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447)
- 2023(13902)
- 2022(11778)
- 2021(11370)
- 2020(9378)
- 2019(22052)
- 2018(21476)
- 2017(41943)
- 2016(22569)
- 2015(25628)
- 2014(25139)
- 2013(24921)
- 2012(22737)
- 2011(20548)
- 2010(20053)
- 2009(18593)
- 2008(18223)
- 2007(15695)
- 2006(13842)
- 2005(12488)
- 学科
- 济(89761)
- 经济(89659)
- 管理(68257)
- 业(64478)
- 企(55876)
- 企业(55876)
- 方法(43038)
- 数学(37550)
- 数学方法(37238)
- 财(25549)
- 中国(25445)
- 制(23225)
- 银(22050)
- 银行(21903)
- 农(21643)
- 行(20524)
- 业经(20258)
- 贸(17950)
- 贸易(17935)
- 务(17604)
- 财务(17542)
- 财务管理(17514)
- 易(17413)
- 学(17153)
- 企业财务(16726)
- 融(16117)
- 金融(16116)
- 地方(15316)
- 和(14436)
- 农业(14081)
- 机构
- 大学(316263)
- 学院(311520)
- 济(130849)
- 经济(128287)
- 管理(128159)
- 理学(111174)
- 理学院(110031)
- 管理学(108520)
- 管理学院(107961)
- 研究(105519)
- 中国(86390)
- 京(67796)
- 科学(62031)
- 财(60348)
- 所(51648)
- 财经(48889)
- 中心(47933)
- 研究所(47203)
- 农(46692)
- 经(44791)
- 北京(43327)
- 业大(43297)
- 江(42705)
- 经济学(39987)
- 范(39087)
- 师范(38788)
- 院(38162)
- 财经大学(36914)
- 农业(36724)
- 经济学院(36148)
- 基金
- 项目(214153)
- 科学(169602)
- 基金(158675)
- 研究(157818)
- 家(137616)
- 国家(136522)
- 科学基金(118003)
- 社会(101613)
- 社会科(96391)
- 社会科学(96366)
- 基金项目(84353)
- 省(79539)
- 自然(75981)
- 自然科(74242)
- 自然科学(74227)
- 自然科学基金(72940)
- 教育(71591)
- 划(67958)
- 资助(65431)
- 编号(63070)
- 成果(51206)
- 部(48965)
- 重点(47335)
- 创(44770)
- 发(44528)
- 教育部(42581)
- 课题(42498)
- 国家社会(42407)
- 创新(41767)
- 人文(41169)
- 期刊
- 济(137013)
- 经济(137013)
- 研究(97214)
- 中国(56739)
- 管理(46982)
- 学报(46611)
- 财(46517)
- 科学(44567)
- 农(41828)
- 融(39058)
- 金融(39058)
- 大学(35752)
- 学学(33617)
- 教育(30449)
- 农业(28209)
- 技术(24329)
- 财经(24185)
- 经济研究(22975)
- 业经(20621)
- 经(20512)
- 问题(17630)
- 理论(16291)
- 业(15633)
- 贸(15316)
- 图书(15269)
- 实践(14734)
- 践(14734)
- 技术经济(14731)
- 科技(14454)
- 世界(14272)
共检索到45964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赵昌文 杨记军 夏秋
本文利用2005年和2006年度国有控股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与地方城市商业银行三类商业银行的年报数据,研究了中国商业银行公司治理与绩效之间的关系,主要结论如下:第一,商业银行的政府持股比例与银行业绩之间存在显著的倒"U"型关系既不单纯支持政府股东发展观点即政府持股比例越高、银行业绩越好,也不单纯支持政府股东政治家观点即政府持股比例越高、银行业绩越差。第二,董事会规模与银行业绩之间存在显著的倒"U"型关系,因为董事会往往是股东之间利益格局博弈的结果。第三,具有金融从业经验的独立董事真正改善了公司治理,显著提高了银行业绩,这一特征来源于银行业决策的专业性与复杂性。此外,无直接证据支持战略投资者...
关键词:
商业银行 公司治理 业绩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苑德军
目前,我国的银行业改革已经进入攻坚阶段。无论是国有银行,还是股份制银行,都把推进产权改革,实现产权多元化,完善公司治理结构,作为改革的重要目标。不过,尽管公司治理十分重要,但对银行公司治理的一些重要的理论问题,人们的认识并不是很清楚。最近由中国金融出版社出版的曾康霖教授和高宇辉研究员的新著《中国转型时期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研究》,是国内较为全面、系统地研究银行公司治理问题的一部力作,对银行公司治理所涉及到的重大理论问题进行了深入探索。该书值得肯定的有以下三方面。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吴俊 张宗益 邓宏辉
基于商业银行资本、风险与效率关系的理论阐释,采用市场化指数刻画我国经济转型的制度变迁过程,本文对中国经济转型期(1991-2008年)商业银行的资本、风险与效率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表明:(1)我国商业银行资本水平与风险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说明随着资本水平的提高,商业银行会增加对高风险资产的投入;(2)效率较高银行的风险水平也较高,反映出市场竞争的压力和银行对于经营绩效的重视;(3)随着市场化改革的深入,银行业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加剧了商业银行对收益和风险的追求,有助于提高银行的经营效率。
关键词:
资本 风险 效率 市场化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王希 刘吉田 王瑶
选取九家银行为研究样本,使用面板数据的时间固定效应模型,本文分析了商业银行的股权结构、董事会特征、监事会特征、高管激励制度、境外战略投资者的引进,对银行盈利能力和风险控制能力的影响,认为我国商业银行的内部治理结构并不能对银行盈利能力造成显著影响,但是却能显著地影响银行的信贷风险控制能力;股权集中度较高、独立董事所占比例较高,高管激励制度较健全、境外战略投资者所持股份比例较高的银行,信贷风险控制能力较强,银行的不良贷款率较低。
关键词:
商业银行 治理结构 面板数据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谢东标
由于历史原因和特殊的制度环境,我国商业银行有其特有的行业特征:一方面,商业银行资本结构中债务占很大的比重,其主营业务收入90%以上来自存贷利息差;另一方面,商业银行所有者中的控股股东大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陈科 宋增基
基于中国8家城市商业银行的数据,采用截面数据和序列数据相结合的方法,对战略投资者参与中国城市商业银行治理的理论机理及其影响城市商业银行绩效的途径进行的分析表明:境外战略投资者可以促进城市商业银行改善公司治理,从而提升中国城市商业银行的绩效;国有股权比例与银行盈利性、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与银行资本充足率、董事会规模与银行盈利性均成负相关关系;股权集中度对银行盈利性和安全性均成正相关关系;管理层介入董事会比例对银行的盈利性和安全性的影响都不显著;独立董事比例对银行的盈利性有很强的正面影响。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熊红英 阮小平
对于商业银行尤其是处于股改转型期的商业银行,应当深刻理解有效规避声誉风险是商业银行健康、有序、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因而要有意识地建立和强化声誉管理意识,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防控声誉风险。本文着重分析了商业银行声誉风险管理的内涵及商业银行声誉风险的形成,针对商业银行声誉风险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商业银行股改转型期声誉风险管理的特点,提出了商业银行股改转型期加强声誉风险管理的措施与建议。
关键词:
商业银行 声誉 声誉风险 股改转型期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吴俊 康继军 张宗益
基于对商业银行资本与风险行为的理论阐释,采用市场化指数来刻画我国经济转型的制度变迁过程,文章对中国经济转型期(1991~2005年)商业银行的资本与风险行为进行了实证研究,并讨论了巴塞尔协议在我国的实施效果。研究结果表明:(1)商业银行资本与风险的变动存在着显著的正相关关系,银行在提高资本金占比的同时会增加高风险资产的占比,资本提高对银行风险行为有明显的逆向激励作用;(2)市场化指数与商业银行资本变动没有显著的相关关系,但我国经济市场化程度的提高会强化商业银行对风险的追逐行为;(3)在资本充足率监管没有得到严格执行的情况下,巴塞尔协议在我国的实施对商业银行资本的提高没有明显作用。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应维云 覃正 李秀
本文从理论和实证角度着重研究了我国国有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的三层特殊性:转型时期公司治理的特殊环境制度,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的行业特性分析,国有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的国有产权特质。进而得出制度环境和产权改革成为国有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的关键,同时指出解决我国国有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的目标模式。
关键词:
转型时期 国有商业银行 公司治理 特殊性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黄文青
基于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的特殊性,本文提出了评价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绩效的安全性、流动性、盈利性标准,并通过生益模型和TM模型,对我国股份制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绩效进行实证分析。结果显示,我国股份制商业银行的盈利指标和时时风险管理能力指标有所改善,公司治理结构改革取得了一定成效;但银行的盈利性仍然较差,安全性和流动性也不容乐观,公司治理水平仍有待提高。
关键词:
公司治理 股份制商业银行 绩效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温孝卿 张健
商业银行绩效一直以来是衡量发展中国家以间接融资主导型金融市场发展程度的一个关键性指标。从银行产业层面研究商业周期波动对大中型商业银行绩效的影响关系,运用2007~2013年间12家国内大中型商业银行的面板数据,通过滞后的GDP增长率对银行资产报酬率影响的实证研究,分析商业周期变化对银行绩效产生的效应。研究表明,中国大中型银行绩效具有较弱的顺周期变动效应,显著程度远低于市场经济成熟国家。同时,不良贷款率对银行绩效影响较为显著,说明我国商业银行仍处于以贷款为盈利增长引擎的发展阶段。因此,应进一步加速中国市场化改革进程,商业银行及时关注商业周期和风险资产变化,把握宏观经济传导机制并适时调整和优化银行...
关键词:
商业周期 商业银行 经济绩效 顺周期效应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张洁 谭军
本文研究了商业银行的公司治理与信用风险管理绩效的内在联系,检验了我国银行的内部治理作用及其有效性。研究发现:董事会规模与银行的信用风险管理绩效是显著负相关的,国有控股银行与银行的信用风险管理绩效是显著负相关的。而独立董事的比例、董事会会议次数、股权集中度、以及高管薪酬对银行信用风险管理绩效的影响是不显著的。表明我国银行的公司治理结构并没有发挥其有效的作用。要进一步完善银行的治理机制,使其对控制银行信贷风险能发挥积极有效的作用。
关键词:
公司治理 信用风险管理绩效 不良资产贷款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李堪
本文基于多因子模型,实证研究了中国上市银行公司治理指标对经营绩效的影响。结果表明:独立董事规模、股权集中度显著负向影响银行经营绩效,管理层规模和高管薪酬显著正向影响银行经营绩效;而董事会规模、监事会规模、流通股比例、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和性质、行长从业年限、高管的教育程度等指标对商业银行经营绩效影响不显著。本文认为,中国商业银行董事会在履职能力方面存在欠缺;股权过于集中,可能导致内部人控制问题;商业银行经营绩效对高管薪酬依赖度较高,因而需要优化薪酬激励机制。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孙巍 满媛媛 曹晨
本文采用基于混合面板数据模型分析方法,利用14家商业银行2001~2009年数据,分阶段分析了非利息业务对我国商业银行金融中介功能转型的绩效及其影响因素的作用机理。结果表明,非利息业务收益率与外资银行渗入度、市场份额、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和银行营业费用比率成正相关,绩效产生主要依赖于银行绩效的延续性。银行转型中也应增加对外开放程度,转变以往的"粗放型"增长方式。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毕鉴亭
“二次剥离”加上国有商业银行自身的积极处置,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贷款连续几年实现了“双降”。但无论从外部经营环境看,还是从银行内部分支机构间发展极不均衡的情况和股份制改革现状分析,不良贷款反弹的压力非常大。本文通过深入分析存量和新增不良贷款特征与成因,指出新增不良贷款一方面会严重制约国有商业银行改制转型乃至整个金融改革的顺利推进,另一方面积累到一定程度将会加剧国民经济的不稳定程度。鉴于此,作者提出从存量处置、增量控制、综合治理、市场拓展、流程再造、信贷整顿、精细化管理等方面加快创新,控制信贷风险,促使经营管理改革顺利推进。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