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5195)
- 2023(21450)
- 2022(18199)
- 2021(17047)
- 2020(14357)
- 2019(32840)
- 2018(32349)
- 2017(62359)
- 2016(33822)
- 2015(37899)
- 2014(37408)
- 2013(36879)
- 2012(33976)
- 2011(30600)
- 2010(30630)
- 2009(28661)
- 2008(28498)
- 2007(25252)
- 2006(22422)
- 2005(20328)
- 学科
- 济(142357)
- 经济(142173)
- 业(112213)
- 管理(109253)
- 企(97343)
- 企业(97343)
- 方法(63330)
- 数学(52664)
- 数学方法(52016)
- 财(42515)
- 农(41645)
- 中国(38736)
- 业经(38385)
- 制(31083)
- 农业(28166)
- 务(27745)
- 财务(27663)
- 财务管理(27612)
- 贸(26770)
- 贸易(26755)
- 地方(26495)
- 企业财务(26198)
- 易(26036)
- 学(24840)
- 技术(24130)
- 理论(23828)
- 和(23587)
- 银(22888)
- 银行(22849)
- 策(22576)
- 机构
- 学院(479751)
- 大学(479077)
- 济(202923)
- 经济(198880)
- 管理(192214)
- 理学(165189)
- 理学院(163494)
- 管理学(160883)
- 管理学院(159980)
- 研究(159668)
- 中国(125032)
- 京(102035)
- 财(97092)
- 科学(93421)
- 所(78406)
- 财经(76409)
- 农(74002)
- 中心(72875)
- 江(71734)
- 研究所(70496)
- 经(69534)
- 业大(66942)
- 北京(64854)
- 经济学(61702)
- 范(60568)
- 师范(60071)
- 院(58177)
- 农业(57401)
- 州(56964)
- 财经大学(56572)
- 基金
- 项目(317027)
- 科学(251917)
- 研究(236302)
- 基金(232332)
- 家(200203)
- 国家(198507)
- 科学基金(172531)
- 社会(151638)
- 社会科(143918)
- 社会科学(143883)
- 基金项目(121590)
- 省(121446)
- 自然(110015)
- 教育(108091)
- 自然科(107490)
- 自然科学(107466)
- 自然科学基金(105570)
- 划(101765)
- 资助(96367)
- 编号(96158)
- 成果(78625)
- 部(71086)
- 重点(70156)
- 发(67457)
- 创(66734)
- 课题(65651)
- 国家社会(62967)
- 创新(61885)
- 教育部(61814)
- 制(60796)
- 期刊
- 济(226760)
- 经济(226760)
- 研究(146604)
- 中国(93344)
- 财(77083)
- 管理(75559)
- 农(68320)
- 学报(68173)
- 科学(65563)
- 大学(53857)
- 学学(50543)
- 教育(50218)
- 融(47074)
- 金融(47074)
- 农业(46818)
- 技术(43125)
- 财经(38228)
- 业经(37455)
- 经济研究(36375)
- 经(32882)
- 问题(29292)
- 业(26145)
- 技术经济(24797)
- 贸(24371)
- 统计(22872)
- 现代(22502)
- 图书(22452)
- 理论(22393)
- 世界(21928)
- 科技(21460)
共检索到72342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程俊杰
产业政策是导致我国转型时期产能过剩产生的重要因素。文章利用中国1999-2011年制造业面板数据实证研究发现,产业政策对产能利用率的效应显著为负,不同政策工具对产能过剩的影响并不相同:(1)税负降低会带来产能利用率的下降,两者显著正相关;(2)贸易保护与产能利用率的关系显著为正,贸易保护程度的增强在短期内会提高产能利用率;(3)创新补贴与产能利用率之间的关系显著为负,政府补贴对创新效率具有负作用。进一步地,小企业、国有企业和行业低技术的比重越高,产业政策就越有可能造成产能过剩。因此,为了更有效地化解和防止产能过剩,我国的产业政策亟需转向竞争政策。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程俊杰
本文从产业政策视角研究转型时期我国产能过剩的发生机制。研究认为,当前产业政策刺激了大量的企业对少数具有政府偏好产业的集中进入,而企业自身的投资冲动行为又进一步加强了产能过剩程度。过剩产能形成后,地方政府出于经济发展、社会稳定等宏观目标的考量往往会在产业政策指导下采取一系列举措促进去库存、鼓励创新、限制退出,这种选择性的疏导策略又在客观上造成产能过剩化解机制受阻,从而使得产能过剩"日益严重",且"久治不愈"。进一步地,本文利用1999—2013年制造业行业面板数据对此进行实证检验,其政策意义在于有效防范和治理产能过剩,为加快产业政策转型提供思路。
关键词:
产业政策 产能过剩 发生机制 制造业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汪芳 夏湾
通过制造业产业发展水平、产业结构变动和产业价值链三个方面分析产能过剩对制造业升级的影响,并把制造业分为轻工业类型和重工业类型。2001—2015年制造业27个行业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表明:提高产能利用率和销售利润率均能促进制造业优化升级,企业亏损面和库存的增加均不利于制造业工业增加值的增长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但这种影响不显著。轻工业更依赖于提高产能利用率来增加产值、促进产业结构变动和提高劳动生产率;重工业则更着重于企业亏损面扩大从而淘汰落后产能、提高销售利润率来影响产业升级。根据实证结果从供给侧和需求侧两个角度提出政府规制,希望通过化解产能过剩来促进产业升级。
关键词:
制造业升级 产能过剩 政府规制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夏飞龙
成本函数法是测算产能利用率使用较多的方法,包括将平均成本曲线最低点产出以及短期成本曲线和长期成本曲线的切点产出作为潜在产出标准。运用1996—2015年我国制造业面板数据和超越对数成本函数对我国制造业分行业的产能利用率进行测算,分别得到平均成本曲线最低点标准以及短期成本曲线和长期成本曲线的切点标准。结果表明,成本函数法和数据包络分析方法之间具有可比性,根据两种潜在产出标准得到的产能利用率的相关系数达0.981;成本函数法和数据包络分析法测算的产能利用率相关系数达0.868;我国制造业的规模经济效应尚有发挥空间;运用产能利用率动态标准判定产能过剩的结论与现实更符合,能够揭示我国制造业正面临的严重产能过剩问题;制造业产能利用率在1996—2007年间表现出顺经济周期特征,而2008年后在政府刺激政策下表现出逆经济周期的特征。2008年的政府刺激政策起到了延缓产能过剩爆发的作用,但未能从根本上解决产能过剩问题。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霍艾湘
选取2008—2020年沪深A股上市制造企业数据,实证分析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对制造业绿色技术创新的作用机理。研究结果表明: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对制造业绿色技术创新存在“先抑制后促进”的“U”型非线性影响,该结论经稳健性检验后仍成立;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对制造业绿色技术创新的非线性影响主要源自货币政策不确定性与财政政策不确定性;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对制造业绿色技术创新的非线性影响在东、西部地区、资本密集型行业与民营企业中的作用更明显;经济政策不确定性会通过“交易成本降低机制”和“融资约束缓解机制”,间接影响制造业绿色技术创新。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霍艾湘
选取2008—2020年沪深A股上市制造企业数据,实证分析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对制造业绿色技术创新的作用机理。研究结果表明: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对制造业绿色技术创新存在“先抑制后促进”的“U”型非线性影响,该结论经稳健性检验后仍成立;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对制造业绿色技术创新的非线性影响主要源自货币政策不确定性与财政政策不确定性;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对制造业绿色技术创新的非线性影响在东、西部地区、资本密集型行业与民营企业中的作用更明显;经济政策不确定性会通过“交易成本降低机制”和“融资约束缓解机制”,间接影响制造业绿色技术创新。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杜庆华
本文在计算中国制造业产业集聚程度和国际竞争力水平这两个指标的基础上,结合钻石模型分析了产业集聚对国际竞争力的影响。结果发现,产业集聚显著地提升了国际竞争力,但这种提升存在行业结构上的差异。产业地理集聚度及其变化对国际竞争力影响的差异可以为政府的产业政策决策提供依据。
关键词:
产业集聚 国际竞争力 影响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吴三忙 李善同
本文利用中国31个省区169个制造业在1999~2009年的数据,实证分析了专业化、多样化和竞争程度等因素对制造业增长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全国样本范围内,专业化(MAR外部性)对制造业增长的影响为负,而多样化的产业环境(Jacobs外部性)和竞争(Porter外部性)有利于制造业的增长。在分地区、分产业和分地区分产业的分析中,专业化和多样化对不同地区和不同类型的制造业增长的影响存在显著差异,但是竞争对制造业的增长始终具有显著正面效应。
关键词:
专业化 多样化 竞争 制造业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乔海曙 胡文艳 钟为亚
笔者从产业集聚来源出发分析产业集聚对能源效率的作用机制,通过对中介变量——产业竞争力的分析,建立产业集聚与能源效率之间的理论模型。笔者以2000年~2010中国省域制造业20个行业为研究对象,区分专业化与多样化产业集聚,运用系统GMM方法分别探究其与能源效率的作用机制。实证研究表明:制造业专业化产业集聚相对多样化产业集聚更有利于能源效率的提升,过度产业竞争下专业化产业集聚不利于能源效率的提升。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杜运苏 彭恒文
在贸易自由化的进程中,产业内贸易发展的经济调整成本相对较小。然而,中国的产业内贸易额并没有与其贸易总额保持同步增长,对中国产业内贸易的决定因素的研究显得格外必要。本文在区分产业内贸易类型的前提下,利用制造业面板数据,对中国产业内贸易的决定因素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产品多样化、研究与开发费用、外资等与中国的垂直型产业内贸易有正相关关系,与水平型产业内贸易负相关;而规模经济和市场结构与两种类型的产业内贸易都呈正相关。
关键词:
中国 制造业 产业内贸易 决定因素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吴剑雄
理论上,资本的趋利性使其必然具有天然的流动性特点,趋利性资本流动使得具有普遍稀缺性的资本在效率不同的产业间流动,自发地由利润率低的产业流向利润率高的产业,进而使得产业结构不断进行调整并趋于合理化,促进产业增长。通过对我国制造业股票市场融资与产业增长的面板数据模型实证研究发现,我国制造业虽然得到了股票市场巨额融资,然而并未相应地实现产业的优化升级和快速增长,股票市场固有的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和产业增长的机制与作用并未在我国的优势产业即制造业领域得到有效发挥。
关键词:
制造业 股票市场 产业增长 产业结构优化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石喜爱 季良玉 程中华
在资源和环境双重约束下,"互联网+"推动制造业转型升级逐渐成为经济发展中的主要驱动力量,识别其演化特点及内在机理,关系到制造业发展驱动方式的转变和国家战略的实现。基于2003-2014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研究了"互联网+"对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影响及区域差异。分析结果显示:在控制外商直接投资、政府参与程度、金融发展水平等条件下,"互联网+"能够促进中国制造业向高度化和合理化进行转型升级;分区域比较结果显示,"互联网+"对中国制造业的高度化和合理化存在明显的区域差异,对中部地区的促进作用最大,西部地区次之,
关键词:
互联网+ 转型升级 面板数据 区域比较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王燕梅 周丹
中国经济进入中速增长阶段后,如何切实加快推动产业结构升级就显得更为紧迫。本文以中国装备制造业为例,在分析政策效果的基础上对既有产业政策进行了反思。认为对于这种重点突破式的产业扶持政策,政策手段进一步扩展的空间已经不大,而再加大政策力度,其效果又会受到企业行为方式的制约。因此,需要逐步弱化重点扶持型的产业政策,将政策重心转向影响企业行为方式的外部制度环境的建设。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王俊
本文以流通规模、流通结构、流通效率、流通专业化指数等四个指标表示流通业发展水平,并以2000—2008年我国31个省市区面板数据实证检验了流通业发展水平对制造业TFP的影响。研究发现,流通规模扩大显著地促进了制造业TFP上升。在以我国三大区域组成的子样本估计中发现,流通业发展水平对制造业TFP的正面影响效应在东部地区最显著。实证结果说明了流通对生产的反作用是确实存在的,流通业发展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制造业生产效率的高低,中西部地区流通业发展水平相对滞后有可能成为制造业发展的"瓶颈"。
关键词:
流通业 制造业 TFP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李建平 邓翔
本文通过建立一个家庭迁移决策模型,分析了我国劳动力迁移过程中城乡收入差距、户籍制度、地区因素和劳动力集聚产生的外部性对劳动力迁移决策的作用;进一步,在稳态系统中分析了地方政府政策这一外生冲击对资本存量和经济增长的影响。利用面板数据模型和我国近十年的统计数据,本文估算了各个影响因素对劳动力迁移率的作用,绝大部分影响因素得到了实证数据的支持,表明我国劳动力迁移率的确与收入差距和户籍制度等因素存在显著的关联。
关键词:
迁移决策 户籍制度 集聚 外部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产业聚集对制造业就业的影响及其地区差异——基于中国省级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
动态外部性与地区产业增长——基于中国省际制造业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
环境规制能提升产能利用率吗?——基于中国制造业行业面板数据的经验研究
我国物流产业集聚对制造业工业增加值影响的实证研究——基于省级面板数据的分析
企业生命周期与非效率投资——基于中国制造业上市公司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
制造业升级的就业效应与财税政策探析*—基于制造业面板数据的实证检验
城镇化动因扭曲与制造业产能过剩——基于2001—2012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的经验分析
中国制造业产业内贸易决定因素实证分析——基于1998-2007年制造业24个细分行业面板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