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760)
- 2023(14171)
- 2022(11731)
- 2021(10916)
- 2020(9259)
- 2019(21386)
- 2018(20531)
- 2017(38699)
- 2016(21415)
- 2015(24031)
- 2014(23625)
- 2013(23592)
- 2012(21867)
- 2011(20033)
- 2010(19915)
- 2009(18556)
- 2008(18618)
- 2007(16756)
- 2006(14650)
- 2005(13061)
- 学科
- 济(90541)
- 经济(90436)
- 业(56287)
- 管理(54819)
- 企(41797)
- 企业(41797)
- 方法(40763)
- 数学(36216)
- 数学方法(35898)
- 农(28030)
- 中国(27400)
- 财(22288)
- 贸(20538)
- 贸易(20531)
- 学(20328)
- 易(20034)
- 农业(19430)
- 业经(19302)
- 地方(16652)
- 制(16625)
- 银(14534)
- 银行(14464)
- 融(13872)
- 金融(13869)
- 行(13841)
- 环境(13370)
- 和(12784)
- 务(12664)
- 财务(12644)
- 财务管理(12613)
- 机构
- 大学(316989)
- 学院(312757)
- 济(134108)
- 经济(131724)
- 研究(117128)
- 管理(113564)
- 理学(98536)
- 理学院(97263)
- 管理学(95535)
- 管理学院(94953)
- 中国(86971)
- 科学(73514)
- 京(67402)
- 农(65007)
- 所(61748)
- 财(58551)
- 研究所(56850)
- 业大(51957)
- 中心(51880)
- 农业(51806)
- 财经(47452)
- 江(45881)
- 经(43316)
- 经济学(42995)
- 北京(42391)
- 范(41765)
- 院(41331)
- 师范(41236)
- 经济学院(39058)
- 科学院(36303)
- 基金
- 项目(212681)
- 科学(166302)
- 基金(156541)
- 研究(148041)
- 家(140735)
- 国家(139582)
- 科学基金(116382)
- 社会(96421)
- 社会科(91376)
- 社会科学(91348)
- 基金项目(82665)
- 省(80756)
- 自然(75654)
- 自然科(73959)
- 自然科学(73925)
- 自然科学基金(72698)
- 划(70283)
- 教育(67558)
- 资助(63523)
- 编号(56854)
- 重点(49291)
- 部(48030)
- 成果(46740)
- 发(46580)
- 创(44048)
- 科研(41592)
- 国家社会(41442)
- 创新(41419)
- 计划(40774)
- 教育部(40301)
- 期刊
- 济(143222)
- 经济(143222)
- 研究(91123)
- 学报(60248)
- 中国(59727)
- 农(59438)
- 科学(52662)
- 大学(43967)
- 财(43789)
- 学学(41731)
- 农业(40095)
- 管理(38888)
- 教育(29130)
- 融(27657)
- 金融(27657)
- 经济研究(24855)
- 财经(23868)
- 技术(22784)
- 业经(22252)
- 业(22153)
- 经(20632)
- 问题(19672)
- 贸(18445)
- 版(17527)
- 世界(16410)
- 国际(16343)
- 业大(15586)
- 技术经济(15364)
- 科技(14550)
- 统计(14321)
共检索到45915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南方经济
[作者]
陈立中 张建华
本文首先运用Ravallion基本需求成本法测算了中国转型时期(1986~2000年)城镇贫困线水平,并用Foster系列贫困指数测度了转型期间城镇贫困的广度、深度和强度。结果表明,从1986年到2000年,城镇贫困的广度、深度和强度都呈现总体上升的趋势。最后,我们实证分析认为,城镇贫困状况恶化的原因与转型期间一系列重大政策改革相联系,即城镇居民收入不平等、失业率、住房支出、教育支出和医疗支出上升是城镇贫困恶化的主要因素。
关键词:
贫困线 总量贫困 影响因素 转型时期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魏众
近20年间,中国取得了巨大的经济成就,国民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0%,尤其在1978—1984年间,受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鼓舞,原先较为贫穷的农村居民收入迅速增长,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从1978年的1∶2缩小到1984年的1∶17。与此同时,根据国家统...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洪兴建 李金昌
文章主要以浙江省城镇贫困的实证分析为例,探讨城镇反贫困的有效政策。作者测定了近两年的浙江省城镇居民收入贫困线和有关贫困指数、1997年以来相对贫困的变动轨迹、低保规模和标准,分析了影响浙江省城镇贫困的若干原因,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城镇反贫困的若干政策建议。
关键词:
城镇贫困 因素分析 政策建议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张莹 肖海峰
羊绒作为重要纺织原料,是农牧户主要收入来源,其价格的波动对羊绒加工企业和农牧户有着直接的影响。本文以我国羊绒交易市场的定基价格指数和羊绒主产地区的收购价格来综合分析羊绒价格的变动趋势,在此基础上,从半羊绒的供给、需求和流通方面,深入探讨影响我国羊绒价格的主要因素,并就稳定我国羊绒价格提出相应对策建议。
关键词:
价格变动 羊绒产量 羊绒需求 流通渠道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孙菲 宁小慧
近十几年,我国收入差距问题日益严重,对社会公平与经济发展提出了严峻挑战。本文计算了1997-2010年30个省份(西藏除外)的城镇基尼系数,并对其趋势进行了分析。通过分析,将基尼系数变动过程分为三个阶段。并通过计量模型对第三阶段即现阶段影响基尼系数的因素进行了实证检验,发现有一系列因素对基尼系数的变动起着重要作用,如个人可支配收入、财政支出等因素,并针对分析结果提出了相关建议。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冯怡琳
城镇的多维贫困现象虽已得到关注,但对我国城镇地区整体多维贫困现状、人群特征的探讨仍显不足。本文基于全国性的住户收支与生活状况调查数据,使用全球多维贫困指数方法构建中国的多维贫困指数体系,测量了2014年和2016年中国城镇地区的多维贫困现状,并使用Logit模型进行影响因素分析。结果表明,2016年中国城镇多维贫困发生率已降至1.1%,但东北地区、城乡结合区多维贫困发生率相对较高。城镇多维贫困人群呈现"低就业、高负担"特点,以老年户为主。Logit模型回归结果表明,提高户主文化程度、家庭成员有养老保险、社区基础设施改善均能显著减少多维贫困发生风险。建议构建城镇多维贫困的统筹治理模式,重点关注老年贫困户和外来户,加大对民生领域的财政资金投入并改进多维贫困的统计监测。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夏庆杰 宋丽娜 Simon Appleton
本文利用中国家庭收入项目(CHIP)调查数据,估计了1988—2002年中国城镇绝对贫困的变化趋势。根据CHIP调查数据所绘制的贫困发生曲线表明,不论把绝对贫困线确定在哪里,在该时期内中国城镇贫困都在显著减少。1988—1995年,收入分配不平等加剧,但此后基本保持稳定。分析收入和贫困决定因素的多元回归模型显示,教育、性别和中共党员等特征扩大了收入差异。来自政府反贫困措施的生活困难救助对减少城镇贫困影响很小。城镇贫困的缓解几乎完全归因于经济增长而非收入再分配。
关键词:
贫困 不平等 经济增长 福利 公共政策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洪涛 丁云龙
利用LMDI指数分解方法,对中国1995—2006年能源消费密度的变动趋势进行分解和分析,结果表明:2000年之前,结构效应和技术效应共同促进了能源消费密度的下降。2000年之后,受结构效应由负转正和技术效应影响减缓的双重影响,能源消费密度近几年出现了上升趋势。第二产业的重工业化趋势,能源结构中煤炭消费逐渐增加,企业研发投入低,创新能力不足及其在国际价值链中的低端位置等是造成这一趋势的深层原因。扭转这一趋势的政策取向在于促进企业向产业价值链高端攀升,逐步调整能源消费结构,充分发挥节能经济政策的积极作用,以及促进现代服务业的发展。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刘洋洋 孙鹃娟
文章利用中国人民大学2014年中国老年社会追踪调查数据,通过描述性分析和实证研究,对全国老年人的贫困状况进行了探究。研究发现,老年人中有24%处于贫困状态,女性、身体健康欠佳、农业户口、与子女居住、文化水平低、没有工作、缺少养老金以及高龄老人构成了贫困老年人口的主体;其中婚姻、性别、身体健康程度、文化水平、户口性质、是否有工作、是否有退休金以及居住方式对老年人贫困状况有显著的影响。
关键词:
精准扶贫 贫困 老年人 养老保障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马永生
近几年来,扩大内需、增加有效需求,进而提高消费率,增强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推动国民经济更加健康持续快速发展,成为我国经济社会生活中的一个持续性的热点话题。一、城镇居民消费需求的演变趋势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王雪琪 赵彦云 范超
本文利用我国2003—2013年的省际面板数据,通过动态面板GMM估计方法,研究了人口年龄结构和消费习惯对我国城镇居民消费结构的影响,克服了消费总量分析中产品维度上的"加总谬误"。实证研究表明:1人口年龄结构显著影响城镇居民消费结构,儿童对文教娱乐、老年人对居住和医疗消费需求较强;2我国城镇居民的消费支出存在较强的惯性,消费习惯和收入是影响城镇居民消费结构最为关键的因素;3在提高居民收入、降低实际利率和控制房价的背景下,未来我国城镇居民家庭消费结构将呈现稳中有变、趋向享受型消费的特点。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黄伟力
在对我国资本利润率的时间变动模式进行描述,并对其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后提出,全要素生产率增长是决定资本利润率的主要因素,资本深化假说和非国有企业过度进入假说均不能解释我国资本利润率的时间变动特征。因此,要提高资本利润率,进而促进经济增长,关键是要提高全要素生产率。
关键词:
资本利润率 经济增长 全要素生产率
[期刊] 国际商务研究
[作者]
麻丽平 霍学喜
本文选取1981~2010年间的国际低酸苹果汁等统计数据,运用计量经济学模型以及Johansen协整检验,分析低酸苹果汁出口量、浓缩苹果汁出口量和价格、鲜食苹果出口量和价格对低酸苹果汁价格的影响程度。研究发现,低酸苹果汁价格与各因素之间所存在的长期相互关系,而影响价格变动的主要因素是鲜食苹果的出口量及价格。此外,结合1991~2010年我国苹果汁出口状况,我国低酸苹果汁出口量近年来稳定增长的趋势,结合浓缩苹果汁价格变化情况,分析我国低酸苹果汁出口与国际低酸苹果汁价格之间的关系,围绕提高我国低酸苹果汁国际竞争力的角度,提出相应的改进意见。
[期刊]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陈仲常 丁加栋 郭雅
本文通过计算1952-2008年我国工业总产值地区变异系数,发现我国工业布局经历了"均衡—非均衡—收敛"的变动趋势。文章利用1980-2007年省际面板数据研究了影响工业布局变动趋势的主要因素,得出以下结论:区域政策是影响工业布局的重要因素,优惠政策可以促进地区工业发展;越高的投资水平,越有利于地区工业集聚;经济对外开放度和市场化程度的提高,对地区工业集聚也有显著正的影响;劳动力成本对工业布局也有重要的影响。这些结论对于缩小地区工业发展与经济差距有重要启示作用。
关键词:
工业布局 变异系数 影响因素
[期刊] 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
[作者]
郝雁
本文利用近代中国1870-1936年的年度统计数据,就银汇价和外国收入水平的变动对近代中国出口贸易的影响进行了实证分析,并对三变量进行了Granger因果关系的检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银汇价和外国收入水平的变动与近代出口贸易变动之间存在单向的Granger因果关系。在间接标价法下,银汇价与近代中国的出口贸易之间呈现负相关关系,外国收入水平变动与近代中国出口贸易之间呈现正相关关系,并且出口贸易的收入弹性大于汇率弹性,表明外国收入水平对出口贸易的拉动大于银汇价贬值对出口贸易的拉动。
关键词:
出口贸易 银汇价 外国收入水平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