,深化地区联防联治。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李世奇  朱平芳  
该文在上海2007年和2012年投入产出表基础上,引入大气污染和能源消费模块。通过矩阵计算得出完全排放系数与完全消费系数计算表明产业结构调整对三种主要大气污染物减排的贡献各不相同,化石能源仍然是造成大气污染的重要原因。总的来看,上海各行业大气污染的减排效应非常明显,其原因是清洁能源消费大幅增加。这一研究结果验证了近年来上海市政府在环境友好和资源节约型社会建设方面政策效果显著。在此基础上,笔者建议上海制订和完善提高和改善重点行业化石能源使用效率的政策,加强区域统筹协调,深化地区联防联治。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潘高远  陈璋  
扩大进口战略中的削减进口关税举措具有"定向减税"的特点,但是它对国内市场的负面冲击也不容忽视。本文基于国家间投入产出模型,综合正、负两方面影响,借鉴凯恩斯乘数的分析思路,构建包含扩大效应以及替代效应的结构化乘数,并从数理上推导应对负面冲击的一个平衡条件。测算发现:1)中国扩大进口战略总体上提升中国收入水平,与扩大内需战略具有一致性;2)面对相同的关税削减幅度,各行业实际收入份额所受负面冲击程度分化,低技术行业较小,中高技术和高技术行业适中,中低技术的收入负面冲击较大;3)为应对削减50%进口关税的负面冲击,需将国际市场的实际收入份额提升0.1192个百分点。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徐大丰  
我国的碳生产率存在明显的行业差异,建立在碳生产率基础上的低碳经济结构调整虽然可以降低碳排放,但是由于经济系统存在复杂的产业关联,这种产业结构调整会对我国经济增长的稳定性构成较大的冲击。在进行产业结构调整时,既要考虑产业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力,又要考虑产业对碳排放的影响力。运用投入产出数据,计算各产业的影响力系数和碳排放的影响力系数,综合考虑各产业对国民经济的影响力和碳排放的影响力,指出既可以降低碳排放、又可以保持经济增长稳定性的产业结构调整方向和策略。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牟锐  闵连星  
基于2002~2010年的全国数据,通过投入产出法分析了信息产业不同部门的经济效应及其变化趋势。结果表明:信息制造业和信息服务业在产业关联结构、产业性质和产业波及效果上存在显著差异;信息制造业和工业的关联度更强也更稳定,信息服务业表现出向最终消费型基础产业过渡的趋势,而信息制造业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更强。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毛剑峰  
本文利用《中国统计年鉴》中的有关数据,采用投入产出分析法,对我国17个产业进行需求、关联及特征方面的分析。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吴兆丹  赵敏  田泽  马超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吴兆丹  赵敏  田泽  马超  
在"总量-相关指标-结构"分析框架下,采用中国大陆30省区(除西藏)42经济部门多区域投入产出及伪基尼系数差异成因分解方法,估算、比较各省区水足迹并分析差异成因,衡量省区降低水足迹(即水足迹总量)的紧迫性并识别调整重点,对具体调整提出建议,为构建中国特色水安全保障体系提供依据。研究表明:1)30省区水足迹均方差系数为51.79%,其中新疆、黑龙江水足迹最高,天津、北京对应最低。2)结合相关指标地区间比较,30省区中宁夏、黑龙江、上海降低水足迹紧迫性最强;天津、山西等提高居民生活直接用水效率紧迫性最强。3)根据部门结构地区间比较,列出各省区降低水足迹中须重点关注的部门,可以看到各省区均须重点调整农林牧渔业、食品制造及烟草加工业用水。4)来源结构地区间比较中,青海、宁夏和新疆的水足迹主要靠当地来供给,其余各地区水足迹均主要源于国内其他地区;可得到各省区上述降低水足迹中应重点关注部门的水足迹主要来源地,如黑龙江、天津、海南等地农林牧渔业水足迹主要源自当地。因此,各地区应结合上述紧迫性、重点关注部门及主要来源分析结果,加强节水工作的针对性。
[期刊] 产业经济研究  [作者] 张兴龙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一个核心问题是纠正资源错配。国民经济中投入产出关联存在放大资源错配损失的可能,因此对这一机制进行研究十分必要。建立了模型分析框架,探讨投入产出关联对资源错配损失效应的放大机理,分析三种经济类型中放大机制的异同,并使用中国1995—2011年17份非竞争型投入产出表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投入产出关联会放大资源错配导致的产出损失,平均而言,能够使产出损失放大2~3倍;从经济类型看,出口导向型经济的放大效应最强,而内需主导型经济的放大效应最弱;不同行业部门对总体经济损失的影响大小存在差异且处于动态变化中。总体而言,我国投入产出关联的损失放大系数合计值在不断上升,表明我国投入产出关联对资源错配造成损失的放大机制在不断增强。政府在进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时,若改善重点行业的资源错配状况,可以取得较大的经济绩效。研究结论还表明我国经济发展类型应逐渐向内需主导型经济过渡,以弱化投入产出关联对错配损失的放大效应。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余典范  干春晖  郑若谷  
本文借鉴多国多部门投入产出模型的结构分解技术,通过静态结构分解技术将产业结构效应分解为乘数效应、反馈效应和溢出效应三部分,并利用投入产出表对2002年和2007年的中国51个产业的关联状态及其变化进行了详细分析。研究表明我国产业的溢出效应、乘数效应和反馈效应的重要性呈依次递减的特征。对于我国产业的发展而言,提升产业的自身发展能力,优化产业关联是推动我国产业转型的根本。针对产业关联效应的提升,本文也提出了产业融合发展的思路,并从创新的推动力、市场需求的拉动力、企业间竞争合作的压力以及政府放松管制等方面阐述了产业融合发展需要解决的体制机制问题。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江兵  何小雨  刘少伟  
文章提出基于投入产出表的DEA方法,以安徽省2002年42个部门流量表为例,针对DEA建模条件和可解性,根据有关定理将流量表进行分组和数据压缩,在此基础上建模并利用计算机获得了各产业部门是否DEA有效的结论。为进一步得到有效性程度评价,分别按DEA最优目标值和以部门扩散系数为权重的赋权最优目标值对同为有效的部门进行排序,按这两种方法所得到的排名较前的产业部门可分别代表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和主导产业。实例研究结果表明,投入产出与DEA方法的互补,能获得更满意的有效性评价。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吴金铎  
经济发展方式的内容主要包括需求结构、要素投入结构和产业结构,有关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研究很多,但如何把经济发展方式包含的三个方面纳入到同一个分析框架下,是当前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研究的难题。本文试图构造一个经济发展方式投入产出模型,把需求结构、要素投入以及产业结构纳入统一的分析框架内,以行业部门为载体,通过对中国42个行业2002~2007年经济发展方式相关投入产出系数的计算,考察各行业的内需诱发作用、进出口诱发作用、投资乘数、劳动力就业带动作用、能源消耗系数、环境排放系数以及技术溢出效应,以此分析我国的经济发展方式和各行业的发展驱动类型。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