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3325)
- 2023(19495)
- 2022(16470)
- 2021(15313)
- 2020(12709)
- 2019(29090)
- 2018(28279)
- 2017(53496)
- 2016(28408)
- 2015(31554)
- 2014(31042)
- 2013(30741)
- 2012(28847)
- 2011(26173)
- 2010(26303)
- 2009(24246)
- 2008(23750)
- 2007(20638)
- 2006(18609)
- 2005(17163)
- 学科
- 济(134705)
- 经济(134567)
- 管理(78221)
- 业(74049)
- 企(59513)
- 企业(59513)
- 方法(52326)
- 数学(45691)
- 数学方法(45148)
- 中国(38160)
- 农(32803)
- 地方(31121)
- 财(29713)
- 学(28130)
- 业经(27416)
- 贸(24172)
- 贸易(24154)
- 环境(23453)
- 易(23391)
- 制(22802)
- 农业(22171)
- 融(20995)
- 金融(20993)
- 银(20337)
- 银行(20291)
- 行(19650)
- 和(18759)
- 地方经济(17778)
- 理论(17735)
- 务(17629)
- 机构
- 大学(408802)
- 学院(405642)
- 济(178730)
- 经济(175365)
- 研究(152216)
- 管理(150796)
- 理学(128981)
- 理学院(127423)
- 管理学(125155)
- 管理学院(124414)
- 中国(115541)
- 科学(91350)
- 京(88513)
- 财(80413)
- 所(77792)
- 研究所(70573)
- 农(69468)
- 中心(67611)
- 财经(63513)
- 江(60503)
- 业大(58913)
- 经(57938)
- 北京(56573)
- 经济学(55973)
- 院(55208)
- 农业(54301)
- 范(53830)
- 师范(53215)
- 经济学院(50103)
- 州(47973)
- 基金
- 项目(271703)
- 科学(215352)
- 基金(200765)
- 研究(194237)
- 家(178213)
- 国家(176570)
- 科学基金(150205)
- 社会(126901)
- 社会科(120529)
- 社会科学(120495)
- 基金项目(104737)
- 省(103360)
- 自然(97127)
- 自然科(94857)
- 自然科学(94827)
- 自然科学基金(93144)
- 划(88495)
- 教育(87942)
- 资助(82929)
- 编号(74503)
- 发(62551)
- 重点(62425)
- 部(60601)
- 成果(60468)
- 创(56227)
- 国家社会(54324)
- 课题(52808)
- 创新(52723)
- 科研(52314)
- 教育部(51831)
- 期刊
- 济(202995)
- 经济(202995)
- 研究(126499)
- 中国(85760)
- 学报(66397)
- 农(63061)
- 科学(62382)
- 财(61396)
- 管理(59512)
- 大学(50662)
- 学学(47793)
- 农业(43416)
- 教育(40584)
- 融(40262)
- 金融(40262)
- 技术(35115)
- 经济研究(34151)
- 财经(32368)
- 业经(30015)
- 经(28099)
- 问题(26323)
- 业(24798)
- 贸(23780)
- 国际(22170)
- 世界(21712)
- 技术经济(20852)
- 统计(19872)
- 版(18934)
- 资源(18857)
- 科技(18247)
共检索到62958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蔡玲 王昕
基于国际投资理论研究,文章运用空间杜宾模型实证研究中国OFDI和东道国生态环境优势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经济发展的影响。研究表明,首先"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无论是经济发展或是生态环境建设都存在较强的空间联系。其次,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显著促进沿线国家的经济发展为东道国快速跨过"环境库兹涅茨曲线"拐点创造了条件。再次,总体环境优势对沿线国家经济虽然具有正向效应,但具体各项生态环境优势的经济效用存在差异。最后,交互项研究表明,中国对外直接投资虽未彻底扭转生态环境变化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经济的负向相关性,但对各环境因素的负向经济效用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胡雁斌 载德
21世纪以来,全球的经济和政治格局发生了剧烈的变化,特别是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许多不确定的因素萌生,而与此同时中国国内的经济发展的结构性失衡也在凸显。在这样的国际和国内背景下,2013年中国领导人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伟大倡议,同时强调了要与沿线各国共同打造互利共赢的"利益共同体"和共同发展繁荣的"命运共同体"。这一伟大战略构想不仅承载了沿线国家发展繁荣的梦想,同时也赋予丝绸之路崭新的时代内涵。自此,中国开启了和东南亚、西亚、东欧和北非等"一带一路"国家的互联互通、共同发展、互利共赢的新的篇章。与此同时,随着国际上美国"再工业化"战略、德国的"工业4.0"战略,以及当前国内产业结构升级转型期产能严重过剩和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等问题的出现,"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在应对全球经济发展挑战、加快经济结构调整上,都具有十分积极意义。而海湾国家特别是阿拉伯国家,作为贯通欧亚大陆的枢纽地区国家和全球主要的能源国,是中国"一带一路"发展的核心枢纽。伴随着金砖国家和发展中经济体的不断发展,特别是中国在最近几十年的强势崛起,未来海湾国家与中国的经贸双边往来和双边投资将会日益增多。因此,文章将从中国的"一带一路"战略开始谈起,着重研究未来阿拉伯国家在中国的"一带一路"战略发展中的机遇和挑战。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黄亮雄 钱馨蓓
共建"一带一路"是中国深化区域合作,推动全球和平发展的重要战略。对外直接投资是中国影响世界,对世界做出贡献的重要手段。文章采用"一带一路"沿线55个国家2003~2013年的面板数据,构建面板VAR模型,验证中国向沿线国家的直接投资与沿线国家经济增长的互动关系。结果表明,中国向沿线国家的直接投资在统计上显著提高了沿线国家的人均实际GDP,该影响效应能持续7年左右,并在2~3年后达到峰值。自2003年以来,在控制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中国向沿线国家的直接投资合共促进沿线国家人均实际GDP增长仅约为2%,对沿线国家的经济增长贡献率不足8%,中国的推动作用有待加强。同时,沿线国家的经济发展情况越好,...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胡冰 王晓芳
如何选择投资支点国家来推动"一带一路"建设是当前亟需解决的问题。文章的理论分析表明,将东道国区位优势与OFDI效率两项定量指标作为支点国家选择标准更具有科学性。而通过实证分析发现,"一带一路"国家具备的市场、能源、政治关系及自由贸易的优势更能够吸引中国投资,但目前技术获取型投资还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制约。在对沿线国家金融生态评估的基础上,进一步通过实证检验发现,不同区位特征的国家的金融生态环境均能够影响中国在当地的OFDI效率,两指标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因此文章认为应选择金融生态环境较好且区位优势明显及OFDI效率较高的国家作为支点国家,通过打造利益共同体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的深化。
关键词:
区位特征 OFDI效率 金融生态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吴舒钰
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全面合作必须建立在对这些国家宏观经济充分了解的基础上。本文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基本经济事实进行概括性描述,并基于经济事实描述,细致分析了"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经济增长的驱动力和宏观经济结构。研究发现,"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大多为低速增长的中等收入国家,其中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国家大多具备丰富的能源储备、拥有较高的开放度和受教育水平,并积累了较高的国民储蓄。除此之外,本文还探讨了"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在经济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几个重要问题,包括"一带一路"沿线高收入国家经济发展模式单一,经济发展主要依赖能源或一些传统支柱产业;低收入国家陷入高消费、低储蓄、低投资的贫困陷阱;中等收入国家金融波动频发等。基于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经济发展的分析,本文最后提出了一些相关的政策建议,并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中长期经济发展进行了展望。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吴舒钰
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全面合作必须建立在对这些国家宏观经济充分了解的基础上。本文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基本经济事实进行概括性描述,并基于经济事实描述,细致分析了"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经济增长的驱动力和宏观经济结构。研究发现,"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大多为低速增长的中等收入国家,其中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国家大多具备丰富的能源储备、拥有较高的开放度和受教育水平,并积累了较高的国民储蓄。除此之外,本文还探讨了"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在经济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几个重要问题,包括"一带一路"沿线高收入国家经济发展模式单一,经济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张良悦 刘东
“一带一路”是中国进入新常态下推动经济持续发展的新型开放型战略,体现了“以开放促改革,以改革促发展,以发展促转型”顶层设计的中国智慧。本文认为,对外开放是对内发展的机遇,为国内发展释放了空间,提供了过剩产能释放的通道和产业结构优化的动力;对内改革是对外开放的基础,特别是市场机制和制度规则的建立,是确保对外开放质量的根本。在战略实施中,应通过国内区域经济的平衡发展与国际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努力,通过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构建国家价值链和中国主导的全球价值链,使中国经济深度参与国际经济,提升中国经济竞争力。
[期刊] 国际商务研究
[作者]
王昕 唐登林
本文基于非平衡面板企业数据,实证分析2007~2018年中国3,981家企业对45个“一带一路”国家的直接投资。实证结果表明,中国企业OFDI是在“一带一路”国家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上,以盈利能力为驱动的市场拓展行为。就企业内在属性差异而言,国有企业和科技型企业的OFDI主要以扩大市场规模为主,民营企业和非科技型企业的OFDI主要受到商贸效率和市场规模的影响;劳动密集型和污染型企业OFDI的主要内在驱动源于盈利能力的下降。就经济要素禀赋差异而言,以效率禀赋型地区为分界,企业盈利能力对OFDI的影响由负转正。就商贸运输渠道和现代化差异而言,商贸企业偏向对“一路”地区展开直接投资,产能转移企业偏向对“一带”地区的直接投资;企业存在通过OFDI实现科技逆向流出的需求。中国应加速培育企业的本土市场盈利能力,实现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田颖聪
生态环境保护是目前国际社会最为关心的问题之一,绿色发展也早已列入中国五大发展理念,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也指出要打造"绿色丝绸之路"。本文选取人均二氧化碳排放量和森林覆盖率数据,百分制标准化并加权平均得到"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环境指数。同时,结合其他相关指标数据,从地表基础条件、生态环境系统、碳排放情况和环境治理能力四方面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生态环境保护现状作出详细分析。研究发现"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生态环境保护形势严峻,面临着环境基础差、负担人口多、环保能力弱的现状。同时"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在生态环境保护领域
关键词:
“一带一路” 生态环境保护 合作 发展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田颖聪
生态环境保护是目前国际社会最为关心的问题之一,绿色发展也早已列入中国五大发展理念,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也指出要打造"绿色丝绸之路"。本文选取人均二氧化碳排放量和森林覆盖率数据,百分制标准化并加权平均得到"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环境指数。同时,结合其他相关指标数据,从地表基础条件、生态环境系统、碳排放情况和环境治理能力四方面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生态环境保护现状作出详细分析。研究发现"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生态环境保护形势严峻,面临着环境基础差、负担人口多、环保能力弱的现状。同时"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在生态环境保护领域存在发展阶段差异大、合作制度缺失、环境制度壁垒三大问题。因此,加强"一带一路"环保合作有相当的紧迫性和必要性。
关键词:
“一带一路” 生态环境保护 合作 发展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陈凯
本文基于一国经济比较优势,从母国对外投资和东道国吸引外资两个互动角度解释跨国资本流动的动力,分析"一带一路"建设中中国产业和金融服务的发展机遇。中国在帮助沿线国家完善基础设施体系的同时,应推动实体经济发展激活经济比较优势资源,实现"一路一带"地区资源高效配置,打造负责任的人民币国际化金融服务体系,削弱美元霸权对世界经济的不利影响。
关键词:
一带一路 经济比较优势 人民币国际化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陈凯
本文基于一国经济比较优势,从母国对外投资和东道国吸引外资两个互动角度解释跨国资本流动的动力,分析"一带一路"建设中中国产业和金融服务的发展机遇。中国在帮助沿线国家完善基础设施体系的同时,应推动实体经济发展激活经济比较优势资源,实现"一路一带"地区资源高效配置,打造负责任的人民币国际化金融服务体系,削弱美元霸权对世界经济的不利影响。
关键词:
一带一路 经济比较优势 人民币国际化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王艳 盛小丹
跨境电商出口作为数字经济时代重要的新型贸易出口方式,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贸易合作注入新动能。本文运用2012—2021年世界银行数据库、UNCTAD数据库等构建多维面板数据,从直接和间接两个影响渠道分析和检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数字经济发展对中国跨境电商出口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在直接影响方面,“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数字经济发展促进了中国跨境电商出口,且其影响具有异质性。在间接影响方面,降低贸易成本是促进中国跨境电商出口的中介渠道,沿线国家制度质量是促进中国跨境电商出口的调节因素。进一步空间效应分析表明,沿线国家数字经济发展对中国跨境电商出口具有空间溢出效应。本文的研究为深入推进“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数字经济发展和促进我国跨境电商出口提供了重要启示。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崔鑫生
良好的营商环境会提高企业的经营绩效,有助于吸引外商直接投资,因而受到了各国政府的极大关注。选取2010—2019年"一带一路"沿线58个国家为样本,分析了沿线国家营商环境的整体特征及演变趋势,运用固定效应面板模型、工具变量法以及广义矩估计法实证研究了营商环境对沿线国家经济发展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营商环境对人均GDP存在显著的正向促进作用,即营商环境的改善可以促进国家经济的发展。进一步研究发现,开办企业、办理破产、获得电力供应和跨境贸易等有关政府经济规制程序的改善能够显著促进经济发展,其他细分指标如建筑审批时间、获得贷款、投资者保护、缴纳税款和执行合同并没有通过显著性检验,财产注册甚至可能会阻碍经济发展。总体上,沿线国家应当重视营商环境建设,根据营商环境具体指标的要求逐步改善本国的营商环境,以促进经济发展。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徐梓原
文章基于"一带一路"的宏观背景,对国别风险研究的重要意义进行了阐述,对国别风险现有研究的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认为以巴塞尔全面风险管理和国际评级机构的评估体系等国际标准难以适用中国实际,前者忽略了国别风险的对风险管理的重要构成,后者的评估体系不透明,评估机构于母国的贸易需要,不能直接切合"一带一路"战略发展的实际需要。另一方面",一带一路"国别风险体系在特征性导向、系统性框架和动态化方法等方面存在明显缺位,制约了我国金融机构的跨国投资进程和国际化发展步伐。文章将立足既有问题,为未来国别风险研究的新方向提出建设性意见。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