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083)
- 2023(15839)
- 2022(13240)
- 2021(12339)
- 2020(10318)
- 2019(23625)
- 2018(22620)
- 2017(42633)
- 2016(22872)
- 2015(25154)
- 2014(24129)
- 2013(23846)
- 2012(21624)
- 2011(19527)
- 2010(18971)
- 2009(17128)
- 2008(16313)
- 2007(13624)
- 2006(11650)
- 2005(9979)
- 学科
- 济(96077)
- 经济(95974)
- 管理(61238)
- 业(57911)
- 方法(45584)
- 企(45392)
- 企业(45392)
- 数学(41405)
- 数学方法(40937)
- 中国(29285)
- 农(24581)
- 财(22554)
- 贸(19850)
- 贸易(19841)
- 易(19359)
- 业经(19192)
- 地方(18896)
- 学(18234)
- 农业(16897)
- 制(15469)
- 环境(14899)
- 务(13715)
- 财务(13682)
- 财务管理(13653)
- 技术(13529)
- 银(13411)
- 银行(13363)
- 融(13135)
- 金融(13132)
- 企业财务(13011)
- 机构
- 大学(320658)
- 学院(316185)
- 济(136569)
- 经济(134232)
- 管理(123306)
- 研究(112027)
- 理学(108455)
- 理学院(107167)
- 管理学(105256)
- 管理学院(104678)
- 中国(83409)
- 科学(69324)
- 京(67653)
- 财(57759)
- 农(56248)
- 所(55310)
- 中心(51374)
- 研究所(51163)
- 业大(50568)
- 财经(48065)
- 农业(44619)
- 经(44250)
- 经济学(43504)
- 江(42793)
- 北京(41714)
- 院(40588)
- 范(40095)
- 师范(39592)
- 经济学院(39495)
- 财经大学(36296)
- 基金
- 项目(230877)
- 科学(183522)
- 基金(173708)
- 研究(159607)
- 家(155601)
- 国家(154441)
- 科学基金(132424)
- 社会(106688)
- 社会科(101524)
- 社会科学(101499)
- 基金项目(92312)
- 自然(87652)
- 自然科(85802)
- 自然科学(85778)
- 省(85565)
- 自然科学基金(84264)
- 划(74874)
- 教育(72248)
- 资助(70153)
- 编号(60214)
- 重点(52324)
- 部(51418)
- 发(48970)
- 创(48274)
- 国家社会(46944)
- 成果(46457)
- 创新(45319)
- 科研(45282)
- 教育部(44096)
- 计划(43363)
共检索到44665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李拓 李斌
文章构建指标体系测算中国286个城市2002~2012年的城市公共服务水平,运用空间计量及门限模型对中国跨地区人口流动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城市公共服务能力及相对收入水平是吸引外来人口的首要因素;人口的地理饱和度对人口流动有正向影响;以房价负担表征的人口的经济饱和度对人口流动的影响具有门限效应,2007年之前影响不显著,2007年之后则对人口流动产生显著抑制作用;产业结构与城市化也是影响人口流动的重要因素。
关键词:
人口流动 公共服务 收入差距 人口饱和度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杨刚强 李梦琴 孟霞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杨刚强 李梦琴 孟霞
本文基于2010-2014年中国286个城市公共服务支出数据,采用空间面板模型,就人口流动规模、财政自主权等关键因素,对各城市公共服务支出的影响进行了识别和相应政策讨论。结果表明:(1)流动人口规模越大越会显著降低人均普通教育经费支出、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医疗卫生支出,地区层面的影响呈现出明显的异质性。(2)财政自主性的提高并非会促进人均公共服务支出水平的增加,对超大城市、特大城市、大城市的影响主要是通过提升公共服务支出的使用效率来实现,而中小城市公共服务建设主要依靠转移支付,地方政府更偏好于基础设施等"硬公共品"的支出。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李斌 李拓 朱业
构建指标体系测度我国286个城市2002年-2012年的地区公共服务差异度和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分析公共服务均等化及民生财政支出影响城市化发展的机理;构建动态空间自回归及空间杜宾模型,实证地区公共服务差异、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及民生财政支出对城市化的影响。研究表明:地区公共服务差异是促进人口异地城市化的显著因素;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能有效促进本地城市化发展;民生财政支出通过作用于公共服务加强或抑制上述效应;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也是影响城市化的重要因素。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庄凯融 张金鹗 叶剑平
城市化的推进使得城市商品房价格呈现普遍而明显的上涨趋势。本文使用中国 2003-2015 年 286 个不同规模城市的相关面板数据,分析城市化对不同规模城市商品房价格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城市化发展对城市商品房价格上涨的贡献明显,而人口城市化的作用较之土地城市化更为显著;大城市和中小城市在城市化发展过程中商品房价格影响因素亦有所不同,城市化对大城市的房价有着明显的推涨作用,而中小城市房价的上涨则主要来源于城市经济发展和产业转型。研究表明,城市发展中由政府主导的城市土地开发利用与基础设施建设应集约化发展,土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余曼 李拓
文章分类构建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对我国285个城市2013—2020年的保障型和设施型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进行统计测度,在此基础上,从狭义和广义两个角度实证检验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财政分权对推进共同富裕的影响。结果表明:保障型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经济市场化改革对推动共同富裕具有显著的积极影响;财政分权度的提升虽然有利于直接推动共同富裕,但会弱化保障型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从而对推进共同富裕产生间接的负面影响;设施型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和服务业的发展有利于推动广义的共同富裕发展,其机制主要在于缩小了城乡收入差距;经济增长虽然表面上促进了地区收入差距缩小,但由于经济增长对房地产的过度依赖导致其实质上制约了广义共同富裕发展。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朱琳 程久苗 金晶 费罗成 程建
[目的]探究城市"三生"用地结构空间格局及影响因素,为城市土地利用格局优化和城市发展提供参考。[方法]基于284个地级市面板数据,利用GIS空间分析法揭示城市"三生"用地结构空间格局并运用主成分法和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定量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1)城市"三生"用地结构在全国尺度下呈现以不同城市群为中心集聚的空间分布规律;(2)城市生产用地结构呈现"东高西低、沿海高于内陆"的空间分布特征,城市生活用地结构呈现"中部高,东西部低"的空间分布特征,城市生态用地结构呈现"东低西高"的空间分布特征;(3)经济因素、产业结构、基础设施水平、生态环境和城市人口等是城市"三生"用地结构的主控因素,且各因素因城市等级差别而产生不同程度的影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吴昊
笔者在产出函数中以劳动生产率为因变量,引入人力资本、产业结构、城镇化水平为自变量对劳动生产率影响因素展开分析,选取全国286个地级市的数据面板为样本,使用FE、RE、Tw-FE、LSDV、FGLS等方法研究发现:从时间上看,人均资本存量对劳动生产率提升作用最大,但提升效果趋于稳定;人力资本投入、城镇化水平的提升效果处于增长的趋势中且人力资本投入的提升最具潜力;劳动力要素投入则显出规模不经济。从空间上看,人力资本投入、人均资本存量在中西部对劳动生产率的提升作用高于东部;城镇化水平的提升效果东部高于中西部;工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吴昊
笔者在产出函数中以劳动生产率为因变量,引入人力资本、产业结构、城镇化水平为自变量对劳动生产率影响因素展开分析,选取全国286个地级市的数据面板为样本,使用FE、RE、Tw-FE、LSDV、FGLS等方法研究发现:从时间上看,人均资本存量对劳动生产率提升作用最大,但提升效果趋于稳定;人力资本投入、城镇化水平的提升效果处于增长的趋势中且人力资本投入的提升最具潜力;劳动力要素投入则显出规模不经济。从空间上看,人力资本投入、人均资本存量在中西部对劳动生产率的提升作用高于东部;城镇化水平的提升效果东部高于中西部;工业化程度在东部显出消极影响,中西部则呈现积极影响;而劳动力要素投入在东部和中部呈现规模不经济,西部则相反。综合来看,近阶段人力资本投入对于中国劳动生产率提升作用最为显著,我国要实现经济长期持续增长应注重人力资本的增值与纵深发展。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李国斌 王军
选取2004年~2015年中国286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面板数据,从经济增长质量视角出发,运用动态面板数据回归模型实证研究房价对经济增长的质量效应。得出如下结论:在样本期内,房价会对经济增长质量产生显著影响,房价与经济增长质量之间存在着倒"U"型关系,并且已经逼近拐点。分地区和分城市规模来看,房价对经济增长质量的影响具有明显的区域异质性,且这种差异在一二线城市和三四五线城市之间比东部、中部、西部之间更加明显。此外,创新、FDI和产业结构调整是提升中国经济增长质量的重要因素。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赵平 王尤
由于具有信贷"支持"地方经济发展力度方面的含义,我国地区金融机构存贷比例深受地方系统的关注。本文运用省级面板数据计量模型检验了我国省区金融机构存贷比例的主要影响因素,发现我国省区金融机构存贷比例主要内生性地取决于经济增长、金融生态环境和国际收支顺差等省区金融与经济环境因素。政策含义是:地方政府既无力也不应干预地区金融机构存贷比例,提高地区存贷比例的最好政策选择是重视并推动本地区金融生态环境的改善。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孙英杰 林春
本文利用2005—2016年省级面板数据,对我国各地区普惠金融发展水平进行测度,并在此基础上探讨其收敛性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我国普惠金融发展水平在考察期内总体偏低,并且呈现出显著的地区差异性。(2)绝对β收敛在全国、中部和西部均存在,而东部不存在;条件β收敛在全国、东部和西部均存在,而中部不存在。(3)政府干预程度、市场化程度、人力资本质量、非正规金融以及外商直接投资对普惠金融发展均具有重要的影响。
关键词:
普惠金融 地区差异 收敛性 影响因素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刘飞宇 赵爱清
近年来,"雾霾"等污染现象的频繁出现引起了人们对环境问题的进一步关注。本文选取了我国285个地级及以上级别城市2003-2012年的数据为样本,采用空间自相关模型全面回归分析了FDI对于环境污染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工业二氧化硫、工业废水和工业烟尘在城市间都存在明显的空间集聚现象,60%以上的城市处于"高—高"型和"低—低"型的空间集群中。在此基础上,空间自相关模型表明FDI的引入对于我国城市环境污染具有"污染光环"和"污染天堂"的双重效应。不同地区的FDI对区域环境污染的影响在种类和方向上也存在明显的差异。因此,我国在引进外资上需及时加强对某些新污染源的关注,同时注意东、中、西部地区的差...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崔忠平 王浩名
以20052015年全国和各省的人口城市化率、空间城市化率、技术进步溢出和经济增长率作为主要研究对象,利用空间计量模型进行实证分析,结果显示:从全国来看,各研究变量的空间影响程度较大;从各省的研究来看,人口城市化率、空间城市化率、技术进步和溢出等变量的提高能够对全国的经济增长产生很好的促进作用,同时这三个变量对于经济增长的直接效用、间接效用和总效用也非常明显,在各变量对经济增长的效用影响排名也非常靠前。区分省级区域后发现,珠江三角洲地区人口城市化、空间城市化和技术溢出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最大。从东、中、西部地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崔忠平 王浩名
以2005~2015年全国和各省的人口城市化率、空间城市化率、技术进步溢出和经济增长率作为主要研究对象,利用空间计量模型进行实证分析,结果显示:从全国来看,各研究变量的空间影响程度较大;从各省的研究来看,人口城市化率、空间城市化率、技术进步和溢出等变量的提高能够对全国的经济增长产生很好的促进作用,同时这三个变量对于经济增长的直接效用、间接效用和总效用也非常明显,在各变量对经济增长的效用影响排名也非常靠前。区分省级区域后发现,珠江三角洲地区人口城市化、空间城市化和技术溢出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最大。从东、中、西部地区的实证结果来看,东部最高,中部次之,西部最低。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中国城市效率差异及其影响因素——基于地级及以上城市面板数据的研究
土地出让市场化对城市碳排放绩效的影响研究——基于城市面板数据的检验分析
对外贸易对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基于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面板数据的空间计量检验
城市私人交通和公共交通对城市蔓延的不同影响——基于我国65个大中城市面板数据的实证检验
大中城市周边农地非农化进程驱动机制分析——基于中国130个城市面板数据的检验
房价、城市规模与工资性收入差距——基于中国32个大中城市面板数据的实证检验
全要素生产率提升中“结构红利假说”的非线性检验——基于285个城市面板数据的双门限回归分析
出口产品质量的影响因素分析——基于跨国面板数据的检验
城市化对居民消费的影响:基于跨国面板数据的实证检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