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193)
2023(10673)
2022(8591)
2021(8051)
2020(6677)
2019(15840)
2018(15318)
2017(29140)
2016(15886)
2015(18414)
2014(18370)
2013(18673)
2012(17576)
2011(15921)
2010(15636)
2009(14811)
2008(14853)
2007(13276)
2006(11363)
2005(10307)
作者
(46010)
(38886)
(38815)
(37209)
(24625)
(18680)
(17789)
(15251)
(14734)
(13745)
(13436)
(12938)
(12414)
(12284)
(12182)
(12149)
(11787)
(11505)
(11172)
(11135)
(9619)
(9606)
(9499)
(8944)
(8810)
(8790)
(8546)
(8414)
(7899)
(7731)
学科
(76259)
经济(76174)
(41875)
管理(41301)
方法(35349)
数学(32305)
数学方法(32116)
(30766)
企业(30766)
(24685)
中国(22771)
(20677)
农业(16818)
(16358)
贸易(16352)
业经(16288)
(16009)
(13190)
(13168)
地方(13137)
(11528)
银行(11496)
(11009)
(10795)
金融(10793)
(10704)
财务(10686)
收入(10679)
财务管理(10658)
(10104)
机构
大学(237450)
学院(235046)
(109366)
经济(107482)
管理(87407)
研究(85329)
理学(75366)
理学院(74521)
管理学(73402)
管理学院(72970)
中国(66000)
(50088)
科学(49553)
(48418)
(43364)
(41340)
研究所(39563)
财经(38882)
中心(38492)
经济学(36434)
(35563)
业大(33815)
(33679)
经济学院(33124)
农业(32506)
北京(32093)
(30067)
(29928)
师范(29816)
财经大学(28916)
基金
项目(154461)
科学(121925)
基金(114827)
研究(112847)
(100288)
国家(99511)
科学基金(84172)
社会(74899)
社会科(71074)
社会科学(71055)
基金项目(59745)
(56855)
自然(51831)
教育(50872)
自然科(50655)
自然科学(50638)
自然科学基金(49791)
(48942)
资助(47717)
编号(44240)
成果(36258)
(36245)
重点(35011)
(33934)
国家社会(32648)
(31408)
教育部(31170)
中国(30689)
课题(30357)
科研(29970)
期刊
(116867)
经济(116867)
研究(71243)
中国(45679)
(39238)
(37784)
学报(37044)
科学(34359)
管理(29171)
大学(28078)
农业(26854)
学学(26563)
(21616)
金融(21616)
经济研究(20685)
财经(19866)
教育(19290)
技术(18301)
业经(18059)
(17204)
问题(16165)
(14847)
(14804)
世界(13387)
国际(12657)
技术经济(12356)
统计(12220)
(11854)
理论(10867)
商业(10474)
共检索到34890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陈太明  
本文在卢卡斯理论模型基础上,拓展并构建了估算居民收入波动的福利成本理论模型,采用中国1978-2005年度数据估算城乡居民收入波动的福利成本,并分析城乡居民收入波动福利成本的跨时差异性。结果表明:居民收入波动的福利成本取决于居民收入波动率和相对风险规避系数;当相对风险规避系数相同时,总体来说,在1978-2005年间,城镇居民收入波动的福利成本大于农村居民收入波动的福利成本;在考虑跨时差异性情形下,在1978-1992年间,城镇居民收入波动的福利成本大于农村居民收入波动的福利成本,但在1993-2005年间,城镇居民收入波动的福利成本却小于农村居民收入波动的福利成本;横向比较结果显示,收入波动...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赖文燕  
转型期我国居民收入发生了很大变化。一方面,居民收入增长迅速;但另一方面,收入差距的扩大,贫富分化的问题也日益严重。我国收入差距过大主要是由于城乡居民之间的收入差距过大造成的,如何缩小城乡居民之间的收入差距已成为当前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本文通过对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现状分析,探讨了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扩大的原因,并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谭彦红  
随着经济高速发展,城乡收入差距持续扩大,成为共建和谐社会的掣肘之一。通过系统分析城乡差距扩大的形成机理,选取经济发展、体制改革、政策性变量和人力资本等四大类指标,定量分析它们对收入差距的影响,可明确其在经济转型过程中影响城乡收入的具体因素。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蒲艳萍  吴杰  
笔者利用1992年~2009年的省际面板数据,就中国就业重构对城乡居民收入分配的影响进行实证分析与检验。结果表明,就业重构方向与城乡居民收入分配极化负相关,就业重构速度与城乡居民收入分配极化正相关;受城乡劳动力市场分割与城乡居民人力资本水平差异的约束,就业重构对城乡居民收入分配的极化效应大于平衡效应;在区域层面,就业重构对城乡居民收入分配的净极化效应由大到小的顺序分别为中部、西部和东部。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梁灼铭  
目前,收入与消费关系问题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函数性典型相关分析方法是研究人均可支配收入与人均消费性支出关系的一项非常有效的手段。研究发现,目前,我国城镇居民家庭的人均可支配收入与人均消费性支出之间具有很强的相关性。但是,它们之间的相关形式会随着地区经济差异的变化而变化。实践证明,与其它分析方法相比,函数性典型相关分析方法具有其无法比拟的优势,不仅具有适合经济数据分析的良好特性,而且便于充分挖掘一些新的经济规律。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朱子云  
根据来源构成和差距动因两个维度的关联指标,构建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及其成因的双层分解模型,并利用中国1995~2011年数据进行验证。结果表明,驱动中国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差距不断扩张的首要因素是产出分配率差异,城乡养老转移支付差异扩大、农村"三高"就业人口加速向城镇迁徙是两个"放大器",劳动生产率差异是影响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差距过大的第三因素,但其所占贡献份额呈现快速缩减趋势。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顾海兵  王亚红  
文章通过城乡居民收入构成或收入来源的具体解析,依据收入来源差异系数,认为对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影响最大的因素是城镇居民的工资收入与乡村居民经营性收入的差异程度。文章提出,中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问题的核心或本质不是城镇居民收入过高而是乡村居民收入过低。从目前来看,影响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最主要因素是乡村居民经营性收入及其增长速度,即中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扩大主要源于乡村居民原有优势收入来源(经营性收入)相对优势的逐步丧失。文章提出的对策是努力保持现有优势收入来源的优势,发掘、培养新的优势收入来源,同时要缩小城乡转移性收入来源的差距,并需要国家扭转偏重城市的发展战略与政策。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杨灿明  
利用课题组于2010年年初在全国29个省市区对2009年居民收入抽样问卷的调查数据,研究了不同因素对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回报的影响。研究发现,拥有良好的健康状况和较高的教育水平等人力资本,将能获得较高的收入回报;无论是城市还是农村,拥有党员或干部身份等政治资本,将能获得较高的收入回报;城市垄断行业收入高于竞争性行业,就业单位所有制性质不同,对收入回报的影响较大;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为农村家庭带来了较高的收入。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韦开蕾  张沛键  王继祥  
本研究利用1990~2011年中国29个省(市)的面板数据分析FDI对中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影响。研究将全国细分为华北、东北、华东、华中、华南、西南和西北七大地区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1)从全国数据上看,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与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符合"倒U假说",而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与FDI却存在"U"形关系,FDI滞后一期的影响不显著。(2)从地区数据来看,FDI除对东北和华东地区缩小城乡居民收入有负影响外,对其他地区的影响均为正;华东、东北地区FDI与城乡居民收入存在"U"形关系,华北地区则存在倒"U"关系;FDI滞后一期只对华北和华东地区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有显著正向影响。(3)FDI通过产业...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陈太明  
本文将经济波动对经济增速的负面影响引入福利损失模型,构建了量化经济波动对居民福利的间接影响模型,并采用1985-2007年全国以及28个省市区的城乡居民消费数据对异质居民在经济波动过程中承受的间接福利损失进行测度。研究结果表明,经济波动通过负面影响经济增速给居民带来了不容忽视的间接福利损失,忽略经济波动与经济增速的联系得到的福利损失估算值存在低估问题;无论是全国层面,还是省级层面,农村居民承受的间接福利损失都倾向于大于城镇居民。因此,为了切实提高居民的福利水平,中国政府应在保持经济增长的同时,更要重视保持城乡差异化经济的平稳性。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王珍  
文章分析了吕梁城乡居民消费现状及影响吕梁城乡居民消费的主要因素,提出了提升吕梁城乡居民消费水平的建议。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陈永清  
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和居民收入的大幅提高,城乡居民之间的收入差距正逐步扩大,成为制约中国经济持续稳定增长的一大障碍。中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扩大除了历史的和体制的因素外,主要是农业生产效率低下、教育和基础设施落后、农村劳动力市场僵化、贫困人口比重大以及近年来城乡贸易条件恶化造成的。因此,为缩小城乡居民之间的收入差距,增加农民收入,应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稳定发展粮食生产,加快农村义务教育和基础设施建设。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测算了包括非货币收入在内的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并与农民人均纯收入进行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比较,表明1985年以后收入差距程度扩大,并有继续扩大趋势。城乡二元经济结构是影响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变化的根本原因。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马从辉  
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拉大的原因是从农村转移的资金太多,包括通过工农业产品价格“剪刀差”的转移、预算转移、诱发的资金外流、对农业投入的减少、扶贫资金的转移及农村居民其他资金的转移。因而解决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过大问题的对策是缩小“剪刀差”,提高农业生产的收益率,以此遏制农户的储蓄和其他资金通过金融系统流向收益率更高的部门;加大对农业的资金投入,增加农业预算支出;彻底改革现有城乡分割的户籍管理制度,完全开放劳动力市场;管好用好扶贫资金;切实减轻农民负担。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赵颖  
核密度分析首先将城乡居民收入动态演化过程部分地直观表达出来,分析表明,1995年以来区域间的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差距扩大的趋势逐步得到逆转,城乡收入差距的非均衡性发展更多的源于农村居民收入的乏力增长过程的持续。收敛方程的构建着重于对城乡居民收入的绝对β收敛和基于三大区域间的俱乐部收敛的检验,分析结果显示,1990—2008年全国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的收敛速度为16.9%,中部地区的收敛速度为12.6%,西部为21%;农村居民收入的收敛中,中部地区收敛速度为3.47%,西部地区为2.34%。在此过程中收入流动性的提升是缩小收入差距的有效途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