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580)
2023(11184)
2022(8959)
2021(8593)
2020(7020)
2019(16182)
2018(16073)
2017(31169)
2016(16872)
2015(19218)
2014(18813)
2013(18551)
2012(17031)
2011(15142)
2010(15133)
2009(14178)
2008(14121)
2007(12643)
2006(11442)
2005(10540)
作者
(44861)
(37490)
(37308)
(35510)
(24095)
(17821)
(17115)
(14312)
(14299)
(13233)
(12620)
(12443)
(11958)
(11935)
(11595)
(11403)
(11090)
(10912)
(10756)
(10503)
(9281)
(9172)
(8874)
(8493)
(8423)
(8397)
(8293)
(8160)
(7295)
(7275)
学科
(72877)
经济(72802)
(51300)
管理(49716)
(42986)
企业(42986)
方法(29296)
数学(25836)
数学方法(25678)
中国(22520)
(21571)
(19646)
业经(16183)
(15870)
贸易(15858)
(15549)
(15319)
财务(15290)
财务管理(15267)
(14905)
企业财务(14656)
地方(14281)
农业(13194)
(11373)
(11213)
金融(11211)
(11103)
银行(11098)
(10643)
(10354)
机构
大学(237821)
学院(234046)
(106511)
经济(104606)
管理(90394)
研究(83626)
理学(76910)
理学院(76067)
管理学(75173)
管理学院(74697)
中国(66273)
(51521)
(49070)
科学(44746)
(40542)
财经(39202)
中心(36637)
研究所(36364)
(35816)
(33606)
经济学(33516)
北京(33322)
(31371)
师范(31166)
(30576)
(30501)
经济学院(30104)
财经大学(29220)
业大(27873)
(27128)
基金
项目(149314)
科学(119428)
研究(113593)
基金(111387)
(95606)
国家(94826)
科学基金(82042)
社会(75054)
社会科(71291)
社会科学(71275)
基金项目(58174)
(53767)
教育(52257)
自然(50550)
自然科(49401)
自然科学(49391)
自然科学基金(48561)
(46623)
资助(45711)
编号(45454)
成果(37944)
(35279)
重点(33448)
(32568)
国家社会(32048)
课题(31247)
教育部(31149)
(30616)
中国(30228)
人文(29846)
期刊
(122089)
经济(122089)
研究(77116)
中国(45692)
(39679)
管理(35368)
科学(30357)
学报(28928)
(28616)
教育(25586)
(24846)
金融(24846)
大学(23681)
学学(21517)
经济研究(20102)
财经(20045)
农业(19808)
技术(19310)
(17401)
业经(17345)
国际(17068)
(16705)
问题(16592)
世界(14925)
(12436)
技术经济(11564)
现代(11339)
图书(11212)
资源(10236)
(10204)
共检索到36499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陈涛涛  宋爽  
一、引言全球化与本土化的战略选择是企业跨国经营战略选择的必要环节,也是难点之一。这种战略选择既要服从于企业所在行业、所从事业务的全球化与本土化的性质,又取决于跨国企业自身的资源和能力。作为跨国投资的后来者,年轻的中国企业在海外投资的探索中,本土化战略的实施几乎构成了企业在东道国所遇到的最大挑战。哈佛大学教授Levitt在1983年发表的一篇题为《市场的全球化》(The globalization of markets)的文章引起了广泛争论,并且推动西方学术界开始集中研究全球化和本土化问题。其后,Porter、Pra-halad、Doz、Bartlett、Ghoshal等学者分别从价值链、...
[期刊] 地方财政研究  [作者] 王皓  
近些年来,伴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国家对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不断加大。同时由于地方政府的财力有限,以BT模式这种集融资、投资、建设于一体的新型建设模式应运而生并迅速发展,对建筑企业产生了举足轻重的影响。本文以国内建筑行业的龙头企业——中国建筑工程总公司为例,对地方政府和国企采用BT项目的动机和影响进行了分析,进而提出合理化建议。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张晓华  
中国加入WTO将对中国的社会经济生活产生巨大影响,当中国内资企业加速自我改造以迎接机遇和挑战的同时,跨国公司也在迅速调整其在华经营策略。 由被动国产化到主动本地化跨国公司进入中国在从事工业项目生产时,首先遇到的是国产化问题,按照吸收外商投资的法律规定,外商投资企业生产所需要的原材料、
[期刊]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刘重霄  王春花  蒋立珠  
语言具有经济特征,工作语言能够全面体现企业的文化观念和价值体系。工作语言全球化意指将英语作为工作语言,这在全球化背景下对于企业发展尤为重要。跨国公司人力资源本土化的发展策略必然导致工作语言的本土化发展,本土化的全球性语言又是跨国公司的包容性文化的具体体现。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廖飞  周洁  
跨国公司在全球经济生活中正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而"全球化链条"是确保其竞争优势的一大利器,它在同中国本土企业的竞争中将日益发挥其威力。中国本土企业采取何种战略应对竞争是理论家们讨论最多的话题,本文先对"全球化链条"的优势进行剖析,然后相应提出中国本土企业应对竞争的战略选择。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邢倩倩  张卓  彭静  
跨国经营是全球化背景下企业发展的重要途径。国际化战略的基本理论认为跨国企业(multinational enterprises,MNEs)经营战略的成功主要取决于国家特殊优势(CSAs)和企业特殊优势(FSAs)。而目前中国的大型跨国企业大多是借助以资源为基础的国家特殊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周连喜  
中国已经成为许多跨国公司全球战略中扩张最快并最具发展潜力的市场之一。中国本土企业如何面对实力强大的跨国公司 ,在竞争中求得生存和发展 ,是中国加入WTO后迫在眉睫的一大战略任务。本文从跨国公司在中国的营销实践的角度分析了跨国公司的本土化战略 ,包括关系本土化、产品本土化、市场本土化、人员本土化以及研究本土化等竞争战略 ,探讨了中国本土企业的学习———适应———创新和适应———加盟———融合的应对策略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姚海明  洪旭莲  
在世界经济进一步全球化、自由化发展的环境下 ,跨国公司在面对世界各国不同的环境、文化背景、市场竞争态势的情况下 ,为在全球范围内有效配置其有限资源、保持竞争优势 ,其经营战略发生了变化 ,在人力资源利用、技术研究与开发、管理体制、融资方式等方面出现本土化趋势。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卢新德  
近几年来 ,许多跨国公司纷纷在我国实施本土化战略。带动了我国产业结构的升级和优化 ,对我国产业安全产生了一定积极影响。但是 ,跨国公司实施本土化战略的真正动机和根本目的是追求垄断地位 ,获取最大限度的超额利润 ,因而必然挤压我国企业 ,抑制或冲击我国产业 ,使我国产业安全面临多方面威胁。我们应该在欢迎跨国公司实施本土化战略的同时 ,强化和完善监管机制 ,规范跨国公司的投资行为 ,维护我国产业安全。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赖刚  
本文针对跨国公司在华人才本土化实施现状 ,从人才招聘、培训和留任等方面总结其战略 ,并探讨了对我国人才战略的影响 ,提出了相关建议。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刘成璧  张晓蕴  
自1995年法资企业家乐福进入中国市场,12年间,已有一百余家连锁店遍布全国20个省、33个城市。骄人成绩的背后隐藏着一波三折:在扩张市场占有率的同时,与中国有关政策的冲突、本土化过程的水土不服,都曾经减缓、甚至暂停了其扩张速度。然而家乐福充分利用各种有利条件,调整战略、重塑自身形象,赢得了在中国迅猛扩张市场占有率的新机会。对于家乐福本土化的研究有助于我们了解外企在中国成功的经验,也为中国公司的海外投资、发展提供有益的借鉴。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余律  
随着中国经济的持续、稳定和快速的增长以及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对中国市场前景的向往和追求以及研发全球化的战略要求使得跨国公司纷纷在华设立研发机构,这样就使得研发的本土化成为了一种趋势。这对中国而言,既带来了技术溢出等好处的同时也带来许多涉及的行业可能被垄断等风险,因此这就需要我们政府和本地企业进行客观的分析,采取有效的措施,趋利避害,以期达到双方的共赢。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金利娟  彭纪生  
随着全球科技一体化趋势的发展,跨国公司在中国的研发中心颇具规模,对推动我国科技进步有正面效应也有负面影响。本文旨在阐明中国要想成为经济大国,首先要成为技术强国,要充分抓住跨国公司对我国R&D投资的契机,增强我国自有技术创新能力和抗风险能力,才能提高国际市场竞争力。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