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386)
- 2023(13813)
- 2022(11942)
- 2021(11491)
- 2020(9549)
- 2019(22322)
- 2018(21964)
- 2017(42000)
- 2016(22923)
- 2015(25989)
- 2014(25625)
- 2013(25482)
- 2012(23523)
- 2011(21370)
- 2010(21163)
- 2009(19412)
- 2008(19319)
- 2007(16521)
- 2006(14421)
- 2005(12820)
- 学科
- 济(92929)
- 经济(92822)
- 管理(65597)
- 业(61298)
- 企(50966)
- 企业(50966)
- 方法(42740)
- 数学(37225)
- 数学方法(36817)
- 中国(26776)
- 财(24344)
- 农(23680)
- 学(20551)
- 业经(19394)
- 贸(19198)
- 贸易(19188)
- 易(18713)
- 地方(17260)
- 制(17180)
- 农业(15723)
- 务(15568)
- 财务(15504)
- 财务管理(15471)
- 银(14922)
- 银行(14880)
- 和(14783)
- 理论(14718)
- 企业财务(14713)
- 环境(14361)
- 融(14233)
- 机构
- 大学(329597)
- 学院(323633)
- 济(133030)
- 经济(130379)
- 管理(127484)
- 研究(113999)
- 理学(110752)
- 理学院(109463)
- 管理学(107645)
- 管理学院(107068)
- 中国(85965)
- 京(71316)
- 科学(69788)
- 财(60058)
- 所(57514)
- 研究所(52789)
- 农(50829)
- 中心(50162)
- 财经(48520)
- 业大(47297)
- 北京(45664)
- 江(44741)
- 经(44390)
- 范(43784)
- 师范(43405)
- 院(41127)
- 经济学(40824)
- 农业(40070)
- 经济学院(36837)
- 州(36545)
- 基金
- 项目(224041)
- 科学(176863)
- 基金(164844)
- 研究(163949)
- 家(144310)
- 国家(143163)
- 科学基金(122285)
- 社会(104103)
- 社会科(98608)
- 社会科学(98582)
- 基金项目(87403)
- 省(83782)
- 自然(79407)
- 自然科(77602)
- 自然科学(77582)
- 自然科学基金(76204)
- 教育(74859)
- 划(72418)
- 资助(68294)
- 编号(65478)
- 成果(54317)
- 部(50866)
- 重点(50401)
- 发(47358)
- 创(46180)
- 课题(45241)
- 教育部(43718)
- 国家社会(43264)
- 创新(43179)
- 科研(42814)
- 期刊
- 济(141918)
- 经济(141918)
- 研究(98884)
- 中国(59990)
- 学报(52443)
- 科学(49088)
- 管理(46394)
- 农(46147)
- 财(44698)
- 大学(39633)
- 学学(37163)
- 教育(35413)
- 农业(32492)
- 融(28106)
- 金融(28106)
- 技术(25884)
- 经济研究(23749)
- 财经(23700)
- 业经(20911)
- 经(20239)
- 问题(18719)
- 业(17350)
- 图书(16985)
- 贸(16379)
- 理论(15725)
- 世界(15371)
- 科技(15249)
- 版(15235)
- 技术经济(15227)
- 国际(14811)
共检索到47280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郭建伟
我国跨境资金流动性日益加剧,很容易引发金融安全问题,因此加强宏观审慎调控管理成为防范资金流动风险的必要手段。在充分识别风险点的基础上,建立"跨境资金波动压力指数"反映资金流动异常现象,并运用VAR模型对价格型和数量型宏观审慎调控手段情景进行系统性分析。结果显示,数量型调控手段短期效果显著,价格型和数量型手段共同作用时效较长,效果更明显,价格型调控手段则较数量型手段效果更小,但对境内外利差收窄效应更强,市场引导作用突出。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赵文兴 孙蕾
随着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和宏观审慎监管理念的深化,建立宏观审慎的跨境资金流动调控框架显得尤为迫切。由于银行业在跨境资金流动中具有特殊地位,以银行机构作为调控对象,更能体现宏观总量和逆周期审慎调控的特征。本文从宏观审慎框架下跨境资金流动调控的基本思路出发,基于我国的经常项目和资本项目可兑换进程和宏观审慎理念,探索运用全口径短期外债管理以及在结售汇综合头寸管理中引入无息准备金等工具,形成跨境资金流动调控的"组合拳",畅通调控传导渠道,提高调控效果。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平晓冬 赵文兴 彭英
本文认为,宏观审慎的跨境资金流动调节工具,应同时遵循适应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和宏观审慎监管理念的要求。由于银行在跨境资金流动中的地位越来越突出,以银行为调控对象,更能体现宏观总量和逆周期审慎调控特征。其中,银行短期外债和结售汇综合头寸管理是目前可用的主要调节手段。本文研究认为,对银行短期外债可建立全口径管理模式,根据短债风险状况分别赋权,实行动态总量调节和逆周期风险调控。结售汇综合头寸管理,可引入无息存款准备金制度,以银行在外汇市场上的交易为突破口,通过增加银行交易成本,促使其对跨境资金进行截流,起到分散
关键词:
宏观审慎 银行短债 结售汇综合头寸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蒋东利 刘佳
随着我国资本项目可兑换进程的推进,特别是2014年以来我国跨境资金流出压力较大的背景下,如何有效应对资本流动是当前亟须研究的重要课题。本文从宏观审慎管理理论入手,剖析跨境资金流动宏观审慎管理国内外实践和实施效果,对我国运用跨境资金流动宏观审慎工具调控外汇收支提出政策性参考建议。
关键词:
资本项目可兑换 宏观审慎 资本流动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严佳佳 黄艳 苏毅鸿
次贷危机之后,从宏观审慎管理角度防范投机资金跨境流动引发的系统性风险日渐成为各国共识。本文首先对我国2008~2018年投机资金流动规模进行测算,验证其顺周期性特征;再以最大的人民币境外资金池——香港人民币离岸市场为例,通过分析投机资金跨境流动的渠道和途径以证实其提升了我国系统性风险水平;最后,比较与梳理新兴市场国家运用宏观审慎管理投机资金跨境流动的经验,为进一步完善符合我国国情的投机资金跨境流动宏观审慎管理体系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王元涛 郭树华
宏观审慎政策与货币政策之间的关系是当前研究的热点,国际金融危机的教训表明货币政策无法保证宏观经济稳定,需要引入宏观审慎政策加强金融稳定管理。宏观审慎管理侧重防范化解系统性风险并维护金融稳定,货币政策侧重维护价格稳定并促进经济增长,二者并非完全独立而且相互影响。为了更好地提高宏观政策配合有效性和实施好经济管理,要把握宏观审慎政策和货币政策目标定位、执行和测度的兼容性,加强宏观审慎工具和货币政策工具在种类设置、使用规则、使用时机上的配合,统筹实施主体的权责设置、激励机制、约束机制、政策边界及国际合作,在政策目
关键词:
货币政策 金融监管 金融失衡 信贷决策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盛雯雯 栗亮
2008年金融危机后,各国金融监管体制改革呈现出货币政策与宏观审慎政策更加紧密结合的趋势,凸显出准确把握二者关系的重要性。本文全面总结了货币政策和宏观审慎政策作用关系的相关文献,梳理了货币政策对金融风险的各类传导渠道,比较了对二者关系的三种代表性观点,探讨了相关的机构设置安排。总体而言,现有研究普遍认同宏观审慎政策和货币政策并非完全割裂,而是存在互动关系。在不同渠道下,紧缩货币政策对金融风险的作用既有可能是积极的,也可能是负面的。因此,需要选取相应的宏观审慎政策与之协调配合,达到共同防范化解金融风险的目的。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张敏锋 林宏山
为防范和化解系统性金融风险,"货币政策+宏观审慎政策"双支柱政策框架日益成为央行宏观金融调控的主要方式。本文建立包含金融加速器的多部门DSGE模型,利用我国宏观经济数据考察双支柱最优的协调配合模式。基于贝叶斯估计方法,实证分析得出以下三个结论:(1)逆周期的双支柱政策有利于降低系统性金融风险;(2)双支柱政策均应采用泰勒规则,货币政策关注价格稳定和经济增长,贷款价值比关注贷款是更优的组合方式;(3)货币政策和宏观审慎政策如果采取政策叠加的方式,降低系统性金融风险的效果反而不理想。
关键词:
货币政策 宏观审慎政策 DSGE 双支柱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高秀成 张靖 刘飞
我国正在稳步推进汇率和利率市场化、资本项目开放、人民币国际化等金融改革,跨境资本流动规模逐步增加,波动幅度和频率也逐步增大,且表现为多因素影响下的不规则性,这进一步加大了宏观调控和管理难度。基于此,对跨境资本流动的宏观审慎管理思路和工具进行了国际国内比较和深入分析,并提出了设立专职的审慎监管部门、建立完善跨境资本流动监测分析预警体系、以银行体系为重点强化资本流动顺周期管理和开展宏观审慎管理工具实施的效果评估等建议。
关键词:
宏观审慎 跨境资本 流动管理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中国人民银行上海总部跨境人民币业务部课题组 施琍娅
金融宏观审慎管理框架是国际金融监管领域在本轮金融危机后倡导建立的重要金融监管机制之一,旨在防止因单一机构的问题引发系统性金融危机的发生。在跨境资金流动管理中应用宏观审慎管理理论框架是一个新的尝试,首先需要创新性地建立一套全口径的宏观数据监测分析预警系统,这一系统不仅要能够详实记录、反映宏观数据,还需具备基于宏观监测指标的预警触发机制。第二,需要设计一套由宏观指标触发微观调控参数指标体系。当宏观数据达到临界值发出预警时,引起相应微观调控参数指标变动,这些变动必须对跨境资金流动产生显著的影响,从而对跨境资金流动形成有效的调控。第三,建立一套能够快速响应并行之有效的行动方案。针对自贸区开放和可兑换条...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季云华 苏文锦 庄雅淳 顾丽琼
本文基于蒙代尔-弗莱明(M-F)模型,引入跨境资金宏观审慎管理调控方程,理论推演了外部冲击对国际收支的影响及宏观审慎政策的调控效应。在此基础上,运用Qual VAR模型构造跨境资金宏观审慎政策的连续变量,利用2001年第一季度至2019年第四季度数据,实证检验外部冲击、国际收支平衡与宏观审慎政策有效性以及相机抉择之间的动态作用机制,研究发现:第一,随着对外开放的不断扩大,国际收支平衡越来越容易遭受到冲击,资本项目渠道对国际收支的冲击尤为明显。第二,从跨境资金宏观审慎政策工具的调控力度看,政策调节力度和政策实施效果并不呈正比,若政策调控力度过大不仅难以起到效果,甚至会对外汇市场稳定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第三,从跨境资金宏观审慎政策调控启停时机看,在合适的时点介入,政策调控效果才能有效发挥,随着调控时间增加,政策效力边际递减,调控成本却呈现边际递增。第四,宏观审慎管理政策作用存在非对称性,从作用资金流动方向看,对资本流出的影响比对资本流入的影响更显著;从作用资金项目看,政策对直接投资、证券投资的影响更为显著。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闫先东 张鹏辉
基于宏观审慎工具贷款价值比的动态化,本文考察货币政策与宏观审慎政策的相互协调,研究结果表明:(1)逆周期的宏观审慎政策和传统型货币政策配合可以在不损害实体经济的情况下,有效地维护货币目标、缓解金融顺周期造成的金融市场失衡问题;(2)纳入宏观审慎目标的加强型货币政策既无法维护货币政策目标也无法有效实现宏观审慎目标。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闫先东 张鹏辉
基于宏观审慎工具贷款价值比的动态化,本文考察货币政策与宏观审慎政策的相互协调,研究结果表明:(1)逆周期的宏观审慎政策和传统型货币政策配合可以在不损害实体经济的情况下,有效地维护货币目标、缓解金融顺周期造成的金融市场失衡问题;(2)纳入宏观审慎目标的加强型货币政策既无法维护货币政策目标也无法有效实现宏观审慎目标。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田爽 李沂
2008年金融危机使各国监管部门和学者认识到单独的货币政策不能使经济平稳发展,由此引入宏观审慎政策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两政策如果合理搭配,则可以使经济平稳发展。文章主要对宏观审慎政策和货币政策相互配合的目标、工具、传导机制的理论和实证文献进行总结和评述,从而为制定政策提供参考。
关键词:
宏观审慎政策 货币政策 配合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施琍娅
上海自贸区内的金融改革开放要既能释放制度红利来推动金融支持实体经济的发展,又能通过"压力测试"来探索跨境资金流动风险防控机制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一直在逐步逐项地推进人民币资本项目的可兑换进程。据评估,当前我国已经实现了七大类40子项资本项目交易中85%的基本可兑换。在人民银行发布的金融支持上海自贸区建设的30条意见中,明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