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4293)
- 2023(20540)
- 2022(17405)
- 2021(16389)
- 2020(13936)
- 2019(31790)
- 2018(31215)
- 2017(59700)
- 2016(32196)
- 2015(36121)
- 2014(35459)
- 2013(35136)
- 2012(32205)
- 2011(28875)
- 2010(28679)
- 2009(26571)
- 2008(26493)
- 2007(23315)
- 2006(20428)
- 2005(18369)
- 学科
- 济(131732)
- 经济(131581)
- 业(111696)
- 管理(104583)
- 企(98419)
- 企业(98419)
- 方法(60114)
- 数学(49672)
- 数学方法(49056)
- 财(39874)
- 农(37610)
- 业经(36412)
- 中国(36350)
- 制(28875)
- 务(27892)
- 财务(27814)
- 财务管理(27763)
- 企业财务(26356)
- 农业(25746)
- 贸(25140)
- 贸易(25121)
- 学(24668)
- 易(24489)
- 理论(23325)
- 技术(23303)
- 银(23187)
- 银行(23133)
- 地方(22995)
- 和(22442)
- 行(22050)
- 机构
- 学院(454594)
- 大学(454384)
- 济(187055)
- 经济(183264)
- 管理(182204)
- 理学(156659)
- 理学院(155020)
- 管理学(152478)
- 管理学院(151655)
- 研究(151301)
- 中国(120517)
- 京(97144)
- 科学(91444)
- 财(88434)
- 所(75289)
- 农(74566)
- 财经(70401)
- 中心(68958)
- 研究所(68351)
- 江(66795)
- 业大(66252)
- 经(64277)
- 北京(61379)
- 农业(58609)
- 经济学(56439)
- 范(56198)
- 师范(55598)
- 院(55218)
- 州(53738)
- 财经大学(52561)
- 基金
- 项目(305731)
- 科学(241803)
- 基金(224339)
- 研究(223124)
- 家(195720)
- 国家(194090)
- 科学基金(167751)
- 社会(142218)
- 社会科(134791)
- 社会科学(134757)
- 基金项目(117789)
- 省(117642)
- 自然(109518)
- 自然科(107064)
- 自然科学(107035)
- 自然科学基金(105151)
- 教育(102201)
- 划(99087)
- 资助(93062)
- 编号(89824)
- 成果(72383)
- 重点(68246)
- 部(68124)
- 创(64818)
- 发(64717)
- 课题(61494)
- 创新(60098)
- 国家社会(59011)
- 教育部(58697)
- 科研(58569)
- 期刊
- 济(206251)
- 经济(206251)
- 研究(136524)
- 中国(87550)
- 管理(71692)
- 财(70774)
- 学报(69919)
- 农(67927)
- 科学(66104)
- 大学(54032)
- 学学(51092)
- 农业(47076)
- 教育(45906)
- 融(44769)
- 金融(44769)
- 技术(40420)
- 财经(34899)
- 业经(33797)
- 经济研究(33445)
- 经(30025)
- 业(27409)
- 问题(26147)
- 技术经济(23393)
- 贸(22052)
- 现代(21303)
- 版(21120)
- 世界(20774)
- 理论(20757)
- 科技(20751)
- 图书(20569)
共检索到67811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谢佩洪
现有文献较少探讨非市场战略在跨国企业中扮演的重要作用,而且跨国企业在东道国实施非市场战略与市场战略整合的作用机制仍不明晰。基于政治风险管控和整合战略视角,本文选取沪深两市A股上市并在2010年发生对外直接投资的26家制造业企业作为研究对象,将样本区分为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探索政治风险高发背景下整合战略对企业海外绩效的影响。本文采用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方法(fs QCA)探究中国跨国企业在不同东道国实施整合战略的复杂机理,获取制造业上市公司提升海外绩效的不同构型。研究结果表明:(1)不论国有企业还是民营企业,高政治风险还是低政治风险,整合战略在政治风险与企业绩效作用过程中都具有正向作用;(2)随着东道国政治风险的提高,战略整合时非市场战略的实施由"积极型"向"消极型"转变,差异化战略由"消极型"向"积极型"转变。这一结论可为中国企业国际化整合战略的制定与实施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启示。
[期刊] 国际商务研究
[作者]
谢佩洪 陈怡霏
中国跨国企业在海外经营过程中面临着外来者劣势和来源国劣势的双重侵袭,本文基于合法性视角综合探究了中国跨国企业在东道国遭受的外来者劣势和来源国劣势对企业绩效的影响。选取在2004~2017年间开展对外直接投资的111家中国跨国企业为研究样本,利用Stata 16.0统计软件进行回归分析。研究发现:外来者劣势和来源国劣势对企业绩效有显著负向影响;地理距离强化了外来者劣势对企业绩效的负向影响,但在来源国劣势和企业绩效的关系中不起调节作用;研发投入强化了外来者劣势和来源国劣势对企业绩效的负向影响。研究结论对中国及其他新兴经济体跨国企业克服外来者和来源国双重劣势以及提升企业国际竞争力具有借鉴价值。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陈珧
技术获取型海外并购是企业获取创新性技术的重要来源,为实现并购后技术创新能力的提升,并购整合策略的选择至关重要。并购整合实施至少需要考虑整合程度和目标方自主性两个方面的决策,其具体选择依赖于并购双方的资源相似性与互补性特征。通过选取2000~2013年间中国企业技术获取型海外并购和韩国企业技术获取型海外并购事件为样本进行对比实证分析,得到主要结论如下:当技术获取型海外并购双方资源相似性强互补性弱时,应与高程度整合和低程度目标方自主性匹配;当资源互补性强相似性弱时,应与低程度整合和高程度目标方自主性匹配;资源相似性互补性均强时,应与较高程度整合和较高程度目标方自主性匹配,有利于并购后技术创新能力的...
[期刊] 管理科学
[作者]
杜晓君 齐朝顺 杨勃
东道国政策风险是影响跨国企业海外市场进入模式选择的关键因素。已有研究主要从制度理论的合法性视角出发,认为跨国企业应该采取制度同构的方式获取合法性,即选择合资模式进入政策风险较高的东道国。该视角认为政策风险是跨国企业只能被动适应而不能主动利用的外生因素,忽视了拥有能动性的跨国企业在管理政策风险方面扮演的是一个更加积极的角色。基于制度理论的能动性视角并且结合企业资源基础观,探讨政策风险对中国跨国企业海外市场进入模式选择的影响机理。以2003年至2014年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投资新建的海外子公司为研究对象,运用Stata 12.0软件和Logit回归分析,系统分析政策风险与中国跨国企业海外市场进入模式选择之间的关系,并进一步考察中国跨国企业母公司的所有权性质、国际化经验和组织冗余对二者关系的调节作用。研究结果表明,由于中国跨国企业拥有采取制度创业的方式获取合法性的政治能力,因此,政策风险对中国跨国企业选择独资模式进入具有正向影响,即中国跨国企业倾向于选择独资模式进入政策风险较高的东道国;与民营企业相比,国有企业更倾向于选择独资模式进入政策风险较高的东道国;国际化经验提高了中国跨国企业选择独资模式进入政策风险较高东道国的可能性;组织冗余降低了中国跨国企业选择独资模式进入政策风险较高东道国的可能性。通过引入制度理论的能动性视角,研究结果拓展了关于东道国政府的政策风险影响跨国企业海外市场进入模式选择的研究;从企业资源基础观出发,考察二者关系成立的情景条件,扩展了理论的适用条件和范围;中国跨国企业的国际化过程是资产扩大与资产利用动机的结合,丰富了新兴经济体跨国企业的国际化理论。相关研究结论对于以中国企业为代表的新兴经济体跨国企业在进入政策风险较高的东道国时采取制度同构还是制度创业的方式获取合法性具有一定的启示和指导意义。
[期刊] 管理科学
[作者]
杜晓君 齐朝顺 杨勃
东道国政策风险是影响跨国企业海外市场进入模式选择的关键因素。已有研究主要从制度理论的合法性视角出发,认为跨国企业应该采取制度同构的方式获取合法性,即选择合资模式进入政策风险较高的东道国。该视角认为政策风险是跨国企业只能被动适应而不能主动利用的外生因素,忽视了拥有能动性的跨国企业在管理政策风险方面扮演的是一个更加积极的角色。基于制度理论的能动性视角并且结合企业资源基础观,探讨政策风险对中国跨国企业海外市场进入模式选择的影响机理。以2003年至2014年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投资新建的海外子公司为研究对象,运用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孙超 史经洋
技术获取型跨国并购是指企业通过跨国并购投资的方式在发达国家兼并高科技企业、研发部门,或者在东道国以独资或合资方式建立研发机构,进而获取目标企业或东道国的先进技术、管理方式等资源,以期达到提高企业科学技术水平和国际竞争力的目的。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杨明强
中国的产业结构和消费结构决定了未来一个时期内对资源需求持续增加,需要中国企业通过对外直接投资(OFDI)为未来中国经济发展保障廉价而稳定的资源供应,但中国企业面临的政治风险突出。文章指出,可通过政府构建风险防控体系,企业充分评估政治风险,发挥国际经济软法的作用,用软实力消除"资源诅咒",开展资源外交等措施来规避风险。
关键词:
中国企业 资源型 对外直接投资 政治风险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冯永春 苏萌萌 曹鑫锐
海外子公司角色的调整和演变是中国跨国企业规避国际化风险、构建持续竞争优势的关键,但现有研究对海外子公司角色如何演变缺乏充分的理论解释。本研究基于知识资源助推视角,选取天士力国际公司及其海外子公司作为案例分析对象,深入剖析中国跨国企业海外子公司角色演变的过程和机制。研究发现:第一,中国跨国企业在新兴市场设立的海外子公司可以通过渐进式演变机制,即基于知识获取和知识应用,遵循“执行者—贡献者—战略领导者”的演变路径,实现角色演变;中国跨国企业在发达市场设立的海外子公司可以通过跃升式演变机制,即基于知识创造,遵循“执行者—战略领导者”的演变路径,实现角色演变;第二,海外子公司、母公司和东道国层面的因素共同构成中国跨国企业海外子公司不同角色的形成基础,海外子公司知识资源的获取、创造和应用助推其角色演变。本研究最终形成的理论框架,有助于打开知识资源如何助推海外子公司角色演变的“黑箱”,贡献于现有研究对海外子公司角色演变过程和机制探讨不足所造成的研究缺口,为中国跨国企业积极应对国际化风险与挑战提供实践层面的指导。
[期刊] 南开管理评论
[作者]
赵曙明 高素英 耿春杰
企业国际化中人力资源实践如何影响绩效,既是一个国际企业管理问题,更是人力资源管理领域的中心问题;因为任何一种国际化战略的成功都离不开恰当的人力资源管理方式,而成功的跨国公司对人力资源管理的导向选择也主要取决于它能否更好地支撑其国际化战略的实施。本文以100家在华跨国企业为研究样本,在战略国际人力资源管理(SIHRM)的框架下,将人力资源管理系统和国际化程度对企业绩效的影响作为主要研究问题,构建层级回归模型,通过实证检验考察人力资源管理与企业绩效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企业绩效不仅同人力资源管理与企业战略的整合程度有关,而且同人力资源管理系统与国际化程度之间存在积极的联系。该研究结论为中国企业在国...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任维 罗龙
当代世界经济活动的主体是跨国企业。到80年代中期,全世界的跨国企业已由60年代初期的7000多家发展到了6万多家。这些跨国企业控制了世界生产的40%、国际技术转让的30%、国际贸易量的50~60%。中国要真正走向世界,也必须建立和发展自己的跨国企业,这样才能真正参加到国际经济运动中去。现在,中国已经开始进行跨国企业的试点,这是极具有战略意义的一步,很可能开创中国经济发展具有历史意义的一个新阶段。在这样一个起步时期,有许多我们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刘英
近几年来,中国企业海外投资日益呈现出新的趋势:对外直接投资以获取发达国家的技术开发人才,机构及相关知识要素为目的,即进行知识获取型跨国经营。这种现象丰富了传统的发展中国家跨国公司理论。本文阐明了知识获取型跨国经营对提高中国企业的技术能力的重要意义,分析了中国企业进行这种类型的投资所具备的竞争优势,并讨论了其关键性成功因素。
关键词:
跨国经营 对外直接投资 技术能力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王碧珺 高恺琳
中国已成为全球重要的对外直接投资来源国,其海外资产的安全和收益由于涉及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的联动效果、企业国际化发展成败而日趋重要。从具有独特性制度环境下“走出去”的中国跨国企业,其海外子公司绩效如何受到具有差异性的东道国制度环境的影响?本文基于微观层面数据,研究了东道国与母国的制度距离对跨国企业海外子公司绩效的影响。研究发现,制度距离对跨国企业海外子公司绩效有显著的负面影响。异质性分析表明,由于国有企业身份的特定优势、在发展中国家生产经营的相对优势以及文化相似性的弥补作用,该负面影响主要发生在非国有企业、位于发达国家、文化距离较远东道国的海外子公司中。渠道分析表明,随着制度距离扩大,海外子公司对高质量雇员的需求增强从而增加了其平均雇员成本,并面临上升的东道国民众负面认知。同时,丰富的母公司海外投资经验、先行者行业经验以及良好的双边外交关系有助于缓释制度距离的负面影响。本文将制度因素对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影响的研究从“走出去”的投资决策阶段,拓展到“走下去”的投资绩效评估阶段,为提升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绩效,形成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对外开放格局提供了有益的政策启示和企业参考。
[期刊]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陈德球 申李莹
东道国文化是影响跨国企业对外投资绩效的重要因素。本文基于2007—2018年开展国际化经营的中国A股上市公司样本,研究了东道国国家文化多样性特征对跨国企业海外经营绩效的影响。研究发现,东道国内部文化多样性有助于提高中国跨国企业的海外经营绩效;相对于合资经营模式,文化多样性对独资经营的海外子公司经营绩效的提升效果更为显著;东道国正式制度质量越好,文化多样性对跨国企业海外经营绩效的正向促进效应越显著,文化多样性与东道国正式制度之间存在一定的互补关系。机制检验结果表明,文化多样性程度提高引致的东道国对外开放程度提高和中国企业在东道国的合法性提高是提高跨国企业海外经营绩效的重要途径。
[期刊] 清华金融评论
[作者]
孙昕 张弘
随着中国的开放和全球化进程,越来越多的外资跨国企业进入中国市场。在本土化的过程中,跨国企业会遇到许多重大的挑战,比如跨境资本管制,短期和长期运营计划和股东权益与利润之间的关系平衡。此案例对跨国企业本土化的战略意义进行了深层的分析,在捕捉到跨国企业战略变化的同时,同时回答了这些创新有何意义。瑞士再保险(简称"瑞再")是一家领先的批量提供再保险、保险和其他以保险为基础的风险转移服务的供应商。公司拥有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衣长军 赵晓阳 黄媖
拥有海外背景的高管对跨国企业海外子公司生存至关重要。本文以2007—2018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海外子公司数据为样本,基于高阶理论,运用cox比例风险模型和logit模型检验了高管海外背景对跨国企业海外子公司生存绩效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结果显示,高管海外背景有助于提升海外子公司的生存绩效;此外,进入模式在高管海外背景和海外子公司生存绩效二者关系间存在中介作用,即高管的海外背景越丰富,海外子公司越倾向于以独资的模式进入东道国,独资模式下母公司对于海外子公司的资源投入有助于提升海外子公司的生存绩效。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