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337)
- 2023(10887)
- 2022(9441)
- 2021(9081)
- 2020(7634)
- 2019(17726)
- 2018(17373)
- 2017(33648)
- 2016(18360)
- 2015(20923)
- 2014(20785)
- 2013(20765)
- 2012(19861)
- 2011(18165)
- 2010(18197)
- 2009(17185)
- 2008(17264)
- 2007(15542)
- 2006(13679)
- 2005(12501)
- 学科
- 济(79165)
- 经济(79097)
- 管理(52548)
- 业(49029)
- 企(38417)
- 企业(38417)
- 方法(36155)
- 数学(32474)
- 数学方法(32163)
- 中国(23793)
- 农(22646)
- 财(20585)
- 贸(19226)
- 贸易(19220)
- 易(18833)
- 环境(16012)
- 学(15771)
- 制(15643)
- 业经(14815)
- 地方(14513)
- 农业(14376)
- 银(13249)
- 银行(13227)
- 策(12818)
- 行(12746)
- 融(12456)
- 金融(12454)
- 和(12034)
- 划(11979)
- 务(11796)
- 机构
- 大学(270266)
- 学院(268535)
- 济(122179)
- 经济(119901)
- 管理(102009)
- 研究(97516)
- 理学(87272)
- 理学院(86317)
- 管理学(85038)
- 管理学院(84539)
- 中国(75640)
- 京(57290)
- 科学(56775)
- 财(55496)
- 所(49793)
- 研究所(45177)
- 农(44855)
- 中心(44422)
- 财经(43828)
- 经(39924)
- 江(39832)
- 经济学(38865)
- 业大(37281)
- 北京(36702)
- 农业(35423)
- 经济学院(35168)
- 范(34861)
- 院(34629)
- 师范(34564)
- 财经大学(32343)
- 基金
- 项目(173476)
- 科学(137282)
- 基金(128206)
- 研究(128069)
- 家(111497)
- 国家(110642)
- 科学基金(94070)
- 社会(82961)
- 社会科(78777)
- 社会科学(78756)
- 基金项目(66430)
- 省(64555)
- 自然(59162)
- 教育(58329)
- 自然科(57747)
- 自然科学(57726)
- 自然科学基金(56746)
- 划(55621)
- 资助(54149)
- 编号(51044)
- 成果(42712)
- 部(40495)
- 重点(39351)
- 发(38311)
- 创(35510)
- 课题(35419)
- 国家社会(35253)
- 教育部(34790)
- 中国(33576)
- 科研(33492)
- 期刊
- 济(133331)
- 经济(133331)
- 研究(83197)
- 中国(51738)
- 财(42019)
- 农(40666)
- 学报(39812)
- 科学(37737)
- 管理(36090)
- 大学(30113)
- 学学(28265)
- 农业(27611)
- 融(27563)
- 金融(27563)
- 教育(25686)
- 经济研究(22928)
- 财经(22021)
- 技术(21649)
- 业经(20004)
- 经(19039)
- 问题(18115)
- 贸(18000)
- 国际(16186)
- 业(15533)
- 世界(15056)
- 技术经济(13883)
- 统计(13066)
- 理论(12505)
- 版(12094)
- 资源(12077)
共检索到40684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汪小勇 万玉秋 姜文 朱晓东 缪旭波 李杨帆
跨界水污染纠纷已经严重影响到区域间环境和社会稳定。在我国传统条块结合的环境管理体制下,由跨界水污染引发的利益冲突和纠纷持续不断。尽管我国跨区域水污染纠纷协调机制尚未建立,但在许多地区已经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实践,发现了一些不足之处。应用多准则决策分析法可以评估和比较跨界水环境管理条约,识别最可取的条约,同时可以对现有的条约提供进一步完善的建议。本文应用多准则决策分析之一的消元法,通过三个主要指标共11条标准,对我国跨国界、省界、市界和跨流域4个不同层次的单边和多边跨界环境管理条约进行评估和比较。结果显示,我国跨界水环境条约存在的问题主要有:我国各层级跨界水环境管理政策在法律上缺乏有效的程序性立法...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孙冬营 王慧敏 牛文娟
水资源短缺和水污染是我国面临的重要资源与环境问题。流域行政区划的分割使水污染可以由上游行政区向下游行政区进行转移,造成跨界水污染冲突。解决冲突的图模型是一种基于非合作博弈理论的冲突分析方法,该方法在策略层面对局中人行为进行分析,寻求冲突的均衡或者冲突解。最后,将解决冲突的图模型方法应用于太湖流域跨界水污染冲突,选取太湖流域跨界水污染冲突的两个实例进行研究。经分析,得到冲突潜在的均衡状态。结果表明,中央政府同时采取激励策略与控制策略、江苏省采取部分削减污染物排放策略和浙江省采取沟通协调策略是一种最稳定状态;且杭州和绍兴采取联合治污、两地排污企业服从管理不偷排污染物成为最终稳定状态。在实例研究之后...
关键词:
图模型 冲突 稳定性 水污染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郭京菲 郑宗勇 傅国伟
本文运用政策分析的研究方法,系统分析了我国水污染收费系统存在的问题,并从协调排污收费和使用者收费、完善使用者收费及污水集中处理设施的企业化经营管理几个方面探讨了系统改进方案。
关键词:
水污染 系统 政策 中国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李娟伟 任保平
选取我国1990-2009年相关数据,首先对环境退化成本进行估计,发现我国环境退化成本呈现不断上升的趋势,而水污染、空气污染是导致环境退化成本产生的主要原因。其次,以环境退化成本作为污染指标,结合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的特征,并以能否有效地将污染指标降低到相对较低的水平,作为政策路径选择的标准,分析协调我国环境污染与经济增长冲突的路径。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在不考虑政策因素的影响下,我国目前国内生产总值水平仍处在环境库兹涅茨曲线拐点的左端,经济持续增长有可能导致环境状况进一步恶化;多项环境治理政策的同步实施,致使个别政策出现低效率甚至是无效率;在当前产出水平条件下,既要保证经济平稳增长,又要降低环境退化...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徐浩 张妍 谭德庆
运用等级依赖期望效用(RDEU)理论,分析了污染型邻避企业与周边群众带有情绪状态时演化博弈的均衡以及情绪对事件演化的影响。结论表明双方同时带有情绪时系统无演化稳定策略,当一方持有乐观情绪同时另一方完全理性时,系统均衡向相对最优状态演化,并且演化时间随着乐观情绪的增大而加快;当一方持有悲观情绪同时另一方完全理性时,系统均衡向次优状态演化,并且随着悲观情绪的变大,更容易导致邻避冲突的爆发。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卢越 张晓
跨界水污染问题一般涉及多个行政主体利益,在缺乏成熟制度设计的现状下通常难以顺利解决。博弈模型在精确刻画行政主体策略和研判决策收益方面具有显著优势,可以为跨界水污染问题提供理论上的解决思路和方案。文章首先讨论了跨界水污染博弈模型的一般形态;然后简要回顾了跨界水污染博弈文献在转移支付制度、约束机制和环境政策三方面的研究文献;最后针对现实中跨行政区划的流域水污染问题,提出跨界水污染博弈在设计水质、水量双重环境政策和评估不同补偿原则效果两方面的研究方向及相关政策含义。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李胜
跨行政区流域水污染政策博弈模型表明:地方政府对环保部门的环境执法有重要影响,在区域利益冲突、信息不对称和缺乏激励机制的情况下,地方政府很难真正执行中央政府的治理政策;如果中央政府加大对地方政府的问责力度,可能使地方政府面临巨大的经济发展压力而不得不对本行政区的污染进行治理。为实现跨行政区流域水污染的良好治理,有必要对条块分割的环境管理体制进行调整,改变地方政府的利益偏好,通过采取承诺行动提高中央政府的政策效率和置信度,建立跨行政区流域水污染协同治理机制实现流域生态质量改善的政策目标。
关键词:
跨行政区 流域 水污染 政策博弈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夏勇 张彩云 寇冬雪
本文以流域生态补偿政策为准自然实验,在匹配县域层面2007—2018年全国交界断面水质数据与县域统计年鉴数据的基础上,采用多期DID方法分析了跨界流域污染治理政策对交界断面水质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本文研究发现,第一,流域生态补偿政策取得了显著的环境效益,流域交界断面水质在生态补偿实施以后趋于优化。第二,流域生态补偿政策所获环境效益的大小受到补偿方式的影响,呈现出双向生态补偿优于单向生态补偿和纵向生态补偿方式的特征。第三,机制检验显示,流域生态补偿政策通过在短期内增加公共财政支出和在长期内调整产业结构两个方面实现了相应的环境效益。第四,异质性分析表明,流域生态补偿政策同样显著提升了水质酸碱度指数、高锰酸盐指数和氨氮浓度指数等更为微观的水环境质量,并且对于水环境污染更严重、第二产业占比更高、人均GDP更低的地区,这种提升作用更为显著。此外,政策变迁方式的不同也会影响环境效益的大小,单向生态补偿转双向生态补偿的环境效益最高,纵向生态补偿转双向生态补偿次之,纵向生态补偿转单向生态补偿最差。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赵来军 李怀祖
本文介绍了国内外广泛存在的严重流域跨界水污染纠纷问题 ,结合我国流域的实际情况 ,提出了污染物人工调控和污染物间接不影响等几个基本假定 ,构建了流域跨界水污染纠纷顺序决策模型 ,并用此模型解释了我国严重的流域跨界水污染纠纷问题 ;针对目前的状况 ,提出了改进污染物削减指令配额管理体制 ,建立合作协调管理体制的对策 ;通过对淮河流域跨界水污染纠纷的实证分析对比了两种管理体制的优劣 ,最后分析了影响合作协调管理体制的诸多因素。
关键词:
流域 跨界水污染 纠纷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吴娟
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发达国家将高能耗、高污染的产业转移到发展中国家,带走廉价的产品和丰厚的利润,却留下被污染的环境。运用层次分析法从跨国代工污染转移现状出发,分析跨国代工污染转移进程中本土代工企业为核心的关联圈内,区域公众、当地政府和跨国公司与代工企业之间的冲突,对于不同冲突的影响因素,进行定量分析,得到跨国代工污染转移冲突影响因素的权重。
关键词:
层次分析法 跨国代工 污染转移 冲突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沙波涛 杜宝贵
政策分析中客观上存在着价值冲突,表现在政策分析过程中的时空价值冲突、对象选择价值冲突、职业伦理价值冲突三个方面。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策分析中价值冲突具有客观性,政策分析中价值冲突既有政策分析的客观根源,反映在政策分析的"机会成本"和"负价值"两个方面,也有政策分析的主观根源,功利主义政策价值观无法完满解决政策"道德悖论"问题。政策分析中的价值冲突实质上反映了市场经济条件下主体利益和目标的差别、反映了基于多元化需要基础上政策参与者间的利益冲突。
关键词:
政策分析 价值冲突 利益冲突
[期刊]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作者]
李佳蔚 孙亮 高辉
近年来,以河长制为代表的垂直型环境治理政策初步改善了属地内水污染问题,但流域跨界污染仍然是当前中国最突出的环保问题之一。本文基于因果推断分析框架,以河长制和横向生态补偿两种政策的实施为准自然实验,利用三重差分法(DDD)深入考察了水污染密集型产业空间转移的动态及成因。研究发现:我国存在严重的水污染边界效应,而河长制的实施一定程度上抑制了水污染密集型企业的向上迁移,且在引入横向生态补偿机制后,其对流域跨界污染现象的治理效果更加显著。其作用机制在于,横向生态补偿政策通过引入市场机制实现对各级河长的激励和约束,削弱了上下游地方政府在环境规制方面的逐底竞争,抑制了其牺牲环境换取经济增长的动机,有利于推动区域间协同治理。进一步研究发现,上述水环境治理政策在经济发展水平较高、减排压力更大的地区表现出更好的政策效果。
[期刊]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作者]
李佳蔚 孙亮 高辉
近年来,以河长制为代表的垂直型环境治理政策初步改善了属地内水污染问题,但流域跨界污染仍然是当前中国最突出的环保问题之一。本文基于因果推断分析框架,以河长制和横向生态补偿两种政策的实施为准自然实验,利用三重差分法(DDD)深入考察了水污染密集型产业空间转移的动态及成因。研究发现:我国存在严重的水污染边界效应,而河长制的实施一定程度上抑制了水污染密集型企业的向上迁移,且在引入横向生态补偿机制后,其对流域跨界污染现象的治理效果更加显著。其作用机制在于,横向生态补偿政策通过引入市场机制实现对各级河长的激励和约束,削弱了上下游地方政府在环境规制方面的逐底竞争,抑制了其牺牲环境换取经济增长的动机,有利于推动区域间协同治理。进一步研究发现,上述水环境治理政策在经济发展水平较高、减排压力更大的地区表现出更好的政策效果。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王刊良,李学军
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的中国,改革开放二十年以来,经济以年均 8%- 10%左右的速度高速增长,同时伴随着严重的环境污染。近年来,政府和公众都认识到环境问题的严重性并采取了许多积极措施来改善环境。本文在简要回顾我国环境保护政策的演进以及水污染相关环保政策的执行效果的基础上,从立法和执法角度对我国水污染相关政策的缺陷进行了具体分析。这些相关政策的缺陷有水资源价格不合理、排污收费制度不健全、排污许可证制度问题、环保政策法规滞后及执法监督不力等。
关键词:
水污染 环保政策 政策缺陷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易志斌
公用地的悲剧及集体行动的困境提供了政府规制的空间。环境规制是政府规制的一项重要内容,政府通过制定相应政策约束市场主体的排污行为来保护环境。但近年来以跨界水污染纠纷为代表的一系列环境规制政策实践表明,地方政府对于环境外部性的规制并不总有效,即环境规制失灵。地方政府环境规制失灵带来许多环境问题,但这并不构成怀疑政府环境规制的充分理由,而应研究如何纠正地方政府环境规制失灵。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