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146)
- 2023(6066)
- 2022(5141)
- 2021(5114)
- 2020(4168)
- 2019(9843)
- 2018(9453)
- 2017(18328)
- 2016(9823)
- 2015(11437)
- 2014(11170)
- 2013(11396)
- 2012(10766)
- 2011(9954)
- 2010(9976)
- 2009(9200)
- 2008(9364)
- 2007(8423)
- 2006(7700)
- 2005(7423)
- 学科
- 济(45381)
- 经济(45329)
- 业(29252)
- 管理(27761)
- 企(22479)
- 企业(22479)
- 方法(18260)
- 中国(17000)
- 数学(16191)
- 数学方法(16012)
- 农(13663)
- 财(13645)
- 贸(12892)
- 贸易(12884)
- 易(12718)
- 制(10594)
- 农业(9192)
- 业经(9045)
- 收入(8883)
- 银(8792)
- 银行(8792)
- 行(8493)
- 策(7667)
- 融(7429)
- 金融(7429)
- 地方(7078)
- 关系(7019)
- 体(6981)
- 划(6716)
- 出(6648)
- 机构
- 大学(146091)
- 学院(144164)
- 济(72931)
- 经济(71798)
- 研究(55503)
- 管理(53984)
- 中国(45468)
- 理学(45384)
- 理学院(44872)
- 管理学(44402)
- 管理学院(44098)
- 财(33165)
- 京(31751)
- 科学(28308)
- 所(27630)
- 财经(26044)
- 研究所(24588)
- 经济学(24150)
- 中心(23919)
- 经(23878)
- 经济学院(21692)
- 北京(21394)
- 江(20573)
- 院(19539)
- 财经大学(19341)
- 范(19078)
- 师范(18998)
- 农(18371)
- 科学院(16503)
- 州(16398)
- 基金
- 项目(86938)
- 科学(70034)
- 研究(67399)
- 基金(66108)
- 家(56787)
- 国家(56387)
- 科学基金(48070)
- 社会(45843)
- 社会科(43639)
- 社会科学(43631)
- 基金项目(33040)
- 教育(30824)
- 省(29099)
- 资助(28570)
- 自然(27928)
- 自然科(27339)
- 自然科学(27333)
- 自然科学基金(26895)
- 编号(26142)
- 划(25967)
- 成果(22750)
- 部(21632)
- 中国(20947)
- 国家社会(20404)
- 重点(19672)
- 发(19394)
- 教育部(19361)
- 课题(18626)
- 人文(18082)
- 性(18052)
共检索到23505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张占斌
本文结合国内外研究成果在对"中等收入陷阱"概念进行一般概括的基础上,分析了中国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不利条件和有利条件,并进一步提出中国跨越"中等收入陷阱"所需采取的几个重要战略性对策:(1)确保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基础作用;(2)经济发展必须保持一定的合理增长;(3)抓住全球金融危机后的发展战略机遇期推进体制改革;(4)加快推进分配制度改革;(5)在统筹城乡发展中加快推进城镇化建设。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姚树洁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过近40年连续不间断高速经济增长,从一个非常落后的农业大国变成一个欣欣向荣的工业大国,成就世界经济发展史上伟大的奇迹。然而,在人均GDP迈入中高收入阶段以后,如何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却是一个理论和实践的重大命题,不仅要学习其他国家发展经验,更要发挥国家自然地理优势及政治人文体制优势,特别是40年改革开放积累起来的经济实力和国家能力。党的十九大没有提及跨越“中等收入陷阱”,而是提出在2020年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以后,再用两个15年时间,分阶段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在这个新时代,中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宋琳
面对中等收入陷阱问题,不同的国家有不同的解决之道。需要根据中国的特殊性,明确适应国内消费结构升级的传统产业转型、适应要素结构升级的比较优势产业转型、适应国内市场容量的特色产业转型三大方向,同时完善知识产权政策、经贸税收政策、收入分配政策,实现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目标。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袁珠萍
中国正从经济奇迹走向"新常态",但依旧面临着"中等收入陷阱"的严峻挑战。通过对日韩、拉美等国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经验考察,探究其应对"中等收入陷阱"的历史教训,由此认为避免掉入"中等收入陷阱",政府职能转变是保障、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是关键、制度机制设计是重要驱动力、缩小收入差距是基本前提。只有通过调整经济合理增长区间,扩大和培育中等收入群体,发展以服务业为主导战略性新兴产业,推进体制机制改革的路径,才能顺利跨越"中等收入陷阱"。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黄益平
对"十三五"期间的经济,现在碰到的非常大的挑战就是经济当中通胀的问题、增长的问题,最终还是归到经济增长能不能持续下去的问题。有的人把它称之为中等收入陷阱,过去做得好,现在可能有一些问题,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问题,短期的争论似乎是这次的经济增长减速是周期性的减速还是结构性的减速。现在最根本的问题是中国过去做得好的产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卢万青 史怡好
2010年中国人均国民总收入为7 259美元,面临"中等收入陷阱"的威胁。通过总结韩国和巴西的经验教训,本文从国企改革、企业创新能力提升、腐败治理和收入差距调节等角度,分析政府转型对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重要性。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刘海云 龚梦琪
本文选取21个陷入"中等收入陷阱"的经济体与10个成功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经济体进行对比分析,实证研究了双向FDI对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陷入组外商直接投资(IFDI)会显著促进经济增长,对外直接投资(OFDI)则会在一定程度上抑制经济增长;跨越组主要依赖OFDI拉动经济增长,IFDI则会在一定程度上抑制经济增长;跨越组和陷入组双向FDI的交互项系数都显著为正,说明IFDI和OFDI之间存在一定的相互促进作用。因此,经济体应着力促进双向FDI协调发展,形成对外开放新格局,最终促进其跨越"中等收入陷阱"。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方大春
2009年,我国人均GDP达到3600美元,开始进入中等收入发展阶段。如何在发展中避开"中等收入陷阱",是我国必须面对的挑战。"十二五"是我国经济、社会全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王英 屈丽
跨越"中等收入陷阱"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基本课题之一。在这一过程中,金融如何实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便支持国民经济跨越"中等收入陷阱"是我们必须研究的重要问题。"中等收入陷阱"与中国现状"中等收入陷阱"是指一个国家人均收入达到中等水平后,由于不能顺利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导致经济增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黄先海 宋学印
驱动经济增长的根本动力在于技术进步,跌入“中等收入陷阱”的深层机制是在国家技术差距基本面发生阶段性变化后,驱动经济增长的动力未能适时转换而陷入“技术追赶陷阱”。对于技术差距已处于准技术前沿阶段的发展中经济体,应加快由追赶导向型转为竞争导向型的新增长战略,即通过扩大市场和要素竞争、构建阶梯递强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由引进资本到引进竞争的外资利用环境,以及实施竞争兼容型的创新补贴政策等,支撑较快的技术进步率及经济增长率,从而跨越“陷阱”,继续向国际前沿经济体逼近。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段海超 李晓静 张周鹏
经济新常态是有别于以往经济发展的状态,是经济自身发展的理性回归,包括经济结构、经济动力、经济增长速度等各个方面的优化升级。新常态的到来意味着经济发展进入了战略调整期,一方面扬弃以往粗放的经济发展模式,另一方面需要部署新的经济发展方略。新常态下,中国人口红利逐渐消失、收入分配差距增大、产能过剩等问题,直接制约着中国经济的发展,给中国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带来了严峻挑战。因此,完善收入分配制度、深化供给侧改革、重视教育发展、积极推进"一带一路"建设是将成为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有效途径,其中,公平的收入分配制度是核心,供给侧改革是保障,教育是基础,"一带一路"建设是战略导向。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段海超 李晓静 张周鹏
经济新常态是有别于以往经济发展的状态,是经济自身发展的理性回归,包括经济结构、经济动力、经济增长速度等各个方面的优化升级。新常态的到来意味着经济发展进入了战略调整期,一方面扬弃以往粗放的经济发展模式,另一方面需要部署新的经济发展方略。新常态下,中国人口红利逐渐消失、收入分配差距增大、产能过剩等问题,直接制约着中国经济的发展,给中国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带来了严峻挑战。因此,完善收入分配制度、深化供给侧改革、重视教育发展、积极推进"一带一路"建设是将成为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有效途径,其中,公平的收入分配制度是核心,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崔俊富 陈金伟 崔伟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十八大"以来,中国经济建设成就显著,经济总量稳居世界第二,人均GDP突破1万美元,处于中高收入水平,已经接近高收入水平。目前国际上仍有部分人质疑中国能否突破"中等收入陷阱"。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同样面临大多数发展中国家面临的挑战,不过中国具有经济结构合理、科技创新活跃、政治社会稳定、文化自信保障等条件,必将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关键词:
中国 人均GDP 跨越 “中等收入陷阱”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冯根福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全面深化改革理论,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从历史经验和现实高度首次提出的,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大发展。运用全面深化改革理论透视和分析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经济社会发展的历史遗留问题以及当前出现的新问题,可以发现经济体制改革、政治体制改革、社会体制改革、文化体制改革、生态文明改革等不协调,是制约中国未来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关键所在。因此,我们必须以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全面深化改革理论为指导,全面有序地推进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生态文明等领域改革,做到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生态文明等协调发展,只有这样,中国才能够攻克和化解各种社会矛盾与风险,成功跨越"中等收...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张晓晶
导致一个经济体陷入中等收入陷阱的因素很多,包括技术、产业、收入等,增长的"极限","均值回归",社会矛盾等等。从拉美国家的经历,可得到如下教训:开放中没有制定合适的政策,城市化与工业化错位,民粹主义带来发展的波动。中国的改革在很多方面获得了效率的提升,下一步效率与竞争力的源泉在于重置社会存量资产:一是改革庞大的行政事业部门,释放生产性资源,为财政减压;二是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实现经济主体在资源选择和获取上的机会公平,削弱资本、技术的行政垄断力量,促进全社会资源的更加高效利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